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儿童对X线照射具有比成年人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大的潜在危险[1]。  相似文献   

3.
4.
5.
6.
工业探伤机主要用于对钢板接缝处的焊接状况,在大多数工厂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进一步保护X线工作人员以及周邻人群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对我市的工业X线机进行了普查。  相似文献   

7.
8.
新论X线防护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对各种类型的X线设备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和监测,各种有X线发射设备的防护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X线管壁的防护,不但整套管球全部用铅包裹,而且管球的阳极部位特殊加厚,X线由管球的漏出率越来越小,这对工作人员及患者来说的确是一个福音。但由于X线设备的普及,各项相应的检查也更加普及,由于各项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工作的大幅度开展,工作量也随之大量增加,对放射线工作人员及患者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皮肤和生殖器的损伤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必须更新对X线防护的一些陈旧观念,采取积极措施,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和改进X线的防护,尽量避免和降低X线对人员的不必要伤害,为此谈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放射防护条例》)和卫生部《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与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及其《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护标准》,特别是医用X射线技术领域中安全防护质量保证规范操作技术等工作,确保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防止各种事故发生,更好的保障、促进基层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技术在医疗诊断中合理应用,同时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搞好基层医院医用X射线防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综合防护措施的研究与试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综合防护措施的研究与试点刘兴友,苏协铭,孙积涛,侯金鹏,林治宁医用X射线诊断是医用射线中应用范围最广、受照人数最多的一种人工辐射源。在各种人工辐射源对人类构成的附加照射中,医疗照射占60%以上,其中又以医用X射线诊断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浙江省介入放射学放射防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5个地市抽取70个介入放射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医院介入放射机房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采用医院填报的方法收集,透视防护区工作人员各部位和机房外辐射水平采用现场辐射水平检测的方法收集。结果 41家医院均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防护设施,但有22家医院配备不完整;下X射线管照射时,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胸部、腹部、下肢部比头部更容易受到大剂量的射线照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5、4.92,P<0.05);透视防护区工作人员各部位辐射水平合格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4、14.92,P<0.05);防护吊帘可以显著降低透视防护区工作人员各部位辐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1~68.28,P<0.05);同时,防护吊帘可以提高透视防护区工作人员各部位的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28.45,P<0.05)。结论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辅助防护设备,加强对胸部、腹部和下肢部等部位的保护;医院必须积极开展放射工作场所的日常监测,及时对防护薄弱环节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了解西安市基层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管理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按照全国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及陕西省相关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基层医疗机构共计58家。资料收集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这些机构的放射防护基本情况、放射诊疗设备、防护配套设备及使用情况、机房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机房防护监测由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卫生科室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并记录数据。结果 本次调查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为96.6%,配备有专职的放射诊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9.6%,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率为89.6%,受检者防护用品配备率为85.7%,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率为74.3%,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率为91.4%,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6.5%;不同类型基层医疗机构机房的最短边、机房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基层医疗机构在机房通风(χ2=7.034,P<0.05)、有无杂物(χ2=29.075,P<0.05)、警示标识配备(χ2=23.156,P<0.05)、工作状态指示灯配备(χ2=23.478,P<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调查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合格率为74.1%,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8,P<0.05)。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患者个人放射防护用品配置率及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率较低,放射工作场所的规范性较差,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介入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和放射防护状况,规范介入放射诊疗行为并促进放射防护监管措施的落实。方法 以北京地区开展介入放射诊疗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并成立市区两级调查组,逐级调查各区域截至2020年底介入放射工作基本情况和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对指标参数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截至2020年底,北京地区开展介入放射工作的医疗机构93家,800 mA(含)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236台;开展介入放射学手术135 593例,年介入手术量在1 000例以上的40家,10~1 000例的41家;介入放射工作人员3 539人,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者为99.0%,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和放射防护培训通过率分别为96.9%、99.5%和95.8%;配置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3 532件,其中98.9%的机构配备了分体式铅衣或一体式铅衣,但6.5%的机构未配置铅防护眼镜、54.9%的机构未配置铅防护手套。结论 北京地区介入放射诊疗防护状况和防护管理总体较好,但应结合介入放射诊疗资源分布的现况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强化人员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放射防护培训和防护用品的配置与使用。  相似文献   

15.
贾中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5):643-643,647
我们调查了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63例四肢骨折及骨关节手术和35例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病例术中使用不同防护用品(铅玻璃防护屏和铅防护服)的防护X线辐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透视机、CT、心血管造影机等X线装置已成为医院的主要诊疗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同时X线装置也给人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在接触电离辐射的过程中,如果人体防护措施不当,在操作中违反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产生有害作用。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1]。短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平时见于核事故和放射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恶性肿瘤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1950~1980年间医院放射科X线工作者的恶性肿瘤发生和死亡情况,并以相应医院的普外科或内科或五官科医务人员为对照.共调查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26,983人,计301,694人年,对照医务人员25,785人,计401,781人年.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和对照医务人员全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分别为75.24×10-5和58.74×10-5,死亡率分别为50.30×l0-5和36.78×10-5.两组人员白血病的发病率分别为9.61×10-5和2.74×10-5,标准化发病率为9.67×l0-5和2.77×10-5,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医务人员.两组人员白血病的死亡率分别为8.60×10-5和1.24×10-5际准化死亡率为8.60×10-5和1.28×10-5,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大多数(65.5%)白血病例是1960年前参加放射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核工业某厂放射工作人员与非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敏感基因表达的差异。 方法 采集了3名健康人外周血进行60Co γ射线照射,建立辐照后鼠双微体基因2(MDM2)表达的剂量-效应关系,抽取核工业某厂96名工作人员(49名放射工作人员、47名非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中MDM2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在0~2 Gy剂量范围内,MDM2的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增加而上升。某厂96名工作人员外周血MDM2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非放射工作人员年龄因素对外周血MDM2基因表达无影响(F=2.11,P>0.05);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MDM2基因表达与非放射工作人员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8,P<0.05)。 结论 电离辐射可以诱导人离体外周血MDM2基因表达改变,且基因表达与照射剂量存在一定的剂量相关性,MDM2有望成为核工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调查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笔者依照国家标准《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2004年至2005年对长沙市直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体检,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