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手术病例证实的183例颅内肿瘤的IADs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认识IADSA检查对颅内肿瘤的诊断作用及限度。结果表明:IADSA可显示80.60%的脑膜瘤,67.61%的胶质瘤,63.18%的垂体腺瘤、66.67%的听神经瘤及囊性血管母细胞瘤、颈静脉球瘤的血管结结构陶及其特征,且可结合CT作出定性诊断及较准确的定位。还可进行供血动脉的介入性栓塞。  相似文献   

2.
对2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IADSA(动脉内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81.82%的病例可见鞍内及鞍上占位征,若见到肿瘤染色及垂体包膜动脉显影则诊断较肯定。IADSA可排除鞍区其它病变;所见的肿瘤染色不均不能完全反映CT所见的瘤体密度不均,但CT见到强化者IADSA多可见肿瘤染色。  相似文献   

3.
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常以20~50岁居多,平均患病率约为10人/10万人,且近年来有逐年升高趋势,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患者患病初期不易被发现,常伴有血压升高、头痛、消化道出血、周围神经压迫等并发症[1-2].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肿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治疗颅内肿瘤常用方式为手术治疗,对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颅内肿瘤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了42例小儿颅内肿瘤的临床、脑CT、核磁共振等检查特点。结果以呕吐为主要表现者占405%,有发热者占405%,无热性典型的颅压增高症只占147%。结论呕吐可为小儿颅压增高症早期单一症状,颅神经损害及视力、视野的改变可提供早期诊断依据,对小儿无明显原因的呕吐、惊厥、瘫痪等症状者,应及早行核磁共振检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小儿颅内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24例小儿颅内肿瘤的诊断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在24例小儿颅内肿瘤中,19例伴呕吐或头痛,15例伴共济失调。结论:目前对小儿颅内肿瘤的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但对有不明原因的头痛和呕吐及共济失调者,进行头CT扫描及头MRI检查是早期诊断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 1985年 2月~ 1999年 6月 ,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 2 1例 ,其中 5例患儿行肾动脉球囊成形术 (PTRA)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 1例中 ,男性 13例 ,女性 8例 ;年龄 16个月至 14岁 ,平均10 .5岁。发病时年龄 1岁至 13岁 6个月。病例选择标准参照《小儿临床肾脏病学》[1 ] 的诊断方法。1.2 方 法2 1例中静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intrave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IVDSA) 15例 ,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造影( MRA)、磁共振静脉造影( MRV)在颅内肿瘤术前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患者20例,术前行MRI检查及MRA和/或MRV检查。以术中所见为标准,对术前图像资料分析结果作对比。结果:MRA检查18例,供血动脉异常增粗4例,颅内重要血管受压、推移和包埋现象6例;MRV检查12例,静脉窦受侵犯6例,静脉窦受压、推移4例,引流静脉增粗3例。 MRA及MRV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MRA、MRV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重要血管的解剖关系,为神经外科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颅内肿瘤的诊治体会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杭州310014)雷兵,陈书达,王坚中老年人颅内肿瘤的发病率约占中枢神经系统全部颅内肿瘤的3%~8.9%,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由于中老年人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上对中老年颅内肿瘤的诊治常有别于其...  相似文献   

10.
多层CT血管造影诊断脾动脉瘤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阐述脾动脉瘤的CT血管造影(CTA)表现,分析多层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其中仅1例因脾动脉瘤破裂而检查。CTA检查采用四层面螺旋CT机,准直为5 mm或2.5 mm,VR(容积显示)和TS—MIP(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重建。CT诊断标准为脾动脉局限性膨大1.5倍或以上且与正常脾动脉节段之间界限分明。结果:20例共检出脾动脉瘤28个,其中1例5个、1例3个、2例2个,其余均为单发。28个脾动脉瘤中18个位于脾门;14个有明确钙化,其中10个呈明显层状环形;1例破裂瘤体与周围界限不清,均未见血栓存在。瘤体最大为55 mm×48 mm,最小为17 mm×15 mm。VR清晰显示全部27个未破裂的脾动脉瘤,3例与血管造影显示一致,但其中1例5个瘤体者显示瘤体和载瘤动脉关系优于DSA。结论:多层面CTA能可靠、无创、立体地显示脾动脉瘤及与载瘤动脉等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回顾分析了33例颅内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病变(包括烟雾病7例)的临床CT和IADSA影象资料,认为:(1)CT检查多表现为脑梗塞,并可据此粗略估计病变的动脉支,但有时脑梗塞的范围小于病变动脉的供血范围;(2)IADSA可明确显示动脉狭窄和闭塞状况、毛细血管期染色及侧支循环,烟雾病有典型表现,可确诊。在讨论中,提出了改进IADSA检查此类病变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素霞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0):1872-1873
目的 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旋转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菲利浦INTEGRIS C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对2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疑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比较二者在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瘤颈的宽窄及其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评价旋转DSA的诊断优势.结果 本组共检查217例患者,常规DSA检出139例患者153个动脉瘤,检出率为64.1%,旋转DSA检出156例患者177个动脉瘤,检出率为71.9%,两组患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DSA检查95个动脉瘤清晰显示;旋转DSA检查157个动脉瘤清晰显示,排除5例常规DSA呈假阳性的患者;旋转DSA较常规DSA在显示动脉瘤瘤颈和瘤体形态及与载瘤动脉关系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旋转DSA均能在适当的角度,使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与周围动脉关系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提高诊断动脉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CTA与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兰军  钱令涛  李乃玉  谢军 《河北医学》2011,(10):1279-1281
目的:本研究评价CTA及3D- DSA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病例.比较CTA及3D- 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在显示动脉瘤细节上的优劣性.结果:利用CTA方法共检出颅内动脉瘤41个,CTA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  相似文献   

14.
总结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胰腺癌和4例法特壶腹癌的 CT 表现。本组 CT 总的确诊率为95%。胰癌主要 CT 征象是腺体局部增大及轮廊改变、密度降低、双管征、胰周粘连淋巴结增大脂肪层受侵犯。壶腹癌主要特征是显著的胆道扩张,仅1例有胰头部癌浸润。CT 漏诊胰癌1例主要原因是对胰头部增大未予重视。另外,本文总结 CT 初诊未排除胰癌和胰囊腺瘤的8例进行了鉴别诊断讨论。其中慢性胰炎1例虽出现胰头增大但未有胰管扩张。胰区其它恶性肿物2例,CT 所见同胰癌,但有年青、发展快特点。总胆管结石病例均见总胆管远段腔内低度阻塞物。至于胰区囊状病变,1例有典型外伤史,表现支持外伤性胰囊肿,另1例有包虫囊肿合并感染的特征。此外,本总结还讨论了提高早期胰癌诊断率的影象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报告1980~1988期间本院诊治的9例原发性心脏肿瘤(左房粘液瘤8例,恶性间皮肉瘤一例,占同期超声心动图受检者10,256人的0.87‰)。分析探讨了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表现。由于该肿瘤的部位、性质、大小、蒂的有无、蒂的长短不同,其临床表现差异甚大.易于误诊;超声心动图则每有特征性的影象,可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作者等强调,应提高对心脏肿瘤的警惕性,充分利用超声心动图这一简便有效手段,提高检出率,求得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以防猝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和磁共振(MRI)检查对诊断鞍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手术后病理确诊的101例鞍区肿瘤患者的术前CT、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和MRI检查判定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计算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学评价指标。结果 CT与MRI对垂体瘤、脑膜瘤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T检查颅咽管瘤、胶质瘤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59.09%)、(47.37%)显著低于MRI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P0.05)。CT检查术前诊断垂体瘤的敏感度(88.89%)、特异度(92.31%),诊断颅咽管瘤的灵敏度(59.09%)、特异度(82.28%),诊断脑膜瘤的灵敏度(79.17%)、特异度(89.61%),诊断胶质瘤的灵敏度(47.37%)、特异度(85.37%);MRI检查诊断垂体瘤的灵敏度(91.67%)、特异度(93.85%),诊断颅咽管瘤的灵敏度(86.36%)、特异度(92.31%),诊断脑膜瘤的灵敏度(95.83%)、特异度(96.10%),诊断胶质瘤的灵敏度(94.74%)、特异度(96.34%)。结论对于垂体瘤、脑膜瘤CT、MRI的诊断能力差异不显著,MRI诊断颅咽管瘤、胶质瘤的能力强于CT,总体上MRI的诊断学评价指标诊断鞍区肿瘤优于CT。  相似文献   

17.
综述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根据生物素-亲和素与酶的联结方式,本法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生物素-亲和素-酶标生物素法;生物素-酶标亲和素法和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法,三者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试用于多种微量抗原和抗体的检测,为流感杆菌、结核杆菌(结核性脑膜炎)、布鲁氏杆菌、乙型肝炎病毒、人疱疹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和日本血吸虫等传染病、地方病的免疫学诊断提供了一种比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更灵敏的新方法。晚近,该技术也已在微生物学、病毒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以及临床多学科中进行着应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评价B超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临床价值。方法:作者对本院近14年手术治疗的359例PLG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B超检出PLG的敏感性为93.3%,其特异性达95.8%。B超诊断的病变的大小和病变的单发与多发,基本上与实际相符合。肿瘤性与非肿瘤性PLG的回声所见,以及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回声表现各有特点。结论:B超具有相当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不仅能有效地检出PLG,而且能准确地测定病变的大及单发与多发,同时还能大体判别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报告经MRI确诊的5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MRI在观察病灶的范围、形态、数量和判断其形成时日上均优于CT。对SAE与脑梗塞和老年性痴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扼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用CT高分辨率成象扫描检查颅脑外伤254例,分析其中42例硬膜外血肿和65例硬膜下血肿的CT所见。CT对血肿的定位、定性十分可靠,其可靠性的关键是与扫描机性能和用高分辨率成象以得到清晰的图象有关。图象能分辨出脑沟、脑回及白质十分重要,如发现病灶一侧脑沟闭塞再加相应区脑回、脑白质、侧脑室受压移位以至不等程度的闭塞,和中线结构移位,作者认为这些是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特别是等密度血肿的可靠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