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掌握绥中县传染病发病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绥中县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3800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为118.7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31/10万,平均病死率为0.26%。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0万),2007~2011年分别为85.89、110.42、136.17、124.11、136.99。2007~2011年年均发病率(/10万),呼吸道传染病为67.07,肠道传染病为8.2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9.75,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33.66;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62.60)、乙肝(25.41)、流行性出血热(7.41)、戊肝(4.97)、梅毒(3.78);男性为154.46,女性为80.56;0-14岁为27.76,15~39岁为113.90,40~59岁为143.41,≥60岁为194.93;县城为98.61,农村为117.93。[结论]2007~2011年绥中县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梅毒和麻疹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5年河南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及其流行特征,给当地政府有关都门制定今后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患报告管理系统"对2005年河南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2005年河南省总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0种297057例,发病率为318.35/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了32.00%;报告死亡993例,死亡率为1.06/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7.12%.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和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肺结核、狂犬病和病毒性肝炎. [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和麻疹等传染病在当前仍是严重危害河南省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此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今后应当继续切实加强对这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通辽市2004-2007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通辽市2004-2007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年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发病16种,计3122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9.52/10万。死亡率为0.43/10万。疾病分类构成: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占55.79%,呼吸道传染病占31.59%,肠道传染病占9.25%,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3.37%,新生儿破伤风近3年无病例报告。结论严格执行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对降低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红星 《职业与健康》2013,(19):2515-2516
目的了解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门市2005--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52.27/10万,死亡率为1.05/10万。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波动外,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目前排在前5位的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淋病、细菌性痢疾。结论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5.
掌握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及其变迁,对制定防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湖北省嘉鱼县1981-2005年传染病疫情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江永县199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皆喜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253-1254
目的了解江永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江永县199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5年江永县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共36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3.07/10万。结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不仅要加大对肠道和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力度,还要加强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据白山市6个县(区)、市上报的传染病年报表统汁,2003年报告本市居民共发生乙类传染病10种,发病3138例,死亡率为0.30/10万。 乙类传染病中有14种无病例报告,无“非典”病例报告。与2002年相比,报告病种增加3种:伤寒1例、流脑1例、布病1例;总报告发病率下降10.32%。发病率上升的病种是伤寒、淋病、流脑、猩红热、布病、肺结核等6种,发病率下降的病种是肝炎、痢疾、梅毒、出血热等4种,上升幅度在20%以上的有2种:淋病(50.96%)、猩红热(32.26%),下降幅度在20%以上的有3种:痢疾(-23.29%)、出血热(-39.20%)、梅毒(-22.39%)。报告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淮安市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淮安市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淮安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计35 362例,死亡10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5.02/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39/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0.29%.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波动较大,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保持在较低水平.5年间发病数排前5位的分别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痢疾、梅毒.结论 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和以乙型肝炎为主的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应为淮安市目前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应采取多种预防控制手段,将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更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龙岩市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05—2012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龙岩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累计发病49 429例,年均发病率226.47/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每月均有病例报告;累计死亡103例,年均死亡率0.47/10万。其中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年发病居前5位: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痢疾;男女性别比2.26∶1,男性年均发病率(307.30/10万)高于女性(142.05/10万);5-9岁、10-14岁组发病率较低,分为43.44/10万和32.15/10万,60岁以上发病率均高于300/10万;病例以农民为主(49.9%)。结论应加强对血液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控,继续做好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防控。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痢疾是今后的防治重点,男性农民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徐汇区2007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徐汇区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传染病资料制定的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徐汇法定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为154.24/10万,与2006年相比下降了14.03%。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与2006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6.20%和17.98%: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比2006年上升了17.46%。结论要持续有效地做好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好上海市“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开展“接触者调查”。加强对徐汇区监测点医院的性病监测、疫情管理工作,加大全民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力度,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楚雄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楚雄市2005-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间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5 2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7.15/10万,死亡42例,年均死亡率为1.6/10万;报告呼吸道传染病2 699例,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 961例,肠道传染病583例,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54例;位于前5位的乙类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梅毒和淋病,共计5 002例,占总发病数的94.4%;4~9月为发病高峰期。结论楚雄市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2.
某市2001~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赵胤铭  仲小春  马力扬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954-2955,2957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染病的防治能力和防治效果被认为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保健事业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保健事业水平的提高,人群的疾病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为了解本市近五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该市2001~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钦州市钦南区2005-2012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合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7种17 807例,死亡217例,年发病率为243.84/10万,死亡率为0.73/10万,总病死率为0.29/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梅毒(182.21/10万)、病毒性肝炎(137.25/10万)、肺结核(134.18/10万)、淋病(29.11/10万)、痢疾(13.49/10万);发病无季节性;年龄以青壮年为主(59.09%);职业以农民为主(38.32%);病种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66.63%)。结论:2005-2011年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明显下降,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梅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痢疾;传染病正在得到逐步的控制,但按分类的不同仍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解苍南县近年来传染病出现的变化特征,我们用苍南县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全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对苍南县2001—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辽源市人群中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和流行特点,为今后进一步制定防控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辽源市各医疗机构通过疫情网络报告的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全市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2646例,发病率为224.90/10万;死亡10例(艾滋病5例、梅毒1例、肺结核4例),死亡率为0.85/10万,病死率为0.38%。发病例数最高的前3种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1050例)、肺结核(839例)、梅毒(469例)。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城区为251.59/10万,农村为207.29/10万;男性为259.35/10万,女性为184.45/10万;0~、5~、15~、35~、≥65岁分别为87.59/10万、146.98/10万、203.14/10万、249.66/10万、297.43/10万。2646例病人中,农民占41.69%,散居儿童占2.38%,学生占3.82%,工人占7.86%,家务及待业占18.22%,商业服务人员占1.51%,干部职员占1.93%,其他人群占22.60%。[结论]2011年辽源市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是高发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8年长葛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8年长葛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长葛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1 415例,发病率为215.02/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了7.42%;报告死亡13例,死亡率为1.97/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8.69%。各种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比较,发病以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为主;死亡以艾滋病和肺结核较多。结论当前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艾滋病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辉县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2006年辉县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对2006年辉县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辉县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2393例,发病率为300.65/10万,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13.45%。报告死亡6例,死亡率为0.75/10万,与2005年相比上升了49.17%。发病居前4位的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和麻疹。结论当前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和麻疹仍是严重危害辉县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牟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2007年中牟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发生水平及流行情况。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中牟县2007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中牟县总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4种2 897例,发病率为421.41/10万,与上年相比下降了15.02%。其中报告死亡4例,死亡率为0.58/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了99.89%。各种传染病发病数和构成相比,居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痢疾。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痢疾在当前仍是严重危害中牟县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何香新 《健康天地》2010,4(1):107-108
目的:了解2004年启动疫情网络直报后凭祥市报告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凭祥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凭祥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从2004年的230.71/10万上升到2008年的466.76/10万。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64.04/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48.7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68.20/10万,占44.55%;肠道intestinal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4.58/10万,占6.21%;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1.38/10万,占0.47%;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0.34/10万,占0.09%。发病数居前4位的是肺结核、梅毒、乙肝、艾滋病。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肺结核、梅毒、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是本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5~2010年涪城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状况。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涪城区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涪城区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5种13518例,死亡1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43.39/10万,2007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458.32/10万,2010年最低,报告发病率为232.05/10万;死亡率为0.38/10万,2007年死亡率最高为0.61/10万,最低为2010年,死亡率为0.15/10万;年均病死率为0.11%,最高为2009年,病死率为0.24%,最低为2005年,病死率为0.04%。结论 2005~2010年涪城区甲、乙类报告传染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