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麻病人术后安全转运在手术室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全麻病人术后安全转运的因素,完善转运制度和流程,降低院内病人转送途中的险情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手术室全麻术后转送至接收科室的2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2006年6月-2007年5月转送的100例设为传统转送组,2007年6月-2008年5月转送的100例病人设为改良转送组。改良转送法主要包括设置合理的转送流程,提高护士对病情综合评估准确度,以及途中发生险情时的紧急处理能力。结果:院内转送病人险情发生率明显降低,抢救成功率上升。结论:改良转运法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病人因病情评估不当丽引发的转送安全问题。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和规范化的流程,有预见的防范措施,是医院护理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此方法实现了全程无缝隙的转送病人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院内转送急性颅脑外伤病人中存在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陈妙霞  谢巧 《护理学报》2000,7(1):16-17
笔对本 4年内从急诊科送到病房的600例急性颅脑外伤病人转送前和接收后的护士记录作回顾性调查,发现有7%的病人其病 不同程度的加重和发展。表现:急性颅脑外伤病人从急诊科到住院部途中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仍然存在许多可以加重脑出血和脑水肿的因素,如剧烈的震荡,呼吸道不通畅,氧气供给不足等。  相似文献   

3.
佘东 《全科护理》2015,(7):630-63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急救的快速反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院前、院内急救处理资料,总结快速有效的救治对策。[结果]病人现场死亡3例,到达急诊医学科抢救无效死亡1例,其余均由绿色通道安全送往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院内急救反应对策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外伤主要指广泛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昏迷12 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显著改变[1].颅脑外伤是常见的仅次于四肢骨折的创伤,至少是组成多发伤的1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些病人由于伤势严重,一般来不及抢救而死于现场及转送途中,或者送到医院后很快死亡.院前急救如果能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可为院内的综合救治颅脑外伤的成功奠定基础.我院通过加强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院前救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送风险,规范院内转送行为,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分析2008年5月658例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送情况。结果658例患者均安全送至病房,无医疗纠纷发生。结论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送行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院内病人转送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绮慈 《护理学报》2003,10(4):36-37
目的 降低院内转送病人途中的险情发生率。方法 把从急诊科转送住院部及从病房转送ICU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00年6月~2001年5月转送的病例设为传统转送组,采用传统方法转送。2001年6月-2002年5月转送的病例设为改良转送组。采用改良方法转送。改良转送法主要包括设置合理的转送程序,提高护士对病情综合评估准确度,预先设计途中发生险情时常用的紧急处理预案。结果 院内转送病人险情发生率从0.25%下降至0.03%,抢救成功率上升,险情发生的类别以呼吸系统险情居首位.占62.5%。结论 改良转运法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病人因病情评估不当而引发的转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院内感染是影响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将我院1992~1998年76例重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重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76例中男59例,女17例;年龄16~72岁。GCS计分3~8分,≤8分为危重型。诊断均经颅脑CT证实。1.2 感染率的调查:各类感染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诊断标准确定:①医院获得性肺炎;②泌尿系感染;③外科伤口感染;④败血症;⑤其他感染。2 结 果2.1 重型颅脑外伤院内感染的总感染率:76例中感染总数47例,总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颅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压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硬膜外颅内压监护法,对35例颅脑外伤病人术后进行颅人压动态观察,同时注意生命体征和G.C.S变化,结果:术后颅内压正常12例;轻度增高12例,中度增高7例,重度增高4例,死亡6例中,中、重度增高各3例。结论:颅内压监护对颅脑外伤术后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合理应用可提高颅脑外伤病人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对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护理方法,观察组除常规安全护理外,实施个性化的安全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病人进行针对性安全护理,可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谭辉  魏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2085-2085,210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救护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58例颅脑外伤患者在院前救护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主要分析病情观察情况和护理措施。结果 5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院前无1例死亡,均安全转运到院内进一步救治。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做好院前初步评估、做好现场伤情评估、呼吸支持和静脉通路、减轻脑受压、安全转运、做好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院前救护质量,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侯慧芬  凌淑芬 《全科护理》2013,11(13):1219-1220
[目的]探讨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将320例急诊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58例,对照组1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各种检查等待时间、转运时间、护理纠纷、转送科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低于对照组,检查等待时间、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转送科间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应用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病人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转运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流程、护理措施。结果:全部10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除因颅脑损伤过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1例、发生脑疝者2例外,其余所有患者在转运途中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制定合理安全的转运流程,严格按照护理流程操作,可以避免意外事件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刘瑞华 《全科护理》2013,(16):1510-1511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方法]对180例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进行院内转运,做好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的严密观察、呼吸道和各种管道的管理、与相关检查的科室严密交接等。[结果]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成功率达97.5%;气管插管移位及引流管脱出由35%降到5%,病情变化由35%降到10%,未发生重大病情变化而中断转运。[结论]加强ICU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可保证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9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急诊承担着运送病人的重要任务,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经过急诊初步处理,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转入专科病区进行进一步治疗。院内转运可能导致急诊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轻度至重度的改变,且可能造成不同程度并发症[1]。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2004年2月至12月98例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资料,转运成功率100%,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中男55例,女43例;年龄23~81岁。病种:呼吸系统疾病42例,心血管疾病15例,脑血管疾病10例,颅脑外伤8例,消化系统疾病5例,外伤病人10例,其他疾病8例。其中1例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安全干预。[方法]将80例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护理方法;干预组除实施对照组常规安全护理外,还实施个性化的安全护理。[结果]干预组病人发生不良事件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病人进行针对性安全护理,才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降低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武元丽  李俊 《全科护理》2014,12(7):652-653
正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主要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包括颅脑外伤、脑出血、颅内动脉瘤、各种脑肿瘤术后。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要进行院内转运。院内转运能增加危重病人并发症的发生,转运病人病死率比平常高。虽然院内转运只需要几分钟,但是病人常会出现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而危及生命以及发生引流管脱出、气管插管移位、误吸、颅内压增高、痰堵等并发症[1,2]。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将325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转运至CT、核磁共振成像(MRI)、介入室等科室进行诊断性检查,转运次数  相似文献   

17.
院前远程转诊危重病48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院前远程转诊危重病人的转送流程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及安全性。方法:综合分析483例危重病人转诊过程的院前临床处理措施、方法。结果:483例危重病人安全成功转送到确定性专科重症监护病房,无一例途中死亡和发生医疗纠纷。结论:我们认为:做好(1)转运决定(2)病情评估、风险沟通(3)车载监护抢救设备(4)及早干预,途中严密监护(5)院前院内链式流程密切配合是保证危重病人院前远程转诊安全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急危重症病人院内转送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危重症病人是大型医院急救中心救治的主要对象,能否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直接影响其救治的成功率,在救治的生命链中院内转送是至关重要的.我院急诊科负责急危重症病人院内的转送,现将其转送过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颅脑外伤病人血清蛋白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5例外伤后3d内入院的颅脑外伤病人,按GLASGOW分级,轻度24例,中度19例,重度22例。检测病人入院后第2、8、15天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同时选取正常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入院后第2天不同程度颅脑外伤病人血清总蛋白与清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F=3.76、11.99,P〈0.05)。在入院后第2、8、15天不同程度颅脑外伤病人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50~29.55,P〈0.05),其中,重度组清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病人血清蛋白水平下降,损伤程度越重,下降披明品。  相似文献   

20.
金瑛  郑雅娟  卢桂芳 《护理学报》2006,13(12):72-73
报道12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23例次CT检查,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82例次,静脉留置针堵塞或脱出32例次;心率增快>10次/min32例次;血氧饱和度下降到93%以下12例次;导尿管接头脱出5例次;发生脑疝1例次。采取院内安全转运的措施,包括转运前病人的评估,病人的准备,与CT室的协作,转运过程中仪器的准备与途中病情监护。确保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院内安全转运和安全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