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黄升麻汤列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357条,此方药味数量较多,组成相对复杂。麻黄升麻汤所针对的病机是脾阳不足,清阳不升,虚火上炎,郁于肺络,其治疗以宣散郁火及升阳举陷之法为主。故麻黄升麻汤不仅树立了升阳散火法的典范,且对于《伤寒论》厥阴病的特性及治法的理解,均有着相当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介绍李赛美教授运用麻黄升麻汤的临床经验。结合《伤寒论》原文及古今医家注解,从方证相应的角度对麻黄升麻汤方、证、病因病机进行辨析。麻黄升麻汤具发越郁阳、清上温下、调和寒热之功,为表证误下脾阳受损、肺胃郁热、邪陷厥阴、阳气内郁所设。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证机相合的方法并结合《伤寒论》原文,对麻黄升麻汤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麻黄升麻汤的病因病机是表证误下,脾气受损,肺失治节,邪入厥阴,气机失调,相火被郁。它调和肝肺气机,又有滋液温中之功,可称为寒热平调的和解剂。并举相关医案,以期拓展该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专治太少两感证。本文参考《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籍探讨太少两感之痛证病因病机、病位及病理特征,明析麻黄细辛附子汤辨治太少两感痛证。举古籍中治痛之例以证之,并图谱化展示麻黄细辛附子汤所主诸痛证,拓展其治痛范畴,为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麻黄升麻汤出自仲景之《伤寒论》,原方主治伤寒表证失治,邪入厥阴,上热下寒者。全方集升阳、解表、清热、温中于一体,药味繁多而自成体系。仝小林教授通过在临床中体悟麻黄升麻汤的运用要点,认为此方可治疗郁火证,且尤适用于郁火之重症者。其临证常用此方治疗郁火证重症患者,但见阳气郁滞、火毒上攻、脾胃虚弱之病机而用之,随症加减化裁,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6.
蒋燕 《中医杂志》1995,36(4):203-204
“火郁发之”,出自《内经》。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论述五郁时,针对火郁所致诸多病证制定的治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五郁之发,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人与天地相应,亦能因郁致病。《内经》的五郁,即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虽以五行立名,实指六淫之邪导致五脏郁证,故其治法,是以五脏的特性及其病理特点为主要依据。经言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火郁发之,属治则范畴。  相似文献   

7.
分析《伤寒论》厥阴病篇之条文,论述了什么是厥阴,《伤寒论》中厥阴病之性质,其本证、变证、鉴别及其证治。从而认为“厥”有二个不同概念:一是文字义,二是病证名。不能将六经中的厥阴之“厥”与厥证之“厥”相混淆。  相似文献   

8.
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功效为清上温下,发越郁阳。该方历来存在争议,临床应用较少,范围局限。笔者结合各家注释与临床经验,认为麻黄升麻汤主治“肺热阴伤、阳虚水饮”的病机,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机相契合。按照方机对应的用药思路,应用麻黄升麻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可望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桂荣 《河北中医》2009,31(10):1504-1504
《伤寒论·厥阴病》357条云:“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仲景所创麻黄升麻汤,为治疗厥阴误下变证,上热下寒,虚实互见,阴阳错杂之证。由于本方适应证很少见.故自仲景以来,历代医家应用其治验者亦极少。笔者偶得临证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以及水郁折之5个验案探讨《黄帝内经》中五郁治则在临床运用的关键在于审证求因,辨证正确,因人因证而异,其五郁治则方可灵活变通、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