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AFP、GGT结合CT和肝动脉造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结合CT和肝动脉造影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7例PHC患者血清AFP、GGT水平结合CT和肝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7例肝动脉造影检查均为PHC.其中21例AFP和GGT正常的病人,CT检查为PHC17例(80.9%),34例AFP正常GGT升高的病人,CT检查为PHC31例(91.2%),142例AFP和GGT同时升高的病人,CT检查为PHC131例(92.3%);CT检查为巨块型肝癌的163例中,经肝动脉造影检查为弥漫型有7例;CT检查为结节型肝癌的20例中,经肝动脉造影检查为弥漫型有2例;163例CT检查为单一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存在癌肿周边子灶有41例。197例患者中,38例肝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存在动-静脉揍。结论对血清AFP和GGT的联合检测结合CT及肝动脉造影检查可明显提高PHC诊断率;肝动脉造影检查更能明确PHC的临床分型、肿瘤血供情况和是否存在早期肝内转移病灶,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唐先锋  李运泽 《华夏医学》2001,14(3):321-322
随着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布 -查综合征的报道日见增多。现将我院近几年经 CT、B超和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本症的 13例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3例布 -查综合征患者男 6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2 .9岁 (14~ 35岁 )。确诊前病程 1月至 5年。多数患者有下列多种表现 :腹部胀痛、腹壁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肝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呕血黑便、乏力、食欲不振、活动后气促等。1.2 检查方法 对 13例患者共行 2 1次 B超检查。其中 10例同时行血管造影 (下腔静脉造影、下腔静脉闭塞段对端造影…  相似文献   

3.
不典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提高对不典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CT表现病灶内未显示出脂肪密度影的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全部病例做CT平扫与增强检查及B超检查.结果 4例不典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位于肝右叶前段,1例位于肝右叶后段,2例位于肝左叶.CT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脉期病灶均表现高密度较均匀整体强化,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结论 病灶内未显示脂肪密度影的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平扫加增强扫描与延时扫描相结合有助于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4.
例1,患者,男,32岁,主诉“呕吐、黑便4天”入院。入院后做腹部CT检查,诊断意见为:(1)肝硬化并腹水;(2)肝内低密度影,建议强化CT检查,以排除肝占位。次日来我科室做腹部B超,我科室使用百胜Au4型3.5(MHz)腹部探头,嘱患者空腹平卧位常规切面扫描见:肝左叶前后径6.7cm;上下径4.3cm;肋缘角变钝。肝右叶上缘于第5肋处,下缘于肋下1.4cm,上下径13.4cm;前后径12.3cm;包膜增厚欠平坦;  相似文献   

5.
李绍琼 《海南医学》1994,5(2):103-103
我院收治了一家先后患原发性肝癌的同胞兄弟3人,现将病例报告如下:例1病案号109886,兄,55岁,干部。因发热15天伴消瘦于1991年9月4日入院。体检开右助下2cm,质硬,表面粗糙,稍觉触痛。化验SGPT55.9u,A3.2g/dl,AFP30.5ng/ml,HBsAg(+)免疫球蛋白IgGtIgA、IgM均低下。染色体检查46xy,正常。胸片示右隔稍升高,B超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肝癌)。CT诊断为右对巨块型肝癌,大12.8×8.9×8cm。肝动脉造影也证实为肝右叶巨块型癌。患者于同年9月至92年9月先后四次行经脉动脉化疗和一栓塞剂治疗,肿块明显缩小,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左叶缺如的临床和影像表现。方法 对3例肝左叶缺如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左叶缺如临床无特异性症状,常并发胃扭转。上消化道造影可见胃呈悬吊状或扭转,十二指肠球高位;B超、CT显示胆囊窝左侧无肝组织。结论 肝左叶缺如临床罕见。然而,认识本病是必要的,因为其可合并异常病变和随解剖变异而引起的影像学误诊。上消化道造影和CT的特征性表现可诊断。  相似文献   

7.
肝血管瘤多无临床症状,以往术前极难诊断,自B超在临床应用以来,其检出率不断提高。现就我院1992年5月至1997年6月间B超检出并经CT检查、核素扫描、手术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2a以上的化例肝血管瘤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级病例男性34例(占70%),女性14例(占30%);年龄最小19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4岁。肝右叶血管瘤41例,左叶7例。全部病人均系我院健康体检者及部份门诊病人。48例患者全部经CT检查、核素扫描等证实;其中手术力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肝血管瘤25例,有2例肝癌误诊为肝血管…  相似文献   

8.
资料和方法我科自2000年7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患者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35~63岁,平均47岁。15例有不同程度肝区不适,腹胀、腹痛,肝区包块等临床症状,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在B超、CT检查时偶然发现;肝功能轻度异常3例,23例患者AFP均为阴性。肿瘤分布:肝左叶6例,右叶12例,两叶分布5例;单发16例,多发7例;肿瘤直径5.3~21cm,≥10cm8例。DSA造影证实20例患者肿瘤由肝动脉供血,1例由胃左动脉供血,2例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所有病例均经B超、CT扫描或DSA造影确诊。栓塞材料:平阳霉素(PYM)8~24mg,超液化碘油5~20ml,PY…  相似文献   

9.
肝静脉、下腔静脉闭塞综合征(又称Budd—Chiari综合征)是少见病,本就近6年来收治的3例,均经肝静脉、下腔静脉造影、超声检查证实;2例还同时进行了CT扫描;1例^99mTC核素扫描符合。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0、47、78岁,平均年龄48.3岁。病理分型为I型,临床分型属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临床以腹痛、腹胀、双下肢水肿、下胸上腹壁静脉显露充盈血流自下而上,大量腹水,增长迅速,肝大脾大,食管静脉轻—中度曲张为表现。来诊前的病程4—7个月。B超和血管造影1例为部分阻塞(1.6cm)伴肝中静脉阻塞;另1例是下腔静脉部分阻塞(0.4cm)伴右肝静脉狭窄;第3例系下腔静脉部分阻塞伴肝静脉流出口狭窄。1例确诊后以利尿、支持疗法为主处理好转—症状复发—好转,19个月6次住院,此间曾食管静脉破裂出血(EVB)1次;另1例经气囊血管成形术,效果甚微而转外科治疗。其中1例现己存活5年9个月。本以我们的经验结合献复习对它的病因、诊断分型,尤其是各项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作了概括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对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热化疗栓塞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7例,女19例,年龄38-62岁,均经CT、超声、AFP等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其中肝右叶39例,肝左叶17例,均为手术不能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11.
收集我院1984年~1988年经手术和肾穿刺证实、资料较完整的16例多囊肾,对其X线和B超表现进行分析,以企提高对其影像的认识。1 一般资料 16例中男9例,女7例,最大69岁,最小21岁,平均58岁,40岁以上11例(70%)。病程最长10a,最短半月。合并多囊肝3例,肾结石2例。临床症状:腰痛7例,腹痛3例,肉眼血尿4例,腹部包块1例。 16例中平片检查9例,CT检查8例,B超检查14例,静脉肾盂造影9例,肾动脉造影1例,囊肿穿刺造  相似文献   

12.
时建 《四川医学》2007,28(8):837-838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分析总结了1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B超、CT检查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无特征性表现;B超表现为不均匀强回声团块;CT平扫为含脂肪组织的不均质团块,增强扫描软组织部分有强化,脂肪组织不强化。结论B超具有较高、较准确的诊断价值;CT则具有很高的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8例经CT扫描并活检或外科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 一般资料 8例男性患者,年龄32~74岁。症状表现有不规则发热4例,腹痛并腹块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5例,肝、脾肿大3例,上述病例均作腹部CT及B超检查。2例同时作胸部及纵隔CT检查;2例行胃及小肠钡餐造影;2例经血管造影;8例术前均常规胸片。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何杰金氏病3例,非何杰金氏病4例,恶性淋巴瘤1例。  相似文献   

14.
例 1,女, 12岁,右上腹不舒隐痛 1天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脏右肋缘下触及,质硬、光滑。 B超:肝左叶有 10cm× 10cm的实质性结节光团,边界清楚。 CT:肝左叶 12cm× 12cm的低密度肿块,有包膜,其中有液化坏死灶,肿块紧贴第二肝门。 AFP阴性,入院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入院后肝动脉造影:肝左动脉分支增粗,呈明显肿瘤血管状改变,肝瘤边界清楚。肝动脉造影诊断,肝脏突性占位性病变。入院后 2周在全麻下行肝左叶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占据整个肝左叶,腹腔内无积液,肝右叶完好。肿瘤约 12cm× 12cm× 9cm大小,…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囊肿临床少见。近年来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其检出率不断提高。1 994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我院共收治肾上腺囊肿 1 1例 ,本文着重分析其诊断和治疗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1例中男 8例 ,女 3例。年龄 2 0~5 6岁 ,平均 37.5岁。左侧 5例 ,右侧 6例。本组 7例以患侧上腹隐痛、闷胀不适为主要表现。 1例为患侧腰痛 ,1例以左上腹腹块就诊 ,2例体检 B超和 CT检查时偶然发现。排泄性尿路造影 5例 ,诊断为肾上方占位病变 3例 ,无异常 2例。 B超检查 1 1例 ,诊断为肾上腺囊肿 4例 ,胰腺囊肿 3例 ,肝囊肿、腹膜后囊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上尿路梗阻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年龄在(1~14)岁的小儿行影像学检查,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U),4例经皮肾穿刺造影,2例行逆行肾盂造影,14例行螺旋CT扫描,5例膀胱尿道造影,22例行B超检查。结果: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2例,重复肾及双输尿管4例,巨输尿管2例,膀胱输尿管狭窄2例,输尿管结石8例。结论:B超联合静脉肾盂造影(IVU)、CT检查是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现代影像学检查在肝脏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肝脏外伤患者的B超及CT表现,回顾性分析其特征,15例均行B超及CT平扫,其中CT平扫加增强6例.结果 15例患者中肝包膜下血肿4例,肝实质内血肿7例,肝撕裂及挫裂伤4例,病灶位于肝右叶的9例,肝左右叶的4例,左肝2例.结论 现代影像学检查能很好的显示肝脏创伤的部位、类型和程度,B超和CT检查可作为肝脏外伤检查的首要及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与B超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9月经临床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59例,均接受B超、CT检查,对比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CT检查符合率为91.53%显著高于B超76.27%,结节型病灶的检出率为93.75%显著高于B超62.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影像学显示巨块型有低回声区,以圆形和类圆形为主,结节型病灶为低密度,无清晰边界;CT影像学显示巨块型和结节型病灶为低密度,以圆形和类圆形为主,无清晰边界;部分为不规则,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病灶密度增强,与周围组织有清晰边界。结论 CT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较高,可作为首诊的重要影像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又称Caroli病。我院收治9例,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9例中,男4例,女5例、年龄3个月~5岁4个月。右上腹痛、肝大9例,腹块伴间歇性发热8例,皮肤黄染7例,并发总胆管囊肿3例。5例经PTC(经皮肝穿刺胆系造影)、术中造影十快速床旁摄片显示肝内胆管呈大小不等的囊状扩张。4例经B超及CT双重影像检查,“B超”示肝区内大小不等无回声区、囊壁光滑变薄的囊腔样改变、CT示肝区内多发性密度、不规则之囊性病灶与胆道相通。按文献[门分类,本组中,7例为囊型(其中单双翼各1例),5例为多囊型,2例为混合型。本病。亦有作者…  相似文献   

20.
MRI、CT、B超虽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水平,然而某些病变性质的确定,仍有赖于活组织的病理检查。因此,对某些肝病病例积极开展肝活俭仍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近三个月来的肝活检32例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我院1996年7月至9月间,经B超或/和CT检查,报告为肝占位及弥漫性肝病患者32例。32例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0~76岁,平均48岁。职业:农民18例,家庭妇女6例,工人6例,干部2例。全部患者都排除出血倾向及哮喘发作等经皮肝穿刺禁忌证。二、方法1.患者体位:如病灶位于肝左叶及部分右肝前叶,患者取仰卧位;如病灶位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