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程长、治疗难、易反复,最后导致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RA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是由于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引起的肢体关节病变。往往寒热错杂、虚实同见、痰瘀互结,病程缠绵难愈。近年来滑膜细胞成为中药治疗RA的主要靶向,许多中药通过调节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分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滑膜细胞达到治疗RA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的影响,初步探讨TP干预FLS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FLS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TP进行干预,检测FLS细胞活性、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细胞中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后外用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滑膜组织增生,其发病机制中抗原特异性T细胞引起慢性滑膜炎起重要作用被广泛地接受.免疫抑制剂对RA的滑膜炎临床症状有效.提示T淋巴细胞与关节炎症状有关.尽管很多人热衷于T细胞抑制疗法,但是临床对比研究大多另人失望.后期侵蚀软骨、骨和韧带的侵入区称为"血管翳",最后导致关节的变形和强直.本研究针对RA早、中、后期,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RA不同时期疗效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卵蛋白诱导的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明确兔类风湿性滑膜细胞培养的条件,储备后期用于实验研究的滑膜细胞,为后期体外细胞实验提供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健康大耳白兔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模型组4只,模型组建立卵蛋白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动物模型建成后第2周取模型组兔膝关节滑膜细胞培养、传代、收集冻存细胞,1月后复苏细胞。结果:模型组兔膝关节病理切片见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增生明显,血管翳形成,并侵蚀和破坏软骨;培养的滑膜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和特征,呈长梭形极向生长,成功储备及复苏滑膜细胞。结论:成功建立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成功地培养出了兔膝关节类风湿性滑膜细胞。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雷公藤在佐剂性关节炎中的研究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AA是最为经典、最为常用的RA实验模型之一,目前仍是我国筛选治疗RA新药的推荐模型,国内研究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其中包括雷公藤对AA模型治疗理及机理方面的研究。抗炎作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F2)、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报道的关于中药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干预机制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等大型数据库及国外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干预机制研究方面的文献,发现中药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干预机制主要涉及调控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通路、基因表达等方面,通过多靶点系统的干预病理过程。目前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可从多种途径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显示了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优势和前景,但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准确辨证和精确配方仍有待探索。开展大样本采集和大数据挖掘,进行中药复方辨证论治机制研究将是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血管新生与中医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对1988年至2011年发表的200余篇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从类风湿性关节炎(RA)血管新生与滑膜炎症的关系、滑膜血管新生的调控和研究模型以及中医药对其干预的实验研究进展等方面归纳总结.RA滑膜血管新生是一个由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介质调控的复杂过程,机制尚不清楚,但血管新生由滑膜炎症所介导,二者相互交织、协同作用是重要原因;RA研究学者常将血管生成的体内外模型应用于滑膜血管新生的发生机制及药物的干预影响方面的研究,近年有学者将RA滑膜移植入整体动物体内以建立可供动态观察滑膜血管新生过程的模型,如非侵蚀性的RA滑膜血管皮瓣窗和SCID-HuRAg嵌合体模型等;中医将RA归属于“痹证”和“络病”范畴,有学者认为RA络病的实质是滑膜血管增生,实验研究也显示具祛风胜湿、活血化瘀、虫类搜风等“通络开痹“功效的中药和复方有较好的抗RA和滑膜血管新生作用.滑膜血管新生在RA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但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治疗策略.中医药在干预RA滑膜血管新生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并显示良好的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8.
王连荣  吴伟康 《中药材》2001,24(11):837-839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被认为致病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利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评价中药的药效及探讨其作用的机理是寻找新疗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在艾灸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NF-kB)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分析,深入挖掘艾灸治疗RA抗炎效应的细胞信号转导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摘肾上腺组、假手术组,每组各10只。右后足足垫部皮内注入福氏完全佐剂0.1mL制作RA模型。造模成功后第6天手术摘除摘肾上腺组大鼠双侧肾上腺。造模第7天开始艾灸大鼠"肾俞""足三里"两穴各5壮,每日1次,治疗18d。观测计算大鼠足跖肿胀度,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醇(CS)含量,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滑膜NF-kBp65活性。结果:造模后大鼠右后足容积,模型组、艾灸组、摘肾上腺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大于空白组(P0.01);艾灸后大鼠右后足容积,艾灸组、假手术组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摘肾上腺组显著大于空白组、艾灸组(P0.01,P0.05)。大鼠夜间血浆ACTH水平,模型组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艾灸组、假手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摘肾上腺组显著低于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P0.01)。大鼠夜间血清CS水平、滑膜NF-kBp65活性,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艾灸组、假手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摘肾上腺组CS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P0.05),而滑膜NF-kBp65活性显著高于空白组、艾灸组(P0.01)。结论:艾灸治疗实验性RA大鼠具有确切的抗炎效应,其抗炎效应的发挥需依赖于HPAA的完整。艾灸可能通过调节HPAA功能,从而抑制NF-kB炎性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姜黄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姜黄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对1992-2012年CNKI数据库以题名或关键字为“姜黄素”和/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PubMed数据库系统以题名或关键字“curcumin”或“rheumatoid arthritis”进行检索,整理近10年来姜黄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相关研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进展中,姜黄素可针对性地影响滑膜成纤维细胞、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炎症信号通路.从文献来看,目前尚缺乏姜黄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的系统总结,为此,作者从多个方面分析并总结两者的相关性,以期为姜黄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滑膜细胞样成纤维细胞(FLSs)增殖、侵袭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A的FLSs。以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刺激FLSs,在上述条件中加入不同浓度Rg1 (0,0.4,4及40 mmol/L),培养24 h后,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 (IL-6)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表达变化。CCK-8克隆形成以及Transwell评估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blot评估Rg1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通路激活的影响。结果:在基因和蛋白水平,Rg1能抑制由TNF-α诱导FLSs的IL-6和IL-1β的表达,并且限制二者的分泌;此外,Rg1能够显著抑制FLSs的侵袭与增殖;机制上,Rg1抑制了ERK的磷酸化,阻碍了MAPK/ERK通路的激活。结论:Rg1抑制FLSs中MAPK/ERK通路的激活,限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阻止炎性因子IL...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血管新生是RA发病过程中出现较早且至关重要的因素,以滑膜血管为靶标已成为治疗RA的新策略。中药治疗RA历史悠久,并显示出较好的抗RA作用。本文就近年中药抗滑膜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状况加以整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抗RA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蒲公英提取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FLS)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培养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不同浓度的蒲公英提取物处理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IL-6、TNF-α;qRT-PCR法检测miR-708-5p的表达量;miR-NC、miR-708-5p mimics分别转染至成纤维样滑膜细胞,anti-miR-NC、anti-miR-708-5p分别转染至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后加入5 mg/mL蒲公英提取物培养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IL-6、TNF-α。结果:蒲公英提取物处理后细胞活力和IL-6、TNF-α的水平降低(P<0.05),miR-708-5p的表达量、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转染miR-708-5p mimics可降低细胞活力和IL-6、TNF-α的水平(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转染anti-miR-708-5p可减弱蒲公英提取物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的作用。结论:蒲公英提取物可通过促进miR-708-5p表达而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成...  相似文献   

14.
青风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耿元卿 《江苏中医》2001,22(9):53-54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青风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提示青风藤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抗炎,抗风湿,免疫抑制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苦皮藤不同提取部位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HFLS-RA)增殖的影响,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HFLS-RA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苦皮藤水提物(A)及其醇提物(B),对醇提物根据极性大小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C)、二氯甲烷部位(D)、乙酸乙酯部位(E)、正丁醇部位(F)、剩余层部位(G)。噻唑蓝(MTT)法检测苦皮藤各部位不同浓度(10、20、40、80、160μg/mL)干预细胞24 h、48 h、72 h,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NF-α(20 ng/mL)体外诱导HFLS-RA增殖,加入不同浓度的各个提取部位(10,40,160μg/mL)作用72 h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前列腺素E 2(PGE 2)的含量。结果:MTT结果表明,苦皮藤的B、C、D(80,160μg/mL)能显著抑制HFLS-RA细胞的增殖(P<0.01),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E、F、G四组对细胞的活力均无明显影响。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NF-α组细胞上清中IL-1β、IL-6、MMP-3、PGE 2含量均显著提高(P<0.01);与TNF-α组比较,B、C、D(40,160μg/mL)能显著抑制IL-1β的表达(P<0.05,P<0.01),具有剂量依赖性;C(40,160μg/mL)能显著抑制IL-6的表达(P<0.05),D(160μg/mL)能显著抑制IL-6的表达(P<0.05);C、D(160μg/mL)能显著降低MMP-3含量(P<0.05);A、B、D(160μg/mL)可抑制PGE 2的表达(P<0.05),C(40、160μg/mL)能显著抑制PGE 2的表达(P<0.05,P<0.01)。结论:苦皮藤可抑制HFLS-RA增殖及其分泌IL-1、IL-6、MMP-3、PGE 2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对称性侵害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迁延,致残率高,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RA属中医“痹证”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对RA认识的不断深入,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中医药在RA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熏蒸组(药物内服及中药熏蒸)与非熏蒸组各30例(单用药物内服),疗程20d;比较两组急性炎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晨僵时间缩短优于对照组,ESR、CRP、RF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RA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蜂针对佐剂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滑膜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单蜂1 min组、双蜂1 min组、三蜂1 min组、单蜂30 s组,观察各组足底厚度以及HE染色的病理变化,同时关节滑膜取材,采用MTT法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足底厚度比较,1 min蜂针组较模型组以及其他蜂针剂量组别低(P0.01);HE病理形态学评分,模型组病理形态学改变评分较各蜂针治疗组高(P0.05);MTT检测成纤维滑膜细胞活力中,24 h时间点开始出现,1 min蜂针组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较模型组显著(P0.05),48 h较24 h时间点各组差异更显著。结论:适当剂量的蜂针能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足底厚度,降低病理形态学评分,其机制可能跟蜂针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RA)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免疫抑制剂价格昂贵,一定程度限制其广泛的应用.中药治疗RA历史悠久,且毒副作用小,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不甚明确.自噬的过程是细胞自身在受到外界的刺激,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触发的一系列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主动的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对破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细胞因子在RA骨破坏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