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3种中药注射液对主动脉弓缩窄(TAC)致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疗效差异,基于“方证对应”理论探讨模型的中医证型,从代谢角度揭示方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对大鼠进行TAC术,造模成功将其后分为模型组、丹红注射液组(6.0 mL·kg-1)、参麦注射液组(6.0 mL·kg-1)、参附注射液组(6.0 mL·kg-1)和曲美他嗪组(10 mg·kg-1),另设立假手术组作对照。药物干预15 d后,对各组进行超声心动图、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肌组织病理染色检测,对比疗效以遴选有效注射液;运用比色法检测有效注射液干预后的血清糖脂代谢指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观察心肌组织代谢产物与关联代谢通路。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下降(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和NT-proBNP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红注射液组LVEF和FS显著上升(P<0.01),LVIDd、LVIDs、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参附注射液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参麦注射液组的LVIDd明显上升(P<0.05),NT-proBNP水平显著上升(P<0.01);曲美他嗪组LVEF和FS显著上升(P<0.01),LVIDs和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丹红注射液组与曲美他嗪组的血清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回调(P<0.05,P<0.01);丹红注射液组的9种心肌产物回调,涉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酯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曲美他嗪组的10种心肌产物回调,涉及甘油磷脂代谢。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TAC致心力衰竭模型的疗效显著且优于参附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推测该模型与心血瘀阻证密切关联;丹红注射液干预模型的生物学机制涉及调节糖脂代谢、氨基酸代谢、丁酸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苓桂术甘汤对心肌梗死(MI)后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线粒体分裂-融合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单磷酸腺苷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仅穿线不结扎)、模型组(生理盐水,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心端)、苓桂术甘汤组(4.2 g·kg-1)、卡托普利组(0.002 57 g·kg-1),每组10只,连续给药28 d。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检测大鼠心功能参数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比色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TP)水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Ⅰ~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irt3、磷酸化(p)-AMPK、磷酸化动力相关蛋白1(p-Drp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线粒体分裂因子(MFF)、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显著升高(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病理损伤明显,ROS、MDA水平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SOD水平、ATP含量、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Ⅰ~Ⅳ)显著降低(P<0.01);p-Drp1、Fis1、MFF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1),Sirt3、p-AMPK、OPA1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苓桂术甘汤组与卡托普利组LVIDd和LVIDs显著降低(P<0.01),LVEF和LVFS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与病理损伤明显减轻,ROS、MDA水平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ATP含量、膜电位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Ⅰ~Ⅳ)显著升高(P<0.01);p-Drp1、Fis1、MFF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Sirt3、p-AMPK、OPA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苓桂术甘汤可缓解心肌细胞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其作用可能与线粒体分裂-融合、Sirt3/AM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构建正常高值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模型,分析该模型大鼠的血清代谢物,阐释正常高值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模型的代谢特征。方法 采用纯化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硝基-L-精氨酸(L-NNA,剂量7.625 mg·kg-1)的方式构建模型,正常组大鼠喂养普通生长繁殖饲料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情况,测量大鼠体质量和尾动脉血压,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对模型进行评价;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大鼠血清代谢物变化,采用流动相0.05%甲酸水溶液(A)-0.05%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3 min,2%B;3~9 min,2%~40%B;9~18 min,40%~98%B),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采集范围m/z 80~1 000;结合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组间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毛色较暗、懒动、便溏,血压稳定保持在160/88 mmHg左右(1 mmHg≈0.133 kPa),体质量、血糖、TG、TC、LDL-C、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GSH-Px含量显著降低(P<0.01);正、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115个,其中45个上调,70个下调[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1,P<0.05且差异倍数(FC)≥2],包括吲哚乙醛、5-羟色胺、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黄嘌呤等,主要通过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色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途径调控血压。结论 采用纯化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L-NNA的方式可以成功构建正常高值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模型,吲哚乙醛、5-羟色胺、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黄嘌呤可作为该模型大鼠特征性血清差异代谢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益心泰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线粒体分裂蛋白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5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心泰低、中、高剂量组(1.4、2.8、5.6 g·kg-1)、曲美他嗪组(10 mg·kg-1),各给药组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2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 BNP)、B型利钠肽(BN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检测心功能指标;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法观察心脏病理形态学改变,使用Image J软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线粒体分裂因子(Mff)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T-pro BNP、BNP含量显著升高(P<0.01),ATP含量显著降低(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下降(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升高(P<0.01),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多、CVF上升(P<0.01),心肌及线粒体出现损伤,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1),心肌组织线粒体分裂蛋白Fis1、Mff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低、中、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血清NT-pro BNP、BNP含量降低(P<0.05),ATP含量升高(P<0.05),益心泰低、中、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LVEF、LVFS升高(P<0.01),LVIDd、LVIDs均降低(P<0.01),各剂量益心泰治疗组及曲美他嗪组心肌炎症损伤减轻、纤维化得到改善,CVF降低(P<0.01),各剂量益心泰治疗组及曲美他嗪组心肌线粒体结构得到改善,各剂量益心泰治疗组及曲美他嗪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下降(P<0.01);益心泰中、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心肌组织Fis1、Mff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益心泰可改善线粒体结构、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提升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线粒体分裂蛋白Fis1、Mf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卵巢切除结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观察淡豆豉异黄酮(ISSP)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并从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肝X受体α/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PPARγ/LXRα/ABCA1)信号通路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阿托伐他汀钙,3.03 mg·kg-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淡豆豉异黄酮,2.5、5、10 mg·kg-1),每组10只,以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同时喂食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另取10只ApoE-/-小鼠,以手术切除卵巢旁脂肪同时喂食高脂饲料的方法作为假手术组,其中部分小鼠因术后感染死亡,最终确定每组为6只小鼠,术后1周开始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等量生理盐水。12周后检测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及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成及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PPARγ、LXRα、ABCA1、ABCG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TNF-α及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肝脏脂肪空泡明显,脂质沉积显著,肝脏中TC、TG、NEFA含量显著增多(P<0.01);肝脏PPARγ、LXRα、ABCA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ABCG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和淡豆豉异黄酮中、高剂量组可使小鼠血清TC、TG、LDL-C、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肝脏脂肪空泡及脂质沉积显著减少,肝脏中TC、TG、NEFA含量明显增多(P<0.05,P<0.01);肝脏PPARγ、LXRα、ABCA1和ABCG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 淡豆豉异黄酮可能通过PPARγ/LXRα/ABCA1信号通路调节脂质代谢,减少血清炎症表达及肝脏脂质沉积从而改善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环磷酰胺致大鼠少弱精子症模型,研究益肾生精方对少弱精子症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8只SD雄性大鼠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连续5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5 mg·kg-1·d-1)制备大鼠少弱精子症模型,而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生精方低、中、高剂量组(2.91、5.83、11.66 g·kg-1),五子衍宗丸组(1.03 g·kg-1),左卡尼汀组(0.17 g·kg-1),每组8只。药物干预28 d后,记录大鼠体质量、睾丸质量和指数;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检测附睾中精子质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水平;原位末端标志法(TUNEL)检测睾丸组织中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睾丸质量和指数、精子浓度和活力显著降低(P<0.01),睾丸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生精方中、高剂量组、五子衍宗丸组和左卡尼汀组可提高体质量、睾丸质量和指数,并提高精子浓度和活力;降低睾丸病理评分。氧化应激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中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生精方高剂量组、五子衍宗丸组和左卡尼汀组可以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P<0.05,P<0.01)。血清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水平显著降低(P<0.01),FSH和LH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生精方组、五子衍宗丸组和左卡尼汀组可以显著提高T水平(P<0.01),降低LH水平(P<0.05,P<0.01)。TUNEL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生精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生精方中剂量组、五子衍宗丸组和左卡尼汀组可显著降低凋亡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cl-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益肾生精方高剂量组、五子衍宗丸组和左卡尼汀组可以明显升高Bcl-2蛋白水平,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P<0.05,P<0.01)。结论 益肾生精方可改善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的精子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调节性激素水平以及抑制生精细胞凋亡等多个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从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层面探究脾胃湿热证候本质。方法 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及模型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增加200 g·L-1蜂蜜水自由饮用,猪油与白酒隔日交替灌服,共喂养17 d,第10天起每日相同时间将大鼠置于温度30~34 ℃、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2 h,共7 d,建立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并通过观察一般体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T)含量及胃肠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模型进行评价;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进行尿液代谢组学分析,检测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3 min,1%~18%B;3~8 min,18%~40%B;8~10 min,40%~100%B),流速0.4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扫描范围m/z 50~1 000。利用单变量与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组间差异离子,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其元素组成,将碎片离子信息与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等数据库匹配以鉴定生物标志物。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获得代谢物的生物信息,采用MetaboAnalyst 5.0软件分析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肛温显著上升(P<0.01),血浆MTL和G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胃及结肠组织出现充血、出血及炎性浸润等病理性变化;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发现L-组氨酸、柠檬酸、异柠檬酸等25个差异代谢物可作为脾胃湿热证的生物标志物,其中13个代谢物为内源性物质的Ⅱ相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硫酸结合物和乙酰基结合物),涉及组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 脾胃湿热证主要引起组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3条代谢通路的紊乱,以及内源性代谢物的活性/失活状态失衡,可能涉及机体免疫应答、物质及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和肠道菌群等方面,可为脾胃湿热证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细胞自噬角度探讨槲皮素调控膝骨关节炎(KOA)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软骨细胞、传代培养,及用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Ⅱ)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原代细胞;将脂多糖(LPS)诱导的软骨细胞分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10 mg·L-1 LPS处理48 h)、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10 mg·L-1 LPS处理48 h+50、100、150 mmol·L-1槲皮素处理24 h)。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LPS(2.5、5、7.5、10、12.5 mg·L-1)对软骨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增殖的抑制作用;槲皮素(50、100、150、200 mmol·L-1)对LPS诱导的软骨细胞不同时间(12、24、48 h)增殖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泛素结合蛋白p62(p62)蛋白表达。用3-甲基腺嘌呤(3-MA)干预LPS诱导的软骨细胞,分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10 mg·L-1 LPS)、槲皮素组(模型组+100 mmol·L-1槲皮素)、3-MA组(模型组+100 μmol·L-1 3-MA)、3-MA+槲皮素组(模型组+100 μmol·L-1 3-MA+100 mmol·L-1槲皮素),先用LPS处理48 h后,3-MA处理2 h,再用槲皮素干预24 h。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B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表达。结果 Collagen Ⅱ免疫荧光鉴定结果示,所提取的细胞符合软骨细胞特征;CCK-8法筛选LPS最佳造模质量浓度为10 mg·L-1、48 h,槲皮素最佳浓度为100 mmol·L-1、24 h;WB结果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C3Ⅱ表达显著降低(P<0.01),p62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LC3Ⅱ表达显著升高(P<0.01),其槲皮素中剂量组最显著,p62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槲皮素中剂量组最显著;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MP-13表达明显升高(P<0.05),TIMP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3-MA+槲皮素组MMP-13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其中槲皮素组最显著,TIMP1表达显著升高(P<0.01),其中槲皮素组最显著。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示,槲皮素可恢复受损的软骨细胞形态;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结果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P<0.01);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3-MA+槲皮素组软骨细胞增殖显著升高(P<0.01),其中槲皮素组最显著;ELISA检测结果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3-MA+槲皮素组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其中槲皮素组降低最显著。结论 槲皮素可促进LPS诱导的软骨细胞增殖,调控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与代谢平衡,抑制炎症反应,恢复软骨细胞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槲皮素激活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芹菜素对人大肠癌CL1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人大肠癌CL187细胞,利用芹菜素(0、30、45、60 mg·L-1)进行干预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芹菜素对CL187细胞的增殖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芹菜素对CL187细胞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芹菜素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磷酸化(p)-Akt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JNK、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芹菜素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芹菜素组细胞克隆数和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克隆形成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不同浓度芹菜素干预CL187细胞48 h,与空白组比较,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细胞荧光反应增强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与空白组比较,芹菜素组(45、60 mg·L-1)抑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芹菜素组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芹菜素组促凋亡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P<0.01),芹菜素组(45、60 mg·L-1)促凋亡蛋白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芹菜素组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芹菜素组(60 mg·L-1)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芹菜素组(45、60 mg·L-1)p-Akt、ERK1/2、p-ERK1/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芹菜素组JNK、p-JN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芹菜素组(60 mg·L-1) 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芹菜素组p-p38 MAPK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芹菜素组p-Akt/Akt明显降低(P<0.05,P<0.01),芹菜素组p-ERK1/2/ERK1/2显著降低(P<0.01),芹菜素组(45、60 mg·L-1)p-JNK/JNK明显升高(P<0.05,P<0.01),芹菜素组p-p38 MAPK/p38 MAPK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芹菜素可抑制大肠癌CL187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和调控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疏肝补肾毓麟汤抑制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2(VDAC2)基因甲基化,通过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提高精子活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疏肝补肾毓麟汤高、低剂量组及左卡尼汀组,每组8只。采用腺嘌呤(0.05 g·kg-1)灌胃14 d,复制少弱精症大鼠模型;疏肝补肾毓麟汤组给予疏肝补肾毓麟汤高、低剂量(32.4,8.1 g·kg-1)灌胃;左卡尼汀组予以左卡尼汀(0.27 g·kg-1)灌胃。全自动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活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法检测精子线粒体膜电位差;免疫荧光法检测睾丸VDAC2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睾丸组织VDAC2 mRNA表达;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睾丸组织VDAC2基因甲基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睾丸组织cAMP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PKA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精子密度及活动率均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增高(P<0.01),睾丸组织VDAC2的mRNA及蛋白,PKA蛋白,cAM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VDAC2甲基化程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卡尼汀组、疏肝补肾毓麟汤高、低剂量组精子密度及活动率、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升高(P<0.01),睾丸组织VDAC2的mRNA及蛋白,PKA蛋白,cAM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VDAC2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P<0.01);与左卡尼汀组比较,疏肝补肾毓麟汤低剂量组精子密度及活动率、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1),睾丸组织VDAC2的mRNA及蛋白,PKA蛋白,cAMP含量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VDAC2甲基化程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 疏肝补肾毓麟汤可能通过抑制VDAC2基因甲基化,增加VDAC2表达,调节cAMP/PKA通路,改变线粒体膜电位增强精子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