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近年来,大量研究提出脑肠轴这一信号通路,表示肠道菌群通过脑肠轴途径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从中医角度来看,脑与肠在生理、病理、经络循行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平衡肠道菌群及脑肠轴可能对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有重要影响。针灸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控脑肠轴、调节神经系统、降低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来治疗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基于此,在临床防治AD时,应注重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以及腹部腧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年龄高度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是造成老年期痴呆的最主要原因,亦是导致老年人丧失日常生活能力的最常见疾病,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中医可将其归属于“痴呆”“呆门”“呆病”等疾患范畴,传统认为以肾虚为本,多从肾论治。课题组结合肝的生理病理特性,提出了“肝肾同调”是防治AD的重要思路。AD以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为主要病理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在A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调控神经免疫炎症将是治疗AD的重要靶点。该文基于“肝肾同调”的重要思路,遴选其代表名方黑逍遥散,从调控NF-κB/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神经免疫炎症角度探析防治AD的作用与机制,以期进一步推进黑逍遥散防治AD的深入研究,亦为中医药防治AD的思路策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化瘀祛痰方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化瘀祛痰组,每组8只.8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AS模型.造模后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275 mg/(kg·d)灌胃,化瘀祛痰组给予化瘀祛痰方...  相似文献   

4.
张欢  于睿  王大庆  赵宏月  张颖  梁健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086-2088
肝失疏泄膏脂转输障碍是血脂异常关键病机,而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肠道微生物调控脂质代谢成为基础和临床关注的热点,最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主要通过调控TMA/FMO3/TMAO通路干预脂质代谢,特别是影响RCT途径。膏脂转输障碍导致RCT受阻,提示肠道微生物改变可能与膏脂转输障碍密切关联。依据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提出"从肝论治"AS,组成疏肝清脂中药复方,探讨疏肝清脂法对消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制研究。本研究拟以高脂血症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肠道微生物组及其驱动的TMA/FMO3/TMAO通路为切入点,围绕RCT途径,利用宏基因组测序、LC-MS等技术,初步阐明肝失疏泄状态下肠道微生物调控膏脂转输的关键途径、环节及分子机理,并揭示疏肝清脂法的效应机制。丰富"肝主疏泄"理论的科学内涵,并为挖掘以肠道微生物组为有效靶点防治AS相关疾病疏肝降脂中药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5.
晕动病是指在乘坐交通工具过程中由于旋转刺激引起的一类前庭神经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根据症状调查表明:晕动病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的胃肠道症状,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伴随出现,同时这些胃肠道疾病及其伴随的情绪异常均会引起、加重晕动病发病;通过调理体质、饮食调节及中西医治疗调理胃肠道后,晕动病的发病率及症状会明显减轻,由上可看出晕动病与胃肠道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分析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的影响及针灸调理肠道菌群治疗晕动病的可行性,探讨肠道菌群及胃肠道与晕动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关系以及针灸治疗晕动病的切入点,以期为晕动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提供新见解。  相似文献   

6.
肝失疏泄膏脂转输障碍是血脂异常关键病机,而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throsclerosis,AS)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能调控胆固醇胆固醇逆转运(RCT)导致的动脉炎性反应,激活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但机制不清。前期工作发现,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是通过调控TMA/FMO3/TMAO通路在脂质代谢致AS中发挥促进作用,项目拟从TMA/FMO3/TMAO通路为切入点,制作病证结合的模型大鼠,研究肠道微生物组对膏脂转输障碍致AS的保护作用及对TMA/FMO3/TMAO通路的影响,阐明TMA/FMO3/TMAO通路及其调控的下游分子在肠道微生物组对膏脂转输障碍致AS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为寻找增强内源性TMA/FMO3/TMAO通路治疗靶点,来重建肠道微生物组稳态防治AS的疏肝清脂中药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其发病率正逐年增长。现有研究显示,抑郁症的发病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清浊相干”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中对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失常,清阳不升,浊气不降,浊邪宿积的一种概括。“清浊相干”导致脑失所养,浊邪上犯清窍是肠道菌群紊乱引发神志病的重要病机。逍遥散是疏肝健脾的代表方剂,现代研究表明逍遥散不但可以作用于胃肠道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以发挥抗抑郁作用。从肠道菌群紊乱角度,运用“清浊相干”理论来阐明逍遥散抗抑郁的理论基础,对探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拓宽逍遥散的临床应用具有巨大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中医称为"郁证",主要以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扰乱社交、工作等日常生活领域,还包括一些症状,如体质量变化,失眠或多眠,焦虑或精神运动迟缓,疲劳,或感觉内疚等。它是一种很复杂,异质性很大的精神类疾病,也是全球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探讨"肝与大肠相通"理论的中医学认识,从而分析"肝与大肠相通"理论的现代生物学内涵,研究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密切联系,为运用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失调进而使人罹患各种疾病,肠道菌群与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关系密切,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也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以“经典文献”为源,以“脾胃学说”为基,以“肠道菌群”为点,以“现代医学”为证,探索脾胃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性,进而认识到调理脾胃对防治功能性便秘的重要性,为同时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10.
覃一枫  杭晓敏  康安  唐于平  蒋建勤 《中草药》2017,48(19):4114-4119
伊立替康是治疗结直肠癌复发和恶化的常见化疗药物,其引起的迟发型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毒副作用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研究表明伊立替康的胃肠道毒副作用与其在"肠道菌群-肠-肝"轴中的代谢,及其诱导的胆汁酸、色氨酸等内源性物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在综述伊立替康在"肠道菌群-肠-肝"轴中的代谢及其对内源性物质代谢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内源性物质代谢异常与伊立替康胃肠道毒副反应间的关系,并介绍常见中药对其调控及防治作用,以期为相关药物的开发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何佳美  银子涵  梁繁荣 《陕西中医》2021,(11):1581-1585
“心合小肠”理论主要是指心与小肠通过经络系统发挥“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它们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经络上相互联系。肠道菌群与中医理论中的小肠功能相似,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吸收营养,它还能充当内分泌器官,起着调节机体生理、病理及免疫应答的作用,与宿主之间有着密切的信息交换,参与神经系统调节,形成肠道的生物学屏障。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了肠道菌群失调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这使“心合小肠”理论更受到认可和深化。同时,针灸作为传统治疗手段,对肠道菌群紊乱及心血管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拟从肠道菌群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与心合小肠理论的相关性探讨针灸改善肠道菌群的微生态从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肠-脑轴”理论探讨固本健脑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固本健脑复方低剂量组(TCM-low, TL)、高剂量组(TCM-high, TH)、阳性对照组(Psoitive control, PC),每组10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建立AD模型,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35 g/kg/d、2.070 g/kg/d固本健脑复方水煎液灌胃,阳性对照组灌胃113.4g/kg/d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水溶液,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8w。Morris水迷宫检测动物学习记忆和能力,western blot检测海马Aβ、BACE1、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16SrR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丰度,免疫组化检测大脑皮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coli)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下降(P<0...  相似文献   

13.
仝小林院士提出的糖络病学说,是指由血糖增高等因素引起的脉络损伤,即糖尿病基础上伴随的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临床常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在糖尿病的进程中占有重要部分,也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肠道菌群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中医药对糖络病患者的肠道菌群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但理论基础薄弱、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团队以“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主血脉”的中医理论为桥梁,构建肠道菌群与糖络病的联系,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糖络病及后期开展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迄今为止仍然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压控制不佳容易导致心、脑、肾等多器官的损害,造成高致残率、致死率,给个人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传统中医主要从肝肾探讨高血压的病机,而忽略了肺对高血压的重要影响,既往中西医对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认识难以由某种共同的途径相联系。近年来,肠道菌群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有众多研究报道其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该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经典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出发,阐明“肺-肠道菌群”通路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进一步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及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肺-肠轴”的发现为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现代生物学内涵,在微观上证明了肺脏疾病(包括肺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传统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与现代医学“肺-肠轴”的关系,进一步从肠道菌群探究肺癌的防治前景,特别是中医中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肺癌的潜在价值,促进“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学认识创新和发展的同时,为肺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增龄性神经退化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而迅猛增加,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如果缺乏有效防治措施,将给社会经济和医疗保障体系造成巨大冲击。研究发现细胞信号转导异常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关键环节,细胞信号转导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阐明中医脏象实质和中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肝肾相关"是"五脏相关"理论的核心板块之一,适用于复杂疾病发病机制的阐释,解释多证候的相关性,及指导临证处方用药。黑逍遥散作为本研究组基于肝肾相关理论防治AD的首选复方,可通过疏肝养血、健脾益肾,通脑络利神窍而发挥防治AD作用。本文基于"肝肾相关"理论,从中医学角度阐述了AD的发病机制,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前期研究,提出了从Ca~(2+)-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CaM)/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信号转导途径防治AD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其特征是持续性、并通常是进行性的气流阻塞,包括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在内的气道异常及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在内的慢性呼吸道症状等,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学提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认为肺脏和大肠在生理病理方面相互联系影响,可采用补益肺脾肾,以及祛痰、逐瘀等治法肺肠同治。肠道菌群在人体的免疫、神经和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肺肠组织结构功能,调节肺部炎症和免疫等作用于COPD。中医药能够调控肠道菌群使其恢复平衡,从而有利于COPD的恢复,如以补益肺补肾为主的治法能够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肺肠组织损伤,调节肺部免疫;以祛痰、逐瘀为主的治法能够调控肠道菌群,降低肺部炎症反应。该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以肠道菌群为关键点,阐述了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COPD的内涵,旨在为临床通过肠道菌群治疗COP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T2DM)现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负担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T2DM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态靶理论是中医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系统讨论了态靶理论、肠道菌群失调与T2DM形成的相关性,并认为通过靶向调节肠道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恢复有益菌群,可以达到中西医结合防治T2DM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肠道菌群结构及产物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中医药领域高度关注肠道菌群对疾病的影响,而肠道菌群主要通过炎症损伤血管内皮、造成脂质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及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膜等机制影响冠心病,通过类比发现此机制与中医脾胃失调、元气失养、阴火内生病机过程相通。因此,从“阴火”理论可指导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治疗冠心病,这将为冠心病的中医药临床防治和科学研究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其平衡影响着宿主的平衡和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针灸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文从理论、机制、应用三方面对针灸调节肠道菌群的现状进行综述。整理发现“脾胃”学说是针灸调节肠道菌群的理论基础,针灸调节肠道菌群多用于治疗肥胖、胃肠道、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微生物-脑-肠轴理论可能是针刺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机制。基于中医“脾胃”学说理论,针灸调节肠道菌群是否能运用于更多疾病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