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基于胆汁酸代谢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探讨芍药苷调控胆汁酸改善胆汁淤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连续7 d ig熊去氧胆酸(ursodesoxycholic acid,UDCA)或芍药苷,于实验第4天ig 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建立胆汁淤积模型。通过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病理组织染色、胆汁酸体积流量明确芍药苷缓解胆汁淤积的药效学基础。收集大鼠胆汁进行胆汁酸代谢组学分析,收集肝脏检测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和胆酸盐外排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表达。结果 药效学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直接胆红素(dire...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和生物网络分析整合策略研究益肾固络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关键代谢途径和潜在靶点。方法:建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的CGN大鼠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代谢组学筛选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尿液内源性代谢标志物和代谢途径。整合生物网络分析工具对益肾固络合剂调节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网络分析,挖掘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生物功能和潜在靶点。结果:基于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花生四烯酸等20个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内源性代谢标志物。对益肾固络合剂调控的关键内源性代谢物生物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四烯酸代谢是益肾固络合剂发挥治疗CGN作用的潜在关键通路,其代谢途径上的细胞色素P450 4A11(CYP4A11)等10个靶点为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潜在靶点。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作用机制,为益肾固络合剂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天麻干预前后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和天麻组(2 mL/200g天麻提取液),每组7只,另取7只Wistar大鼠设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离、分析各组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组大鼠的宏观体征改善,治疗2、4周收缩压下降(P<0.01)。正常组、模型组、天麻组的代谢谱明显分开,模型稳定性良好。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组整体代谢模式和个体代谢物发生改变,鉴定出潜在生物标志物27个,主要涉及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代谢、胆汁酸生物合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结论天麻可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炎症物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持续性关节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发生与内源性代谢产物及肠道菌群的紊乱密切相关。栀子是我国最常用的药食同源资源之一,常用于防治黄疸、炎症、疼痛、发热等,但栀子改善RA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和16S r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法关联分析,以阐释栀子改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RA的作用机制。药效学结果表明,栀子能显著改善佐剂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症状,且栀子低、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IL-1β水平以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P<0.05,P<0.01)。代谢组学涉及的通路主要为α-亚麻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链球菌属、费克蓝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和科萨克菌属可能是栀子改善AA大鼠的关键肠道微生物。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E-NMe[18:1(9Z)/20:0]、PC[20:1(11Z)/18:3(6Z,9Z,12Z)]和PC[20:0/18:4(6Z,9Z,12Z,15Z)]等差异代谢物与差异代谢菌具有显著相关性。综上,栀子可能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组成和α-亚麻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相关代谢通路,从而间接发挥改善RA的作用,研究结果为从多组学角度阐释栀子改善RA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后出现的以描述机体对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修饰下所产生的代谢变化规律为目标的新兴“组学”,用于疾病诊断、药物代谢、毒理代谢等方面,已成为国际上疾病与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焦点。而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异变引起全身代谢的紊乱,但目前代谢产物的全面检测技术的缺乏,代谢组学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选择高血压前期肝火亢盛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UPLC-Q-Exactive MS技术,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分析高血压前期肝火亢盛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浆样本,并结合多元统计学及代谢通路分析方法,筛选高血压前期肝火亢盛证患者的差异代谢标志物和代谢通路.分析鉴定得到雄酮、溶血磷脂酰胆碱等33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和甾...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其多基因、多因素及异质性的特征,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未收到令人完全满意的疗效。代谢组学以整体的视角对生物体的代谢网络变化进行研究,并将代谢物与生物过程关联起来,揭示机体变化。近年来,研究者们将代谢组学方法运用于高血压的研究,分别从发病机制、潜在生物标志物、生活方式干预的影响、降压药物起效机制等方面,以人或动物的血液、尿液或组织中代谢产物为研究对象,运用非靶向或靶向的思路开展研究。肠道菌群、氧化应激、脂肪酸、氨基酸等代谢通路成为新的关注点,由此发现的代谢物(组)有可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一步成为高血压早期诊断的依据以及治疗的靶点。此外,中医药无论在辨证或者治疗上都是一个整体复杂系统,代谢组学与之十分契合,中医药工作者也将该方法运用于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生物学基础及降压中药作用机制的阐明。不同证型之间代谢物组有明显差异,中药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恢复高血压带来的代谢物扰动,这很可能是中药降压的药理途径之一。近年来高血压代谢组学研究已取得诸多进展,但在数据分析与整合(不同研究之间、不同组学之间)及因果关系的探讨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大鼠(WKY)血浆代谢组差异,确证高血压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人参总皂苷对SHR血压及代谢组的影响。方法:15只12周龄的雄性SHR和15只同龄WKY大鼠经2周适应性饲养后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同时收集血浆应用GC/MS测定内源性代谢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PLS-DA)分析两组动物的代谢谱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标记物。将SHR随机分成3组,人参总皂苷组:100mg.kg.d-1;卡托普利组:100mg.kg.d-1;SHR模型组:等量0.5%CMC-Na及WKY组等量0.5%CMC-Na,连续灌胃4周,SHR模型组和人参总皂苷组继续给药至8周后,测量大鼠尾动脉SBP、DBP及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的SBP、DBP及血浆代谢组均有显著差异,SHR组内源性代谢物中十六酸、吡喃半乳糖、十八碳二烯酸、羟基丁酸等化合物的浓度显著增高。给药后,卡托普利组能显著降低SBP(P<0.01)和SBP(P<0.01);尽管人参总皂苷组对血压的作用不如卡托普利组明显,但前者的代谢谱较后者向正常组代谢谱靠近的趋势更加明显。结论:SHR组和WKY组血浆代谢组有显著差异,这将为进一步探讨高血压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提供物质基础。长期应用人参治疗,能改善血浆代谢组,使机体的功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阳方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肾阳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2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从双侧卵巢附近切除少量脂肪组织,模型组和肾阳方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造模手术1个月后模型组和肾阳方组大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进行肾阳虚证造模。造模结束后,肾阳方组以肾阳方药液灌胃,其余2组均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60 d。药物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指标检测,以Micro-CT检测大鼠L4骨密度及骨组织微结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肾阳虚证表现,肾阳方组大鼠肾阳虚证表现较模型组明显改善。(2)血清指标检测结果。3组大鼠雌二醇(estradiol, E2)血清含量、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血清含量、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骨钙素(osteocalcin, OCN)血清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脑心通胶囊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8只。药物组给予脑心通胶囊1.5 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日早、晚各1次,共7次。实验第3天第5次给药后模型组和药物组给予肾上腺素(0.8 mg/kg两次)制备急性血瘀证模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大鼠血浆代谢轮廓,采用Progenesis QI和Sim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及差异内源性代谢物筛查,通过MetaboAnalyst数据库对代谢通路进行分析。通过MBRole 2.0数据库对差异内源性代谢物的作用靶标进行筛选,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脑心通胶囊中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标进行筛选,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差异内源性代谢物-靶标-脑心通胶囊活性成分网络。结果 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鉴定得到白三烯A4、21-脱氧皮质醇、7α-羟基-3-氧代-4-胆甾烯酸酯、17α,21-二羟基孕烯醇酮、1-磷酸鞘氨醇和鹅去氧胆酸6个差异内源性代谢物,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和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胆酸类成分的牛胆粉质量控制方法,对市售牛胆粉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可能存在的摻伪情况。方法建立同时测定牛、羊、猪、鸡、鸭等动物胆粉中胆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对自制样品与企业收集样品分别进行研究,以自制样品为主要依据,考察牛胆粉与猪、羊等动物胆粉的差异及含量规律,评价企业收集样品的质量及可能存在的掺伪情况。结果建立了HPLC-ELSD法同时测定牛、羊、猪、鸡、鸭等动物胆粉中12种胆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分析23批自制动物胆粉的测定结果,明确了牛胆粉与其他动物胆粉中胆酸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分析23批企业收集牛胆粉样品的测定结果,发现了牛胆粉中可能掺杂羊胆粉、胆酸下脚料两种主要掺伪情况。23批企业收集样品中仅8批符合规定,合格率仅34.8%,品种质量亟须加强提升和监管。结论研究建立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牛胆粉的质量,识别牛胆粉中可能存在的掺伪情况,为提高牛胆粉的质量标准及加强市场监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内源性代谢物的角度研究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证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苯甲酸雌二醇-缩宫素联用致大鼠痛经模型;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痛经大鼠血浆中代谢物的指纹图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和负离子模式(ESI-)对样品进行检测,m/z 50~1 000,结合质谱信息和公共数据库检索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鉴定;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筛选正常组、痛经模型组和四物汤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分析。结果:痛经模型大鼠中检测鉴定23种内源性代谢产物;其中痛经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黄体酮,11-脱氧皮甾醇,牛磺熊去氧胆酸和溶血磷脂酸为差异代谢物[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1,P0.05]。四物汤组与痛经模型组相比,L-苯丙氨酸,L-酪氨酸,N-苯甲酰甘氨酸,L-蛋氨酸,11-脱氧皮甾醇和硬脂酸甘氨酰胺为差异代谢产物(VIP1,P0.05)。结论:四物汤对原发性痛经证大鼠体内差异代谢物有一定的回调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影响类固醇激合成、溶血磷脂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GC-MS联用技术探索青蒿琥酯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为该药物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发光法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ell Titer-Glo~? Luminescent Cell Viability Assay)检测不同浓度青蒿琥酯(0,12. 5,25,50,100μmol·L~(-1))作用于人肝癌Huh7,SMMC-7721细胞24,48,72 h的活性。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青蒿琥酯作用于2种肝癌细胞(Huh7,SMMC-7721) 24 h后代谢物的变化,利用Postrun Analysis 4. 41工作站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两组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通过Metabo Analyst 3. 0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青蒿琥酯作用于2种肝癌细胞后,细胞内相同代谢物共有39种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涉及到氨基酰-转运RNA(tRNA)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5条代谢通路。结论:青蒿琥酯(12. 5~100μmol·L~(-1))均能够抑制肝癌细胞(Huh7,SMMC-7721)的生长,主要涉及到5条代谢通路,这可能是青蒿琥酯抗肝癌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蒸制次数的熟地黄中糖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采用传统方法加工的第1蒸至第9蒸熟地黄样品,分别对其水提液进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及LC-MS测定。采用SIMCA-P 13.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到差异标记物,通过多级质谱离子碎片及对照品比较对差异标记物进行鉴定。结果:经OPLS-DA共鉴定了6种糖类化合物,分别为甘露三糖、蜜二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其中甘露三糖和蜜二糖逐渐降低,在第9蒸熟地黄中相对峰面积最低,分别为0.60和0.52;阿拉伯糖逐渐升高,在第9蒸熟地黄中相对峰面积达到4.74;甘露糖先升高后降低,其相对峰面积在第5蒸熟地黄中最高,达3.33;而葡萄糖和半乳糖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PCA结果显示第1蒸至第9蒸熟地黄沿着PC1轴逐渐改变,糖类代谢物发生着显著变化。结论:不同蒸制次数的熟地黄样品中糖类成分差异较大,可为九蒸九晒熟地黄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胆南星中总胆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中药胆南星中总胆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鹅去氧胆酸为对照品,直接采用加入50%硫酸溶液,75℃水浴加热反应显色,于紫外分光光度计(377±2)nm波长处测定。结果鹅去氧胆酸在0.000 0~0.431 2 g.L-1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79%(n=5),RSD为3.02%。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胆南星中总胆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空间代谢组学技术结合药理指标,解析川贝母粉改善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川贝母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气管注射博莱霉素建立肺纤维化模型。术后川贝母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0.36、0.18、0.09 g·kg-1川贝母粉的水溶液,连续给药28 d,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收集肺组织及血液,通过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综合评估大鼠肺组织病理状况,利用空气动力辅助解吸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成像技术对不同实验组大鼠肺组织进行质谱成像分析,依据HE染色图选择模型组和川贝母高剂量组肺组织纤维化区域进行空间代谢组学分析,采用有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获得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t检验P<0.05及变异倍数分析来筛选组间差异代谢产物;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生化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筛选出的部分相关性强的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质谱成像实验结果显示,肺纤维化大鼠在灌胃川贝母粉28 d后,其肺组织纤维化区域的L-精氨酸含量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具有明显差异,磷脂酰胆碱含量低于模型组大鼠肺纤维化区域中磷脂酰胆碱含量。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在灌胃给药川贝母粉28 d后,可以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量上升,高剂量川贝母粉灌胃给药后能够明显抑制HO-1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川贝母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的含量均降低,高剂量川贝母粉灌胃后能够明显抑制由博莱霉素引起的SOD、GSH、Nrf2含量降低及MDA含量升高的趋势。结论 川贝母粉灌胃给药可一定程度改善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NF-κB p65)、氧化应激(Nrf2/HO-1)等相关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蜘蛛香不同部位的代谢物差异,促进蜘蛛香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3个部位的代谢物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 从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中共鉴定出491个代谢物,主要代谢物有挥发油、多糖、氨基酸等。蜘蛛香根茎、根和叶中的代谢物差异显著,根与叶、根茎与叶、根与根茎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分别为145、109、122个,根茎和叶中含莪术烯醇、4-羟基肉桂酸、芥子酸胆碱、5-羟基-1-四氢萘酮、4-乙基苯甲醛、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5-胸苷酸二钠盐较少,而根中较多;根和根茎中含茶碱、芹菜素和阿尔泊酚酸较少,而叶中较多。根茎、根和叶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类苯丙酸生物合成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和丙氨酸、天冬氨酸与谷氨酸代谢通路。结论 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中含有挥发油、多糖、氨基酸等大量的差异代谢物,研究结果可为蜘蛛香不同部位关键代谢物的挖掘和充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沙米地上部分不同组织的代谢物,分析不同组织的差异标志代谢物,挖掘其有效药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基于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沙米地上组织的药用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三重四级杆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代谢物定量分析,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沙米地上不同组织差异代谢物。结果:通过代谢组分析共检测到沙米地上组织中的506种代谢物,其中具有药用活性的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多酚类、维生素、萜类、氨基酸等,大部分活性物质在沙米地上组织中含量明显富集,部分代谢物在叶、茎、穗中含量分布存在差异,穗中氨基酸含量显著,叶、茎中黄酮类、多酚类、生物碱类、维生素等次生代谢物含量显著。结论:沙米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菌、降血压、降血脂和保护心脑血管等功能。该研究不仅支持利用沙米地上组织开发新药极具前景,同时还为沙米作为新型中草药资源提供重要数据,推动我国干旱区、半干旱区可持续生态农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16种胆汁酸浓度的LC-MS/MS法。方法鼠血浆样品经过甲醇沉淀蛋白后,上清液挥干,流动相复溶后,用XtimateTMC18柱分离,以甲醇-醋酸铵及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1,进样5μL分析。结果 16种胆汁酸在0.005 6~3.800 0μmol·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浓度为0.005 6μmol·L-1,低、中、高浓度的萃取回收率在70.3%~107.2%之间,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2.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处理简便,适用于血浆中胆汁酸浓度的测定,为临床血浆样品中胆汁酸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