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疗程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变化和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但两组问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vs66.7%.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蔡华  张领 《中国卫生产业》2014,(7):71+73-71,73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状况以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在心电图及心绞痛改善状况方面差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对心绞痛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在本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抽取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运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34例)在此基础上,配合吲达帕胺片治疗。对比两组降压效果与心绞痛等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观察组血压与心绞痛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采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成跃 《中国卫生产业》2014,(8):125+127-125,127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疗效和对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按照5mg/d口服氨氯地平;观察组60例,按照1片/d口服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肱动脉内径、血浆内皮素I(ET-1)及一氧化氮(NO)、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使用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明显延缓颈动脉IMT紧张、降低了ET-1水平、提高了NO水平和肱动脉的扩张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取得较好的疗效,保护血管功能要强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5.
观察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将我院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氯沙坦。两组患者DBP、SBP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氯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是安全的、有效的,依从性好,减少了血压波动,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有降低尿酸的作用,是比较理想的老年性高血压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6.
熊炜燊 《现代保健》2013,(12):21-22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阿司匹林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氯吡格雷组则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种方案的降压疗效差异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3种方案均能有效降压,降压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6个月,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氯吡格雷组的改善情况又显著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具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而两者中又以氯吡格雷为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养阴活血汤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活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疗后空腹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活血汤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糖指标,有利于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厄贝沙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厄贝沙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9%、84.6%,观察组降压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独采用厄贝沙旦治疗,两种药物协同作用明显,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控制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幕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200例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的共诊断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苯磺酸氨氯地平组(观察组)和硝幕地平缓释片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每日晨起口服幕磺酸氨氯地平片2.5mg,采用逐渐增量的方法,最大剂量5mg/d。对照组口服硝幕地平缓释片,每片lOmg,每日2次。所有患者均观察8周,与服药前基础血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86%,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1),但2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服药后与服药前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问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5%)显著低于对照组(14%)(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依从性,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许玲 《中国卫生产业》2014,(30):130-131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吲达帕胺缓释片,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的血压、硝酸甘油片用量、血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85.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1.4%,x^2=5.40,P=0.020〈0.05;治疗组的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总有效率87.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0.0%,x^2=32.73,P=0.000〈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O.05),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与对照组的7.1%无明显差异,x^2=0.40,P=0.53〉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更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一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者58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的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和肾功能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和肾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68.9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病历等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0%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75%)(P〈0.05);观察组95%对我院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80%)(P〈0.05);患者治疗(12.8±6.7)d后患者症状消失,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分别为(113±7)mm Hg、(75±5)mm H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血压波动,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3.
龚向芳  张熙洁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614-2615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重度高血压的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原发性重度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口服福辛普利和氨氯地平,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随访时间为1a,以24h动态血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进行2组的对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2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肌酐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氨氯地平降压效果优于单药应用氨氯地平,不增加肝。肾功能损伤程度,并可减少尿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单独使用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探索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将50例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疗效、血压、胰岛素抵抗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压及胰岛素相关指标方面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压、FPG、FINS、ISI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确切,并改善了患者胰岛素抵抗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7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房颤治疗,研究组37例予以厄贝沙坦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压与房颤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房颤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效果显著,临床复发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100例于近一年期间我院接收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时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阿托伐他汀片治疗与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血压疗效及心绞痛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仅有研究组血压指标及血脂指标除HDL—C外,较治疗前有统计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方面与单用阿托伐他汀片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有效控制血压和血脂,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9例,实验组患者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第8周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的血压疗效比较后,实验组第4周(77.78%)和第8周(88.89%),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十分显著,不仅降压效果平稳持久,同时该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很少。是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利吉仑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动态血压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给予口服阿利吉仑+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变化(P〈0.01);两组的治疗效果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最大ST段下移、心肌缺血症状及频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阿利吉仑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疗效确切,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9.
邓红胜 《现代保健》2010,(16):12-13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医院门诊病房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左旋左旋氨氯地平25mg/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10mg,2次/d开始,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每3天增加1次剂量,最大至20mg,2次/d,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及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相比,降压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E峰、A峰、EDC、E/A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明显,能够达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疗效确切、效价比高、是较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氨氯地平作对照,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停用降血压药1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0例,口服替米沙坦40m/d;对照组(13组)40例,口服氨氯地平5mg/d。治疗8周,观察血压、心率、血糖、血脂、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替米沙坦较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的晨峰现象(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耐受。结论国产替米沙坦降压疗效明显,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