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CI的产生Kruger-Theimer最早提出靶浓度控制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概念。1990年出现第一个商品化靶浓度控制输注系统“Diprifusor”。文献关于“微机辅助控制输液泵系统”缩写很多,1997年统一命名为“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 相似文献
2.
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功能区病变准确切除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 ,既要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 ,同时又要尽可能地保护正常脑功能。Duffau[1 ] 和Gumprecht[2 ] 最近提出在患者清醒状态下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技术进行术中神经解剖功能定位切除肿瘤等病灶的手术新策略 ,这对麻醉是一个新的挑战 ,要求在肿瘤切除过程中不用任何麻醉药和肌松药让病人处于完全清醒状态 ,既避免了麻醉药和肌松药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干扰 ,又能使患者对指令 (嘱其言语或肢动 )反应自如。我们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 (targetcontrolledinfusion ,TCI)和喉罩技术对 8例患者成功实…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靶控输注对鼻内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对鼻内窥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丙泊酚静脉注射2.5mg.kg^-1)和B组(丙泊酚靶控输注靶浓度4μg.ml^-1),手术全部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前,手术后30min和气管拔管后60min,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皮质醇和血糖,并记录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结果A组病人手术开始后30min心率(73±8)次/min明显高于B组病人(65±13)次/min(t=2.344,P=0.024),MAP(74±7)mm Hg明显高于B组病人(68±7)mm Hg(t=2.711,P=0.010),血糖(6.28±0.11)mmol/ml明显高于B组病人(5.31±0.15)mmol/ml(t=23.321,P=0.000),皮质醇(125.3±11.5)ng/ml明显高于B组病人(89.6±9.9)ng/ml(t=10.521,P=0.000)。气管拔管后60min A组病人MAP(79±6)mm Hg显著高于B组病人(73±8)mm Hg(t=2.683,P=0.011),血糖(6.18±0.09)mmol/ml明显高于B组病人(5.62±0.16)mmol/ml(t=10.082,P=0.000),皮质醇(169.1±16.3)ng/ml明显高于B组病人(149.5±15.3)ng/ml(t=3.921,P=0.000)。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能较为有效地抑制鼻内镜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麻醉下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TCI)丙泊酚镇静对硬膜外麻醉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并确定血压降低50%的靶控浓度。方法 28例择期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17~67岁,术中采用丙泊酚TCI镇静,靶控浓度从0.4μg/ml开始,以0.4μg/ml梯度逐渐上升,直至患者入睡并维持该浓度直至手术结束。麻醉中观察并记录SBP、DBP、MA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 MAP和HR随靶控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降低的平均幅度分别为23%和11%。MAP降低50%的靶控浓度为6.31μg/ml。结论 硬膜外麻醉下丙泊酚TCI镇静时,达意识消失状态时的靶控浓度远低于EC50,镇静深度易于调控,血液动力学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丙泊酚靶控输注方式对全麻诱导阶段血皮质醇、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泊酚不同输注方式对麻醉诱导阶段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组(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插管后3min(T3)、5min(T4)、10min(T5)记录HR、MAP并采集动脉血标本以测定血浆Cor、PRL。结果三组麻醉诱导期间HR、MAP随时间变化差异都无显著意义。三组麻醉诱导阶段血浆Cor、PRL的浓度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T1时点,三组血浆Cor浓度有轻度下降,而PRL的浓度轻度增加。插管时,三组血浆Cor、PRL浓度均上升,以G3组最显著。结论G1组对应激反应的控制优于G2、G3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浆Cor、PRL的浓度变化可用于判定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6.
7.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成人麻醉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儿外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麻醉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的过程,并与氯胺酮全麻相比较,评价丙泊酚靶控加单次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儿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手术年龄2~12岁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K组(n=21)为氯胺酮组,P组(n=21)为单次硬膜外加丙泊酚靶控输注组,观察两组基础麻醉后入室时R、切皮时T0、结束时T2各时点患儿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肢动挣扎、肌松满意度、苏醒时间、苏醒延迟等指标。结果K组SBP、DBP、HR在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P组SBP、DBP无明显改变,但在T1、T2均较K组低(P〈0.05),P组HR在T1、T2较T0降低(P〈0.05),较K组同时点显著降低(P〈0.01)。P组肢动挣扎例数明显少于K组(P〈0.01),肌松满意度好于K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苏醒延迟等指标明显少于K组(P〈0.01)。结论单次硬膜外加丙泊酚靶控用于儿外手术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清醒镇静的可行性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目的探讨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清醒镇静的可行性及所需靶控血药浓度.方法5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以血浆室为靶控目标,予以异丙酚TCI清醒镇静.靶控血药浓度最初设定为0.5μg/ml,在与效应室异丙酚浓度达平衡后3min以0.1μg/ml递增,直至OAA/S评分降至3分,并抽取病人各时点静脉血3mi,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确定不同OAA/S评分时对应靶控血药浓度及其与BIS相关性,评估靶控输注系统的性能.结果预期误差的中位数MDPE=-23.1%,预期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APE=27.6%6,清醒镇静深度(OAA/S评分3分)时所需的异丙酚靶控血药浓度为(1.74±0.13)μg/ml.BIS与TCI血药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0,P<0.05).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清醒镇静具有可控性良好,病人镇静深度适宜,血液动力学影响小,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时机体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用于全麻诱导对皮质醇、血糖和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 48例全麻插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A组采用Diprifusor/TCI系统分六步诱导给药 ,B组人工推注丙泊酚。观察心率、血压、SpO2 、ECG、HRV ,并于诱导前 (T0 )、意识消失时 (T1)、插管时(T2 )、插管后 1min(T3 )、3min(T4 )、5min(T5)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皮质醇。结果 A组心率、DBP、SpO2 、血糖和皮质醇各时点无明显差异 ,HRV、SBP各时点较T0 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插管前后无明显差异 ;B组T1、T2 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T0 和T3 、T4 、T5,也明显低于A组各时点 (P <0 0 5 ) ,T3 的HF、血糖、皮质醇明显高于T0 和其他各时点及A组 (P <0 0 5 ) ,而LF/HF明显低于T0 、T1和T5及A组 (P <0 0 5 )。结论 丙泊酚TCI用于全麻诱导插管时机体应激反应小 ,诱导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阻滞辅以丙泊酚闭环靶控镇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硬膜外阻滞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作为反馈的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的效果和性能进行评价。方法11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男5例,女6例,年龄28~67岁。硬膜外阻滞期间采用以BIS作为反馈的闭环靶控输注(CLTCI)丙泊酚进行镇静,开始的靶浓度设定为1.5μg/ml,然后每分钟逐步增加或减少0.5μg/ml,直到患者的镇静深度稳定于OAA/S评分3分以下,这时候的BIS值作为反馈变量,通过CLTCI系统自动输注丙泊酚。每5分钟记录血压、心率、BIS和OAA/S评分。记录诱导时间及丙泊酚诱导剂量、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评价CLTCI系统的性能。结果所有患者镇静期间血液动力学平稳,无严重呼吸抑制。OAA/S评分3分时平均BIS值76.6。CLTCI系统的偏离性1.9%,精确度7.1%,摆动度4.1%。结论在硬膜外麻醉期间以BIS为反馈的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清醒镇静是可行的。该系统性能稳定,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和人工控制输注(MCI)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组采用丙泊酚MCI;T组采用丙泊酚TCI。分别记录麻醉效果,诱导与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监测不同时间点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体动、舌后坠、术后不良反应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与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泊酚总用量T组明显大于M组(P〈0.05),T组麻醉效果优于M组(P〈0.05)。丙泊酚诱导后血压下降程度M组大于T组(P〈0.05),术中出现体动及术后不良反应例数M组多于T组(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优于丙泊酚人工控制输注。 相似文献
13.
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或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ASAI或Ⅱ级,随机分成丙泊酚TCⅠ组(Ⅰ组)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组(Ⅱ组),每组15例。丙泊酚、芬太尼诱导后,Ⅰ组丙泊酚TCI维持麻醉,Ⅱ组异氟醚、氧化亚氮低流量吸入维持麻醉。麻醉中以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作为麻醉深度指标,记录麻醉前(T1)、诱导插管后5min(T2)、切皮(T3)、探查(T4)、术毕拔管后5min(T5)时BP、HR、AEP、BIS、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值。结果与T1时比较,T2时两组PRA、AngU和BP均显著下降(P〈0.01),T3、T4时Ⅰ组PRA显著下降,而Ⅱ组AngⅡ显著增高(P〈0.01)。T3、T4时Ⅱ组PRA均显著高于Ⅰ组(P〈0.01),T3、T4和T5时Ⅱ组AngⅡ显著高于Ⅰ组(P〈0.05)。T4时Ⅱ组BP和HR显著高于T1时(P〈0.05)。T5时Ⅰ组BIS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丙泊酚TCI可抑制RAS,应激反应轻,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种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诱导给药方法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快速组、平滑组和阶梯组。麻醉诱导分别按效应室浓度输注丙泊酚至6.0μg/ml、瑞芬太尼至4.0 ng/ml。达靶浓度后入镜并随即调整丙泊酚浓度至2.0μg/ml、瑞芬太尼至2.0 ng/ml。分别记录患者吸氧前(T0)、诱导开始1 min(T1)、入镜即刻(T2)、入镜后1 min(T3)、2 min(T4)、5 min(T5)及术毕(T6)的MAP、HR及SpO2。结果阶梯组的达靶时间和入睡时间均显著长于快速组和平滑组(P<0.05或P<0.01)。阶梯组在T2时MAP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TCI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时,阶梯法诱导较快速法、平滑法使患者血压更平稳,但可控性稍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测定肥胖患者结肠镜检查时复合芬太尼麻醉下TCI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方法选择需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男27例,女28例,18.5kg/m2≤BMI24.0kg/m2为正常体重组(N组);BMI≥28.0kg/m2为肥胖组(O组)。两组患者的初始血浆靶浓度均设为3.0μg/ml。入选样本从有体动的上一例患者开始计算,其后各例患者血浆靶浓度根据手术过程中有无体动进行调整,浓度变化间隔为0.5μg/ml,按序贯法进行研究,计算丙泊酚的Cp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复合芬太尼1.0μg/kg时,N组丙泊酚的Cp50及95%CI为2.95(2.68~3.24)μg/ml;O组为2.83(2.62~3.05)μg/ml。结论 TCI丙泊酚复合1.0μg/kg芬太尼用于肥胖患者结肠镜检查时的Cp50为2.83μg/ml,肥胖患者TCI丙泊酚意识消失时的Cp50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BIS-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注射泵闭环丙泊酚TCI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丙泊酚的节约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纳入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闭环组和开环组,每组20例.闭环组采用BIS监测闭环丙泊酚TCI维持全身麻醉,开环组采用BIS监测下人工调整丙泊酚TCI血浆效应浓度2~5 mg/L维持全身麻醉,BIS目标值50±5;瑞芬太尼血浆效应浓度4μg/L TCI.记录两组在入室后5 min(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手术切皮时(T4)、切皮后30 min(T5)、缝皮(T6)、手术结束(T7)、意识恢复(T8)、拔管即刻(T9)及拔管后5 min(T10)等时点MAP、HR、BIS值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及维持丙泊酚用药量、苏醒时间及进入PACU时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及Ramsay镇静评分. 结果 术中维持丙泊酚剂量闭环组[(6.2±1.4) mg· kg-1·h-1]较开环组[(6.9±1.0)mg·kg-1·h-1]降低了10%,两组各时点MAP、HR、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环组切皮时MAP、HR、BIS波动明显小于开环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NRS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IS-TCI注射泵闭环丙泊酚TCI与常规BIS监测下开环丙泊酚TCI可同样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可对患者个体化合理给予全身麻醉药物,并可部分降低术中丙泊酚使用剂量,降低麻醉后手术前的循环波动.同时,避免麻醉医师手动调控TCI靶控血浆浓度,极大地降低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量,并使围麻醉期更加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时不同年龄患者的丙泊酚血药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的相关性。方法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青壮年组(28~45岁,n=30)和老年组(65~80岁,n=30)。全麻诱导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3mg/L、雷米芬太尼7μg/L。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雷米芬太尼靶控浓度维持不变,气管插后丙泊酚的靶控浓度降至2.5mg/L,术中调节丙泊酚的量使BIS值维持在45~55,并在调节后5min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壮年组实测丙泊酚血药浓度与BIS值无相关性,老年组呈高度负相关(r=-0.64816)。结论青壮年组丙泊酚实测血药浓度与BIS值无相关性,而老年组有明显的负相关,说明在老年患者实测血药浓度可以评估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研究不同烧伤程度患者高代谢期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烧伤手术患者58例,男45例,女13例,年龄18~60岁,ASAⅡ或Ⅲ级,按照烧伤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n=20)为对照组,瘢痕患者,行瘢痕切除修复植皮术;B组(n=20)为中度烧伤患者,行切痂植皮术;C组(n=18)为重度烧伤患者,行切痂植皮术。B、C组患者无休克表现,处于高代谢期(患者均在烧伤后6~14d施行手术,心排血量增高)。丙泊酚以3.5μg/ml的靶浓度TCI诱导并维持,辅以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维持麻醉,维持BIS值40~60。于丙泊酚TCI前,TCI后1、2、5、10、15、20、30、40、50、60、90min,停止TCI时及停药后1、3、5、8、10、20、30min抽取动脉血3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测定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Cm),用DAS软件计算程序处理数据,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三组实测丙泊酚Cm均高于靶浓度,在TCI后2min升高达到稳态,20min后开始逐渐下降,C组Cm明显低于A、B组(P0.05);C组的分布容积(V1、V2、V3)、清除率(CL)、消除速率常数(K10)均明显高于A、B组(P0.05);三组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应用丙泊酚TCI需要设定更高的靶浓度及输注速率。中度烧伤患者高代谢期药代动力学参数与非烧伤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