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水提物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介导的人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其调控Wnt5a/Ca2+/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NFAT)信号通路抑制MGC-803细胞EMT和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TGF-β1(10 μg·L-1)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EMT及侵袭转移模型,分别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划痕愈合实验、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EMT标志蛋白表达和Wnt5a/Ca2+/NFA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内Ca2+浓度。结果 TGF-β1能够显著增强MGC-803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1),下调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水平(P<0.01),上调间质细胞标志蛋白(N-cadherin),转录因子(Snail)和细胞骨架蛋白(Vimentin)表达(P<0.01),并诱导细胞Wnt5a,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1,NFAT1)总蛋白,磷酸化蛋白p-NFAT1和NFAT1核蛋白表达上调及Ca2+胞内蓄积(P<0.01);而加味小陷胸汤(10,20,40 mg·L-1)均可明显抑制这一现象,且40 mg·L-1效果最佳(P<0.05,P<0.01);Wnt5a/Ca2+/NFA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R)-(+)-Bay-K-8644与加味小陷胸汤40 mg·L-1均可明显抑制MGC-803细胞经TGF-β1介导后的侵袭迁移,上调E-cadherin水平,下调N-cadherin,Snail,Vimentin,Wnt5a,CaN,NFAT1蛋白表达及减少Ca2+在胞内蓄积(P<0.05,P<0.01),且(R)-(+)-Bay-K-8644协同加味小陷胸汤40 mg·L-1抑制作用效果更强(P<0.05,P<0.01)。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加味小陷胸汤能通过Wnt5a/Ca2+/NFAT信号通路抑制TGF-β1介导的EMT,进而降低MGC-803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水提取物对MGC-803细胞微环境的影响,探究该方通过调控MGC-803细胞微环境抑制侵袭迁移作用与其调控Wnt5a/Ca2+/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信号通路的可能机制。方法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造模后,将MGC-803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小陷胸汤组(10、20、40 mg·L-1);Wnt5a过表达质粒转染后,分为过表达载体(pEX)-空白(NC)组、pEX-Wnt5a组、pEX-NC+加味小陷胸汤组(40 mg·L-1)和pEX-Wnt5a+加味小陷胸汤组(40 mg·L-1)。观察MGC-803细胞侵袭能力、迁移能力、微环境关键因子、上皮间质转化(EMT)基因、Wnt5a、钙调神经磷酸酶(CaN)、NFAT1、磷酸化(p)-NFAT1和NFAT1核蛋白表达及细胞Ca2+浓度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微环境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小陷胸汤(10、20、40 mg·L-1)可明显抑制微环境(P<0.05,P<0.01)。进一步实验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过表达Wnt5a后侵袭细胞增多,划痕率升高,微环境因子和EMT基因呈活化态势,Wnt5a/Ca2+/NFAT通路激活(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小陷胸汤可抑制细胞远处侵袭和减少愈合,抑制微环境、EMT发展,和Wnt5a/Ca2+/NFAT信号转导,降低NFAT1核表达和NFAT1介导的转录活性,从而降低细胞Ca2+浓度,且可逆转Wnt5a的作用(P<0.05,P<0.01)。结论 加味小陷胸汤可通过改善MGC-803细胞微环境调控Wnt5a/Ca2+/NFAT通路,抑制胃癌侵袭转移和EMT进程。  相似文献   

3.
李杰女  汲晨锋  季宇彬 《中草药》2009,40(Z1):205-208
目的 研究羊栖菜多糖 SFPS-B1 诱导人胃癌细胞 SGC-7901 凋亡作用及对细胞[Ca2+i 和 pH 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 MTT 法检测 SFPS-B1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SFPS-B1 对 SGC-7901 细胞[Ca2+i 和 pH 值的影响。结果 SFPS-B1 对 SGC-7901 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使细胞体积缩小、出现凋亡小体。药物作用后细胞[Ca2+i 明显上升,pH 值明显降低。结论 SFPS-B1 具有抑制人胃癌 SGC-7901 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作用,对细胞[Ca2+i 和 pH 值的影响在其诱导 SGC-7901 细胞凋亡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4.
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GLP)对免疫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动态监测GLP均一体组分GLB7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的影响?结果:GLB7(20μg·ml-1)引起小鼠腹腔MΦ中[Ca2+]i明显升高,升高值为(248±18)%(n=6);GLB7引起小鼠腹腔MΦ外钙内流及MΦ内IP3敏感和IP3非敏感钙池释放Ca2+,[Ca2+]i升高值分别为(76±10)%,(58±10)%,(41±8)%(n=6);GLB7对MΦ[Ca2+]i的影响与K+通道及其引起的膜电位变化无关?结论:MΦ是灵芝多糖作用的靶细胞;GLB7引起MΦ中[Ca2+]i快速升高,可能是灵芝多糖产生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野西瓜正丁醇萃取物诱导人肝癌细胞 HepG2 细胞凋亡的机制,观察其对 HepG2 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 Ca2+ 浓度[Ca2+i 的影响。方法 经流式细胞仪观察野西瓜正丁醇萃取物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野西瓜正丁醇萃取物作用前后,HepG2 细胞[Ca2+i 的变化。结果 野西瓜正丁醇萃取物可不同程度降低 HepG2 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此外,中、高剂量的野西瓜正丁醇萃取物还可以显著升高[Ca2+i,造成钙稳态平衡。结论 野西瓜正丁醇萃取物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开放 MPTP 孔道,造成细胞内 Ca2+ 超载,诱导 HepG2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徐晓虹  郑筱祥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7):1308-1312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Pur)对缺氧缺糖状态下海马神经细胞内Ca2+和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大鼠体外培养8 d的海马神经细胞,进行3 h的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或30 min的L-谷氨酸(0.5mmol·L-1)处理后再正常培养24 h,Pur处理组在OGD或谷氨酸处理的同时和以后24 h给予不同剂量(40,100μmol·L-1)Pur,Annexin V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以Fluo-3或DAF-2为荧光标记,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30 min的OGD过程中海马神经细胞Ca2+和NO的动态变化以及Pur的影响。结果OGD诱导海马神经细胞Ca2+和NO水平快速升高,其最高值分别达正常对照组的2.9和1.9倍;Pur明显减缓OGD期间神经细胞Ca2+内流和NO合成,与OGD组相比,40和100μmol·L-1的Pur分别使细胞Ca2+峰值降低29.2%和37.1%(P<0.05和P<0.01),NO峰值降低23%和33%(P<0.05和P<0.01),显著抑制细胞内Ca2+和NO水平的升高;同时Pur可有效抑制OGD和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结论Pur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谷氨酸/Ca2+/NO通路的活动而有效保护缺氧缺糖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RE食管黏膜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与黏膜损伤的关系以及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旋覆代赭汤组高、中、低剂量组(24,12,6 g·kg-1)及西药对照组(奥美拉唑10 mg·kg-1+2 mg·kg-1莫沙必利),每组16只。采用"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备胃及十二指肠液混合RE模型。从术后第3天开始,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旋覆代赭汤高、中、低剂量、西药(奥美拉唑10 mg·kg-1+莫沙必利2 mg·kg-1)灌胃,连续7天,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于第8天处死大鼠留取标本,观察食管下段黏膜大体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化学法检测食管黏膜组织Na+-K+-ATP和Ca2+-Mg2+-ATP酶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食管黏膜肉眼及镜下病理改变明显,评分增高(P<0.05);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及西药组比,旋覆代赭汤高、中剂量组大鼠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旋覆代赭汤高、中剂量组、西药组肉眼及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能明显提高RE大鼠食管黏膜细胞膜Na+-K+-ATP 酶及Ca2+-Mg2+-ATP酶活性, 从而保持食管黏膜细胞完整性,减轻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叶喷施钙盐对高温胁迫下半夏的光合参数及3种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待半夏株高10 cm左右时,高温处理并喷施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18 d后测定半夏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测定了块茎中鸟苷、腺苷及多糖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Ca2+明显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6 mmol·L-1Ca2+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作用(Tr)和气孔限制值(Ls),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随Ca2+浓度的升高,叶片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实际光合效率(Yield)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初始荧光(Fo)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先降后升趋势;半夏块茎的干重及其中的鸟苷、多糖含量随Ca2+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腺苷含量则随之升高而升高;当Ca2+浓度为6 mmol·L-1时,块茎的干重、鸟苷及多糖含量最高。结论:叶面喷钙缓解了高温对半夏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以及对PSⅡ系统的损伤,从而提高半夏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蚓激酶(lumbrokinase, LK对大鼠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Ca2+]i、c-Jun氨基末端激酶-1 (c-Jun N-terminal kinase-1, JNK1以及人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on, Ps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LK抗血小板活化的部分机制。方法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LK对大鼠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胞浆[Ca2+]i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记方法检测LK对大鼠血小板JNK1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LK对人血小板活化过程中Ps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LK高剂量组(100 mg·L-1和中剂量组(50 mg·L-1大鼠血小板[Ca2+]i分别为(425.49±37.4 nmol·L-1和(509.65±35.67 nmol·L-1,与诱导组血小板[Ca2+]i (555.59±39.71 nmol·L-1相比显著降低(P<0.01,P<0.05;LK高剂量组(100 mg·L-1和中剂量组(50 mg·L-1大鼠血小板JNK1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60±0.069和(0.79±0.048,与诱导组血小板JNK1磷酸化水平(0.87±0.037相比显著降低(P<0.01,P<0.05;LK高剂量组(100 mg·L-1和中剂量组(50 mg·L-1人血小板Ps水平为(42.99±2.69和(44.72±2.09,与诱导组(49.99±3.81相比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体外实验表明LK能够抑制大鼠血小板胞浆[Ca2+]i升高和JNK1的磷酸化,同时也能抑制人血小板Ps的表达水平的升高,从而起到抗血小板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璐  徐颖  徐盼瑜  杨一博  邹钊  杜寒倩  李佳珊  林娜 《中草药》2022,53(7):2044-205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整合体内验证方法探索盘龙七片对膝骨关节炎疼痛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从疾病及药物相关数据库筛选盘龙七片药物作用靶点及膝骨关节炎疼痛相关靶点,根据拓扑特征值筛选关键靶标后,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大鼠膝骨关节炎疼痛模型,设置假手术组、模型组、美洛昔康(1.5 g/kg)组和盘龙七片低、中、高剂量(0.15、0.30、0.60 g/kg)组,给予药物干预42 d,测量给药后大鼠机械痛阈值、冷痛觉超敏反应评分及双后肢负重差,并对网络药理预测结果进行体内实验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175个盘龙七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潜在核心靶点,生物学功能富集在调节神经细胞对各种刺激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内信号传导及代谢反应4个过表达模块,其中Wnt/Ca2+途径核心靶标富集较为显著,也是在调节神经细胞对各种刺激反应生物学过程富集程度最高的通路。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盘龙七片可明显升高给药3~12 d及24~30 d膝骨关节炎大鼠机械痛阈值(P<0.05、0.01、0.001),显著降低给药3~42 d时膝骨关节炎大鼠冷痛觉超敏反应评分与双后肢负重差(P<0.05、0.01、0.001),抑制膝骨关节炎疼痛大鼠脊髓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ingless 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5A,WNT5A)、重组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蛋白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b)、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P<0.05、0.01、0.001)。结论 盘龙七片对大鼠实验性膝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性的疼痛均有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Wnt/Ca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消岩汤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CCK-8检测消岩汤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消岩汤对MGC-803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消岩汤、阿帕替尼及其联合用药作用于MGC-803细胞后VEGF/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消岩汤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P<0.05),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63.56mg/mL;随着消岩汤浓度的增加,MGC-803细胞的总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随着消岩汤浓度的增加,MGC-803细胞的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逐渐降低(P<0.05),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逐渐升高(P<0.05),G2/M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变化不大(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消岩汤组、阿帕替尼组及其联合用药组的p-PI3K、p-AKT、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Cleaved 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相较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对相关蛋白的调控作用更强。[结论] 消岩汤能有效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以及S期阻滞,抗胃癌作用机制与其对VEGF/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2.
氧化苦参碱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胞浆[Ca2+]i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急性分离的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解法分离豚鼠单个心肌细胞,用钙敏感的荧光指示剂Fluo-3/AM染色,以荧光强度(FI)来代表[Ca2+]i,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动态监测FI的变化。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10μmol·L-1氧化苦参碱对[Ca2+]i无明显影响;但10μmol·L-1氧化苦参碱对60mmol·L-1KCl介导的外钙内流却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高糖诱导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模型,观察抵当陷胸汤对其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给予33 mmol·L-1葡萄糖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葡萄糖终浓度为33 mmol·L-1)、正常组、抵当陷胸汤低剂量组(葡萄糖+5%抵当陷胸汤含药血清)、抵当陷胸汤中剂量组(葡萄糖+10%抵当陷胸汤含药血清)、抵当陷胸汤高剂量组(葡萄糖+20%抵当陷胸汤含药血清)和阿拉氯胺(ALT-711)组(葡萄糖+10%ALT-711含药血清)。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含药血清对CMECs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c-Jun mRNA相对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蛋白质酪氨酸激酶1(p-JAK1)、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p-STA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c-Jun mRNA、p-JAK1、p-STAT1及TGF-β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细胞中c-Ju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抵当陷胸汤中、高剂量组及ALT-711组中p-JAK1、p-STA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抵当陷胸汤低剂量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用药组TGF-β1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抵当陷胸汤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下降明显。结论 抵当陷胸汤对高糖损伤的CMECs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补气生津”人参-黄芪与“填精补肾”熟地-山茱萸对皮质激素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0.25-8 g·L-1人参-黄芪与0.25-8 g·L-1熟地-山茱萸水煎醇沉液分别干预小鼠肾上腺皮质瘤细胞(Y1 adrenocortical cell,Y1细胞)48 h,采用MTT比色法(MTT assay,MTT)检测细胞增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分泌皮质酮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基因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Control,Con)比较,0.25-8 g·L-1人参-黄芪和熟地-山茱萸均抑制Y1细胞增殖(P < 0.01);4 g·L-1和8 g·L-1人参-黄芪促进皮质酮分泌(P < 0.01),4 g·L-1和8 g·L-1熟地-山茱萸抑制皮质酮分泌(P < 0.01);8 g·L-1人参-黄芪增强CYP11A1、CYP21A2、CYP11B1蛋白表达(P < 0.05),8 g·L-1熟地-山茱萸抑制CYP11A1、CYP21A2、CYP11B1蛋白表达(P < 0.01);8 g·L-1人参-黄芪抑制Star基因表达(P < 0.05),而8 g·L-1熟地-山茱萸促进Star基因表达(P < 0.01),4 g·L-1与8 g·L-1人参-黄芪和0.25-8 g·L-1熟地-山茱萸均能显著抑制Cyp11a1基因表达(P < 0.01),8 g·L-1人参-黄芪和1-8 g·L-1熟地-山茱萸都抑制Cyp21a1基因表达(P < 0.05)1-8 g·L-1人参-黄芪和0.25-8 g·L-1熟地-山茱萸均抑制了Cyp11b1基因表达(P < 0.05)与佛司可林(Forskolin,FSK)组比较,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预处理Y1细胞后,FSK不能诱导Star、Cyp11a1、Cyp21a1、Cyp11b11基因表达(P < 0.01)。结论 人参-黄芪促进皮质酮分泌,熟地-山茱萸抑制皮质酮分泌,主要通过调节类固醇激素合成酶表达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体外研究芦荟大黄素(AE)对金属铝离子(Al3+)诱导的β-淀粉样蛋白42(Aβ42)聚集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已形成的Aβ42-Al3+聚集体的解聚作用,并考察其对Al3+存在下Aβ42聚集产生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设置Aβ42组、Aβ42+Al3+组、Aβ42+AE组、Aβ42+Al3++AE组,以及解聚作用考察实验,应用硫黄素T(ThT)荧光试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法(DLS)及噻唑蓝(MT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试验分别检测各组Aβ42的聚集纤维化过程、聚集体形貌、聚集体尺寸及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与Aβ42组比较,Al3+可促进Aβ42聚集,使ThT荧光强度升高至124.48%,诱导Aβ42聚集形成粒径较大的纤维束,并显著降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细胞活力(P<0.01),使细胞生存率降低至51.05%。AE不仅能抑制Aβ42聚集,而且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l3+诱导的Aβ42聚集;与Aβ42+Al3+组比较,高浓度AE使ThT荧光强度降低至41.66%,改变多肽聚集途径形成粒径较小的无定型结构聚集体,并显著抑制Al3+诱导Aβ42产生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01),使细胞生存率恢复至84.87%。解聚研究发现,AE可解聚Aβ42-Al3+聚集体,使已形成的聚集体消失,形成一些毒性较低的小粒径短纤维及无定型结构聚集体。结论 AE可抑制Al3+存在下的Aβ42聚集及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解聚已形成的Aβ42-Al3+聚集体,缓解其产生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为探索AE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冬凌草甲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La细胞,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0、10、20、40、80、160 μmol·L-1)的冬凌草甲素对HeLa细胞处理不同时间(12 h、24 h和36 h)的细胞活力的影响。以0(对照组)、10、20、40 μmol·L-1冬凌草甲素处理HeLa细胞24 h,TUNEL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分别检测HeLa细胞凋亡,细胞粘附实验检测HeLa细胞粘附力,划痕修复实验检测HeLa细胞侵袭能力,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HeLa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分析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及下游靶分子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冬凌草甲素以浓度-时间依赖效应的方式抑制HeLa细胞细胞活力(P < 0.05)。与对照组比较,10、20、40 μmol·L-1冬凌草甲素组显著升高HeLa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P < 0.05);与对照组比较,10、20、40 μmol·L-1冬凌草甲素组显著降低HeLa细胞黏附率、迁移率和侵袭率(P < 0.05);与对照组比较,10、20、40 μmol·L-1冬凌草甲素组显著降低HeLa细胞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P < 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亦可诱导凋亡及抑制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汤通过抑制有氧糖酵解过程而对人胃癌细胞HGC-27增殖过程及干细胞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健脾养正消癥汤(0.25、0.5、1、2、4、8、16、32 g·L-1)处理胃癌细胞HGC-27的存活率及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健脾养正消癥汤(2、4、8 g·L-1)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和乳酸测定试剂盒检测健脾养正消癥汤处理后胃癌细胞有氧糖酵解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HGC-27细胞中干细胞亚群的比例;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己糖激酶2(HK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PKM2)等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SRY-box转录因子2(SOX2)、Nanog等干细胞特性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比色法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健脾养正消癥汤(0.5、1、2、4、8、16、32 g·L-1)组能够抑制胃癌HCG-27细胞活力(P<0.05,P<0.01),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83 g·L-1,且健脾养正消癥汤能够提高胃癌HGC-27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克隆形成实验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健脾养正消癥汤(2、4、8 g·L-1)均能显著减少胃癌HGC-27细胞克隆形成数(P<0.01),且呈现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健脾养正消癥汤(2、4、8 g·L-1)作用后细胞的CD44+CD24+ALDH+细胞亚群比例率明显降低(P<0.05);葡萄糖检测和乳酸检测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健脾养正消癥汤(2、4、8 g·L-1)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生成(P<0.01);Western blot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健脾养正消癥汤(2、4、8 g·L-1)能下调SOX2、Nanog、OCT4等干性相关蛋白及PKM2、LDH、GLUT1、HK2等有氧糖酵解途径相关蛋白的水平(P<0.05,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健脾养正消癥汤对胃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够降低胃癌干细胞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胃癌的糖代谢通路—有氧糖酵解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下瘀血汤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9 mg·kg-1),下瘀血汤低、高剂量组(2.43,4.86 g·kg-1),采用腺嘌呤灌胃(250 mg·kg-1)诱导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连续24 d,随后给予相应药物,给药连续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肾脏Wnt5a,Wnt5b,β-catenin,TGF-β1,Smad4,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和BUN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SCr和BUN水平显著降低(P<0.01);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严重且肾间质胶原大量沉积,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肾间质损伤减轻,胶原物质沉积减少;IH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Wnt5a,β-catenin,TGF-β1表达上调(P<0.01),Wnt5b,Smad7表达下调(P<0.01),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Wnt5a,β-catenin,TGF-β1表达下调(P<0.01),Wnt5b,Smad7表达上调(P<0.01),且下瘀血汤低、高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瘀血汤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串联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地龙注射液对细胞哮喘模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2表达的影响,探讨地龙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价值。方法 给予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HBE)以不同的干预和治疗,分为:单纯培养组即对照组(A组),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Derp1)(10 μg·mL-1)组(B组),Derp1(10 μg·mL-1)+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1×10-6mol·L-1)组(C组),Derp1(10 μg·mL-1)+地龙注射液(0.9 mg·mL-1)组(D组),Derp1(10 μg·mL-1)+地龙注射液(9 mg·mL-1)组(E组), Derp1(10 μg·mL-1)+地龙注射液(18 mg·mL-1)组(F组),培养72 h,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TGF-β1 mRNA, Smad2 mRNA 表达;并收集以上各组上清液,作用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72 h,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结果 B组TGF-β1mRNA, Smad2 mRNA表达较A组明显升高(P<0.01);各地龙组及C组,TGF-β1 mRNA、Smad2 mRNA表达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A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HLF中FN表达与HBE各对应组TGF-β1 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地龙注射液有抑制哮喘气道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2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鳖甲煎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肝卵圆细胞WB-F344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其逆转EMT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WB-F344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TGF-β1模型组(10 μg·L-1TGF-β1),鳖甲煎丸低剂量组(10 μg·L-1TGF-β1+0.55 g·kg-1鳖甲煎丸),鳖甲煎丸中剂量组(10 μg·L-1TGF-β1+1.1 g·kg-1鳖甲煎丸),鳖甲煎丸高剂量组(10 μg·L-1TGF-β1+2.2 g·kg-1鳖甲煎丸),除空白组外,均采用TGF-β1诱导WB-F344细胞构建EMT模型,分别加入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WB-F344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表达的改变;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TGF-β1诱导WB-F344细胞4 d,WB-F344细胞间隙从紧密逐渐变得松散,细胞形态由鹅卵石状向成纤维样细胞转变,且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1),说明成功构建了WB-F344细胞EMT模型。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中、高剂量组可以明显抑制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中、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中β-catenin mRNA表达升高(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中β-catenin mRNA的表达降低(P<0.01)。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β-catenin在细胞核内荧光表达增强;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β-catenin在细胞核内荧光表达减弱,且鳖甲煎丸对细胞核内β-catenin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鳖甲煎丸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TGF-β1诱导WB-F344细胞的EMT进程,抑制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