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同时定量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用Shim packVP ODS(15 0mm× 4 6mm)C1 8色谱柱 ,以甲醇 - 0 5 %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为 2 81nm ,柱温为 35℃ ,流速为 0 8ml min。结果 :丹参素、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依次为 0 9997,0 9997,0 9999和 0 9994 ,四种成分精密度试验RSD <2 % ,2 4h内稳定性试验RSD <2 % ,加样回收率试验RSD <5 %。结论 :通过对河南卢氏县 14种丹参样品的含量进行测定 ,说明本方法切实可行、稳定可靠、且重现性好 ,为丹参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陈科力 《中药材》2007,30(9):1088-1091
目的:对不同来源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Ⅰ(tanshinone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两者脂溶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两种药材中三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两种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平均含量约为滇丹参的17倍、2倍、3倍。结论:滇丹参能否作为丹参的代用品还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HPLC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丹参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和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以1%醋酸甲醇溶液和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所测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7%,RSD小于1.2%,线性良好.结论:本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王羽馨 《吉林中医药》2008,28(3):204-206
目的:探讨丹参有效成份分离与提取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分光光度法.结果与结论:依据有效成份在体内组织中分布快慢、浓度高低、转化过程及最终代谢产物排泄途径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方法是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丹参醇提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琳  肖晓丽  罗杰  林青 《中成药》2006,28(9):1385-1387
丹参为复方丹参片的主要原料,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水溶性及脂溶性两部分。丹参脂溶性成分多用乙醇提取,在水中不溶;以丹酚酸B为主的丹参水溶性成分在乙醇中均有一定溶解性。为研究醇提条件对丹参多种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考察,研究高浓度醇提条件对丹参5个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1仪器与试药DIONEX SUMMIT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酚酸B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丹参药材购于广州市药材公司;乙腈(色谱纯,Fisher);甲醇(色谱纯,Fisher);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2实验方法2.1正…  相似文献   

6.
张亮  彭朋  张新峰  刘松灿  贺敏  蒋健  裘福荣 《中成药》2012,34(6):1072-1076
目的测定9种丹参制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5μm,4.6mm×150 mm)色谱柱;20 mmol/L乙酸铵-乙腈(30∶70,v/v)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三者在0.01~3.00μg/mL质量浓度内线性范围良好,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3种化合物的日内精密度RSD<15%,准确度为85%~115%。结论建立的测定丹参制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方法符合化学样品测定要求,能准确测定样品中目标物。  相似文献   

7.
四川中江丹参与其他产地丹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四川中江、山东、河南栽培丹参进行了化学成分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三地丹参薄层色谱图一致,丹参酮ⅡA含量也大致相同,无机元素中,除钠含量偏低外,其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渗漉法提取丹参脂溶性部位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丹参饮片中采用渗漉法提取脂溶性部位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进行提取工艺全面优选,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最佳乙醇渗漉工艺为:药材粉碎至绿豆粒大,用15倍量95%乙醇冷浸24 h后,渗漉速度3 ml/min.结论 采用渗漉法提取丹参中脂溶性部位,操作简便,方法 可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药材利用率,使实验结果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舒心胶囊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ODS(4.6 mm×150 mm,5μm)柱,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6 nm,流速为1.0 mL/min;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丹参酮Ⅰ在0.041 75~0.417 5μg范围,隐丹参酮在0.045 252~0.452 52μg范围内,丹参酮ⅡA在0.053 964~0.539 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为0.999 9(n=5);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4%,97.4%,100.2%,RSD分别为1.1%,1.6%,1.2%,各企业的产品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测定丹参舒心胶囊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含量,以此控制丹参舒心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丹参制剂中丹参酮Ⅱ A 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考察空气(氧气)、水、pH及复方成分等对丹参酮ⅡA降解速率的影响。方法:在70℃下,对丹参及复方丹参片的乙醇提取试样进行恒温加速试验,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变化及降解速度常数,比较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在大气中丹参酮ⅡA降解迅速,但在较高真空度时明显较慢。随着乙醇溶液中水分含量的增加,降解速度略有增大;不同pH丹参试样以及复方丹参片试样的降解速度常数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空气(氧气)对丹参酮ⅡA的降解有较大影响,其次为水分,pH变化和复方成分则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复方丹参冲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制备冰片-β-环糊精包结物,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质量标准研究中,对3种中药采用了薄层鉴别,并使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中化学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丹参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丹参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肌、抑制和解除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流量,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抑制胶原纤维的产生和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抗炎,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以及保护肝细胞、抗肺纤维化等作用。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已基本清楚,但各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尤其是各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还没有完全了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丹参益坤口服液中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及隐丹参酮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onda Sil C18-WR(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冰醋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28~5.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2%,RSD为0.52%;丹参酮Ⅰ在0.29~5.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6%,RSD为0.63%;隐丹参酮在0.218~4.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3=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2%,RSD为0.68%。结论: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重现性好,可作为丹参益坤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代先祥  王萌  徐德智  张利 《中成药》2010,32(8):1440-1442
目的: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I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加热回流提取和索氏提取的方法提取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I,并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其含量。结果:对于丹参酮ⅡA来说,索氏提取法所测得的含量最高,超声提取最低;从丹参酮I含量来看,各提取方法所测得含量差异不大,加热回流略为偏低。结论:综合各提取方法所测得含量、操作难易及溶剂成本来考虑,索氏提取法优于超声和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15种丹参类生药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作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丹参的图谱均有一定区别,含量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郁丹红  贾晓斌  施亚琴  萧伟 《中草药》2013,44(7):851-857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丹参二萜醌组分中4个主要成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UPLC-MS/MS测定方法,用于丹参二萜醌组分及其固体分散体微丸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丹参二萜醌组分固体分散体微丸及其原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本,UPLC-MS/MS(以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测定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血药浓度,DAS 2.1.1软件计算丹参二萜醌组分固体分散体微丸及其原料药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血浆中丹参二萜醌组分中4个主要成分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4.6%,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4.49%.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与ig丹参二萜醌组分原料药相比,ig给予其固体分散体微丸后,丹参二萜醌组分中4个主要成分的Cmax和AUC0~∞均不同程度地提高(P<0.05).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丹参二萜醌组分及其固体分散体微丸中多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固体分散体微丸技术通过增加丹参二萜醌组分的溶解性,促进其在体内的吸收,各主要成分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原料药的138%~204%.  相似文献   

17.
韩建萍  梁宗锁 《中草药》2005,36(5):756-759
目的研究氮、磷肥对丹参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氮对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的积累表现了负面的效应,随施氮量的增加,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磷肥对于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积累表现正效应。施用磷肥可以缓解施氮造成的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下降。丹参酮Ⅱ。和丹参素的积累高峰值均出现在150d左右。结论施氮有利于丹参产量的增加,施磷有利于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丹参中丹参、三七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花丹参中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含量的方法。方法:从白花丹参产地山东采集了10个批次白花丹参,采用HPLC测定4种主要丹参酮成分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含量。色谱条件: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2%乙酸水(57∶43),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结果: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分别在0.138~2.76(r=0.999 9),0.024 8~0.496(r=0.999 9),0.096~1.92(r=0.999 9)和0.035~0.70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6%,99.60%,99.91%,100.06%。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含量范围分别是2.677~7.150,0.320~1.747,0.916~5.935,0.132~2.601 mg·g-1。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分离度好,能同时测定白花丹参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10批不同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TLC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Agilent XDB-C18色谱柱(4.6 mm X 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为流动相A,0.03%磷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