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巨结肠的病例特点,减少其误诊率,提高对成人巨结肠的认识。 方法回顾分析2014至2018年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确诊为成人巨结肠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起病症状、发病时间、误诊的疾病类型、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转归情况。 结果10例成人巨结肠患者中男性(6例)病患多于女性(4例);发病时间1周至5年,于当地医院误诊为肠梗阻、肠道功能紊乱、十二指肠淤积症、顽固性便秘等。1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行结肠次全或者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手术后的病理证实为成人先天性巨结肠。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半年来院复查肠钡剂灌肠较前明显缓解,且能规律排便,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的患者无再复发。 结论成人巨结肠确诊多依赖于手术活检病理。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切除后患者肠梗阻症状减轻,排便较前规律。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本组女8例,男7例,年龄18~59岁。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多,脓血便,病程2个月~20年,其中多数在1~2年。术前纤维结肠镜及术后解剖标本所见腺瘤满布全结肠、直肠12例,腺瘤仅局限于左侧结肠、直肠3例。术后病理证实有腺瘤恶变7例,其中粘膜内癌4例,癌变侵及肌层2例,癌变侵及肠壁全层伴淋巴结转移1例。 手术方法:全大肠切除、回肠造瘘术2例,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5例,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除、回肠肛管吻合术2例,近全结肠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1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8例结肠炎,其乙状结肠镜检和气钡双重对比灌肠均正常,在放射检查1个月内行结肠镜检而首次获得诊断,8例结肠炎均经活检组织学证实。研究组8例均有结肠病的症状,其中2例单纯性腹泻,3例血性腹泻,2例直肠出血伴体重下降,1例腹痛伴腹泻。乙状结肠镜检直肠所见均正常。实验室检查多有异常,血红蛋白8.5~15.4g/dl,红细胞沉降率2~40mm/h,白蛋白33~46g/L;大便培养和镜检结果排除感染性疾患。由3名有经验的观察者复查此8例的钡灌肠照  相似文献   

4.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或称成人Hirschsprug病 ,该病少见 ,临床极易误诊。现报告 3例如下。例 1,男性 ,2 7岁 ,因腹胀、便秘、呕吐 6d于 1997年 3月 6日入院。体检 :腹部膨隆 ,下腹轻度压痛 ,叩诊全腹呈鼓音 ,肠鸣音亢进 ,可闻及气过水声。X线腹部平片示空回肠多个宽大液平 ,阶梯排列 ,结肠肠管内见少许气体存留 ,拟诊肠梗阻。手术探查见大肠和小肠管胀气 ,以结肠为甚 ,乙状结肠巨大型 ,横径约 14cm ,其下端见约 2cm长之狭窄段。行巨结肠切除、结肠直肠吻合术。病理检查示乙状结肠肠壁组织增厚 ,平滑肌层组织增生 ,狭窄肠段内神…  相似文献   

5.
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FAP)患者行全结肠切除和回肠直肠吻合术 (IRA)后直肠残端常有肿瘤复发 ,作者评价用舒林酸 (Sulindac ,一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维持患者残留直肠段免于腺瘤复发的长期效果和毒性。方法  1 2例FAP患者 ,平均年龄 3 7 1岁。有至少 5个直肠腺瘤 ,已行IRA。过去 3个月内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超过 1周 ,妊娠 ,白细胞计数 <4× 1 0 9/L ,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史、恶性病史、阿司匹林过敏史者均除外。投药前作可屈式乙状直肠镜检查 ,以后每 4个月随访 1次 ,计数结直肠息肉总数 ,并从粘膜和息肉取活检标…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直肠息肉摘除术能改善症状的启示下,对7例20~23岁男性患者进行多次内窥镜下电外科息肉摘除术和术后观察。患者均经反复血吸虫病治疗而仍有直肠出血和经常腹泻。血吸虫性息肉是经直肠检查、乙状结肠镜检和3次直肠活检、双重对比钡剂灌肠、结肠内窥镜和大便找到血吸虫卵而确诊者。经内窥镜观察,息肉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少数位于降结肠而偶见于横结肠和升结肠。术中对直径大于5cm的息肉尽量予以摘除。7例中4例的息肉于1次内窥镜下全部摘除,余3例进行2~3次。采用该法可在1小时内摘除上百个息肉。7例中2例因术后出血而留院观察24小时以上,1例输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结核的内镜与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胃肠道结核的内镜诊断经验,以引起对这个特殊疾病的重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内镜检查发现胃肠道黏膜隆起、结节、红斑、溃疡等病变,行黏膜活检病理。结果7例患者中,胃结核2例,其中溃疡型1例,增殖型1例;肠结核5例,其中增殖型4例,混合型1例。病变部位:胃窦部2例,回肠末端1例,回盲瓣1例,回肠末端和回盲瓣1例,回肠末端及结肠多处病变1例,升结肠1例。内镜诊断:1例结合有浸润型肺结核诊断为肠结核,2例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4例诊断为胃肠黏膜隆起或溃疡性病变性质待定。7例患者活检组织病理均为干酪样坏死肉芽肿,符合结核。结论胃肠道结核病内镜下表现多种多样,与结肠癌、克罗恩病等炎性肠病及胃良恶性溃疡难以鉴别,需依赖黏膜活检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8.
纤维结肠镜诊断成人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告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的成人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24例,对其发病率、病因等进行了讨论。指出尽管病因不明,临床少见,但该病有增多趋势,应引起重视。通过与X线钡剂灌肠双重对比检查对照,本文认为: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对于成人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老年结直肠肿物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多由结直肠镜检查取病理定性。由于部分肿物位置深或肿物较小,结直肠镜不易获取病理,且部分老年患者不接受此检查〔1〕。CT引导下经皮结直肠肿物穿刺活检术可获得病理学诊断,为我科创新性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相关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对结直肠肿物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2009年11月至2014年11月26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结肠腺瘤病患者中腺瘤及非新生物的息肉在胃十二指肠,甚至空肠与回肠的发生率远较以往所了解者为高。本文报导在34例芬兰家族性结肠腺瘤患者中搜寻上消化道息肉的结果。方法:男女各17例,年令16~67岁(平均33岁)。4例无家族史。22例作胃十二指肠镜检查1次,11例作2~5次。有息肉样损害的患者均作内窥镜摄片,并作多处活检。19例末端回肠检查及活检系在手术时或低位回直肠吻合后经直肠镜施行,1例系尸检标本,7例作术中胆道造影,3例作总胆管探查。标本均送组织学检查。结果:肉眼所见,14个家族中发现21例胃息肉,呈多发性,常覆盖整个胃体与胃底。胃窦部息肉较少  相似文献   

11.
郐占波  付勇 《山东医药》2005,45(15):32-32
家族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少见疾病,如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发生癌变。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FAP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男7例,女4例;年龄18~57岁,平均33岁。均行X线钡剂、空气双重对比灌肠、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全结肠、直肠息肉8例,直肠、乙状结肠息肉3例(其中癌变1例)。  相似文献   

12.
余娜  韦红  吴克利  蔡国豪 《山东医药》2009,49(46):78-79
目的观察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平坦型结直肠息肉的疗效。方法21例平坦型结直肠息肉,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切术,术后9—21个月内镜复查。结果21例中一次手术完全切除者15例,二次切除3例,三次切除1例。2例活检为直肠黏膜癌、且切缘残留癌细胞而中转开腹手术。病理示直肠绒毛状腺瘤9例,其中中度非典型增生5例,癌变3例;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3例,其中轻度非典型增生2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4例,其中中度非典型增生3例;乙状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合并中度非典型增生3例。降结肠管状腺瘤1例。横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合并轻中度非典型增生1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平坦型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直肠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直肠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症状为血便3例,排便习惯改变8例。术前活检病理检查均诊断为鳞状细胞癌。5例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APR),4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AR),1例行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LR),1例术中探查发现肿瘤无法切除而单纯行乙状结肠造瘘术。术中探查发现直肠癌肝脏多发转移及盆腔播散2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存在脉管癌栓4例、淋巴结转移8例。2例接受术前放化疗,5例接受术后放化疗。结论直肠鳞状细胞癌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依靠活检病理检查。本病易发生脉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对放化疗敏感,联合手术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5—03—08——1993—05—10日共收治本病23例,在治疗中根据病变范围、程度、是否有癌变,选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收到较好的疗效,现结合病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3例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5—45岁,平均33岁。,同期入院的有父子、兄妹各2人。通过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18例已累及直肠下端,经活检病理证实13例已发生癌变。1.2 手术方式 未发生癌变的10例,其中8例主要病变在结肠,直肠受累较轻,作了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腹内吻合术,同时经肛门电灼直肠息肉。另有2例年龄较小,直肠病变范围较广,难以用电灼法治疗彻底,为避免直肠粘膜癌  相似文献   

15.
1996年9月~2000年6月,我们采用中药内服与灌肠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10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依据1987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的诊断标准确诊。病变位于直肠6例,乙状结肠20例,乙状结肠和降结肠17例;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99例,直肠乙状结肠20例;累及横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2例,全部病例大便细菌培养无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病例少量。其术式常以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式或直肠切除术式来作为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手术方式。本院近8年来收治了11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患者,其中8例行Duhamd手术,3例行Dixon手术。结果发现:Dubhamel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术后痛苦大、伴发症严重。Dixon术操作简单,但切除范围局限,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低剂量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低剂量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multisliceCTcolonlgraphy,MSC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经临床拟诊为结直肠癌患者行结肠充气的低剂量50mAs16层螺旋CT扫描(MSCT),利用工作站的后处理软件可获得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haded.surfacedisplay,SSD)和透明显示像及CT仿真结肠内镜图像(CTVC)及结直肠黏膜剖开图像,将低剂量MSCT诊断结果与结直肠镜或手术病理进行对比。结果37例经手术或结直肠镜病理证实结肠癌29例和非结肠癌8例,低剂量MSCT正确诊断29例结肠癌病例(包括并发病灶及转移灶)中的28例和8例非结直肠癌中的5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55%(28/29),62.5%(5/8),89.19%(33/37)。结论低剂量MSCT是安全、无创、快速、全面评价结直肠癌的方法,可以完全替代钡剂灌肠检查,是结直肠癌筛选、术前分期、预后评估及术后随诊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深挖活检早期诊断直肠类癌以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类癌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深挖活检、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直肠类癌24例。对24例直肠类癌的内镜及超声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对病灶直径小于1.5cm、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无肝转移及腹水发生的直肠类癌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果24例直肠类癌分别距离肛缘5cm~12cm,病灶大小0.8cm~1.5cm,术后切除的标本切缘完整,基底无残留,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穿孔,无迟发性出血,术后创面即刻渗血1例,经内镜治疗血止。随访3至5年无转移及再发。结论直肠类癌可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深挖活检,钳取组织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而确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直径小于1.5cm的直肠类癌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符炜  宋文哲  徐为 《山东医药》2009,49(28):91-92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长期慢性便秘病史及营养不良,2例因肠梗阻入院行一期造瘘术,两例行Dixon术式,其余所有病例均行Soave手术,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长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长期慢性便秘史和钡灌肠检查是先天性巨结肠的主要诊断依据;Soave手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8~1992年,共行结肠造瘘173例,其中左侧结肠造口术155例,右侧结肠造口术7例,横结肠造口术11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148例。术后发现拖出结肠段坏死3例。一、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56岁。大便次数增多伴肛门坠感半年余,大便带血2个月而入院。直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5厘米直肠左侧壁有3×4厘米菜花状肿物。病理报告为直肠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