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胡国俊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的处方用药规律,传承名医经验。方法 收集胡国俊教授临床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方药,将数据统计整理后,采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到有效方剂205首,涉及中药107味。胡国俊教授治疗慢性咳嗽使用的高频药物包括僵蚕、蝉蜕、麻黄、黄芩、甘草、苦杏仁、枇杷叶等,共计38味,出现频次占86.46%。按功效大致可归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等10类。聚类分析得出僵蚕-蝉蜕-甘草-赤芍-旋覆花,麻黄-苦杏仁-桔梗等6个聚类方。因子分析得出葶苈子-薏苡仁-冬瓜子-芦根,麻黄-苦杏仁-桔梗-半夏等10个公因子。结论 胡国俊教授辨治慢性咳嗽重视肺脾不足、风痰内扰的病机,治疗多从风、痰、热入手,治疗多以祛风解痉、清肺化痰、疏风宣肺为大法,兼以补肺、健脾、化瘀、敛肺等;用药重视补肺气肺阴,健脾气与补胃阴相结合,攻补兼施,苦辛并进,寒温并用,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慢性咳嗽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一部)所载治疗儿童咳嗽中成药的功能主治、组方、剂型和用药特点,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并为儿童咳嗽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名称、剂型、处方、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信息,筛选明确用于儿童咳嗽的中成药,将相关信息录入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通过组方用药规律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分析功能与主治中注明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痰热咳嗽的中成药,通过VOSviewer 1.6.14制作药物聚类网络视图。结果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可供儿童服用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共75种,包含34种儿童与成人均可用中成药,41种仅用于儿童咳嗽中成药。适应的证型有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等7种。用于治疗外感咳嗽类中成药45种,占比60%,其中用于外感风热咳嗽35种,风寒咳嗽10种。用于治疗内伤咳嗽的中成药30种,其中治疗痰热壅肺咳嗽19种,痰湿蕴肺咳嗽4种、痰食积滞咳嗽4种、阴虚肺热咳嗽2种、肺脾气虚咳嗽1种。组方分析发现,甘草、桔梗、黄芩、苦杏仁、陈皮出现频次较高,以寒性,苦、甘味药为主,主要归肺、胃经。从给药途径和剂型来看,经胃肠道给药71种,其中颗粒剂20种,口服液15种,其他还包括糖浆剂、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露剂、膏剂、茶剂等;非胃肠道给药的仅有2个栓剂和2个注射剂。大多数药物用法用量不明确。结论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治疗儿童咳嗽中成药的治疗证型以外感风热证、痰热壅肺证为主,用药以寒性,苦、甘味为主,其归经主要为肺、胃经。外感风热证药味多选用黄芩、金银花、连翘;外感风寒证药味多选用紫苏叶、陈皮、麻黄;痰热壅肺证药味多选用黄芩、桔梗、苦杏仁。目前,用于治疗儿童咳嗽的中成药剂型偏少、剂量标注多不全面,需加强适宜儿童特点的中药新药研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席德治先生治疗咳嗽的中药运用经验。方法收集席德治先生治疗咳嗽医案95则,按中医证型分类,建立医案资料库,统计所用中药的类别,及各类别中药总使用频次、不同证型中各类别中药的使用频次;每张处方平均药味及剂量。结果①共用137味中药,归属于15类,出现频次居前5位者为化痰药、补虚药、清热药、止咳平喘药、解表药。②风热犯肺证常用药物为:象贝母、牛蒡子、甘草、桔梗、前胡、桑叶等;痰热壅肺证常用药物为:象贝母、杏仁、桔梗、甘草、黄芩、牛蒡子等;肺阴亏虚证常用药物为:象贝母、北沙参、甘草、杏仁、桔梗等;肺气亏虚证常用药物为:象贝母、甘草、北沙参、白术、杏仁等;肝火犯肺证常用药物为:象贝母、杏仁、忍冬藤、茯苓、黄芩、败酱草等。③每张处方平均药味数(13.5±1.2)个,总剂量(147.67±22.17)g。结论席德治先生临证治疗咳嗽,重视"痰"这一病理因素及病机证候要点,注重化痰与清热,用药轻灵。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名老中医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规律,该文从构建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著作文献数据库中提取1 274例慢支病案和临床经验,先用Lantern 3.1.2(孔明灯)隐结构分析软件构建药物的隐结构模型并进行隐类诠释,再用SAS 9.1对药-药、药-症、药-证等不同字段间进行关联规则挖掘。通过挖掘发现1 274例慢支病案常用药物甘草、苦杏仁、半夏、陈皮、茯苓,药物类型止咳平喘药、补气药、清化痰热药,药味甘、辛、苦,归肺、脾、胃经,药性温、平、微温,常用有名方有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二陈汤;构建一诊147种药物隐结构模型得到44个隐变量,88个隐类,7个综合聚类模型;药-药二联有9组、三联50组、四联89组;对297例有两诊的病案经过诊次间的用药比较,得到药-症关联24组,二诊减少的药物有麻黄、苦杏仁、半夏等,增加的有茯苓、白术、党参等;药-证二联有20组,三联8组;对一诊前83位症状和前96味药物建模得到50个隐变量,101个隐类。名老中医治疗慢支时常用苦杏仁、半夏、陈皮、茯苓,药性偏温、偏甘,刚柔并济,归肺、脾、肾经;常用药组有白术和茯苓,细辛、五味子和半夏,茯苓、党参、半夏和陈皮。药症(证)关联有麻黄、苦杏仁、桂枝和痰少,半夏和外寒内饮证、痰浊阻肺证、肺脾两虚证,苦杏仁和痰浊阻肺证、痰热蕴肺证、风寒犯肺证。隐结构模型可量化中医隐性知识,首次扩展至药物、药症层面,量化出不同变量在同一组数据中所处的主、次、兼地位。该研究得出的名老中医辨治慢支的规律对临床诊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数据来源、分析方法、挖掘结果相对可靠、客观,可为其他疾病辨治规律的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组方规律,为临床制定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处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1988-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以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的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构建儿童哮喘发作期方药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779首方药,涉及药物259味,其中常见证型为热性哮喘证,常用药物40味,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麻黄、苦杏仁、甘草;药物使用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补虚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温、寒、平稍多;归经主要归肺、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二项关联规则26条,三项关联规则40条,四项关联规则12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药组10个。结论 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方药以化痰平喘、温肺化饮、清肺止咳、补益肺脾、息风解痉、祛瘀通络为主。用药性味体现了苦温、苦寒燥湿化痰,辛温宣肺祛邪,辛开苦降调节气机升降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现代百年名老中医经验文献,挖掘名老中医治疗风温肺热病常见证候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肺病数据库》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文献研究数据库》,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温肺热病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常用方剂有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常用药物有苦杏仁、甘草、连翘等,常用药对有苦杏仁与石膏、金银花与桑叶等。肺气阴两虚证常用方剂有生脉散和沙参麦冬汤,常用药物有太子参、杏仁、薏苡仁、麦冬等,常用药对有太子参与麦冬、太子参与苦杏仁等。湿热内蕴证常用方剂有三仁汤和升降散,常用药物有苦杏仁、半夏、蝉蜕等,常用药对有黄芩与苦杏仁、黄芩与半夏。邪入少阳证常用方剂有小柴胡汤,常用药物有半夏、苦杏仁、黄芩等,常用药对有柴胡与黄芩、柴胡与苦杏仁。气虚湿困证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常用药物有白术、半夏、党参等,常用药对有半夏与白术、苦杏仁与白术等,痰热壅肺证常用方剂有泻白散,常用药物有川贝母、栝楼、竹沥等,常用药对有川贝母与栝楼、黄芩与桑白皮。结论:通过对名老中医有关风温肺热病的数据挖掘,归纳出常见证候的方药规律,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药处方的应用情况,为医师临床用药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处方512份,对单味药使用频率、中药类型、药物配伍等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甘草,占了97.27%;中药类型则以发散风热药、发散风寒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居多,比例分别是26.92%,23.08%,23.08%;药对则以桑叶配菊花、银花配连翘、荆芥配防风、麻黄配桂枝较为常见,处方中出现次数分别为284,236,144,89次。结论:治疗上既顾及中医的理法方药,又兼收西医学成果,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讲究用药时机,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陈皮方剂的组方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收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陈皮的方剂,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分析其组方规律和优势病种。结果 含陈皮的方剂有656首,治疗的疾病有146种,以积滞、咳嗽、感冒最为多见;治疗的证候类型有132种,以食积证和气血两虚证最为多见;含陈皮方剂中常用药物有778味,频次前12位的中药为甘草、茯苓、白术、半夏、木香、厚朴等;常用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辛、苦为主,归经以脾经、肺经为主;并得出治疗积滞、咳嗽最常用的药物组合分别为陈皮-山楂-甘草、陈皮-甘草-桔梗-苦杏仁;治疗食积证、气血两虚证最常用的药物组合分别为陈皮-山楂-麦芽-甘草、陈皮-当归。结论 含陈皮方剂中,陈皮常与甘草、茯苓、白术、半夏、木香、厚朴等中药配伍,可为临床运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半夏不同炮制品辨证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PubMed数据库中近10年半夏治疗失眠的文献,Excel软件构建半夏不同炮制品治疗失眠的方剂数据库,SPSS 26.0频次分析失眠的中医证型、配伍药物及其功效与性能,SPSS 26.0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Modeler 18.0插件关联规则分析半夏不同炮制品核心配伍药物及组方。结果 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终纳入文献125篇,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为半夏治疗失眠常用炮制品,尤以法半夏最常用。3种炮制品均多用于痰热扰心、痰湿内阻、肝气郁结型失眠,配伍味甘苦辛寒,归肺、脾、心、肝经的补虚、清热、安神之品,常组成温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使用,剂量6~30 g,法半夏-茯苓-酸枣仁、姜半夏-大枣-党参、清半夏-黄芩-柴胡为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该研究首次从中医辨证角度,分析总结了半夏治疗失眠常用炮制品的配伍组方应用规律,为中医药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半夏治疗失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挖掘分析中医治疗重症流感样病例的用药规律,为临证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收集重症流感样病例的医案,分析其处方的中药频数、药物组合、关联规则,总结用药规律。结果 高频用药为甘草、杏仁、连翘、黄芩等,2味药的高频药物组为杏仁-甘草、黄芩-甘草、连翘-杏仁、麻黄-甘草等,3味药的高频药物组为麻黄-杏仁-甘草、金银花-连翘-甘草、石膏-麻黄-杏仁、石膏-杏仁-甘草等。互相关联的药物主要构成5组:①桔梗、甘草、五味子、生姜、细辛、麻黄、石膏;②忍冬藤、海浮石、桑叶、赤芍;③桂枝、前胡、麻黄、陈皮、半夏、桔梗、薄荷、茯苓;④橘红(陈皮)、桔梗、赤芍、半夏、连翘、桂枝、紫苏、甘草、荆芥;⑤前胡、旋复花、半夏、厚朴、杏仁、葶苈子。结论 重症流感样病例用药主要有清热类、止咳化痰类、解表类;关联的药物组以解表、通络、清热、化痰(饮)治法常见,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得出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培勋  龙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69-177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代人们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是以“象”的相似关联性研究为基础,发掘物质本质属性的实践方法。长期以来,“取象比类”便一直成为中医学广泛运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在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人研究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原创思维,并为中医学所长期应用,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内容,在时下的中医研究当中仍具备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众所周知,广东的中成药加工业始于隋代,有一批百年老号中药品牌,中药的人文社会基础丰厚;广东又是我国中成药工业的骨干地区,聚集着一大批重点企业,省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实力超群,学术气氛极为活跃,全省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达。因此,这里是一片沃土,也可以说遍地是黄金。正是这一背景决定了无论是“九五”还是“十五”,广东省的区域发展战略都具有很高的起点。读者从本文可以看到,广东省在建设高起点的研发体系方面,在强化培育骨干大企业和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可供借鉴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宝贵经验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科学内涵的医学科学,文化是其根本来源和学科灵魂,只谈技术不讲文化的中医学将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医院校应加强中医文化教育,首先,加强中医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中医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储备专业知识、提升中医思维;其次,加强中医文化教育也是加强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再次,加强中医文化教育对于促进中医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医院校应当考虑并高度重视在中医学教育中纳入中医文化教育。而关于中医文化教育的结构体系,则可以围绕培养兴趣、积累知识、提升思维、增强医德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在中国广州市及越南河内市进行,旨在分析慢性胃炎人群的中医证型分布及探讨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中药使用特点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证候归类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广州组多用健脾补气、疏肝解郁、清热化痰中药,河内组多用疏肝解郁、抑酸、活血止痛、补气健脾中药。[结论]同一个诊断、同一个诊别诊法的情况,广州与河内的中药材使用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中医药传入法国的历史,集中梳理中医药在法国4个历史阶段的概况,从七个方面对法国百年中医药进行了概述:针灸临床、经络研究和临床研究;经典翻译与国际标准;中医教育与考试认证;导引气功的发展;中药研究与中药业;政府合作民间交流;中医药目前状况与合法化前景。通过中药企业的落地生根、2016年以来针灸临床研究的重大变化、在国立医院面向大众开放的中医中心等实例,提示了中医药学同法国主流医学、替代医学进行交流、交融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和而不同获得增值效应;借石攻玉带来倒逼效应;镜面互鉴引起双赢效应。近年来从事中医药教育和实践的民间机构为争取中医立法的行动,则提示了中医药学在法国的全面认可只是时间问题,尽管雄关漫道前程一定光明。  相似文献   

17.
中药中成药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7  
罗国安  王义明  饶毅 《中成药》2000,22(1):71-79
从中药基础研究、中药生产、中药标准规范、生物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中药中成药现代化的研究进展,特别从中药化学成分、中药药理、中药材资源及中药质量标准三方面较详细介绍了中药基础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肥胖是由于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导致脂肪异常堆积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与遗传、免疫、情绪、环境、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肥胖增加了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骨关节炎和慢性肾病的风险,已经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市场上的减肥药有两大类,胰脂肪酶抑制剂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抑制剂,治疗措施虽有效,但是存在许多不良反应,不能确定其安全性。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疗效在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中得到广泛验证,以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为线索,阐述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理论基础,从脂肪组织形成和代谢的关键因子角度,总结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作用靶点,提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瘦素(Leptin)、解偶联蛋白1(UCP1)为其共性作用靶点,旨在为今后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实验设计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中医急诊医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前人有着丰富的理论与临床经验,在一些急性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以及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当代社会中,中医急诊医学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有着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但其发展前景依旧是客观的,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近代科学技术对中药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列举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指出中药的发展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