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沈阳市医院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方法采用严格质量控制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6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沈阳市助产单位272399例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2681例围产儿具有先天出生缺陷,5年发生率为98.42/万。其中城市为113.99/万、农村为79.87/万。结论出生缺陷给围产儿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影响到家庭幸福和出生人口素质,应采取有力措施,从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入手,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3.
文章资料来源于安庆市1999—2002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季报表及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共监测产妇16029人,围产儿16134例,其中围产儿出生缺陷108例。分析发现:安庆市出生缺陷发生率66.94/万,低于全国1998年95.60/万的平均水平,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是围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市,30岁以上组孕妇所生子女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25~29岁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并提出加强宣传教育,重视优生咨询,加强孕期监测.提高监测质量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出生缺陷可造成婴儿死亡,人类寿命的损失,并可导致儿童患病增加和长期残疾,因此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视的卫生问题。本市于1993年起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现将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的出生缺陷监测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监测对象:1993年1月起凡本市户口的孕妇,妊娠20周起至分娩后42天内出生的畸形儿,根据出生情况统计表、出生缺陷登记册、出生缺陷病例登记表及出生缺陷儿的照片、资料等统计处理。2.监测方法:根据全国32县(市)出生缺陷监测方案,按照围产保健管理方法,凡本市户口的孕妇,妊娠20周起在各级医疗单位分娩(包括引产)的出生缺陷儿,不论是死胎、死产或活产新生儿,出生后体表可辨认的畸形儿,进行出生缺陷登记,填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5572例病残儿出生缺陷病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经鉴定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因素所致的病残儿出生缺陷种类,为降低再生育二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出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减少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重庆市40个区县申请病残儿鉴定的儿童经过初筛鉴定后送市级鉴定机构的5 572例病残儿,现场体检、辅助检查、鉴定医生对疾病作出鉴定结论并进行归类。结果:鉴定5 572例,诊断为出生缺陷疾病1 096例,占19.67%。其中遗传性因素35种714例(65.15%),多基因遗传病15种493例(69.05%);单基因遗传病17种165例(23.11%);染色体病3种56例(7.84%),非遗传性疾病382例,占34.85%,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结论:出生缺陷涉及病种多,病因复杂,应根据地区各种原因引起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寻找针对性宣传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蚌埠市1983年5月~1984年5月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在6,395例新生儿中,出生缺陷102例,发生率15.95‰;围产儿死亡185例,死亡率28.93‰;死胎(产)159例,发生率24.86‰。三组间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出生缺陷以神经系统比例较大(26.67%)。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为出生缺陷(27.37%)。应用逐步回归技术对28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还讨论了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出生缺陷监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研究最完整、最准确的出生缺陷诊断与报告的方法,以反映各种出生缺陷率及其动态变化。方法:以人群为基础,覆盖了河北、山西、江苏、浙江4省的32个县、市的所有孕满20周的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在出生时到生后6周期间至少进行3次体;任何有出生缺陷或有出生缺陷的婴儿均以出生缺陷病例上报,上报时间每月1次;上报材料包括当地每月的出生资料,出生缺陷病例报表及病体表照片;出生缺陷病例的诊由3位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儿科专家及1位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完成,结果:监测系统在1993-1996年共监测了100万出生儿,监测到1万例出生缺陷新生儿,收到报出生缺陷儿童体表照片3万张。其中重大出生缺陷达5000例,排前几位的为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及肢体畸形等。结论:本监测系统是一种世界上独特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其资料主要被用来进行出生缺陷监测报告(了、季报、年报),出生缺陷资料交换,为所有以出生缺陷监测资料为结局或因素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医学提供数据,其特点以人群为基础和以体表照片为数据及诊断依据,该系统具有完整的质量控制手段,春监测结果已用于分析性研究及监测报告。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出生缺陷监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了解河南省出生缺陷发生、分布、消长及其影响因素等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取分层抽样法,在全省部分市县共抽取57所医院进行出生缺陷监测。1996年监测结果显示:河南省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1.35/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男女首位畸形均为神经管缺陷;女管神经管畸形及膈腹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男婴,而头面部畸形及先心发生率则明显低于男婴;经济、地理、气候对畸形发生率有一定影响。提示:应将干预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沈阳市2011年医院出生缺陷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生儿出生缺陷高危因素,总结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的管理经验,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缺陷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湖南省怀化医专附属医院暨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013年9月出生的4639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怀化市新生儿出生缺陷主要与孕产妇居住地、受教育文化程度及孕期不良情况等高危因素有关。结论怀化市新生儿出生缺陷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医疗部门必须做好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专案管理。  相似文献   

11.
王艳英 《职业与健康》2008,24(8):797-798
目的了解鞍山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6年鞍山市190726例围生儿进行监测,对筛查出的1453例出生缺陷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76.18/万,10a监测结果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分别为82.69/万和66.66/万),出生缺陷以总唇裂、神经管畸形和多指较多,分别占5位发病人数444例的17.79%、9.91%和9.91%。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做好孕早期补充叶酸,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对出生缺陷进行长期、持续的动态观察,有助于及时获悉缺陷发病率和疾病顺位的变化趋势,分析原因,为制定出生缺陷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出生缺陷的监测模式、监测病种和监测期限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13.
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福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基本情况, 找出有关影响因素, 为更好地落实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 2001~2003年 767例出生缺陷儿登记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21. 54‰; 常住、暂住、流动人口之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 23 .21‰、19 .59‰、22. 11‰; 缺陷儿胎龄满 37周~41+6周 546例, 占 71. 19%; 男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 24 .57‰、17 .56‰; 出生缺陷确诊时间为产后 7d内者 582例, 占 75. 88%。结论: 出生缺陷监测及报告制度的落实、监测诊断技术的提高是辖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保持较高水平的直接原因; 围产保健及健康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陶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52-3254
目的:通过对2000~2004年云南省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分析,探讨今后监测工作的重点。方法:对2000~2004年云南省出生缺陷监测网覆盖的医院收集的孕28周至产后7 d住院分娩围产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产妇呈上升趋势,这些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我省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指、总唇裂高于全国水平,神经管畸形发病率仍然很高;先天性心脏病和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50%神经管缺陷、腹裂等严重畸形在孕28周前能被诊断。结论:对2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孕妇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预防畸形儿的相关知识,加强产前筛查,提高出生缺陷产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黄彩练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00-3602
目的:了解浏阳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手册》要求,从2006年10月1日起对居住在浏阳市37个乡、镇、街道产妇(包括本地户口及非本地户口在浏阳市居住1年以上的产妇)的胎婴儿进行人群监测,监测期限为孕满28周~产后42天。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8.70/万,城镇为64.58/万,农村为114.28/万,农村明显高于城镇(χ2=11.68 P<0.01)。围产儿死亡率为7.93‰,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3.55‰,占围产儿死亡的44.80%,出生缺陷死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副耳、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马蹄内翻足。结论:广泛开展对育龄人群的健康教育,普及叶酸投服,做好孕前期、孕早期保健,避免致畸因素的影响,开展优生咨询、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河南省汝南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和采用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我们对2000-2002年妊娠的3047例孕妇实行了全程监测和出生缺陷干预。监测的孕妇人数占同期孕妇人数的1/3以上,本研究2000年11月1日启动,2002年6月结束,现将结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7.
近数十年来,发达国家由于传染病所致婴儿死亡的减少,而出生缺陷所致婴儿死亡相对增多,在一些国家已居首位,故出生缺陷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特别是1959年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十万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三级妇幼保健网为依托,对我市2003~2005年三年间出生的104527例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内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出生缺陷461例,发生率为4.41‰,出生缺陷儿中单发缺陷434例,占94.1%,多发缺陷27例,占5.9%。出生缺陷无季节性变化(Χ^2=6.2,P〉0.05);城镇高于乡村(Χ^2=18.7,P〈0.01);男性畸形显著多于女性畸形(Χ^2=21.3,P〈0.01);双(多)胎儿发生畸形的概率显著高于单胎儿(Χ^2=19.8,P〈0.01);母亲年龄35~组分别与25~组、20~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9.3,8.1,P〈0.01),而与〈20组和30~组比较无差异性(Χ^2=0.2,3.6,P〉0.05)。结论全面建立和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依靠科技力量,做好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水平,于孕28周前即有效地控制出生缺陷儿的孕育,可显著降低孕28周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儿发生相关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对监测医院内分娩的围生儿进行监测。结果 2007-2011年共监测31 125例,发生出生缺陷46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平均为15.07‰,以2009年最高,为17.99‰。出生缺陷分类以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多指(趾)、唇裂、外耳其它畸形、肢体短缩等。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孕妇年龄、围生儿性别均有关。结论本区出生缺陷率自2009年始维持在较高水平,应给予足够重视,积极做好三级预防工作,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内蒙古部分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1-2016年内蒙古地区国家级及省级监测医院内孕满28周至生后7 d内的围生儿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6年来出生缺陷的变化情况、城乡和年龄分布情况、缺陷种类以及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1-2016年监测医院共监测围生儿466871例,出生缺陷率为129.97/万(6068/466871),其中2011出生缺陷率最低,为113.00/万,2014年出生缺陷率最高,为148.52/万,2011-201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增高趋势,2014-2016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城镇围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64.08/万(4303/262243),乡村围生儿出生缺陷率为86.25/万(1765/204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出生缺陷3223例(132.67/万),女婴出生缺陷2845例(127.05/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缺陷前3位:先心病、多指(趾)、唇腭裂,不同年份的出生缺陷类型存在一定差异;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胎龄37周、胎盘残缺、孕妇BMI≥30 kg/m~2、丈夫年龄≥30岁、孕前6个月服避孕药、孕早期发热是出生缺陷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内蒙古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不同年份发生率存在差异,城镇出生缺陷率高于乡村,出生缺陷疾病以先心病、多指(趾)、唇腭裂为主;胎龄37周、胎盘残缺、孕妇BMI指数≥30 kg/m~2、丈夫年龄≥30岁、孕前6个月服避孕药、孕早期发热是出生缺陷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