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岩黄连总碱对脂多糖(LPS)诱导抑郁大鼠模型的影响,以及其中8种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将雄性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1)、岩黄连总碱组(210 mg·kg-1),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大鼠经腹腔注射LPS建立抑郁症炎症模型,造模1周后开始给药,各给药组按相应剂量灌胃药液,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边造模边给药。连续给药2周后,通过糖水偏好、强迫游泳及旷场试验测试岩黄连总碱对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末次给药后,按设定时间经眼眶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QqQ-MS)检测其中脱氢卡维丁、延胡索乙素、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小檗碱、小檗红碱、表小檗碱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通过DAS 2.0软件对各成分药代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好率降低、旷场总路程减少、游泳不动时间延长,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糖水偏好率增加、旷场总路程增加,游泳不动时间缩短,岩黄连总碱组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降低(P<0.05,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缺失、排列紊乱且有残留空泡,岩黄连总碱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增多且排列整齐、胞浆清楚。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经连续灌胃岩黄连总碱后,8种活性成分的达峰时间(tmax)为0.19~2.06 h,半衰期(t1/2)为3.71~8.70 h,其中延胡索乙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最高且t1/2最短,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小檗碱、小檗红碱、表小檗碱的AUC0-∞均较低。脱氢卡维丁、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和表小檗碱药时曲线出现明显的双峰现象。结论 岩黄连总碱能够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海马区病理损伤,具有抗抑郁作用;同时,该有效部位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吸收较快,消除较慢,药效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蒸制时长及压力对6种人参皂苷类成分总量的影响,确定红参的最佳炮制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对不同炮制工艺的红参中人参皂苷Rg_1,Re,Rf,Rb_1,Rc,Rb_2进行含量测定,选择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8色谱柱(2. 1 mm×100 mm,1. 7μm),流动相0. 1%甲酸水溶液(A)-0. 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4 min,81%~79%A; 4~6. 3 min,79%~75%A; 6. 3~6. 5 min,75%~71%A; 6. 5~9. 5 min,71%A;9. 5~16. 5 min,71%~68. 5%A; 16. 5~16. 6 min,68. 5%~60%A; 16. 6~19 min,60%~100%A),流速0. 4 mL·min~(-1),柱温35℃;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采集模式,毛细管电离电压2. 5 kV,脱溶剂气温度350℃,脱溶剂气流量700 L·h~(-1),锥孔气流量50 L·h~(-1),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采集范围m/z 100~1 500,其中人参皂苷Rg_1,Re,Rf,Rb_1,Rc,Rb_2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 799. 59~637. 49,945. 54~475. 79,799. 59~475. 49,1 107. 59~783. 97,1 077. 58~783. 96,1 077. 75~191. 19。结果:蒸制时长为3 h时,各样品组6种人参皂苷类成分质量分数总和处于7. 099 8~16. 768 5 mg·g~(-1);常压蒸制时6种人参皂苷类成分总量为加压蒸制总和的2. 5~12. 6倍,明显优于加压蒸制。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红参的最佳炮制方式为鲜人参常压蒸制3 h。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不同厂家银杏叶提取物中4种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TM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水-甲醇(70∶30),流速0.4m L·min-1,柱温30℃;Waters XevoTMTQ质谱仪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进行负离子检测。结果:所测成分在5.0 min内分离良好,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2 3;加样回收率为98.13%~102.08%,RSD均3%。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总萜内酯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专属性强,适用于银叶提取物中萜内酯类成分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六君子汤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明确六君子汤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六君子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利用MassBank、PubChem、ChemSpider、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鉴定。采用UPLC建立六君子汤中甘草苷、橙皮苷、党参炔苷、甘草素、甘草酸、川陈皮素、桔皮素、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和质谱信息,从六君子汤中共鉴定出79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31个,萜类15个,含氮化合物14个,苯丙素类6个,有机酸类6个和其他类化合物7个。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中9种代表性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定量结果显示,甘草苷、橙皮苷、党参炔苷、甘草素、甘草酸、川陈皮素、桔皮素、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在六君子汤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76 5、2.602 1、0.082 6、0.128 1、1.778 6、0.015 7、0.006 7、0.030 4、0.003 2 mg·g-1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准确地对六君子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明确了六君子汤的物质基础以黄酮类、萜类及含氮化合物为主,并可对其中的9种成分进行定量,可为该方的质量控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侧柏叶炒炭前后化学成分进行辨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MS)对侧柏叶及其制备的侧柏炭进行化学成分辨识和比较,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黄连水炒吴茱萸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为深入阐明该饮片的炮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Titank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0~0.01 min,5%B;0.01~20 min,5%~35%B;20~25 min,35%~45%B;25~50 min,45%~95%B;50~52 min,95%B;52~52.1 min,95%~5%B;52.1~55 min,5%B。负离子模式:0~0.01 min,5%B;0.01~25 min,5%~30%B;25~40 min,30%~55%B;40~45 min,55%~95%B;45~47 min,95%B;47~47.1 min,95%~5%B),柱温40 ℃,流速0.25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扫描范围均为m/z 50~1 250。采用对照品比对、数据库匹配和文献参照对黄连水炒吴茱萸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通过MarkerView? 1.2.1软件对所得数据归一化处理,应用SIMCA-P 14.1软件对生品和炮制品的MS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炮制前后差异性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中黄连水炒吴茱萸48种、生品44种,炮制后新增了丹参素、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氧化小檗碱、原阿片碱、13-methylberberrubine、canadine共6种化合物,(S)-7-hydroxysecorutaecarpine、wuchuyuamide Ⅱ在炮制后未被检出,酚酸类和黄酮类成分在炮制后总体含量明显下降,柠檬苦素类成分含量总体有所上升,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总体下降不明显。PCA及OPLS-DA结果表明吴茱萸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共筛选得到槲皮素、二氢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等12个炮制差异性成分。结论 黄连水炒吴茱萸中主要含有酚酸、黄酮、柠檬苦素及生物碱类成分,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一定变化,炮制辅料的加入和热水浸泡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为该樟帮特色炮制品种的炮制机制阐释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UPLC-MS/MS分析不同品种蓝莓中的花青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分析12个品种蓝莓中的花青苷。方法:80%乙醇作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蓝莓花青苷,提取液经离心后的上清液于旋转蒸发仪浓缩用6%甲酸水溶液定容至刻度线,超滤后,采用UPLC-MS/MS,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乙腈-6%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用MRM模式监测。结果:12个品种蓝莓中花青苷种类较为相似,花青苷种类最丰富的蓝莓品种是R26,含有23种,花青苷种类最少的蓝莓品种是N15,含有20种,飞燕草素和锦葵素是蓝莓中最主要的两大类花青苷。12个品种蓝莓中总花青苷含量在820.43~2 114.627μg·g-1,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大到小依次为R26N12S28R6S30S7-1S12S7-2S7-3N15N1N14。R系列总花青苷含量高于S系列,N系列花青苷含量最少。不同品种蓝莓中各类花青苷含量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12个品种蓝莓中的总花青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为以蓝莓花青苷为功能成分的保健品、药物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蓝莓花青苷活性实验、蓝莓花青苷的检测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银杏叶中5个双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 BEH C_(18)色谱柱(2. 1 mm×100 mm,1. 7μm),流动相0. 10%甲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3 min,60%A; 3~4 min,60%~50%A; 4~6 min,50%A; 6~8 min,50%~0A),流速0. 3 m L·min~(-1),柱温35℃,进样量1μL。结果:穗花杉双黄酮、白果黄素、银杏素、异银杏素、金松双黄酮分别在0. 02~13. 20 mg·L~(-1)(r=0. 996 3),0. 05~23. 60 mg·L~(-1)(r=0. 995 5),0. 09~18. 60 mg·L~(-1)(r=0. 992 7),0. 10~21. 00 mg·L~(-1)(r=0. 998 8)和0. 06~16. 00 mg·L~(-1)(r=0. 996 7)线性关系良好。5个双黄酮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 50%,98. 78%,97. 59%,97. 24%,101. 09%,RSD分别为2. 7%,2. 7%,3. 1%,2. 8%,1. 3%。银杏叶中双黄酮含量差异性较大,穗花杉双黄酮、白果黄素、银杏素、异银杏素、金松双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1. 30~434. 74,268. 39~847. 14,251. 80~1 297. 10,195. 87~691. 10,477. 48~3 003. 90μg·g~(-1),总双黄酮质量分数1 474. 45~5 635. 40μg·g~(-1),但显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低树龄银杏叶含总双黄酮较高,随着树龄的增长,总双黄酮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为银杏叶双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的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建立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氧化白藜芦醇、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发酵前后黄精覆盆子饮品中的化学成分。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处理后,采用Waters HSS T3 UPLC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和0.1%甲酸水溶液(A)与乙腈(B)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应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发酵前后黄精覆盆子饮品中的化学成分。结果:结合精确分子质量、多级质谱裂解信息、对照品比对以及文献报道,总共筛选鉴定了60个化合物。其中,甾体皂苷类成分有42个,三萜类成分有3个,黄酮类成分有9个,生物碱类成分有6个。结论:本研究为黄精覆盆子发酵饮品的微生物发酵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其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猪胆汁及天南星、制天南星为原料分别制备发酵制胆南星及混合蒸制胆南星,以胆汁酸类成分为指标,建立以猪胆汁为炮制辅料的胆南星2种炮制品的薄层鉴别及HPLC-ELSD特征图谱。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石油醚:丙酮:冰醋酸(11∶8∶0. 8)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_(18)(4. 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与0. 1%冰醋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柱温为30℃,ELSD:漂移管温度为105℃,氮气流量为2. 5 m L/min,建立胆南星HPLC-ELSD特征图谱鉴别方法。结果:TLC和HPLC-ELSD图谱均显示发酵制胆南星可检测到游离型胆汁酸类成分猪胆酸(HCA)、猪去氧胆酸(HDCA)和鹅去氧胆酸(CDCA)3个特征成分,而混合蒸制胆南星中未检测出;混合蒸制胆南星可检测到结合型胆汁酸类成分甘氨猪去氧胆酸(GHDCA)和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A) 2个特征成分,而发酵制胆南星中未检测出。结论:所建胆汁酸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均可有效鉴别胆南星的发酵制品和混合蒸制品,为胆南星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胆南星中总胆酸、猪去氧胆酸及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该药物的质量评价提供检测手段。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鹅去氧胆酸为指标成分,建立胆南星中总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波长379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法(HPLC-CAD),建立胆南星中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0.1%冰乙酸(A)-乙腈(B)梯度洗脱(0~20 min,40%~45%B;20~45 min,45%~55%B),流速0.8 m L·min~(-1),柱温30℃。结果:鹅去氧胆酸在0~2.435 g·L~(-1)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8.98%,RSD 1.0%。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分别在4.7~94,5.44~108.8 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9.53%(RSD 1.0%)和99.58%(RSD 1.4%)。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胆南星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气味指纹图谱,对胆南星不同发酵时间及不同胆汁比例样品进行定性鉴别。方法:分别搜集不同胆汁比例的胆南星样品18批和不同发酵时间的样品24批,采用电子鼻获取各样品气味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等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气敏传感器响应值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不同发酵时间的胆南星,气味变化显著,PCA,SQC及雷达图分析均能判别;不同胆汁比例胆南星样品PCA区分指数值较高,能显著区分。结论:依据电子鼻技术获取"气味"信息可实现对胆南星样品的区分,为胆南星的定性鉴别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胆南星炮制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真  刘怡  林丽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1):1938-1943
胆南星为临床常用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中药。通过查阅和分析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各地炮制规范及现代研究文献,整理胆南星炮制历史沿革,发现胆南星炮制存在选用胆汁不同、工艺各异、质量标准简单等问题,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分析,胆南星采用不同胆汁、不同方法炮制具有合理性,但成分存在差异。建议不同原料或炮制工艺的胆南星分开标注,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南星炮制的重点是在胆还是在天南星。方法通过古代本草文献研究与实践操作。结果胆南星炮制的本意是以胆之苦,制南星之燥,且胆汁本身有镇惊之功,用于治疗痰热惊风之证。但是在炮制方法上出现两种观点,一是重在南星,以胆制燥,以姜解毒;一是重在胆,以南星收汁,功近牛黄。结论胆汁添加的比例不同,使胆南星的功效主治发生了变化,这与明清时期的过度炮制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胆南星是常用的清热化痰、息风定惊药,但目前胆南星的质量标准简单粗略,尚不规范,无相关的制法、检查、含量测定等内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仅有简单描述——本品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导致厂家生产胆南星制法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胆南星的质量监控,并影响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胆南星文献研究进行归纳并结合对生产企业实地调研,本文针对目前胆南星及其炮制辅料质量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建议增加相应检测指标并完善辅料标准等,有助于规范和完善胆南星及其炮制辅料的质量标准,供同行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胆南星中胆酸类成分含量测定及发酵前后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胆南星样品中猪胆酸、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胆南星发酵前后这几种胆酸类成分的含量变化,为胆南星发酵原理、工艺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Water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0.5%冰乙酸溶液(60∶40);检测器:奥泰20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流速:1.0 mL·min~(-1);漂移管温度:105℃,气体流速:3.0 mL·min~(-1)。结果:猪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均在定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3%、100.04%、101.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胆南星发酵后猪胆酸、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增加,可作为胆南星发酵程度及胆汁加入量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及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v2.0,探索胆南星防治中风的潜在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3 min,0.2%~5%B;3~5 min,5%~8%B;5~8 min,8%~10%B;8~14 min,10%~25%B;14~18 min,25%~50%B;18~20 min,50%~70%B;20~21 min,70%~98%B;21~23 min,98%B;23~24 min,98%~0.2%B;24~26 min,0.2%B),流速0.5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进行扫描并采集高质量MS/MS数据;扫描范围m/z 50~1 500。利用UNIFI 1.8建立胆南星药材化学成分的本地数据库。借助高分辨质谱仪提供的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等信息,与本地数据库匹配,并结合文献和对照品的相应信息,完成对胆南星化学成分的定性鉴别;利用TCMIP v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初步鉴定从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拮抗性能强且抗性稳定的菌株,并探索其抗菌物质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对拮抗菌一般特征采用苯酚品红染色法,芽孢采用孔雀石绿染色法,鞭毛采用西萨-基尔(Ceseres-Gill)染色法,生理生化测试采用常规的细菌生理生化测试方法进行鉴定.发酵条件分别开展培养基、发酵pH值、温度、时间的筛选.结果:经初步鉴定拮抗细菌B-05属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最佳发酵条件为:在pH 7.0的PDA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96h后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佳.结论:发酵条件及抗菌性研究为抑菌物质的工厂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初步鉴定从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拮抗性能强且抗性稳定的菌株,并探索其抗菌物质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对拮抗菌一般特征采用苯酚品红染色法,芽孢采用孔雀石绿染色法,鞭毛采用西萨-基尔(Ceseres-Gill)染色法,生理生化测试采用常规的细菌生理生化测试方法进行鉴定。发酵条件分别开展培养基、发酵pH值、温度、时间的筛选。结果:经初步鉴定拮抗细菌B-05属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最佳发酵条件为:在pH7.0的PDA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96h后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佳。结论:发酵条件及抗菌性研究为抑菌物质的工厂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