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口眼干燥、特异性自身抗体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约20%的SS患者伴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害。PNS损害包括感觉共济失调、单纯痛觉神经病、感觉神经节神经病、多发颅神经病、三叉神经病、多发单神经病、自律神经病和神经根病;CNS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癫痫、中枢性脱髓鞘样改变、无菌性脑膜炎和认识障碍。目前,SS患者伴发神经系统损害的标准治疗仍为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中枢神经系统的真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枢神经系统(CNS)真菌感染的病因有多种,新型隐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因,曲菌、芽生菌属、念珠菌属、球孢子菌属、着色霉菌等均可作为致病因子。各种真菌对正常人和免疫受损者 CNS 的致病性不完全相同,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真菌引起的 CNS 感染可表现为脑膜炎、脑脓肿(或肉芽肿)、脊髓损害,其临床症状与体征视不同菌种略有不同。CNS 真菌感染治疗按其不同菌种联合应用敏感的抗真菌药物,部分患者应辅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枢神经系统(CNS)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0%~20%的艾滋病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CNS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常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情加重。约30%AIDS 病人有明显的临床 CNS 功能障碍,尸检发现80%出现神经病理改变。本文描述89例 AIDS 尸检中所见的20例空泡样脊髓病的临床和神经病理特征。根据脊髓病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将20例分为3  相似文献   

5.
吉中国  范璞 《山东医药》2001,41(1):55-55
癌肿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并不少见,临床上其常见原因为癌肿局部浸润或压迫、癌肿转移、癌肿的非转移性神经系统损害及癌肿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所致。当神经系统以外的某一脏器有原发癌时,神经系统无直接侵犯和转移而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称之为癌性神经病,又称副肿瘤神经系统综合征。其发病率国外报告为1%~4%,国内报告为0.5%~16.4%。本文主要介绍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为10%~60%,90%~95%累及周围神经系统(PNS).表现主要有单神经病、感觉性神经病和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三种类型,以感觉性神经病变和(或)多神经炎最常见,但以感觉运动性神经病为首诊者少见.我院成功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AIDS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主要死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采集2009年8月—2014年4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所有AIDS住院患者中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Stata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IDS死亡病例191例,中位年龄48岁,以男性(90.1%)为主。152例(79.6%)入院前尚未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181例获得CD4+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者,中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1个/μl。入院首次实验室检查提示贫血118例(61.8%),低白蛋白血症147例(77.0%),低钾血症41例(21.5%),低钠血症89例(46.6%),肌酐升高16例(8.4%),尿素升高54例(28.3%)。合并肺部感染158例(82.7%),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54例(28.3%),消化道真菌感染56例(29.3%),AIDS相关肿瘤11例(5.8%)。并发感染性休克19例(9.9%),上消化道出血14例(7.3%),气胸及纵膈气肿9例(4.7%)。主要死因为肺部感染(53.9%)和CNS疾病(19.9%)。结论 AIDS死亡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差,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见,主要死于肺部感染和CNS疾病。  相似文献   

8.
正1型艾滋病病毒(HIV-1)具有亲淋巴性和亲神经性的特点,约10%~27%的艾滋病(AIDS)病人可出现神经综合征,一般称之为艾滋病所致神经系统障碍~([1])。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HIV原发性神经系统感染、机会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继发性脑卒中。近年来,HIV相关认知障碍(HIV-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HAND)逐渐得到临床的重视。多数HIV感染者/AIDS病人(简称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时中枢神经系统(CNS)衰竭发生率很高,应行预防性颅内放射(PCI)防止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SCLC 最易发生脑转移,Newan 和Hansen 发现33%~42%的SCLC 患者在死亡时CNS 受累,30%患者CNS 发生病变.Nagent 等报道用化疗维持生命2年的患者最后还是死亡,尸检中80%的患者CNS 转移,其中17%首发CNS 衰竭,并在大脑处有大量转移灶、脑转移后预计寿命为3.7~7个月。由于只有少量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化疗不能明显地减少脑转移的危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AIDS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以提高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确诊率和疗效,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62例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AIDS患者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人院患者占同期入院患者的9.82%。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呕吐、肢体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和头晕等。隐球菌性脑膜炎20例(32.26%);神经梅毒和结核性脑膜炎各8例(12.90%);HIV脑病/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5例(8.06%);弓形体脑病4例(6.45%);巨细胞病毒脑炎并神经根炎2例(3.23%);4例经脑活体组织检查,3例分别诊断为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伯基特淋巴瘤和组织胞浆菌病(各占1.61%),1例病原仍不明;脊髓炎、疱疹病毒脑炎和颅内占位病变各1例(各占1.61%);原因不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9例(14.52%)。经治疗,43例(69.35%)病情好转,10例(16.13%)放弃治疗,5例(8.06%)死亡,无变化4例(6.45%)。结论 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原因复杂,临床确诊困难。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呕吐、肢体障碍和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结核性脑膜炎和神经梅毒。尽可能查找病原学依据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致脑膜炎大肠杆菌穿透血脑屏障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e system,CNS)最常见最严重的感染。尽管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但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仍有5%-40%,而幸存者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高达30%。细菌性脑膜炎的高感染率和死亡率是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预后,提高CNS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从而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方法 研究对象为自2001年5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市道培医院行HSCT的640例患者,对其中发生CNS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 640例HSCT患者中共57例发生了CNS并发症,发生率为8.9%.非血缘、单倍型和间胞相合HSCT后CNS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0%(10/83),13.5%(39/289)和3.4%(8/237)(P<0.001).预处理为全身照射(TBI)和非TBI方案的发生率分别为19.4%(7/36)和8.3%(50/604)(P=0.047).年龄<14岁组和年龄≥14岁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5.3%(9/59)和8.3%(48/581)(P=0.072).恶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为8.9%(56/627),非恶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为7.7%(1/13)(P=1.000).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原发病复发和颅内感染.患者总体病死率为57.9%(33/57),其中66.7%(22/33)的患者死亡原因为CNS并发症.结论 单倍型和非血缘移植、TBI的预处理方案是移植后发生CNS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而年龄和原发病类型对CNS并发症的发病率无显著影响.早期诊断和积极有效地治疗CNS并发症可以降低其相关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 (CVD)是AIDS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 ,既往报告较少 ,近年临床病理资料提示其发生率为 2 %~ 2 1% ,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文章就AIDS合并的CVD ,包括血栓或栓塞性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梗死、脑出血和血管炎等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学以及临床表现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1980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201例有完整超声心动图结果及临床资料的IE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其是否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其临床特征,采用SPSS 1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IE患者占19.90%(40/201),脑梗死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最常累及的瓣膜是主动脉瓣,且赘生物长度与是否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具有相关性,长度14.58 mm(平均值)的赘生物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几率下降(OR=0.412,P=0.026)。结论神经系统并发症在IE患者中并不少见,最常表现为脑梗死,以主动脉瓣的赘生物脱落引起为主,且赘生物长度与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出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枢神经系统(CNS)下丘脑以外的各个部位都有垂体神经部激素精氨酸后叶加压素(AVP)存在。正常人脑脊液(CSF)的 AVP 浓度与血浆的相似或稍低。然而,在一些神经系统疚病时,CSF/血浆浓度比例无关,提示进入 CSF 的 AVP 有单独词节释放作用。本文对一些神经和精神疾病患者 CSF 和血浆的AVP 浓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胰性脑病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并发症,发病率为3%~27%,病死率超过40%.目前认为血脑屏障(BBB)损伤和通透性的升高是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及病变的前提,其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研究尚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检测抗神经元抗体 (anti neuronalantibodies,anti N)的细胞 ELISA方法 ,并评价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CNS SLE)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 1%多聚甲醛固定的SK N MC成神经瘤细胞株为抗原 ,采用细胞 ELISA方法 ,检测 12 3份血清 (包括CNS SLE 2 8例 ,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SLE 2 2例 ,其他结缔组织病 36例 ,正常血清 37例 )和 138份脑脊液 (包括CNS SLE 38例 ,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SLE 2 9例 ,其他结缔组织病 12例 ,有神经精神症状的其他疾病 5 9例 )中anti N。结果 血清中anti N在SLE中阳性率为 6 2 0 % (31/ 5 0 ) ,特异性为 91 8% ;脑脊液中anti N在CNS SLE中阳性率为 47 4% (18/ 38) ,特异性为 89 7% ,而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SLE (non CNS SLE)阳性率仅为 10 3 % (3/ 2 9) ,且抗体水平低于前者 ,二者在抗体水平和阳性率上差异存在显著性 (P均 <0 0 0 1) ;以意识障碍 /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CNS SLE脑脊液中该抗体阳性率最高 ,分别为 75 0 %和 72 7% ,显著高于其他类型CNS SLE (P =0 0 1) ;8例CNS SLE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中anti N水平分别为 0 47± 0 2 2和 0 2 2± 0 0 6 ,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中anti N对诊断SLE特异性较高 ;脑脊液中anti N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RP)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并确诊为RP并发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RP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占同期住院RP患者的16.4%(33/201)。女性14例,男性19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1.55岁,9例患者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症状。24例患者为单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受累,其中10例患者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CNS病变。5例患者出现单纯周围神经系统受累,均为周围感觉神经系统受累,4例患者同时出现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脑炎(包括自身免疫性边缘性脑炎)和缺血性脑卒中出现在10例患者中,是最常见的RP神经系统受累形式。结论 RP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多样,脑炎和缺血性脑卒中是RP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受累形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检测抗Hu抗体 (AHuA) ,评价其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CNS SLE)中的意义。方法 以神经马赛克生物薄片中神经元细胞为抗原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测定 182例病人和健康献血者血清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病人 96例 ,其中 2 0例为CNS SLE病人 ;其他结缔组织病病人 5 1例 ,其中 3例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健康献血者 3 5例。结果 血清检测抗Hu抗体共 2 2例阳性 ,其中 17例为CNS SLE病人 ,敏感性 85 .0 % ( 17/2 0 ) ,特异性73 .9% ( 17/2 3 ) ;2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非CNS SLE)病人 ,敏感性 2 .6% ( 2 /76) ;3例为其他结缔组织病病人 ,敏感性 5 .9% ( 3 /5 1) ,1例病人 1年后发展为SLE ,且出现精神症状。CNS SLE病人的抗Hu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CNS SLE和其他结缔组织疾病者及健康献血者(P <0 .0 0 1)。结论 抗Hu抗体对CNS 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亲神经性的且可在疾病初期可穿过血脑屏障。因此,中枢神经系统(CNS)是HIV侵入的主要部位,在病程中大约三分之二病人有CNS受累。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中,CNS疾病的范围较宽且可被概括地分类为HIV的原发性作用、机会性感染、肿瘤及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