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褚永杰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872-2873
目的 探讨并比较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影像科2011年1月--2013年3月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和子宫腺肌症患者80例超声检查资料,比较超声检查两种疾病临床诊断符合率,病灶及周边血流阻力指数等.结果 超声检查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90.0%;超声检查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临床诊断符合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病灶血流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子宫腺肌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病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症,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临床符合率高,可通过超声图像和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有效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子宫腺肌病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995-2005年间我院妇产科168例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B型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35-44岁的,占62.69%;经腹部B超确诊170例,占64.43%;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84例,占31.34%;单纯子宫腺肌病184例中,痛经176例,占95.65%。月经紊乱104例,占56.62%。结论临床症状、体征、B型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在下腹部作横切、纵切、斜切扫查。结果 65例子宫腺肌症术前超声确诊59例,正确率达90.7%。结论 B超可以作为诊断子宫腺肌症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主要通过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检查综合判断。国外报道较多的是使用磁共振(MRI)诊断子宫腺肌症,但MRI价格昂贵,不易作为首选检查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子宫腺肌症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探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各50例,术前通过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分别对其进行检查。结果病理子宫肌瘤50例中,43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另7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而病理子宫腺肌病50例中,41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另9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结论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确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86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8.8 %,经腹超声检查符合率为32.0 %.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优于经腹超声.基层医院应大力开展经阴道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TUS)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价值,分析子宫腺肌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桐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诊为子宫腺肌病的120例患者,行TUS检查65例,行TVS检查55例。选取同期住院的108例非子宫腺肌病患者为对照组。以子宫腺肌病病灶部位的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TVS和TUS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20例患者中,110例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5例诊断为子宫肌瘤,3例诊断为附件囊肿,2例诊断为子宫肥大。TUS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40.00%; TVS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灵敏度为94.00%,特异度为80.00%。TVS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TUS (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子宫肌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体质指数是子宫腺肌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TVS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TUS,对于临床疑似子宫腺肌病的患者,TVS可以作为超声辅助检查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诊断子宫腺肌症的经验。方法对6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超声图象进行分析。结果6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超声诊断中,有5例误诊为子宫肌瘤,误诊率为7.4%,诊断符合率为92.6%。结论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腺肌症的超声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结果。方法:将贵州省武警总队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各60例作为对象,两组患者均经阴道超声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特征,比较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子宫肌瘤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67%(55/60),子宫腺肌症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33%(56./60),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症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考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声像图表现,病灶周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等超声诊断相关指标,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并且两种疾病超声鉴别诊断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就诊且怀疑为子宫腺肌病的120例女性患者(2017年1月~2018年9月),对患者实施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病理检查,以宫腔镜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单纯腹部超声、单纯阴道超声、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单纯腹部超声、单纯阴道超声、腹部联合阴道超声与宫腔镜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20例疑似子宫腺肌病患者中,有86例患者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其余34例患者分别确诊为子宫肌瘤19例、卵巢巧克力囊肿8例、子宫肥大症7例。以宫腔镜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单纯腹部超声、单纯阴道超声、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灵敏度、准确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高至低依次为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单纯阴道超声、单纯腹部超声;单纯阴道超声、腹部联合阴道超声的特异度均高于单纯腹部超声(P0.05),而单纯阴道超声与腹部联合阴道超声的特异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一致性分析,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结果与宫腔镜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优于单纯阴道超声、单纯腹部超声。结论: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可对子宫腺肌病予以灵敏检出,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86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8.8%,经腹超声检查符合率为32.0%。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优于经腹超声。基层医院应大力开展经阴道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188例诊断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万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93-1795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天津市大港妇幼保健院188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以病理结果为诊断依据,妇科检查符合率71.76%,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8.82%,妇科检查与超声的协同诊断正确率为83.53%。106例行子宫全切除术,占56.38%;82例行子宫次全切术,占43.62%;治疗后随访6个月~5年,188例患者中,行子宫全切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盆腔内未发现其他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结论:子宫腺肌病漏误诊率比较高,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超声声像图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症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腺肌症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研究子宫腺肌症发病相关因素的报道很少.本文就1995年1月~2005年10月在长春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术确诊为腺肌症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腺肌症发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韩伟峰  刘强  刘悦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60-2361
目的:探讨三维彩超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经手术和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前二维及三维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单发及多发性子宫肌瘤,19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19例子宫腺肌症,1例子宫平滑肌肉瘤,误诊8例,诊断符合率为90.7%。结论:三维彩超在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包珊  杨舒盈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722-272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及血清CA125测定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和6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发病年龄及临床症状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以痛经为特点,P<0.01;两组B超有特征性改变,符合率分别为62.90%、95.38%,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CA125水平子宫腺肌病组明显升高,其阳性率为82.26%,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结论:鉴别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可依据血清CA125值测定、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诊断子宫腺肌症的方法,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位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相关核磁共振(MRI)图像特征、阴道彩超、宫腔镜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在57位子宫腺肌症患者中,有39例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患者,18例局限型子宫腺肌症患者,22例子宫腺肌症合并其他病患者,包括14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2例宫腔积血患者、6例合并宫颈纳氏囊肿患者。结论:MRI对子宫腺肌症有较高的诊断率,并且此方法没有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对身体无损伤,成为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姚零陵 《中国校医》2004,18(6):559-559
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均为妇科常见疾病,而二维超声对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误诊率较高.采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观察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的血管形态学变化,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尤其是30~50岁的经产妇.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临床上该疾病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B超检查(尤其经阴道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可提高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目的是为减轻疼痛、提高妊娠率、延缓复发.近年来,有关子宫腺肌病病因学的研究,特别是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接收的2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接收的2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超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以及搏动指数、血流量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结果:试验组患者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以低回声为主;对照组患者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子宫轻度弥漫性增大,以中高回声为主。同时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搏动指数、血流量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患者彩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接收的2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接收的2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超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以及搏动指数、血流量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结果:试验组患者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以低回声为主;对照组患者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子宫轻度弥漫性增大,以中高回声为主。同时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搏动指数、血流量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患者彩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