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后的免疫功能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免疫功能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1例发生IFI的AL患者AL初诊和缓解时、IFI发病时和抗真菌治疗4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进行检测,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AL患者IFI发病时,CD3+、CD3+CD4+、CD8+CD28+T淋巴细胞、CD4+/CD8+细胞比例均低于AL初诊和缓解以及抗真菌治疗4周后(F=25.6,26.6,13.1,167.9;均P<0.05),CD8+CD28 T淋巴细胞显著高于AL初诊和缓解以及抗真菌治疗4周后(F=220.2,P<0.01).抗真菌治疗4周有效者CD3+、CD3+CD4+、CD4+/CD8+均高于无效者(t=3.75,8.61,3.17;均P<0.05).AL患者血清中IgG、IgM、IgA含量在IFI发病时、AL初诊和缓解以及抗真菌治疗4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0.72,0.81;均P>0.05).AL缓解者IFI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未缓解者(87%比53%,x2=7.62,P<0.05).结论 IFI发生时,A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明显,而IgG、IgM、IgA含量变化不明显.抗真菌感染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和AL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在早期老年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60例(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CD3+、CD4+、CD4+/CD8+、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IgM、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受到抑制,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导致脑动脉血管壁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初治肺结核与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测定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CD_8~+CD~+_(28)/CD_3~+、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8~+CD~+_(28)/CD_3~+、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CD_4~+CD~+_(28)/CD_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NK(Natural killer)细胞、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8~+CD~+_(28)/CD_3~+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低于初治肺结核组(P0.05、P0.01),而CD_8~+CD~+_(28)/CD~+和CD_4~+CD~+_(28)/CD_3~+比例显著高于初治肺结核组(P0.05、P0.01)。与无空洞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相比,有空洞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B_3淋巴细胞明显降低(P0.05),与无空洞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相比,有空洞的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8)/CD_3~+细胞明显降低(P0.05)。结论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其中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比例与肺结核的进展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长期机械通气患者T细胞亚群、补体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收治的COPD长期机械通气患者42例,同时选择COPD稳定期的老年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均进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及CD4、CD8的测定,并计算出CD4/CD8比值.结果COPD长期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比较,IgA、IgG、IgM均增高,补体C3、C4均降低,CD4降低、CD8升高,CD4/CD8降低.经统计学处理,除补体C3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OPD长期机械通气患者T细胞亚群、补体及免疫球蛋白均存在异常,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住院AECOPD患者29例,以正常健康人25例为对照组,测定他们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IgA、IgG、IgM以及补体C3、C4。结果 (1)AE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B淋巴细胞水平下降(P0.05),活化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1);(2)AECOPD组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活化T细胞显著升高,B淋巴细胞数降低,但功能未见下降,或有活跃。  相似文献   

6.
张卫平  牛文彦 《山东医药》2012,52(15):34-35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1例大动脉炎患者(观察组)和3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IgG、IgA、IgM、IgE、C3、C4、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IgG、IgM、IgE、C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4、CD3+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IgA、CD8+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动脉炎患者的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发病时变化明显,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常规抗感染等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多器官衰竭(MOF)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例老年COPD并MO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8+下降,IgG、IgA、IgM、C3+、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提高老年COPD并MOF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对RHD患者54例(A组),正常对照组30例(B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液相终点散射免疫沉淀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用聚乙二醇法测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A组与B组比较。结果A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CD3、CD4、CD8数量减少,CD4/CD8降低,CD19数量减少,与B组比较P<0.01。而IgG、C4、CIC高于B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RHD者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受抑制,而B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明RHD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35例临床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中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CD4+、CD8+、CD4+/CD8+比值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RRI儿童的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4;P=0.000;P=0.000),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00);血清IgG、IgA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00;P=0.000)。结论 RRI儿童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存在紊乱,该结果对于临床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年非杓型高血压与免疫调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非杓型高血压与免疫调节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观察其与24h血压节律正常组(杓型组)及异常组(非杓型组)的关系。结果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组CD3、CD4、CD8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P<001,P<005,P<001),CD4/CD8显著升高(P<001),IgG、IgM及补体C3显著增高(分别为P<001,P<005,P<001),Ig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对其24h血压节律异常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DNA甲基化角度探讨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48例成人ITP患者与3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甲基转移酶1(DNMTl)、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和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的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技术(HPLC)检测ITP患者与正常对照血浆中S-腺苷蛋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含量.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与正常对照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亚单位C11a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人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MT3A和DNMT3B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低(P<0.01);DNMTl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ITP患者血浆SAH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SAM和SAM/SAH比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成人ITP患者外周血CD_8~+CD_(11a)~+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D_4~+CD_(11a)~+细胞比例和CD_4~+CD_(11a)~+/CD_4~+CD_(11a)~+比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人ITP患者外周血存在淋巴细胞低甲基化状态以及T细胞亚型上存在异常的CD_(11a)/LFA-1表达.DNA甲基化可能在ITP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但确切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定了不同病期单纯性肾病(INS)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_4~+/CD_~+)和ConA诱导的T抑制(Ts)细胞活性改变。并根据西咪替丁的免疫调节作用对6例初发的INS进行2周的试验治疗.结果量示,INS活动期存在CD_4~+/CD_~+降低Ts细胞活性增强.西咪替丁能纠正上述异常,但不能改善INS蛋白尿程度,推测T细胞免疫紊乱可能不是INS发病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与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一流式细胞仪、ELISA法和RT-PCR检测了26例慢性HCV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其中HCV-RNA阳性17例,HCV-RNA阴性9例)。结果慢性HCV感染患者外周血CD_4~ 淋巴细胞亚群,CD_4~ /CD_8~ 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CV-RNA阳性患者的CD_4~ /CD_8~ 比值明显低于HCV-RNA阴性患者(P<0.05)。结论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可能是HCV持续感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COPD稳定期患者体内是否存在CD_8~+CD_(25)~+Foxp_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以及M受体拈抗剂噻托溴铵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选择23例COPD稳定期患者,每日1次吸入噻托溴铵18 μg,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榆查患者的肺功能和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数量.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OPD稳定期患者在吸入噻托溴铵治疗后,外周血巾CD_4~+为(36±46)%,CD_8~+CD_(25)~+Treg 细胞为(21±21)%,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8±10)%和(8±8)%;CD_4~+CD_(25)~+为(4±3)%,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2~3.78,P<0.01和P<0.05).CD_8~+、CD_8~+CD_(25)~+和CD_4~+CD_(25)~+Treg细胞均有表达,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肺通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FEV_1、FEV_1占预计值%和FEV_1/FVC分别由(1.0±0.3)L、(35±10)%和(41±8)%提高到(1.1±0.3)L、(40±11)%和(4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7~2.65,均P相似文献   

15.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CV感染诱导自身免疫反应的机理。方法 应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1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16例正常人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自身抗体(抗GOR)及抗核抗体(ANA)、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亚群及其凋亡百分率。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GOR抗体及AN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44.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X^2=26.86、X^2=9.30,P〈0.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探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及其与主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4年6月一200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allo-PBSCT的67例患者,其中33例接受全相合,34例接受单倍体相合移植.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前瞻性检测移植前、后1、3、6、12及18个月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100例正常对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移植后免疫功能的重建情况及其与主要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1)67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移植后1个月CD_3~+、CD_4~+、CD_4~+/CD_8~+、3个月CD_4~+、CD_4~+/CD_8~+及6个月CD_4~+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移植后3个月及6个月CD_4~+高于正常对照组.(2)单倍体与全相合患者移植后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倍体移植重症感染与未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4)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与未发生cGVHD的两组患者间免疫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8例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含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非体外去T细胞的PBSC单倍体移植,与常规方案进行HLA相合的PBSC移植相比,两组患者移植后的免疫功能重建总体无明显差异,移植后两组患者的重度感染率、白血病复发率及移植相关病死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倍体移植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细菌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患者77例,其中发生感染者25例,未发生感染者52例,对2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包括CD_4~+、CD_8~+细胞、NK细胞、B细胞)、CD_4~+/CD_8~+比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生感染组CD_4~+ T细胞绝对数(462.38±286.52)较未发生感染组(711.34±501.26)低,P<0.05;感染组CD_8~+ T细胞绝对数(301.46±177.71)也较未发生感染组(482.02±370.48)低,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CD_4~+ T细胞数和CD_8~+ T细胞数低者更容易发生细菌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不同心功能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健康体检者39例为对照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84例,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心功能Ⅰ级组33例,Ⅱ级组20例、Ⅲ级组16例、Ⅳ级组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算CD4/CD8比值,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CD3水平在对照组和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D4水平从心功能Ⅰ级至Ⅳ级组逐渐降低,对照组及心功能Ⅰ级组与心功能Ⅲ级组、Ⅳ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心功能Ⅱ级组与Ⅳ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CD8水平在心功能Ⅳ级组明显升高;CD4/CD8与CD4变化相一致,随心功能减退而降低。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随心功能减退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提示调节细胞免疫治疗可能会使心力衰竭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CC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亚群及NK细胞(CD56^+)上Fas的表达。结果CD4^+、CD8^+亚群Fas表达升高,CD8^+、Fas双阳性细胞在浸润性TCC患者较表浅性TCC增多,NK细胞(CD56^+)上Fas表达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Fas在TCC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亚群中表达升高,可能对肿瘤细胞逃避自身免疫攻击起一定作用,同时可能影响了全身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五种免疫球蛋白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确诊的ASC、CPH和CAH病人(共计86例)检测IgE与T细胞亚群及其它免疫球蛋白。结果表明,IgE和IgG明显升高,二者均与CD_4/CD_3比值呈负相关,IgE较其它免疫球蛋白能更灵敏地反映肝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