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在安静状态下或无故而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它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其临床特点是寐则汗出,口渴喜饮,大便秘结,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小儿汗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5~1999年,辨证治疗小儿汗证60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3岁,平均6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1周,平均为22天。辨证为表虚不固型27例,营卫不和型14例,心血不足型9例,阴虚火旺型10例。 2 治疗方法 表虚不固:以自汗为主,或有盗汗,汗出以头部、肩背部明显,动则更甚。舌淡苔薄,脉细弱。常见于体弱,平时不耐风…… 相似文献
3.
4.
笔者近年共治疗72例汗症患儿,现总结于下.
1 一般资料
72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1例,女41例;2~3岁39例,4~5岁18例,6~10岁15例;病程1周~3个月;自汗50例,盗汗22例.
2 治疗方法
自汗:汗出以头颈胸背为主,皮肤扪之不温,神倦,面白唇淡,恶风怕冷31例,予以黄芪、党参、龙骨、牡蛎、白芍各10g,白术、大枣各8g,防风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口服.汗出较多,头额为主,汗出时有热气腾腾之感,口渴唇红者19例,予以党参、石膏、竹叶、知母、玉竹、麦冬、梗米各10g,连翘8g.大便较干难解时加少量大黄.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 相似文献
5.
<正>小儿汗证,无论自汗、盗汗多由阳虚不固、阴阳失调所致,自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龙牡萸肉五味汤治疗小儿汗证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止汗汤治疗小儿汗症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省名中医何广贤老师的经验方“止汗汤”治疗小儿汗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300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166例,女134例;1岁以下100例,2-6岁174例,7岁以上26例;年龄最小4月,最大12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半。单纯自汗76例,盗汗88例,自、盗汗并见136例。合并支气管肺炎者30例,支气管炎者62例,佝偻病者19例,哮喘者21例,扁桃体炎者1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者43例。多数患儿伴有胃纳欠佳、烦躁易怒、夜寐不宁或倦怠乏力等症状。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相似文献
7.
小儿汗证,无论自汗、盗汗多由阳虚不固、阴阳失调所致,自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龙牡萸肉五味汤治疗小儿汗证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桂枝龙牡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治“营卫不和 ,虚汗不止及神经衰弱 ,失眠多梦 ,遗精”等证。笔者用于治疗各种汗证 ,效果显著 ,举验于下。 阴阳营卫不和 刘某 ,男 ,64岁。 6年前因脑梗塞 ,左半身不遂多次住院治疗。因盗汗邀余会诊。自述半月来不分白昼盗汗 ,且右侧为热汗 ,左侧为冷汗 ,醒则汗止 ,重则汗湿透枕巾、内衣。饮食、睡眠、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 ,脉沉。《丹溪心法·盗汗》说 :“盗汗属血虚 ,阴虚。”《临证指南医案·汗》谓 :“阳虚自汗 ,治宜补气以卫外 ,阴虚盗汗 ,治当补阴以营内。”患者半身不遂日久 ,气血阴阳营卫失和 …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牡蛎玉屏汤治疗小儿卫阳不固型的汗证,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08例均为1992~1996年间的门诊病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56例,年龄在1~7岁之间。病程均在2个月~12个月内。以出汗为主。其中自汗62例,盗汗46例。盗汗患儿均摄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肺门纹理增粗,肺门淋巴结呈链索状”。余无异常征象。汗证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 治疗方法牡蛎玉屏汤的药物组成: 黄 芪30g 白 术5g 防 风8g 桂 枝5g 甘 草10g 煅牡蛎30g 浮小麦10g每天1剂,用水300ml煎成100m… 相似文献
10.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汗证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证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 ,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笔者应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本病 5 0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78岁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2 a;5 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出汗 ,其中白天多汗者 13例 ,夜晚多汗者 37例 ;5 0例患者体温均不超过 37.4℃ ,经胸透及查T3、T4 、TSH,排除肺结核及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上病例均经过西医治疗效果欠佳。2 治疗方法 方剂组成 :黄芪 2 0 g,白术 10 g,防风 10 g,桂枝 6 g,白芍 10 g,甘草 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汗证治疗的有效方药。方法:以止汗贴贴乳中穴治疗汗证96例,并用单纯西药治疗32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9%;对照组总有效率59.38%。治疗组疗程平均3.96d;对照组疗程平均7.13d。治疗组的疗效及疗程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止汗贴治疗汗证见效快,且无副作用,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汗证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汗为心液 ,可泄于皮腠。《内经》曰 :“阳加于阴谓之汗” ,心属火 ,为阳中之阳。可见汗出过多 ,首先应考虑到阴阳偏胜 ,特别是阳气偏旺。如有因心火偏旺 ,心热蒸液外泄所致者 ;亦有因他脏之热影响心所致者。小儿之所以比成人易患汗出证 ,皆因小儿是“稚阴稚阳” ,或“纯阳之体” ,阳气比阴气旺盛 ,阳盛则热 ,加之肌肤嫩薄 ,故汗液易于外泄。治疗小儿汗证不宜一味补虚 ,而应注意清心经之热。现将笔者从实论治小儿汗证的体会 ,介绍如下。案 1:王某 ,女 ,4岁。 2 0 0 0年 7月 30日就诊。入夏以来 ,汗出颇多 ,白天动则汗出 ,夜晚寐则汗出。曾服… 相似文献
13.
14.
郭利平教授曾治疗1例严重汗证,十余年沉疴痼疾,几剂竞获殊效,现介绍于下。患者某,女,74岁,形体肥胖,2010年7月14日初诊。坐于轮椅,主诉:汗出过多10余年。患者平素性情急躁,嗜食酸味,喜冷食冷饮,家庭因素使其长期身体劳累、神思烦扰,于1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汗出过多,通身如浴,伴嗜睡、全身怕冷恶风甚,极易外感, 相似文献
15.
麦曲散洗浴治疗小儿汗证6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无引起出汗的正常因素下汗出异常 ,是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 ,甚至大汗淋漓之病证 ,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中医认为 ,汗为五液之一 ,汗多则耗伤气津 ,导致小儿虚弱 ,体虚则易感受外邪 ,引发其他疾病。临床常用内治法治疗 ,由于疗程长 ,小儿不易接受而达不到治疗效果。笔者近几年来运用麦曲散外浴治疗小儿汗证68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1 2一般资料68例中 ,男32例 ,女36例。6个月~1岁12例 ;1岁以上~2岁21例 ;2岁以… 相似文献
16.
止汗膏治疗汗证415例临床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5,9(2):45-46
止汗膏治疗汗证415例临床治验江苏省海安县墩头中心医院(226691)章进汗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伴见于其它疾病过程中。目前尚无专一有效的药物治疗。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了一种纯中药止汗膏剂,采用内病外治法治疗汗证415例,同时,随机取病例服用... 相似文献
17.
例 1 王某 ,男性 ,2 1岁 ,学生。主诉 :汗多 3年。缘于 3年前高考时因情绪紧张而汗出不止 ,以足、手、腋下、会阴部为甚 ,偶有心悸 ,失眠多梦。 3年来四季如故 ,情绪激动时汗出更甚 ,鞋袜、内衣因汗湿而每日更换 ,冬季手足易生冻疮 ,曾服玉屏风散、牡散、滋肾敛汗等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查 :发育营养良好 ,体型较瘦 ,舌质淡红 ,苔白脉沉细 ,甲状腺 6项化验正常。中医诊为 :汗证。西医诊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辨证 :表虚不固、心虚汗出。治宜益气养心敛汗 ,予甘麦大枣汤加减 ,浮小麦、煅牡、龙齿各 3 0g,炙甘草、太子参、黄芪各 1 5g… 相似文献
18.
炙甘草汤治小儿汗证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3岁~7岁21例,8岁~12岁11例;自汗者14例,盗汗者7例,两者均有者11例;病程3天~5天者8例.6天~10天者19例,10天以上者5例.2治疗方法基本处方:炙甘草sg,大枣3枚,阿胶sg,人参Zg(党参6g),生地109,桂技3g,麦冬6g,麻仁sg,鲜生姜3片。以上为7岁小儿量,临床可随年龄大小增减药量.对表座明显、记汗不止者,可加生黄茂sg。每日1剂,水效分3次服。5岁以下儿童每日可眼5次。3治疗红果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医政司1988年10月颁布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结果32例全部治愈.其中服… 相似文献
19.
20.
<正>汗证是指因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临床上常将汗证分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四种证型[1],而以肺卫不固、营卫不和最为常见。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肺卫不固、营卫不和两型汗证常并见或互见,自拟止汗汤治疗均能明显奏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