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建波  沈玉祥 《河南医学研究》2007,16(4):338-340,351
目的:探讨全血B-型利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心胸比在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心衰患者全血BNP水平,同时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左心功能,常规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并计算PtfV1值,在标准胸部正位片上测量并计算心胸比,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不同临床心功能分级之间,全血BN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28),与心电图PtfV1值呈负相关(r=-0.756),与胸片心胸比呈正相关(r=0.757)。结论:测定全血BNP水平,结合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和胸片心胸比有助于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治疗的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成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以及NYHAⅣ级组,各23例。另外选取同期20例入院检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的BNP、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以及治疗后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心力衰竭组的BNP、hs-CRP以及LV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81±18)ng/L比(35±15)ng/L,(12.2±2.3)mg/L比(3.2±1.4)mg/L,(59.7±2.2)mm比(43.2±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Ⅲ级组和Ⅳ级组BNP、CRP以及LVDD高于NYHAⅡ级组患者,且NYHAⅣ级组上述各指标高于NYHAⅢ级组(P<0.05)。心力衰竭组的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1±4)%比(65±5)%],NYHAⅢ级组和Ⅳ级组LVEF显著低于NYHAⅡ级组患者,且NYHAⅣ级组显著低于NYHAⅢ级组(P<0.05);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LVDD水平均呈正相关(r=0.746,0.735,P<0.05),而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32,P<0.05);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已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组)12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57例,心血管事件组BNP、hs-CRP以及LVDD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723±36)ng/L比(316±15)ng/L,(7.1±2.4)mg/L比(2.0±0.5)mg/L,(59.2±2.8)mm比(46.4±2.0)mm],而LVEF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51±5)%比(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BNP、CRP、LVEF以及LVDD水平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灵敏、稳定的标志物,可以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还可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 V1)的相关性。方法将289例住院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91例)、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149例)和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49例)三组,其中又将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根据二尖瓣舒张期E峰与A峰流速比值(EV/AV)分为三组:DHF1级组EV/AV〈0.75(52例)、DHF2级组EV/AV为0.75—1.5(54例)、DHF3级组EV/AV〉1.5(43例)。采用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每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每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房内径,常规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并计算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心功能正常组、DHF1级组、DHF2级组、DHF3级组、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组之间全血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心功能恶化,BN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与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中左心房前后径(LAD)与BNP呈显著正相关(r=0.711,P〈0.01),PtfV1与BNP呈显著负相关(r=-0.615,P〈0.01)。与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组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BNP呈显著正相关(r=0.862,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与BNP呈显著负相关(r=-0.926,P〈0.01)。结论临床上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血浆BNP水平测定,并结合EV/AV比值分级、超声心动图测定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有助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对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电图P波指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手术前心电图的P波指数,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和P波时限值的大小将患者分为PWD1(小于120ms)PWD2(大于等于120ms)、Ptf1(小于—0.04mm.s)Ptf2(大于—0.04mm.s),分别比较相同指标的两组患者在再同步治疗术后30周心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0周,各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都有所改善,P波时限的两组患者指标改善情况差异没有显著差异(P0.05),P波指数和P波终末电势的两组患者指标改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同步治疗前心电图P波段的宽度和V1导联以及P波终末电势能对再同步治疗的效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分级为四组,Ⅰ级组27例,Ⅱ级组,28例,Ⅲ级组31例、Ⅳ级组29例,根据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83),比较各组患者血浆BNP表达水平。结果:各组血浆BNP表达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加重,血浆BN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厚(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血浆脑钠肽表达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72,P<0.05),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625,P<0.05);死亡组患者血浆BNP表达水平[(978.54±402.61)pg/ml]明显高于存活组[(362.16±171.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心力衰竭指标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住院的3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动化全血细胞分析仪测患者RDW,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浓度,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3组,其中Ⅱ级组82例、Ⅲ级组187例,V级组99例,各组RDW和BNP浓度显著不同,并随心功能级数增高而显著升高,即V级组>Ⅲ级组>Ⅱ级组(F=10.012,F=13.582,P<0.01);根据LVEF=45%为切点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LVEF降低组和LVEF保留组,前者RDW及BNP显著高于后者(RDW:16.4%±1.6%vs.14.2%±1.5%,P<0.01;BNP:643 ng/L±168 ng/L vs.232 ng/L±113 ng/L);根据BNP水平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低、中、高3组,高BNP组RDW(16.2±1.4)%显著高于中BNP组(15.2±0.9)%、低BNP组(13.7±1.1)%(q值分别为18.2和45.82,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BNP显著呈正相关(r=0.323 8,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218,P<0.01)。结论RDW在NYHA心功能分级高、LVEF降低及高BNP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升高,并与BNP浓度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提示RDW可作为评估老年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方便有用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吴颖  严卫国 《求医问药》2014,(17):43-44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脑钠肽的水平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评价BNP指标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将6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设为健康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浆BNP的水平,采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其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为(960.45±219.80)ng/L,健康组受试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为(64.45±19.80)ng/L,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可随着其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呈正相关。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浆BNP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显著(r=0.72,P<0.05),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数可随着其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数相比较差异显著(r=-0.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BNP检测的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心功能分级,预测其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84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KillipⅡ级32例,Ⅲ级28例,Ⅳ级24例,另外选择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浆中sST2、NT-pro BNP水平,并分析sST2、NT-Pro BNP在AMI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AMI合并心力衰竭Ⅱ~Ⅳ级患者血浆sST2、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MI合并心力衰竭Ⅳ级患者血浆sST2、NT-Pro BNP水平高于AMI合并心力衰竭Ⅱ级、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0例,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血浆sST2、NT-Pro 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sST2联合NT-Pro BNP对AMI合并心力衰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显著高于单一指标诊断。结论 sST2与NT-Pro BNP可作为AMI合并心力衰竭的评估指标,其水平对心功能评价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9.
生物标志物-血清脑钠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素(BNP)水平在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观察不同病因的心衰患者血清BNP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100例CHF患者,并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Ⅱ-Ⅳ级,选取100名心功能正常者为实验对照,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罗氏2010型)电化学发光法(E-CLA)测定各组HF患者血清BNP水平.结果 CHF病人血清BNP为4 745.49±3 698.70 ng/ml,高于对照组66.18±44.30 ng/ml,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NP浓度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也增加;不同病因(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所致的CHF患者血清BNP水平(NYHAⅢ、Ⅳ级)的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但NYHAⅡ级各病因组间BN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增高,且随着NYHA分级增加而增加,可作为评价CHF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分为心功能Ⅱ、Ⅲ、Ⅳ级共3组.另选同期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20例.比较分析BNP变化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功能的相关性.结果4组研究对象BNP浓度、LVEDD及LVEF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LVEDD分别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P<0.05),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NT-proBNP可以用来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是反应心衰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13.
Syringe driver in terminal ca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fusions of drugs by syringe driver are used often and successfully in the terminal care of patients when drugs cannot be given orally. Diamorphine is the opioid of choice because of its high solubility. If other drugs such as antiemetics, anticholinergics, sedatives, or steroids are required they may also be given by syringe driver. This method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domiciliary care, where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providing regular parenteral analgesia are otherwise formidabl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临终患者病情评估单预测临终患者生存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山东电力中心医院老年病区死亡的26例临终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预期生存时间与实际生存时间的符合率、预测生存时间少于30 d的评分界值的合理性。绘制生存曲线并探讨各评估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临终病情评估单对生命体征等指标进行评分,各项指标综合得出综合性得分,分析与生存期的关联。结果 入院时评估的符合率65.38%。部分评估项目设有警示指标,多个警示指标预测生存期不足3 d的符合率100%。最常见的警示指标:意识状态的改变(76.92%),收缩压<80 mmHg(38.46%),呼吸>30次/min(26.92%)。50分作为预测生存时间少于30 d界限值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93.33%,阴性预测值55.55%,约登指数为0.61。评分在50分及以下组、评分在50分以上组生存时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21)。Cox分析显示:临终病情评估单评分呼吸(HR=0.609,95%CI:0.381~0.973)、脉搏(HR=0.615,95%CI...  相似文献   

15.
Teaching terminal ca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医院内网终端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医院内网终端的安全现状引进桌面终端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终端违规操作带来的安全威胁和终端宕机,并可追溯安全违规事件,提高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17.
18.
19.
R P Bergen 《JAMA》1974,229(10):1352-135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