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危险感染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自2007年11月—2009年11月所有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4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相关病史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具有多变性以及突变性特点,很容易发生感染。所有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不尽相同,主要的危险感染因素有,相应的并发症感染,心功能水平不好产生感染,病房感染以及相应的侵入式操作引起的感染和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引起的感染等。患者的相关感染部位也存在差异,根据临床记录资料显示,有呼吸道感染83例(56.85%)、泌尿系统感染5例(3.42%)、胃肠道感染23例(15.75%)以及皮肤软组织的感染35例(23.97%)。在患者住院期间,部分患者出现了相应的并发症,对这些相关并发症进行治疗,患者临床表现良好。结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很多,主要感染的相关的危险感染因素有,相应的并发症感染,心功能水平不好产生感染,病房感染以及相应的侵入式操作引起的感染和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引起的感染等。对相应的危险感染因素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避免感染对于预防以及治愈患者的相关病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丁艳凤 《药物与人》2014,(5):123-123
目的:探讨抗生素相关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AA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成年住院患者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预防和治疗。结果:使用抗生素的150例患者中有19例发生AAD,发病率为12.67%,ADD的发生与患者高龄、抗生素使用种类、联合用药数量及疗程等危险因素相关。所有AAD患者,经停用、换用抗生素,服用微生态制剂,加强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保护机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Ⅱ期矽肺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84例Ⅱ期矽肺病人的临床检验、检查结果,结合病史、体征,剔除肺部感染后,对常见心血管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Ⅱ期矽肺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并与年龄及发病时间无明显相关,说明矽肺病患者易继发心血管疾病。结论矽肺病可促进和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Ⅱ期矽肺患者在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同时,要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尽早干预,减少或杜绝矽肺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吴木生  钟茂耀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01-1702
目的了解Ⅱ期矽肺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方法分析湛江市职业病防治所住院部收治的72例矽肺病人的临床体征资料,结合病史及临床检验、检查结果,排除肺部感染后,对常见心血管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无粉尘接触史的离退休干部的心血管患病情况作对照。结果矽肺患者心血管并发症(血脂异常和冠心病)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及发病时间无明显关系。结论矽肺病可促进和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矽肺患者在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同时,要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尽早干预,减少或杜绝矽肺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田彩艺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430-2431
目的总结对于心血管疾病发病前的提前预防及治疗出院后复发和产生不良并发症的对策,探讨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心内科2009-2010年间治疗的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于在院期间积极的护理干预进行跟踪性观察并将其选为观察组,随即抽取同期治疗心血管疾病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总结患者治疗效果与护理干预的关系。出院后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心血管复发及并发症产生的情况。结果患者在院治疗时间3周至2个月不等,护理效果明显。在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下观察组200例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中发现,治愈77例,治愈率达38.50%;好转117例,好转率58.50%;产生并发症及复发6例,占总数的3.00%。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与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生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多方面的,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从多方位的角度和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让患者在发病前提早预防,发病治疗后提高对复发及并发症的注意。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于在院病人的治疗和恢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74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746例住院病人的感染发生率为14.95%:最主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占67.05%,其中上呼吸道占22.99%,下呼吸道占44.06%,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7.62%.随之为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血液感染,分别为11.88%、9.96%、7.66%:共320个感染部位,其中单个221,合并两个部位者28例,合并多个者12例;年龄大于60岁,心功能分级在III级以上,住院时间大于1个月,合并有其他疾病,接受侵入性治疗.服用抗菌药物等均是引发心血管内科病人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治疗要有针对性,避免侵入性操作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减少住院时间.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4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8%,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发生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为下呼吸道(40.5%)、上呼吸道(28.6%)、泌尿系统(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清白蛋白水平、联合使用≥2周抗生素、心功能分级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临床应当针对性的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医院感染率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及有效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抽取从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16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对这168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统计其感染发生率,并分析感染类型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 心血管内科患者发生感染者有23名,感染发生率为13.7%,呼吸系统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发生感染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掌握患者心血管内科感染的特征和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疗,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提高肛肠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并发症的类型有感染15例、尿潴留11例、术后再出血19例、严重水肿疼痛10例、肛门狭窄1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历,找出肛肠手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严重水肿疼痛、尿潴留、感染、术后再出血、肛门狭窄是肛肠手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经有效的治疗方法,65例患者中62例治愈,3例好转。结论:在患者接受肛肠手术之后,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在患者出现并发症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治愈患者的术后产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联合用药对人工流产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新生化颗粒冲剂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雌-孕激素进行联合治疗,同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发生。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9.19%,研究组的治愈率为86.49%,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用药的同时服用抗生素治疗人工流产不全,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加快子宫内膜的修复,改善月经周期,减少阴道流血,从而提高治愈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切口感染,术后感染的出现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预防并减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而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方法。为分析抗生素在本院普外科术后的临床应用情况。本文选取本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187例患者,对本组患者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2,自引:7,他引:4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516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41例发生医院感染,对其一般情况、住院天数、急慢性并发症、社区抗生素滥用、侵袭性治疗、医院感染的部位、时间、病原菌进行评估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感染的因素与年龄、住院天数、抗生素滥用、血糖控制指标、侵袭性治疗措施及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呈正相关,感染的部位以肺部为主,病原体的分布多在血和痰中。结论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且直接影响预后,必须控制易患因素,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刘筱翠 《现代保健》2012,(11):152-153
目的:总结分析接受肺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和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抽取76例接受肺切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在围手术期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对接受肺切除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可以使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4.
肿瘤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用药与医院感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指导外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制订预防手术后感染的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减低医疗费用。方法:对1999年9月-2000年2月我院肿瘤外科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共调查病例268份,抗生素使用为100%,其中围术期抗生素使用为97例,占36.19%,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1.03%;围术期未用抗生素171例,占63.81%,感染21例,感染发生率12.28%。结论:围术期抗生素使用可适当降低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而抗生素的的滥用加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围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对预防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157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157例患者中,只有3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发生了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91%。结论在手术前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对切口进行处理,合理地使用抗菌素和抗生素,能明显的降低阑尾切除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心脏起搏术后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某医院接受医院心脏起搏术治疗的266例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起搏术后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起搏术后感染69例,感染率为25.94%,其中导管切口感染25例,感染率9.40%,皮囊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8.27%。对调查的1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术前住院天数、本次住院接受手术次数、消毒措施、暴露于CCU、机器产地、植入方式、术中切口抗生素冲洗、术后预防用抗生素、易感因素与术后感染的发生有显著的联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了4个与起搏术后感染有显著联系的因素:预防用抗生素、消毒措施、暴露于CCU、植入方式。其中预防用抗生素种类多、暴露于CCU均增加术后感染的危险性;而消毒措施、植入方式与术后感染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在临床中表现;方法现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38例患者经过全面的治疗全部康复;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种的,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徐爱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3,(34):23+25-23,25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危重患者580例,调查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检测。结果本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30例,发生率为5.17%。院内感染患者中分离出25株病原菌,检出率为83.3%。Logistic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粒细胞缺乏、近期使用抗生素与住院时间是影响危重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院内感染是危重症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能与APACHEⅡ评分、粒细胞缺乏、近期使用抗生素与住院时间有明显相关性,我们要为此加强危险因素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吉伟青 《现代保健》2014,(4):118-120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感染发生率,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4.7%(22/150),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G-菌感染比例高;经过统计学分析,感染的发生受到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有器质性心脏病、有并发疾病以及有创性治疗的影响(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并掌握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引发胆漏的原因,并总结其相关防治措施。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胆漏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症状、治疗措施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42例选取对象中,36例采取非手术方式治疗,其中32例行常规引流、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治疗,14-29 d后康复,4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性穿刺置管引流,均在30 d内康复;另外6例患者采取手术方式引流,及时给予预防感染、营养液支持治疗后,30 d康复;42例患者接受引流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造成患者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后引发胆漏的因素较多,主要为创面渗液及渗漏、迷走胆管遗漏、胆管结扎线脱落胆管术中创伤、胆道阻塞、"T"管放置不当等。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对于降低术后胆漏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已经发生胆漏的患者,应积极给予引流,同时采取营养液支持、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