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桑白皮因具有多种功效而在方剂中被广泛使用,其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的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分离筛选纯化方法的发展,从桑白皮中分离出了众多的化合物,文章就近年来发现的桑白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其为桑白皮临床用药及有效成分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熟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楠  闫广利  孙晖  王喜军 《中草药》2023,54(1):292-302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新鲜或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等功效。熟地黄是中药“滋阴”作用最具代表的药味之一,也被称之为“至阴之药”。熟地黄配伍相关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各种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炎相关疾病、妇科相关疾病等。基于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对熟地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方剂配伍条件下的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熟地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配伍是中药复方用药的特色和优势,而药对则是最常见的配伍形式。柴胡、黄芩配伍出自《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方,是张仲景柴胡系列方剂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基本配伍,也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柴胡和黄芩配伍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如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神志系统疾病以及发热等都有显著疗效。研究显示,柴胡、黄芩配伍具有保肝利胆、抗病毒、解热抗炎、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故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柴胡、黄芩配伍进行综述,根据黄芩的主要药效成分黄酮类及柴胡和柴胡的主要成分柴胡皂苷均具有抗抑郁作用,且配伍后黄芩苷和柴胡皂苷溶出率均提高,以及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的柴胡类方(柴胡为君药)多常配伍黄芩清热泻火等推断,即柴胡配伍黄芩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抑郁作用,但仍需学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川乌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药用历史悠久,药用价值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乌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疼痛、高血压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川乌作为一味著名有毒中药,其主要药效和毒性成分皆为生物碱类成分,在发挥抗炎、镇痛、抗肿瘤等药效同时,也可导致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因此,临床使用时常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或与白芍、防己等药味配伍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对"十八反"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逐渐深入,对中药配伍禁忌的认知有了新的认识,发现部分与川乌相反的中药配伍使用后并无明显毒副作用,甚至表现出相反相成的作用。该研究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川乌的相关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及配伍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化学成分与抗炎、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及毒性的关系进行描绘,以期为川乌进一步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防己,又名粉防己、汉防己,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味苦、辛,性寒,具有祛风湿、止痹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中医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证、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湿疮肿毒等。防己的主要成分为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防己及其主要成分在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纤维化、抗矽肺、抑制瘢痕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应用前景广阔。临床上常将防己与其他中药组方配伍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肿瘤、高血压、肝腹水等疾病,取得较好疗效;常用的代表方剂有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己椒苈黄丸、宣痹汤、复方汉防己颗粒等。该文对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中药防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一味临床常用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丹参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月经不调、心悸失眠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丹参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综述了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丹参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苦杏仁是中医治疗中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对肺系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止咳化痰、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等。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其有效成分、药对以及方剂均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现基于以上几点对目前苦杏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其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是历代中医常用的经典名方之一,由白芍和炙甘草组成,治疗血虚身痛、脘腹气血不足之疼痛等症。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颈间腰腿痛证、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等疾病。对近年来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质量传递与溯源、成分可测性、成分有效性、成分特有性及复方配伍环境5个方面对芍药甘草汤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预测分析发现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槲皮素、山柰酚、没食子酸可作为芍药甘草汤的Q-Marker,为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质量控制体系和全过程质量溯源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熊胆粉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近年来关于熊胆粉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表明熊胆粉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由于熊胆粉成分比较复杂,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要在对熊胆粉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也要对化学成分、毒副作用详加探讨,旨在为临床广泛而合理地应用熊胆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丹参酚酸类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丹参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酚酸类成分是丹参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治疗。该文对丹参酚酸类化学成分和近十年国内外药理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其研究和开发前景,以期为丹参酚酸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柴胡和黄芩是临床上常见的中药配伍,是《伤寒论》中最具代表意义的药对配伍之一,作为经典药对广泛运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方治疗中。研究发现,柴胡黄芩药对配伍可以提高柴胡皂苷和黄芩苷的溶出量,这可能该是药对配伍药效增强的物质基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黄药对具有缓解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病毒、解热抗炎、治疗肝癌、利胆和抗癫痫等作用。本文从配伍后主要药效成分溶出研究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柴胡黄芩药对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蝎是野生马氏正钳蝎的干燥体,是药效广泛的常用名贵中药材。全蝎曾被列入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的方剂中,其中包括COVID-19和SARS。全蝎产地范围广,多道地,多近缘种。中药材市场上常见其伪品,医药从业人员往往无法准确鉴定全蝎的真伪,影响了治疗效果。本文对全蝎的性状、化学成分、基因等方面的鉴定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同时提供了全蝎及其主要伪品的照片与物种检索表,以期为全蝎的药用与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药木蝴蝶是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挥发油类、环己醇类及紫檀碱类等,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本文对木蝴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性及药效因素、化学成分可测性、临床研究、体内代谢转化5个方面,对木蝴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中药木蝴蝶的质量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防己黄芪汤药理作用及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小莉  刘晓  夏春燕  祝婷婷  朱慧  蔡宝昌 《中草药》2016,47(19):3527-3534
防己黄芪汤是由防己、黄芪、白术和炙甘草组成的临床常用方剂。目前研究发现该方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皂苷类、黄酮类和内酯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水肿和心脏水肿等功效。从古方来源及现代研究的不同层次,综述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防己黄芪汤及相关组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基础研究着手对中药进行深入探索,对了解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及中药制剂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丹参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研究广受国内外关注。随着化学分析仪器和测序技术的不断升级、网络药理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现代化研究手段被应用于丹参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分别利用化学成分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现代化药理学研究手段探究了丹参药效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利用组学分析及分子生药学手段研究了活性成分合成调控机制及合成生物学应用等,并对丹参临床制剂展开了应用研究。该文系统地总结了丹参及其活性成分相关的现代化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丹参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制剂研究、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相关研究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和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期望能够进一步发挥丹参在中药研究中的模式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绞股蓝为传统中药,含有皂苷、黄酮类、糖类、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主要药效成分绞股蓝皂甙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降血脂、抗肿瘤、保护肝脏、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力等.近年来绞股蓝的主要成分已基本得到分离鉴定,其药理作用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此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绞股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典名方升陷汤由黄芪、知母、柴胡、升麻和桔梗组成,主治大气下陷证,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对近年来升陷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并从质量传递与溯源、成分可测性、成分有效性、成分特有性及复方配伍环境5个方面对升陷汤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发现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芒柄花素、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阿魏酸、异阿魏酸和桔梗皂苷D可作为升陷汤的Q-marker,为经典名方升陷汤质量控制体系和全过程质量溯源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宣散风热的功效,集中分布于河南、山东、广东等地。金银花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黄酮类、环烯醚萜苷类、三萜皂苷类、挥发油类以及其他各种成分。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主要为抗炎解热,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衰老抗氧化,降低血糖,保肝,保护肺脏,神经保护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因其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药用价值高,常可与多种其他药物配伍用于多种方剂之中,临床应用广泛,社会需求量大。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方面的相关文献,了解到多名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从金银花中首次分离得到多种新的化学成分且对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机制进了详细研究,因此通过整理相关研究结果,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更多人认识并了解金银花的最新研究进展提供参考,也可为金银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小陷胸汤类方剂进行系统分析,为小陷胸汤类方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瓜蒌、黄连、半夏"的所有方剂,建立数据库,分析类方配伍规律及其所治疗病证用药规律。结果:数据库共收集有关方剂61首,核心药物组合77个,涉及病证33种;选取了3个高频病证"咳嗽""积聚""痞满"进行药物组合分析,显示小陷胸汤类方剂在治疗"咳嗽"时主要以配伍化痰药物为主,治疗"积聚"时主要以配伍消食药为主,治疗"痞满"时主要以中配伍行气药为主。结论:《中药方剂大辞典》中小陷胸汤类方配伍的药物广泛,治疗特点明确,组方规律能反映其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特点,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桑白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是临床常用中药,其性甘、寒,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尿消肿之功,主治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等证,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以及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桑白皮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该文检索并查阅了近些年来桑白皮在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目前的研究表明,桑白皮除传统功效所对应的镇咳、祛痰、平喘、利尿等药理作用外,还具有镇痛、抗炎、降血糖、舒张心血管、抗病毒、抗癌、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过敏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桑白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这些拓展、延伸研究对桑白皮深入开发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本文综述了桑白皮目前的药理作用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桑白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