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患儿女,7岁。体重23kg,因“发现心脏杂音1周”入院。入院查体:神清,无缺氧征,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Ⅰ~Ⅱ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超声心动图发现直径3mm图1线样对比剂经动脉导管喷入肺动脉端图2未见对比剂通过PDA到肺动脉的管型动脉导管未闭(PDA)。心电图及X线胸片正常。治疗方法:全麻下穿刺右股静、动脉,分别送入6F端侧孔导管及5F猪尾导管,先后行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得肺动脉平均压为16mmHg(1mmHg=0·133KPa),肺循环血量/体循环血量(QP/Qs)为1·05,为少量左向右分流。造影显示主动脉弓降部与主肺动脉间一长约10cm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 全组病例93例,年龄2~46岁,体重7~65 kg,男42例,女51例,PDA直径1.0~19 mm,肺动脉压力18~110 mmHg,PDA封堵器的大小4~30 mm,术前B超筛查,术中术后测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弓处造影,均选用国产封堵器.结果 1例因PDA<1 mm而放弃,92例成功,根据造影结果结合B超数据选择合适大小封堵器,即刻造影部分有分流并闻及杂音,15 min造影1例仍有少量分流并能听到杂音,但1天后杂音消失.57例经半年以上随访,56例无其他任何并发症,1例术后1月发生贫血现象. 结论介入治疗PDA安全有效,是单纯PDA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特殊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方法,提高介入封堵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造影显示PDA形态及临床特点,选用合适封堵器和治疗方法,术后24 h、1、3、6个月时以心脏超声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特殊类型PDA 23例,其中:①形态特殊型12例,包括细小型5例,4例成功,1例5 F导管无法通过PDA放弃介入治疗;粗大型3例;动脉瘤型2例;特殊投照体位2例,均成功封堵.②合并其他畸形2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1例,合并右位心1例,均成功封堵.③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8例,6例成功.④外科术后再通1例,未封堵.结论 特殊PDA采取不同的诊疗策略,大多可顺利完成介入封堵术. 相似文献
6.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us,PDA)的历史已有40余年,随着介入材料与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左向右分流的PDA或PDA外科术后残余分流的主要措施。近年来,国产封堵器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报告我院2003-01~2006-12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 27例患者的中长期随访结果,以评价疗效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病例选择:①左向右分流的PDA或PDA外科术后残余分流,最狭窄直径2~16 mm;②年龄≥6个月,体重≥4 kg;③无依赖PDA存在的心脏畸形;④无合并需外科手术矫正的心脏畸形;⑤无严重肺动脉高压及右向左分流;⑥无介入治疗的禁忌证,如败血症、严重感染等[1]。1.1.2病例资料:27例PDA患者,男13例,女14例;年龄2~57(13±12)岁;造影测得PDA最狭窄处直径2~15(6.3±4.5)mm。1.2治疗方法1.2.1介入器材: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PDA封堵器及直径与封堵器大小相匹配的输送鞘管。1.2.2介入方法: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下,穿刺右股动脉、股静脉;常规... 相似文献
7.
8.
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溶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2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易感冒 ,活动后心慌、气短。查体 :胸骨左缘 2~ 3肋间有连续性杂音 ,肺动脉瓣第 2心音亢进。血尿常规正常。X线胸片 :肺血增多 ,主动脉结宽 ,肺动脉段凸 ,左心室增大 ,心胸比率 0 .61。超声心动图 (UCG)示 :动脉导管未闭 (PDA) ,最窄处直径 10mm。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局麻下穿刺右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 ,示肺动脉平均压 3 8mmHg(1mmHg =0 .13 3kPa) ,主肺动脉血氧饱和度较右心室高 2 3 % ,肺循环血流量与体循环血流量(Qp/Qs)之比为 2 .3。穿刺右股动脉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示PD…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大直径动脉导管未闭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2007年6月我院对47例患者,PDAF直径1.5cm~2.2cm,肺动脉压力50mmHg~75mmHg,使用Amplatzer封堵器,型号22mm~30mm,患者均在手术前降压治疗,手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率100%,手术中及随访未见严重的并发症,未见残余分流。结论:大直径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手术治疗安全、可靠。能够明显减少体外循环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PDA后残余分流对溶血的影响.材料及方法分析6例PDA封堵术后机械性溶血者(溶血组)即时残余分流、肺动脉显影程度及浓度、堵塞器位置.随机抽取10例封堵术后无溶血者对照分析(对照组).结果溶血组术后主动脉造影示主肺动脉全程及肺动脉窦显影,中、远1/3段显影浓度与降主动脉相当.对照组肺动脉窦均无显影,3例主肺动脉无显影;4例远1/3段浅淡显影;3例远1/3段显影浓、近、中1/3段显影淡.结论残余分流量大是术后机械性溶血的重要原因,正确选择堵塞器大小及准确置入是最佳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2.
Rashkind法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Rashkind法对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自1994年7月至1995年9月采用Rashkind双伞法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共18例。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范围6~43岁。动脉导管内径3~8mm,其中包括1例PDA结扎术后10年再通者。结果:技术成功率100%,随诊3~17个月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发生。结论:Rashkind法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PDA的新方法,无并发症,无死亡。 相似文献
13.
应用Duct-Occlud和Nit-Occlud装置堵塞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Duct-Occlud和Nit-Occlud装置堵塞动脉导管未闭(PDA)的适应证、方法学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应用Duct-Occlud和Nit-Occlud弹簧圈为68例PDA(最小直径小于4mm)患儿作了堵塞术。PDA平均最小直径为1.63±0.62mm(0.5~3.8mm)。应用标准型Duct-Occlud 37例,直径为1.1±0.2mm(0.5~1.5mm),Qp/Qs1.2±1.5;28例应用加强型或改良加强型,有4例植入2枚弹簧圈,它径为1.9±0.6mm(1.8~3.6mm),Qp/Qs1.7±0.8;而应用Nit-Occlud装置3例,直径为3.2±0.5mm(2.8~3.8mm),Qp/Qs2.4±0.4,结果 68例PDA堵塞术均获成功。68例PDA中临床关闭(听诊无杂音)在出院、堵塞术后3个月达100%,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出院时无分流达94.1%,堵塞术后3个月达98.5%,6个月达98.5%,1年达100%。手术平均透视时间为22min(7~32min)。住院时间为5d。在平均3.5年(1个月~4.6年)随访中,未出现溶血、PDA再通、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结论 中期随访表明,应用Duct-Occlud,通过常规和改良的操作方法,可安全有效地治愈小至中等大小的未闭动脉导管。对于堵塞较大的PDA尚需更多病例来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动静脉轨道法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静脉轨道法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7月共完成PDA封堵术831例,有11例(1.3%)患者因PDA形态特殊、开口变异不能采用常规封堵方法进行封堵,而通过建立股动脉-PDA-肺动脉-股静脉轨道法进行封堵。11例患者平均年龄(42±20)岁(8~76岁),≥35岁者8例,平均体重(61±23)kg,PDA最窄部直径平均为(4.1±1.9)mm(1.6~6.7mm)。其中10例采用圈套器在肺动脉圈套导丝建立轨道,1例因无圈套器,直接由动脉端将导丝通过PDA-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下腔静脉-髂静脉送入6F静脉鞘管拉出体外。结果11例均成功建立动静脉轨道,其后顺利完成Amplatzer法PDA封堵术。采用封堵器(ADO)型号为6/4mm(3例)、8/6mm(4例)、10/8mm(2例)、12/10mm(1例),14/12mm(1例)。10例术后10min均达到完全封堵,1例术后10min有少量残余分流(ADO型号为14/12mm),封堵后20min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残余分流消失,11例均封堵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DA形态及开口的变异致使输送鞘管不能顺利由肺动脉侧经PDA进入降主动脉,是常规经静脉途径Amplatzer法封堵无法完成的主要原因,动静脉轨道法则能很好克服以上技术难点,且技术操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16.
Amplatzer法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Amplatzer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材料与方法:采用Amplatzer法封堵动脉导管未闭4例,男1例,女3例。年龄5个月 ̄30岁,平均20岁,动脉导管直径1.3 ̄6.0mm。结果:技术成功率100%,1个月随诊观察无残余分流。结论:Amplatzer法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9例,动脉导管未闭,瘤变最窄处直径为2 .4~8(5 .0 6±3.38)mm。经股静脉建立右房-右室-肺动脉-动脉导管-主动脉轨道,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察PDA的位置、形态、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Amplatzer伞经股静脉建立的轨道进行封堵。术后15min经胸超声及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分流。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术后3d、1个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果 9例患者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 0 %。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轻度增高(33.2±3.11mmHg)降为正常(2 1.4±2 .7mmHg)。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术后15min彩超检查有1例少量分流,3d后分流消失,操作透视时间7.3~11.2 (9.2±1.7)min。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未发生动脉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再通。结论 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简化了手术程序,减少了血管并发症,缩短了操作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后主动脉瓣反流(AR)的影响因素及近中期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262例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单纯PDA患儿资料,术后新发AR患儿8例(男6例,女2例),AR较前加重者3例.评价患儿体重、体表面积(BSA)、PDA内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