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东智  袁又能 《腹部外科》2013,26(3):187-189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术后腹部切口感染防治上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腹部开放手术1 056例,分为对照组(713例)和实验组(343例),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换药总次数、愈合时间等.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术后腹部切口感染防治上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结论 正确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能有效防治术后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有明显增多趋势,加之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多.我们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共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腹部手术腹壁切口愈合后缝线异物残留,我院2003年7月至2006年2月,对352例不同部位和类型的腹部切口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拆线式缝合技术缝合,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陶艳娥  郑祥存 《腹部外科》2012,25(6):348-349
目的 探讨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术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01年7月至2011年9月行腹部手术的病人36例,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与负压引流组各18例,传统组按传统方法对液化或感染伤口进行部分拆线撑开,挤压切口下渗血、渗液填塞纱条引流换药,创面肉芽理想后二期缝合.负压引流组切口敞开清创放置负压引流管后缝合切口,连续3d无引流液且体温正常后拔管,术后常规时间拆线,均达到甲级愈合.结果 对照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8~35 d,平均21 d;负压引流组切口愈合时间7~10d,平均8.2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腹部术后切口液化或感染采用敞开切口清创缝合并放置持续负压引流能早期达到切口愈合,简单、有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腹部加压沙袋用于剖官产手术后,可防止腹压骤降,周围血液涌向心脏而引起休克[I],在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促进腹壁切口愈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沙袋内容物是细沙或食用盐,重量1~2kg,使用时将沙袋置于腹部切口6~24h;存在护士在按压宫底时需反复取放沙袋引起切口张力改变,给患者造成痛苦;其内容物容易从针眼和针间隙漏出,不利于保持切口无菌;沙袋不能有效固定,产妇翻身、活动不便;其压力大小不能调整等弊端.鉴此,我们研制出一种腹部加压带,2011年1~7月应用于300多例剖宫产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一种减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瘢痕形成的皮肤缝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剖宫产570例,分别采取三种方法处理腹部切口,比较三种方法切口愈合情况及切口瘢痕的大小.结果:皮肤切口不缝合,使用医用拉链粘贴切口甲级愈合率高,切口瘢痕最小.  相似文献   

7.
腹部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部切口疝形成的两大直接原因是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和腹内压升高,所以引起切口愈合不良和腹内压升高的因素都是切口疝的诱因.目前手术治疗是腹部切口疝唯一的根治方法,主要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本文对近年来腹部切口疝诱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无腹部切口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外翻拖出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两组,无腹部切口组40例,实施无腹部切口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术,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辅助腹部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心理、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2年生存情况分析使用Life Tables分析。结果无腹部切口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具体时间)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无腹部切口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吻合口漏、肠梗阻、出血及伤口感染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无腹部切口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外翻拖出吻合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保证患者术后腹部美观,同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体会(附62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11月~2006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2年3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1例,作为对照组;2002年3月后我们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共31例,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切口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腹部外科手术中腹壁切口的愈合质量一直是病人及外科医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外报道切口愈合不良导致切口疝的发生率达11%-20%,切口裂开的发病率为1%-3%。其死亡率高达15%~20%。1998年7月-2003年6月我科对高危因素的病人应用预防性减张缝合技术(prophylactic tention suture,PTS)共562例,无一例发生切口裂开,与1993年7月-1998年6月的病例比较,明显减少了其他切口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 方法 2000年7月~2003年12月我院对21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行腹腔镜探查及治疗. 结果 21例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开腹肝修补术4例,腹腔镜肝修补术2例,开腹脾切除术5例,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3例,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小肠修补术2例,小肠部分切除术4例,腹腔镜大网膜血管缝扎止血1例. 结论腹腔镜诊治腹部闭合性外伤准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最常用的两种切口是右肋缘下斜切口和右侧经腹直肌切口,但前者创伤较大、操作费时,后者易影响腹壁强度。我科2003年1月-2006年7月对146例开腹胆囊切除患者采用上腹部正中切口,均顺利完成手术,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换药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传统方法 ,其不足是治疗时间较久 ,住院时间长 ,频繁换药 ,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我们自 1994年 7月起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sealingdrainage ,VSD)新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 ,现与开放换药的患者相对照 ,以评价VSD的临床疗效。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腹部术后切口肿痛 ,敞开证实为化脓性感染 ,但符合下列其中一个条件的患者除外 :(1)腹腔脓肿或消化系瘘累及切口 ;(2 )合并有糖尿病。分负压封闭引流组 (简称封闭组 )和开放换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4年间所行各种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结果 封闭组的平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开放组.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对治疗脂肪液化较传统开放换药方法为优,可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高频电刀切割、止血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腹部外科手术中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愈合延迟,切口感染的发生增加.为了解用高频电刀切割、电凝止血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影响,对我院103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壁切口裂开原因分析(附4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壁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0 .3 %~ 3 .5 % ,平均约 1 % [1 ] ,一旦发生 ,明显影响病人的预后 ,其死亡率约 1 0 % [2 ] 。本文探讨腹部切口裂开可能的原因及提出可能的预防措施 ,以减少腹壁切口裂开的发生。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我院普外科 1 995年~ 2 0 0 0年共行腹部手术 71 50例(包括急诊和选择性手术 ) ,其中 47例发生腹部切口裂开 ,发生率为 0 .66 %。按有无切口裂开分成两组 ,两组疾病和手术方式基本相似。   2 .观察指标  按有无切口裂开分成两组 ,观察病人的年龄、性别比以及低蛋白血症、咳嗽…  相似文献   

17.
段涛 《临床外科杂志》2009,17(4):279-280
腹部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经过传统换药处理多能愈合,但往往切口愈合慢,延长住院时间,术后瘢痕形成大,影响美观.我们自2000年4月至2006年8月,对28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应用持续高负压引流治疗,并随机对照28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应用传统技术治疗,对比显示持续高负压引流具有愈合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降低整体治疗费用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05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2年3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27例,作为对照组;2002年3月后我们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共27例,作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切口恢复时问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我院 2 0 0 0年~ 2 0 0 3年间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中随机抽样 30例作为实验组 ,同时、同期手术未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腹部手术病例中随机抽样 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综合性、易感性诱发因素均可造成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中除基础疾病因素无显著性差异外 (P >0 .0 5 ) ,其余体型、使用电刀、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性别等危险因素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充分做好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准备工作 ,把好手术“进出关” ,加强病房及手术室的管理等综合性措施 ,可减少或避免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69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bFGF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8),治疗组腹壁切口全层涂抹bFGF,并用bFGF浸润纱条覆盖(4000AU/cm切口),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以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红肿发生率、瘢痕发生率和术后肝肾功能作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天数、术后早期切口红肿及瘢痕增生发生率组间无差异,术后肝肾功能均正常且无差异.结论bFGF用于腹部外科切口,无不良反应,能否促进腹部切口愈合并提前拆线,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