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与肌钙蛋白T(cTnT)的相互关系.方法 8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4例.健康体验正常者30例.分别检测血清UA和cTnT.结果 AMI组和UAP组的血清UA和cTn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AMI组又显著高于UAP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UA和cTnT呈显著正相关(r=0.763,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UA和cTnT浓度变化与病情相一致,且血清UA与cTnT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与病情的关系。方法ACS患者8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n=38)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n=42)组,另按Gensini评分(Score)将80例患者分为(30及≥30组。比较各组的WBC变化并分析WBC与CK—MB、TnT、BNP、Score值的关系。结果AMI组WBC及CKMB、TnT、BNP、Score值均显著高于UA组(P〈O.05—0.01);Score≥30分组的WBC显著高于Score<30分组(P〈O.05);WBC与Score、TnT、CKMB、BNP均呈显著正相关(r=0.289—0.344,均P(0.01)。结论ACS患者WBC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薛萍  曹阳 《现代医药卫生》2014,(8):1224-1225
目的分析血清肌红蛋白(MYO)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该院心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4例住院ACS患者(观察组)的血清MYO、Hcy、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MY0、Hcy、CK和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3例)患者血清MYO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CK和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和UAP组血清MYO、Hcy、CK和CK-MB阳性检出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血清MYO和Hcy阳性检出率与U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CK和CK—MB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YO和Hcy水平可作为ACS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的常规检测指标,为ACS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和预后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AMI和UAP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脑钠尿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脑钠尿肽(BNP)水平对早期临床诊断、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2例发病24小时内入院ACS患者,分为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以放射免疫法(RIA)及ELISA法分别测定入院即时,次日清晨血浆中BNP、cTnT、CK—MB水平,取两次平均值,并与对照组比较;入院7~10日测定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BNP与之相关性。结果ACS组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的ACS组(168.5±210.2)pg/mlvs(121.8±46.5)pg/ml,P〈0.01);血浆BNP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r=-0.393,P〈0.05);除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24小时血浆BNP水平与CK—M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28,P=0.002);Killip Ⅱ~Ⅳ患者血浆BNP值均明显高于Killip Ⅰ级(P〈0.01)。结论ACS时血BNP的升高是心肌细胞急性缺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并且其升高程度与梗死面积有关,是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的一个新指标,并可作为评价ACS患者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7例ACS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UA组(n=52例)和AMI组(n=45例),按院内死亡风险分为低危组(n=21例)、中危组(n=39例)和高危组(n=37例),同期选择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FABP、IMA、c Tn I、CK-MB阳性率及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结果:UA组和AMI组H-FABP、IMA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 Tn I、CK-MB(P<0.05),且AMI组H-FABP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UA组(P<0.05),而UA组和AMI组IMA诊断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ACS患者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危险程度加重,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H-FABP、IMA联合检测在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航 《海峡药学》2010,22(12):117-119
目的 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并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对70例ACS患者和50例健康者分别检测IMA、CK-MB和cTnT并进行比较,ACS治疗在维持原来治疗不变的情况下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结果 ACS组和对照组IMA、CK-MB和cTn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S组的AMI、UAP和SAP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A、CK-MB和cTnT对ACS的特异度分别为55.7%、84.2%和95.7%,灵敏度分别为87.1%、25.7%和30.0%.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71.4%和92.9%.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A、CK-MB和cTnT在单支、二支及三支病变中的浓度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IMA有显著升高,CK-MB和cTnT显著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UAP和SAtB组的数值也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可作为ACS早期病变的重要的生化指标,其在心肌缺血早期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高,对ACS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释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 2 4例AMI患者进行动态血清cTnT测定。结果 AMI患者cTnT峰值显著升高 ,最大峰值曲线呈早期双峰 ,后期双峰及单峰三种类型。最大cTnT浓度与最大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有相关性 (r值为 0 73和 0 78,P均 <0 0 0 1)。cTnT最早升高时间约在AMI后 3小时 ,可持续 2周或更长时间。结论 检测血清cTnT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cTnT呈早期最大峰值双峰曲线的变化与梗死后血清cTnT第 14小时与第 38小时浓度比值 (PV14/ 38)对判断冠状动脉有无再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烧伤患者血清心肌钙蛋白T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伟  张学英  邓诗林  解筠 《天津医药》2001,29(12):719-721
目的:评价血清心肌钙蛋白T(cTnT)检测对烧伤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05例烧伤患者中,中度烧伤组38例,重度烧伤组35例和电烧伤组32例,于伤后测定血清cTn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结果:(1)重度烧伤组和电烧伤组的cTnT峰值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烧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2)重度烧伤组及电烧伤组CK升幅高于心梗组(P<0.05);CK-MB水平无显著差异,cTnT水平却低于心梗组(P<0.01),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未显示心脏损伤达到心肌梗死的程度。中度烧伤组的CK和CK-MB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于心梗组(P<0.05),cTnT水平正常。结论:烧伤后测定血清cTnT可用于判断心肌损伤及其损伤程度,特异性高于血清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96例患者为A组,同期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者为B组,对比2组人员的血肌钙蛋白(cTnT)、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并对单行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真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血cT—nT、Mb、CK—MB水平均明显较B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nT诊断AMI的特异性最高,为100.00%,敏感性为95.25%;Mb特异性为70.00%,灵敏度较差为92.84%;CK—MB特异性为80.00%,灵敏性为88.92%。结论联合检测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出AMI,心肌标志物中cTnT的特异性最高,Mb特异性较差但灵敏度较高,在AMI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邢爱民  张媛  李立宇 《河北医药》2010,32(9):1073-1074
目的探讨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86例AECOPD患者血清中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肌钙蛋白T(cTnT)水平,并与14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ECOPD患者血清AST、LDH、CK、CK-MB及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缓解期组cTnT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缓解期组AST、LDH、CK及CK—MB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中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明显增高,对及时了解COPD患者心肌损害程度、改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杜占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55-2056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4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cTnT及CK—MB并与同期45例非心肌炎小儿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人院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血清cTnT及CK-MB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心肌炎小儿(均P〈0.05);治疗2周后血清cTnT及CK.MB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研究,以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03例ACS患者进行ECG检查,同时测定IMA、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并与同期32例门诊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各组血清IMA水平(U/ml):正常组(74.38±3.96)U/ml,UA组(53.92±10.16)U/ml,AMI组(53.61±6.54)U/ml。UA组、AMI组与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MA可以作为心肌缺血早期敏感指标,提高ACS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钙蛋白 T (cTnT )水平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接受心导管介入封堵术CHD患儿152例分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组,49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组,61例)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组, 42例)三组,免疫抑制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48 h血清CK‐MB和cTnT 水平。结果三组患儿术前血清CK‐MB和cTnT 均在正常水平。ASD、VSD组术后即刻血清CK‐MB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VSD组术后48 h血清CK‐MB水平低于术后即刻(P<0.05)。三组术后即刻血清 cT nT 水平均升高( P<0.05或P<0.01)。三组术后48 h血清 cT nT 水平均下降(P<0.05),但VSD、PDA组仍高于术前(P<0.05)。结论检测血清CK‐MB和cTnT 两项指标均可用于评估CHD患儿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血清cTnT水平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他汀类药物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40例ACS应用他汀类药物前后、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及20例非冠心病患者血清PAPP-A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PAPP-A浓度均明显高于SA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后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降低(均P〈0.01)。结论PAPP-A浓度在ACS患者血中明显升高,为ACS易损斑块新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血清肌钙蛋白T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后判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君 《河北医药》2001,23(10):731-732
目的:评价血清肌钙蛋白T(cTnT)定量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58例、稳定性心绞痛(SA)20例及2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血清cTnT、CK及其同工酶CK-MB的测定,并观察其住院期间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58例UA患者中37例(64%)cTnT≥0.3μg/L,明显高于其余21例,而同步测定的CK、CK-MB无显著性变化。UA患者中cTnT升高组随访中发现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40.5%比9.5%,P<0.01)。cTnT定量检测的敏感性为83.6%,准确性为66.8%。结论:cTnT是反应心肌细胞损伤的灵敏性、特异性较好的生化指标;cTnT升高对判定UA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变化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1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hsCRP、TNF-α水平。结果S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AMI组血清PAPP—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1),但UAP组与AMI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TnT阴性ACS组患者血清PAPP—A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5)。SAP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A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但低于AMI组。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组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hsCRP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6、0.712,P〈O.01)。结论PAPP—A与炎症密切相关,在识别没有cT-nT升高的ACS患者方面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施琦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34-1035
目的探讨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AMI患者82例(AMI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禁食12h后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尿酸(SUA)、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AMI组与对照组血清SUA、Hcy和CRP浓度水平比较:uA、Hcy和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测定血尿酸、同型半胧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全面了解AMI的进程有重要意义,三者可能是AMI的危险因子,也可能与AMI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成凤  陈永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57-1459
目的:讨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IL-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76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90例非ACS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4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病例的血清TNF-α、IL-6、IL-8浓度。结果:(1)冠心病组(SAP组、UAP组、AMI组、OMI组)血清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CS组(UAP组、AMI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高于非ACS组(SAP组、OIM组);AMI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与OMI组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而IL-6、IL-8差异显著。(2)SAP组与UAP组冠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NF-α、IL-6、IL-8参与冠心病的形成,并且在AC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TNF吨浓度将有助于诊断和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38例冠心病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的血清hs-CRP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AMI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和UAP组,UAP组高于SAP组。AMI组CK、CK—MB水平显著高于UAP、SAP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高低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价值及病程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8例VMC患者入院时血清cTnT,同时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3个月后随访检测cTnT。结果:48例VMC患者cTnT阳性36例,阳性率为75%。CK阳性13例,CK-MB阳性9例,两者阳性率分别为27.1%、18.7%。cTnT阳性率与CK、CK-MB阳性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个月后随访时cTnT持续阳性15例,cTnT转阴21例,cTnT持续阳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及心律失常治愈率明显低于cTnT转阴组(P<0.01)。cTnT持续阳性组有3例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结论:cTnT是诊断VMC的重要指标,并为VMC的治疗转归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