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徐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1,(12):121-121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及速率法对7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40名健康儿童血清AST、LDH、CK、CK--M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组血清AST,LDH、CK、CK-MB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肺炎惠儿血清AST、LDH,CK、CK-MB活性对其心肌损害及病情变化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儿童血清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肌酶谱与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同期体检的78名健康儿童,对比两组儿童血清心肌酶谱、CRP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及CRP的关系。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RP水平均高于治疗后和健康儿童(P0.05),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后血清AST、CK、CK-MB、LDH、CRP水平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AST、CK、CK-MB、LDH、CRP水平均高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患儿(P0.05),学龄前期患儿AST、CK、CK-MB、LDH、CRP水平均高于学龄期患儿(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CRP水平异常升高,且血清AST、CK、CK-MB、LDH水平与血清CRP水平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变化与患儿病情、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0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4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RP及MMP9水平,并按照病情程度、病原感染类型将肺炎组进行分组对比。结果肺炎组患儿血清CK、CK-MB、LDH、CRP及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5);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CK、CK-MB、LDH、CRP及MMP9水平均高于轻症肺炎组(P0. 05);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CK、CK-MB、LDH、MMP9水平均高于细菌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P0. 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CK、LDH水平均高于细菌感染组(P0. 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CRP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P0. 05)。结论检测血清CK、CK-MB、LDH、CRP及MMP9水平对于新生儿肺炎的病情判断、感染病原的鉴别均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9,(6):921-923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甲型H1N1流感患者155例作为观察组,按病情程度分危重症(n=43)、重症(n=72)、轻症(n=40),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1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对比不同分组间上述血清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血清CK、CK-MB、AST、LDH水平较对照组高(P <0. 0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分组间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危重症患者高于重症患者,重症患者高于轻症患者(P <0. 05);发病初期血清CK、CK-MB、AST、LDH水平高于稳定期(P <0. 05);经Spearman分析,血清CK、CK-MB、AST、LDH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间呈正相关(P <0. 05)。结论血清CK、CK-MB、AST、LDH水平与甲型H1N1流感关系密切,可通过检测上述因子水平及时诊断、评估病情,为临床对症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不同性别及不同发病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心肌损害的差别及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1月诊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取160例,在入院第二天均取空腹血检测患儿的LDH、CK、CK-MB水平,分别记录下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患儿心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女孩CK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男孩(P0.05),但血清LDH水平无性别上的差异;各年龄段血清心肌酶均有升高,其中血清CK和CK-MB水平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但血清LDH水平无年龄上的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数据统计显示女孩及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程度较重,因此,应及时检测血清心肌酶变化,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对伴免疫球蛋白E(IgE)升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8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86例伴IgE升高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发热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IgE复常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儿发热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IgE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L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LDH,CK,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伴IgE升高支气管肺炎患儿,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患儿血清LDH,CK及CK-MB水平,有效改善患儿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感染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象,其中轻症患儿50例(轻症组),重症患儿40例(重症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象,检测并比较各组CD3~+、CD4~+、CD8~+、CD4~+/CD8~+比值以及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的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而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CD3~+、CD4~+、CD4~+/CD8~+均低于轻症组,而CD8~+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与轻症组的CK、CK-MB、AST、LD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CK、CK-MB、AST、LDH均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相对低下,血清心肌酶水平异常升高,特别是重症患儿的免疫与心肌损伤更严重,监测新生儿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龙莲蓉 《现代保健》2011,(35):94-95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时心肌酶谱的变化,为其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122例肺炎患儿(轻症组97例,重症组25例),及45例同期门诊健康检查的正常儿(对照组),检测其心肌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进行三组间心肌酶的比较.结果 肺炎组患儿的各心肌酶均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肺炎组各心肌酶均高于轻症肺炎组(P〈0.01).小儿肺炎时,AST、CK-MB、LDH异常率较多.结论 小儿肺炎时心肌酶谱存在异常,监测其变化可为病情的监测及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急性甲胺磷中毒患儿血清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甲胺磷中毒患儿血清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急性甲胺磷中毒患儿(中毒组)分别于住院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水平,并与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毒组入院第1天、第3天和第7天cTn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住院第1天、第3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住院第7天,CK和AST降至正常水平,但CK-MB、LDH和α-HBDH仍高于对照组,均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和<0.05).结论急性甲胺磷中毒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cTnT和心肌酶水平测定对判断急性甲胺磷中毒是否有心肌损害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清心肌酶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急性期患儿是否有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48例MP肺炎患儿(MP肺炎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以4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MP肺炎组急性期血清心肌酶AST(37.18±6.15)U/L、LDH(294.10±46.20)U/L、CK.MB(84.50±13.70)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14±10.50)、(140.50±76.21)、(19.50±4.10)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P肺炎组恢复期血清心肌酶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但CK-MB[(27.80±8.40)U/L]、LDH[(189.50±69.73)U/L]仍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MP肺炎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血清CK-MB作为MP肺炎心肌损害的生化指标特异性强,治疗MP肺炎时应注意心肌损害,及时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和60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对照组)的心肌酶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P<0.01).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可致心肌损害,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警惕心肌损害,治疗同时注意保护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检测对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与血小板参数、心肌损伤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支原体肺炎患儿83例,按其病情程度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2例)和恢复期组(41例),同期选择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血小板参数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新生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同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与血小板参数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组血清PC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均P0. 05),且恢复期组血清降钙素原、PDW、CK、CK-MB、LDH及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 05),急性期组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及降钙素原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 05),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MPV及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新生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与血小板参数及心肌损伤指标呈正相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血清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及对比腹泻病患儿的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的异常值.结果 血清心肌酶及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与肌钙蛋白I改变不平行,CTnI升高并不完全随心肌酶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心肌酶升高不能完全反映心肌损伤,心肌酶除CK-MB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 (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不是心肌细胞特有的酶,特异性较差,心肌酶受年龄、时效、溶血等因素影响较大.对于发病时间较长者,直接检查CTnI意义重大,必要时联合检测血清CTnI及心肌酶可提高心肌损伤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急性期心肌酶谱、血气分析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变化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3例急性期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及同龄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及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及谷草转氨酶(AST),动脉血气分析,同时做临床及预后分析。结果:急性期新生儿破伤风与对照组比较,CK-MB、α-HBD明显升高(P<0.01),LDH及AST明显升高(P<0.05),剩余碱(BE)负值明显增大(P<0.01),心肌酶谱明显增高组(n=20)较非明显增高组(n=13)合并症增多(P<0.05),平均住院天数增加(P<0.05)。结论: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心肌酶谱升高及代谢性酸中毒;心肌酶谱明显增高患儿合并症增多,住院天数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心肌酶谱AST、CK 、CK-MB、α-HBDH、LDH在高血压不同分级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高血压及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共698例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后进行分组,共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苹果酸脱氢酶法测定AST,速率法测定CK、α-HBDH和LDH.结果 高血压组SBP、DBP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H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ST、CK、CK-MB、α-HBDH、LDH在正常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中逐渐增高,CK、CK-MB、α-HBDH、LDH在正常组和高血压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在任何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高血压的危险分级上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H水平亦逐渐上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诊断性评估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及心肌酶水平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轻型肺炎组30例及重型肺炎组30例)进行了IL-8水平检测,采用日本产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并与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型肺炎组、轻型肺炎组患儿血清IL8水平分别为(2.54±0.65)、(1.28±0.53)μg/L,与对照组的(0.43±0.08)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肺炎组、轻型肺炎组血清心肌酶水平(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酸激酶、天冬氩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8、心肌酶参与了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L-8和心肌酶水平变化对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时肝功能及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观察组139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足月婴儿,对照组55例同期非高胆红素血症婴儿,对其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AST、LDH、CK、α-HBD、CK-MB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婴儿高胆血症对心脏具有损伤作用,临床上在积极控制高胆血症,防止核黄疸发生的同时,应积极监测患儿心肌酶,并加强对心肌的营养及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郑卫娟 《职业与健康》2004,20(4):115-1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心肌酶活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HIE和15例正常新生儿分别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活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中至重度HIE组血清LDH及CK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α-HBDH及CK-MB仅在重度HIE组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中度HIE组治疗后6 d,心肌酶较出生48 h内明显下降,但与同时相对照组比较仍明显升高(P<0.05).结论 HIE时血清心肌酶升高,作为心肌损害的主要生化指标,对评价HIE脑损伤程度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指标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肌酶同功酶(CK-MB)和肌酸肌酶(CK)及脑脊液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神经内科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组,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的原则选择同时期在同一科室住院的116例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心肌酶指标LDH、AST、CK-MB、α-HBDH、CK水平及脑脊液中TNF-α和LDH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心肌酶指标LDH、AST、CK-MB、CK和α-HBDH水平及脑脊液LDH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颅内感染患者血清LDH和CK水平及脑脊液LDH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ST、CK-MB和α-HB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心肌酶及脑脊液中LDH、TNF-α可作为颅内感染诊断的重要指标,同时血清LDH和CK水平及脑脊液中LDH、TNF-α水平检测有助于鉴别颅内感染类别。  相似文献   

20.
乔静  庞新丰 《现代保健》2012,(23):28-29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非MP肺炎心肌酶谱异常水平的对比研究,探讨小儿肺炎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确诊的非MP肺炎及MP肺炎患儿和健康体检者三组,各100例,分别检测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MP、非MP感染肺炎组心肌酶谱各项异常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MP感染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升高明显高于非MP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肺炎容易并发心肌的损害,通过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判断心肌是否受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