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军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2):899-900
众所周知,针刺临床疗效的取得主要依赖于针至病所与气至病所,气至病所是根据经脉-腧穴、气血运行、脏腑经脉相关理论,取远道穴位,通过调气针法,使针感直达患处而实现.《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言,若风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标幽赋》亦云:"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气至病所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必要条件.气至病所的有效性偏长于治疗激发十二经经气循行的以显性感传的形式为主(包括隐性感传),以治疗循经疾病以及与之相关的经脉与脏腑气机疾病为基础[1].如针刺十二皮部、络脉、十二经筋等,临床多以隐性感传或者疼痛方式发挥作用,本文仅讨论气至病所中的显性感传.  相似文献   

2.
针刺过程中的得气效应,指针刺入有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即时性反应,亦称针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标幽赋》也曰:“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效。”由此可见,针刺疗法与得气之情况密切相关。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陈克勤副研究员潜心针道数十年,学验俱丰,  相似文献   

3.
从针感、得气、气至的概念和内涵入手,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针感是针刺入皮肤后产生的特殊感觉,包括医患双方的感觉。得气是指气至针下及能够产生后续疗效的最佳机体状态,其表现形式包括针感、隐性针感和无针感三种,与针刺的层次有关。气至涵义较广,是从针刺前至针刺取效整个过程的机体状态,既是针刺的前提,也是针刺取效的表现,包括了得气和针感。临床操作过程中,全程都需守神以达气至,在补泻前后既要重视针感的表现,也当明确在不同层次的其他得气表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谈谈"气至而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44-45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对维系人类的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古称“气至”,今称“针感”即得气。《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脉之根本,生命之源泉,进针之后必须细查针下是否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如《针灸大成》所说:“针若得气速,则病易愈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可见,气至是补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达到治病目的的关键所在。1气至的含义1.1患者方面相对于患者来说即感觉针刺部位有酸胀,麻木等自觉反应,有时出现热…  相似文献   

5.
乔云英 《光明中医》2011,26(2):301-302
本文提出针灸医籍当中"气至"的含义不仅仅是指针感,"气至"与"针感"不同,"气至"更是一种针刺有效的标志。临床判断气至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针刺感应、针感的传导方向及针刺后机体整体感觉来判断。《内经》中所讲的"气至而有效"有其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标幽赋》曰:“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饵之浮沉”即指在穴位针刺,如果气已至,持针的手即有鱼吞钩饵往下沉的感觉。“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深邃”即指在穴位针刺,如果气未至,持针的手感到如在幽静娴房间静坐一样轻松闲雅,没有特殊干扰感觉。  相似文献   

7.
<正> 一、针刺“得气”的临床意义‘得气”一词,渊源于《黄帝内经》“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什么是针刺之“气”呢?《灵枢》曰:“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说:刺中穴位以后,针下就好像有一条巷道、通路一样,往来窜行,这与针刺的感传现象相仿佛。此外,“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为实;觉酸为虚。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后用弹努循扪引之,引之气犹不至,针如插豆腐者死”等,针刺过程中病人的各种感觉如酸、痛或医生感觉针下沉重、紧满等都是“得气”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气至”一词首见于《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这说明针刺时“气至”的重要和它与疗效的关系。在《内经》中“气至”又称为“得气”。后人对“气至”的理解有所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探。一、古代对“气至”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气至病所”属于“针感”的范畴,是经络的感应现象,也是针刺中的治疗感应。经云“针则热气至”,又云“运气走至疼痛之所”。这都是对针刺“气至病所”的现象的客观描述。  相似文献   

10.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它首见于《内经》,《灵枢·终始》篇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金针梅花诗钞》篇亦云:“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源泉,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由此可见,得气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特殊感觉和反应(即“经气”感应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透天凉"是通过针刺操作,至患者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凉感的一种针刺手法,有泻阳退热作用~([1])。循经感传是指用针刺反应沿经脉路线传导,并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经络现象~([2])。笔者在临床中将"透天凉"手法与循经感传结合,即在进行"透天凉"操作时一旦患者局部出现凉感后,迅速施以特定手法以诱导"透天凉"针感快速循经感传,直达病所。以治疗实热性病证,诚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相似文献   

12.
1 失气与守气的含义 针刺得气后,病人在针刺的局部有酸、麻、胀、重的感觉,术者也感到针下沉紧。但是,这种得气感有时是在针刺过程中短暂出现,而在行针或留针过程中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失气”。失气在针灸临床中普遍存在,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有人将“气至而有效”片面理解为只要得气即可,忽视了维持针感的重要性。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针刺的疗效与针感维持的久暂有直接关系。一  相似文献   

13.
认为"气至"之气分广义与狭义,针刺作为治疗手段时,气至多为谷气至,"气至而有效"之气即为谷气。气至是"得气"的前提,得气是针刺后谷气或正气至病所并与邪气斗争的状态,正邪相争的预后则需要脉象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而"针感"则是气至、得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分为显性针感与隐形针感。  相似文献   

14.
肌梭在腧穴针感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实践表明,腧穴针感的强弱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以往的研究证实,针感的产生与分布于腧穴局部的感觉神经末梢(或称为感受器)关系密切,这些感受器有多种,其中有感受触觉的触觉小体,感受压觉的环层小体,感受肌肉牵引刺激的肌梭等,这些感受器形态结构各异,功能不同.本文就肌梭在腧穴针感形成中的作用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麻醉和针刺治病中,也很重视针刺感应(即受针者有酸、胀、重等感觉,以下简称“针感”)。目前一般都认为针感是针刺麻醉和针刺治病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感”是在穴位内什么部位产生?穴位“针感”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了解穴位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封敏  侯天舒 《江苏中医药》2010,42(12):66-67
"气至而有效"是指导针灸实践的总则。"气至"的含义,现今的观点主要集中于"针感"。通过总结《黄帝内经》,发现"气至=得气=气调=有效",是对针效的判断,而并非简单等同于针感。同时,脉象的良性变化是"气至"的客观指征,但患者的自身感觉亦应作为辅助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针感”是指患者对针刺的一种即时反应。朱琏《新针灸学》说:“针刺治病时,患者会产生一定的感觉,这种感觉简称为‘针感’”。古籍所述“得气”、“气至”也是这个意思。《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确实,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针刺手法获得满意的“针感”,使针刺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容易的,所以“针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一、“针感”在治疗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萍 《四川中医》1999,17(4):15-16
何谓谷气至,《灵枢·终始》篇回:“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放以知谷气至也。”针刺效果以针后谷气至为目的,而不是以得气为标准。二者之关系列简图示之:可见,得气是谷气至的前提,谷气至才是行针之目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影响谷气至的原因甚多,本文仅就《内经》所论概述如下:1体质体质与谷气至的关系十分密切。如《灵枢·行针》篇日:“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失外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壮气独行;或数刺乃知……”这也就是说人的气血盛…  相似文献   

19.
Wang XH  Zhou L 《中国针灸》2011,31(3):252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是针刺治疗的千古铭训,并以此理论为核心,发展出一系列针刺手法.但是随着近代各种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发现不"得气"也有效. 1"得气"与"针感"的异同 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古称"气至",近称"针感',[1].<内经>中"得气"等同于"气至",是指针刺后候得经气的感应,是针灸补泻的前提,包括医者针刺过程中体会到的针下沉紧感和患者所产生的酸麻胀痛、触电、冷凉、烧灼等自我感觉[2]."针感"是现代名称,主要是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局部酸、麻、胀、痛等感觉.  相似文献   

20.
"气至"包含"气至针下"及"气至病所"。针对肌源性疾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找到病灶的激痛点,触诊激痛点下的结节或紧绷肌带,触手按压固定或拇食指钳住,刺手持针,针尖沿触手拇指甲边缘刺入紧绷肌带,较易使"气至针下"。若激痛点除表现肌肉疼痛外,可诱发可识别的引传症状,在针刺激痛点下的结节或紧绷肌带,使针感沿引传痛的部位感传,做到"气至病所"。针对神经源性疾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判断病灶神经节段,有针对性针刺刺激神经根、神经干、外周神经卡压点,使针感沿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至肢体末端,做到"气至病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