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麻醉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组、抑制剂组、激动剂组,每组15只。银杏叶组、抑制剂组、激动剂组从麻醉前3 d腹腔注射银杏叶注射液(2 mL/kg),1次/d,连续给药3 d;抑制剂组在麻醉前腹腔注射EX527(5 mg/kg);激动剂组在麻醉前腹腔注射SRT1720(200 mg/kg)。水迷宫观察认知功能程度,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组织超微结构,检测Iba-1、IL-6、IL-8、TNF-α、SOD、MDA、SIRT1、NF-κB、IκB-α、Bcl-2、Bax、Caspase-3指标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抑制剂组比较,银杏叶组和激动剂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改善,突触数量增多,SIRT1、IκB-α、Bcl-2、SOD表达升高,IκB-α、Bax、Caspase-3、IL-6、IL-8、TNF-α、MDA表达降低(P<0.05);与银杏叶组比较,激动剂组的上述情况均较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的上述情况均较优(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改善麻醉引起的认知障碍,其机制之一可能通过SIRT1/NF-κB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RAW264.7细胞为炎症模型,探究黄芩汤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黄芩汤,筛选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剂量;将RAW264.7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先后加入黄芩汤和脂多糖(LPS),分别采用Griess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一氧化氮(NO)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将RAW264.7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设空白组、LPS组、LPS+黄芩汤组、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抑制剂(PDTC)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PD98059)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组、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JAK)抑制剂(AG490)组,先后加入相应的抑制剂和黄芩汤,并经LPS刺激后,提取RNA和蛋白,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p38MAPK、ERK、JNK和JAK m... 相似文献
3.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在于辨证论治。"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因多种外界或内在因素引起,经治疗1个月以上,愈合进展缓慢或仍未愈合的创面,多种疾病的过程中皆可出现"慢性难愈合创面",主要包括创伤性溃疡、糖尿病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压迫性溃疡,亦包括消化性溃疡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等,中医同属"溃疡"的范畴。虽发病机制复杂,其辨证总属"气虚毒损证"。故文章以"异病同治"为指导,系统论述"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因证治,从而为中医药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人参治疗糖尿病和勃起功能障碍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与关键通路,以探究人参“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医药证候关联数据库(SymMa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获取人参所含成分及靶标,结合OMIM、GeneCards疾病数据库分别获取糖尿病和勃起功能障碍2种疾病的共同靶标,将二者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蛋白质靶标并导入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交互网络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模块及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功能注释。结果:人参治疗糖尿病和勃起功能障碍共病机制与药物应答、缺氧应答、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血管收缩调节、对尼古丁的反应等生物学功能相关联,主要通过调节cGMP-PKG、核因子κB、HIF-1、TNF等信号通路来实现异病同治的作用。结论:人参治疗糖尿病和勃起功能障碍的共病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参与血管生成、促进增殖细胞的迁移和趋化、降低血管内炎症等多途径综合干预,从而发挥单味中药“异病同治”的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温经化瘀止痛法(香延止痛方)对原发性痛经(PD)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PD的发病机制及温经化瘀止痛法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香延止痛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血府逐瘀汤“异病同治”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检索并结合文献筛选血府逐瘀汤11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匹配靶点官方名称。从OMIM、DrugBank、DisGNET、TTD、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构建“单味药—共有靶点—疾病”网络。建立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entiscape插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Tools-1.5.6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 筛选后得到血府逐瘀汤活性成分192个,作用靶点394个;与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且排序靠前的通路有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缺氧诱导因子-1、松弛素、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主要与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相关。本方中主要活性成分木犀草素、山柰酚、柚皮素与靶点蛋白蛋白激酶1、白蛋白、胰岛素结合较好。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发现血府逐瘀汤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 相似文献
7.
鼻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鼻黏膜炎性疾病,其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鼻炎治疗主要以化学药为主,具有治标不治本、不良反应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中医临床治疗鼻炎疗效显著,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可逆转的优势。目前相关实验研究多在啮齿类动物模型中开展,因此,在对常见鼻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基础上,对中药复方、中药单味药及中药活性成分治疗鼻炎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中医药治疗鼻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缺氧微环境下仙连解毒方对含溴结构域蛋白4(Brd4)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于缺氧培养箱或常氧培养箱中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给予仙连解毒方(0.8、1、1.2、1.6、3.2、6.4、12.8 g·L-1)干预细胞48 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JC-1)检测仙连解毒方(1.25、2.5、5 g·L-1)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HT-29凋亡情况;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HT-29细胞增殖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rd4及其下游蛋白如c-核蛋白类基因(c-Myc)、六亚甲基双乙酰胺诱导蛋白1(HEXIM1)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仙连解毒方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仙连解毒方(0.8、1、1.2、1.6、3.2、6.4、12.8 g·L-1)组均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细胞活力(P<0.05,P&l...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小鼠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探讨小檗碱缓解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制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造模成功后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小檗碱,空白组和模型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裘氏内异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MAPK/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8周龄未孕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3.60 g/kg孕三烯酮)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1.80、3.60、7.20 g/kg裘氏内异方)各10只。采用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评分评估各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子宫组织雌激素(E2)、雌激素受体(ER)、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相关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 (bcl-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子宫组织丝裂原激活化蛋白激酶(MEK-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ERK1/2)、核转录因子(NF-κB)、原癌基因(c-jun)、即早基因(c-fos)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评分均降低...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冠心病(CHD)均属于重大慢性血管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群健康,临床常相伴出现,积极探索二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关联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中医学认为,心与目生理上以气、血、脉为桥梁相互沟通,“瘀血阻络”是DR与CHD的共同中医病机,其机制涉及炎症、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障碍等。活血化瘀在异病同治及共病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内皮素-1(E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的表达,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启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和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河马/Yes相关蛋白(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过渡孔和抗血小板凝集等多途径治疗DR及CHD,从生物学角度为中医药防治DR及CHD提供了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选择策略及思路。后续研究应着重构建临床相关的共病模型、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充分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1,(1):19-26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生脉饮"异病同治"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收集生脉饮组方药物的所有化学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相关的靶点,将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比对筛选后,分别构建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String平台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找出关键基因靶点;分别使用DAVID数据库和Cytoscape3.6.1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并分析PPI网络数据。结果共筛选出生脉饮50个活性成分和3754个潜在作用靶点,糖尿病、心力衰竭相关靶点分别为218、317个,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作用核心靶点分别为109、196个;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筛选出生脉饮对糖尿病和心力衰竭具有作用的通路,根据度值对PPI网络数据分析选取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主要药效靶点各10个。结论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和心力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可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四妙勇安汤在“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共同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四妙勇安汤中4味中药相关的所有单体和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并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作用网络;通过GeneCards和NCBI数据库获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相关基因,并与药物作用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三者的靶点关联网络;输入共有靶点于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进行GO(gene ontology)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结果 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0%和类药性指数为≥0.18,筛选得四妙勇安汤活性化合物,计120个,并预测到205个潜在靶点,对两种疾病共有靶点共48个。GO功能富集生物过程条目计46项(P<0.01),同时在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上有147条信号通路(P<0.01),其中靠前的多条信号通路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结论 该研究表明四妙勇安汤主要是通过调控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达到“异病同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机制,并通过荟萃分析证实其“异病同治”的疗效和炎症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脏躁”与“百合病”相似。脏躁乃情志抑郁,五志化火,脏阴被耗。“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均属于现代医学抑郁证的范畴,其病因多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宜理气开郁、调畅气机,临床多用逍遥散合百合方治疗肝气郁滞、心神失养导致的脏躁证,功能疏肝解郁,宁心安神,效果显著。现拾取验案2则,通过阐述陈大权教授应用逍遥散合百合方异病同治的经验,解析其辨治策略,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中医学术发展史便可发现,历代医家都是对人类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新的认识并以此指导临床选方谴药,在临床上获效之后才创立各家学说的。张仲景著《伤寒论》,创六经辨证,始于辛温解表,终于回阳救逆。叶天士著《温热论》,创卫气营血分证,始于辛凉解表,终于养阴清热。笔者则是从异病同证 相似文献
17.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4)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七味药物组成,主要用于治疗阴疽。遵循辨证施治原则,治疗心律失常、腰椎骨质增生,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高尿酸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异病同治的规律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高尿酸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并进行可视化,提取两病共同的证候分类及其相应的中药配伍组合。检索中药配伍组合活性成分对应的人类靶蛋白和两病的相关基因;在分子网络分析平台分别构建靶蛋白和基因分子网络,通过网络映射分析,找到中药配伍组合治疗两病相关的通路和高连接分子。结果:痰瘀互结证是两病最常见的共同证型,方证对应,中药配伍组合(丹参、大黄、茯苓、泽泻、当归、白术)是治疗两病共用使用最多的药物;这些药物可能通过调控5个分子(26 S蛋白酶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核转录因子-κB,泛素C和蛋白激酶B)和1个生物学通路(肝X受体/维甲酸X受体激活通路)对两病发挥协同治疗效应。结论:高尿酸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异病同治的生物学基础;文本挖掘和生物信息分子网络分析是探索疾病异病同治基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值或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总有效率为98.26%,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同证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异病同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