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州地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病毒S基因型变异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9例HBV-DNA阳性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乙肝病毒S基因进行扩增,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9例样本中测序结果显示,B基因型26例,C基因型3例,有9例样本在S区“a”决定簇发生变异,变异主要存在“a”决定簇内127、129、131、133、141、142、144等氨基酸位点.结论 湖州地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在“a”决定簇区确实存在变异,可能是发生免疫失败的原因,但并未形成明显优势变异株.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a”决定簇基因序列的多态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测定3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中国人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a”决定簇序列,其中adw21例,adr8例,ayw1例。在121到147共27个氨基酸中,121,123~125,127~128,130~133,135~142,144~145和147高度保守,而第126位可为丙氨酸、异亮氨酸或苏氨酸,143位可为丙氨酸、天冬酰胺或苏氨酸,129为谷氨酸,136为酪氨酸各1例。2例HBsAg阴性病人在第123~124间插入2~3个氨基酸,可能是用现行试剂不能检出血清中HBsAg的原因。研究结果说明了中国人感染的HBV“a”决定簇序列的多态性,可为进一步研究HBV的S基因变异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婴儿病毒表面抗原a决定簇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我国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与a决定簇基因变异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及直接测序法对27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婴儿血清标本HBsAg的a决定簇基因进行了研究。在第419 ̄598位核苷酸区内,与共有序列比较,14/27(51.85%)份标本有碱基变异,其中13份标本有氨基酸改变。13份中仅1份在a决定簇的第二环,为第145位精氨酸取代苷氨酸,其余12份氨基酸改变的位点在第一环或其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血清HBsAg阴性与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突变的关系及S基因突变与HBV免疫逃脱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对1985年6月到1993年5月期间乙肝疫苗免疫工钠的儿童,进行了一次性HB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免疫区内接受免疫的儿童,免疫的后第8年抗-HBs阳转率高达79.2%,抗-HB的S/N值≥10.0者高达66.47%,几何平均滴度(GMT)在54.9mIU/ml。HBsAg携带率平均仅为1.12%,较免疫前同龄儿sAg阳性率(17.4%)相比,下降了93.55%。  相似文献   

6.
HBsAg、HBsAb共存乙型肝炎患者S基因"a"决定簇变异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BsAg、HBsAb共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情况及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方法:对7例HBsAg、HBsAb同时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8份血清,采用竞争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HBV DNA;用套式PCR法扩增HBV S基因,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比较S基因的核苷酸和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采用ELISA/MEIA法检测HBVM;以15例HBsAg、HBeAg/HBeAb、HBcAb阳性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9例终末期乙肝患者肝移植术后接受HBIG、拉米夫定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结果:7例患者HBsAb含量均低于80mIU/ml,其中2例HBVDNA定量阳性者未出现“a”决定簇变异,4例HBVDNA定量阴性者中2例氨基酸发生变异(126,131),1例HBV DNA定量由阳性转为阴性者由无变异转为氨基酸126位点变异;9例肝移植术后痊愈患者HBsAb含量均高于150mIU/ml,HBV DNA定量均为阴性,未发现“a”决定簇变异;15例免疫失败儿童14例HBV DNA定性阳性,2例出现“a”决定簇145位点、1例126位点、1例134位点氨基酸变异。结论:部分HBsAg、HBsAb共存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体内存在S基因“a”决定簇变异;“a”决定簇变异可改变HBsAg抗原性、逃避低含量抗HBs的中和作用;“a”决定簇变异对HBV的复制可能有一定影响;肝移值治愈乙肝患者未发现“a”决定簇变异。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研究进展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巩志立综述上海医科大学闻玉梅审校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个直径为42nm的球形颗粒,内有直径为27nm的核心。其核心是由双链的环形DNA分子组成。复制时通过一个RNA中间阶段,这个过程是通过具有反转录...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乙型肝炎(乙肝)血源疫苗试点区免疫儿童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和长期保护效果,于1994年下半年,在湖南湘潭市第五个乙肝疫苗试点区开展了儿童乙肝标志分布的横断面调查,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共调查1-10岁免疫儿童6358名。根据免疫儿童表面抗原调查率,并结合1984-1985年试点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本底调查和1992年答国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的调查结果,主人乙肝疫苗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乙肝病毒核心区与"a"决定簇嵌合基因表达产物的抗原性.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截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主要免疫显性区替换为表面抗原"a"决定簇的基因片段,将嵌合基因装入原核表达载体pRESET-B内,在体外进行诱导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并检测其抗原性.同时将嵌合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内,瞬时转染 BHK细胞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并纯化得到了分子量为28 ku的蛋白,经检测证实该蛋白具有一定的HBsAg抗原性和较弱的HBcAg抗原性.真核表达质粒可在 BHK细胞内表达,可检出良好的HBsAg抗原性及较弱的HBcAg抗原性.结论该嵌合质粒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HBsAg抗原性及较弱的HBcAg抗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分析江西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儿童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a"抗原决定簇的变异。方法:收集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医的13 117名乙肝疫苗免疫儿童(7.39±3.66岁)血清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HBV-M,抽提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的HBV DNA,扩增HBV S基因,PCR产物测序并与标准序列对比,分析"a"抗原决定簇的变异与血清型;利用在线Genotyping软件对儿童感染的HBV进行分型。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从13 117份血清样品中,检测出HBsAg阳性标本230份(1.75%),扩增HBV S基因并成功测序118份。检测出24份标本有"a"抗原决定簇变异(变异率20.34%),"a"抗原决定簇两茎环间的变异率和男女儿童感染的HBV"a"抗原决定簇的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Q129H、G145A突变后,血清HBV DNA水平较未变异株降低(P<0.05)其他各组则无显著变化。118份测序标本利用Genotyping比对后,112份属于B型,其中adw血清型105份,ayw血清型7份;6份属于C型,均为adr血清型。结论:在江西省乙肝疫苗免疫儿童人群检测出"a"抗原决定簇变异的HBV感染,未发现有明显优势的变异株类型。HBV"a"抗原决定簇区突变对血清HBV DNA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基因变异与HBV感染者免疫学标志及HBV DNA含量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246例HBV感染者进行HBV BCP基因变异及HBV DNA含量测定。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HBcAb及HBsAg/HBcAb阳性的HBV感染者中,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7.5%(48/49),22.9%(25/109),31.1%(14/45);HBV BCP基因变异率分别为59.1%(29/49),11%(12/109),13.3%(6/45);HBV BCP基因变异组DNA含量均≥10^6cps/ml,明显高于非BCP基因变异组。肝硬化病人BCP基因变异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e抗原免疫学标志的转换仅对部分感染者预示着病毒的免疫清除和静息,单独依靠乙型肝炎免疫学标志并不能确切提示HBV的复制状态、病变程度及愈后。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DNA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HBVDNA前C区 1896位点变异与HBVDNA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PCR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 95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的HBVDNA1896位点变异 (野生型 /突变型 )和HBVDNA水平定量进行检测。结果  1896位点变异不同 ,HBVDNA水平不同 ,野生型HBVDNA水平 (6 .0 1± 1.4 3)高于变异型 (4.85± 1.17)和混合感染型 (4.75± 1.11) (P <0 .0 1) ,后二组差异不明显 (P >0 .0 5 ) ,不同血清HBe系统乙肝患者和不同类型乙肝患者均可出现 1896位点变异 ,抗HBe阳性组的变异率显著高于HBeAg阳性组和HBe系统阴性组 (P <0 .0 5 ) ;而其HBVDNA水平 (4.5 0± 0 .72 )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 (6 .18± 1.30 ) ,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野生型、变异型和混合感染型的1896位点变异检出率之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它们的HBVDNA水平之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BVDNA前C区 1896位点变异不同 ,HBVDNA水平不同 ,变异病毒株复制减弱 ,DNA水平较野生型低 ,前C区变异相当常见 ,其与临床病变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患者HBV M和HBV DNA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HBV M)与HBV 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414例乙型肝炎的HBV M和HBV DN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HBV M用ELISA定量分析法检测,HBV DNA用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果 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的阳性率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的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HBsAg和/或HBeAg的滴度与HBV DNA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BV DNA是评价HBV活动最理想的标志;抗-HBe的出现不能作为HBV复制停止的指标;HBsAg的滴度和HBeAg的滴度变化可作为临床评价病毒复制程度和  相似文献   

14.
HBV G145R突变对S蛋白及“a”决定簇合成肽抗原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合成G145R突变后HBsAg"a"决定簇多肽G145R-SP24,将G145R-SP24、重组G145R变异S蛋白及重组野生型HBsAg分组免疫BALB/c小鼠,制备相应抗血清。通过观察各免疫原与抗血清或抗G145R变异HBsAg McAb的免疫反应特征,分析并比较G145R突变后对S蛋白及"a"决定簇合成肽抗原性的影响。结果,几种免疫原均取得理想的免疫效果,ELISA证实各抗血清均有较好的特异性。G145R-SP24和G145R变异S蛋白免疫小鼠获得的抗血清效价较野生型HBsAg略低,且抗原性也发生了明显改变,G145R突变后"a"决定簇仍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另外G145R-SP24与G145R变异S蛋白之间也显示出不同的抗原性,提示孤立的G145R变异HBsAg"a"决定簇与完整G145R S蛋白的"a"决定簇可能形成不同的空间构象。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a"决定簇突变后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与抗原性改变的特点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HBV DNA水平对一片段PCR法和两片段PCR法这两种不同方法的HBV全基因组克隆效率的影响,选择出合适的HBV全基因组克隆技术,供后续的HBV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方法:采集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5份血清,分别用本研究建立的一片段PCR法及两片段PCR法扩增HBV全基因组,经双酶切鉴定后将PCR产物克隆入载体,进行HB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述85份血清的HBV DNA滴度。 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一片段PCR法扩增成功需要的血清HBV DNA浓度高于两片段PCR法,两种方法扩增的效率比较为:一片段PCR法扩增的阳性率低于两片段PCR法(P<0.01)。一片段PCR法的保真性和灵敏度分析发现: 保真性:核苷酸的人为突变率为1.13 bp/kb;灵敏度:为102个初始模板。浓度大于103的重组质粒DNA80%可以成功扩增,浓度低于该值的扩增效率比较低。结论: 血清HBV DNA水平对两种扩增方法的阳性率有一定影响,滴度高低是选择合适PCR扩增方法的依据。HBV DNA滴度大于106copies/L的样本,可选用一片段PCR法的全基因组扩增、克隆技术,而对HBV DNA滴度小于106copies/L样本,则可选用两片段PCR法的全基因组扩增、克隆技术。本研究建立的一片段PCR法扩增HBV全基因组克隆的技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但还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成功儿童血清HBV DNA,提出应该完善母婴阻断效果评价指标的建议.方法 采集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后HBsAg阴性的儿童血清标本,经试剂盒提取HBVDNA,采用巢式PCR方法 扩增HBV DNA S区基因片段后纯化测序.结果 140例儿童血标本中,12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8.6%;S基因测序检测未发现突变株.结论 鉴于血清学检测方法 敏感性低于PCR扩增方法 .在评价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时,加入HBV DNA指标,可使其更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疗效确切的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叠加伍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HBV复制和变异的影响.方法应用拉米夫定、干扰素α-2b、黄芪注射液三联叠加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与单独应用拉米夫定的抗HBV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检测HBVDNA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血清HBVDNA浓度;HBVDNA的YMDD变异率和前C区变异率.结果A组(叠加用药组)与B组(拉米夫定单药组)比较,HBVDNA阴转率分别在第12周、36周及48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转率在第36周、48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HBe阳转率仅在第48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血清HBVDNA浓度比较,治疗12周时降低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36周和48周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12周,A组出现前C区BCP变异;疗后24周、36周和48周,两组均出现YMDD和前C区变异.结论与拉米夫定单独用药比较,三联叠加疗法可增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更显著降低血清HBVDNA浓度,并减少YMDD变异,故其抗HBV疗效优于拉米夫定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导致急、慢性肝脏疾病以及多种并发症。接种HBV疫苗诱导机体B细胞分泌保护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是预防HBV感染最重要的措施。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HBV疫苗应答的效应不一致,可分为超高/高、正常/中等、低/无应答,对其产生机制的研究可为高滴度HBsAb制备、HBV感染防治等提供参考。本文将对HBV疫苗接种后不同应答效应个体B细胞特征和机制的研究概况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张家口地区乙型肝炎流行情况,进一步做好乙型肝炎防治工作,对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住院患者2001年至2007年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的HBsAg结果,进行了乙型肝炎感染率计算。结果表明,乙型肝炎感染率历年未见显著改变;15岁以下青少年HBV感染率明显低于45岁以上人群;医务人员HBV感染率高于其他行业员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方法;医务人员是HBV感染高危人群,做好HBsAg监测工作,进一步降低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