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构建百合病情志症状大鼠模型,探究百合地黄汤对阴虚内热型抑郁症大鼠百合病情志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知柏地黄丸组、百合地黄汤组。以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及温热类中药联合造模方法,构造阴虚内热型抑郁症来模拟百合病大鼠模型,给予百合地黄汤药物治疗,氟西汀、知柏地黄丸作阳性对照。通过大鼠基础状况、行为学测试和各组生化因子生物学表达特征检测,综合判定模型是否构建成功及百合地黄汤的药效。结果 从基础状况、行为学测试、血清能量代谢物、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六个方面对比表明模型构建成功;而百合地黄汤治疗后可明显改善阴虚内热型抑郁症。结论 本实验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指导下,通过审证求因、审证求机、以方测证,以证验方等中医方证思维,建立符合百合病情志症状表征的阴虚内热抑郁症动物证候模型及评价体系,也证实了百合地黄汤可有效改善阴虚内热型抑郁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抗抑郁活性优选百合地黄汤中生地黄与百合的最佳配比并初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10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地黄单煎液组、百合单煎液组、5种不同配比的百合地黄汤组(生地黄-百合5∶6、5∶5、5∶4、5∶3、5∶2)、盐酸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9组,连续21 d,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法(CUMS)制备抑郁小鼠模型。生地黄单煎液组、百合单煎液组和5种不同配比的百合地黄汤组均以2 g·kg-1分别灌胃相应的药物,盐酸氟西汀组灌胃盐酸氟西汀0.01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21 d。通过行为学实验评价不同配比的百合地黄汤的抗抑郁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表达水平;羟胺法检测海马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海马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海马组织丙二醛(MDA)的水平,初探其抗抑郁机制。结果 CUMS引起了糖水偏爱率显著下降及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而不同配比的百合地黄汤及生地黄、百合的单煎液均在不同程度上明显逆转了上述指标的异常(P<0.05,P<0.01),尤以配比为5∶6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最为明显;此外,CUMS引起了小鼠海马BDNF和TrkB的表达水平及SOD、谷胱甘肽抗氧化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较优比的百合地黄汤(生地黄-百合5∶6、5∶5、5∶4)及生地黄、百合的单煎液均在不同程度上明显逆转了以上指标的异常(P<0.05,P<0.01)。结论 5种不同配比的百合地黄汤及生地黄、百合的单煎液均能产生抗抑郁作用,尤以生地黄-百合配比为5∶6时抗抑郁作用最强,且随着百合在方中占比减少,抗抑郁作用逐渐减弱,其机制可能涉及增强海马中枢神经营养水平和抗氧化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百合地黄汤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阴虚型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5例阴虚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口服帕罗西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百合地黄汤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及HAMA减分率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HAMA评分及HAMA减分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经治4周后疗效优于经治2周后疗效(P0.05)。结论:百合地黄汤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阴虚型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8例伴有阴虚内热证的活动期SL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予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效者给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知柏地黄汤,随辨证加减,1剂/d,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血清补体C3,C4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及激素用量。 结果: 治疗后8,12周治疗组SLEDAI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对照组C3及C4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变化不明显;两组治疗后CI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每日强的松用量及使用总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采用加减知柏地黄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活动期SLE患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百合地黄汤对失眠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大鼠皮层、脑干和海马组织中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百合地黄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0.4 g·kg-1)复制失眠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西泮组(0.92 mg·kg-1)、百合地黄汤高剂量组(28 g·kg-1)和百合地黄汤低剂量组(7 g·kg-1),另设空白组,连续给药7天,采用旷场实验测定行为学评分,翻正反射实验评价百合地黄汤对大鼠睡眠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大鼠皮层、脑干和海马中DA和5-HT的含量。结果:百合地黄汤可以降低失眠模型大鼠的中央格停留时间、修饰次数和粪便颗粒数(P < 0.05),缩短睡眠潜伏期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P < 0.05),大脑皮层、脑干和海马中5-HT含量明显升高(P < 0.05),大鼠皮层中DA含量显著降低(P < 0.05);与模型组相比,P < 0.05。结论:百合地黄汤可改善失眠模型大鼠行为学和睡眠,对DA和5-HT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刘厅  刘派  丁鑫  牛小琴  陈冬雪  吴昊  钱占红 《光明中医》2023,(13):2445-2449
目的 借助计算机技术揭示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MDD)的主要物质与作用靶点,并对其抗抑郁机制展开分析。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对百合地黄汤的化学构成与作用靶点展开检索,借助相关数据库(Genecards、OMIM),进行同MDD相关基因的查询。采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由此借助Cytoscape 3.2.1完成化合物-基因(靶点)网络、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 发现该方可能是通过白介素6(IL-6)、雄激素受体(AR)以及雌激素受体(ESR1、ESR2)等核心靶基因释放对MDD的治疗作用。结论 在对MDD进行治疗方面,可能通过作用于30个靶点,调节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神经递质调节等过程,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德正 《河南中医》2011,31(8):831-832
百合病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属现代医学精神疾病神经症范畴之癔病.病机为阴虚内热.传统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治疗.若辅以针灸与精神治疗,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8.
王兮  武嫣斐 《光明中医》2014,29(12):2558-2559
目的 探讨百合地黄汤治疗阴虚型心理亚健康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总样本量5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百合地黄汤组25例,谷维素组25例,治疗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临床证候观察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结果 百合地黄汤组在治疗2周后,临床证候观察评定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PSQI也明显下降(P<0.05),SCL-90治疗前后对比也明显下降(P<0.05),中药治疗组恢复速度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 百合地黄汤治疗阴虚型心理亚健康疗效满意,安全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探讨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抗焦虑性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文拉法辛组(13.5 mg·kg-1),百合地黄汤高、低剂量组(16,4 g·kg-1),每组10只。采用28 d慢性束缚应激(6 h)联合皮下注射皮质酮(30 mg·kg-1)的方法建立焦虑性抑郁症大鼠模型,并从造模第8天起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21 d。采用高架十字迷宫评价大鼠焦虑行为,旷场实验评价抑郁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及海马匀浆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NLRP3,ASC,Caspase-1的平均荧光强度,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总穿臂次数(TE),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比(OE%),开放臂停留时间比(OT%)及自主活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焦虑和抑郁样行为显著,血清及海马中IL-1β,IL-6,IL-18含量显著升高(P<0.01),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LRP3炎症小体激活,海马神经元明显损伤;与模型组比较,百合地黄汤高剂量组大鼠焦虑、抑郁行为均显著改善(P<0.01),血清及海马IL-1β,IL-6,IL-18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海马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得以缓解。结论 百合地黄汤能够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改善焦虑性抑郁症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毛蕊花糖苷抗抑郁作用机制,探讨可能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 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毛蕊花糖苷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结合孤养方式构建抑郁模型,于造模第2周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氟西汀(20 mg·kg-1)、毛蕊花糖苷(60 mg·kg-1)灌胃,边造模边给药持续3周。通过行为学检测评估小鼠抑郁样状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主要神经递质及炎性因子含量;小鼠伏隔核及结肠进行mRNA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t-time PCR)检测伏隔核组织中主要差异基因谷氨酸脱羧酶1(Gad1)、溶质载体家族32成员1(Slc32a1,又名VGA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焦虑、抑郁样行为增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P<0.05);促炎性因子含量明显升高(P<0.05);伏隔核组织中Gad、Slc32a1(VGAT)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BDNF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毛蕊花糖苷组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显著缓解(P<0.01);神经递质含量明显增加(P<0.05),促炎性因子明显降低(P<0.05);伏隔核组织中Gad、Slc32a1(VGAT)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BDNF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高通量测序共筛选出伏隔核差异表达基因48个,结肠差异表达基因43个。伏隔核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γ氨基丁酸(GABA)能突触、突触小泡循环等通路;结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GABA能突触、突触小泡循环、环磷酸腺苷(cAMP)等信号通路。结论 毛蕊花糖苷具有明显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功效可能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增加、促炎因子减少以及通过增加GABA恢复神经递质平衡有关,并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GABA能突触、突触小泡循环、cAMP 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3.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98名不孕症妇女,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连Ⅰ~Ⅲ级者,不孕时间要短于输卵管Ⅳ级的患者。腹腔镜组术后妊娠2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8例,异位妊娠5例;经腹术组术后妊娠1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0例,异位妊娠3例。两组输卵管粘连Ⅰ~Ⅲ级的妊娠率均明显高于Ⅳ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程永 《天津中医药》2012,29(6):552-555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方法。[方法]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解剖联系、肩周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生理上,肩关节与手六经之经筋和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相联属;病理上,分为"瘀沫期"、"经筋拘急期"、"筋结病灶形成期",但三病理过程相互杂揉与绞结;治疗上,宜遵循"以痛为俞"、采用粗银质针温针治疗,是解除瘀、沫、筋结病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认真探讨中医生理、解剖学,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穴位共计72个,使用频次为1005次;所用腧穴归属为督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频次最多,其累积频率达82.29%;其中风池穴的频率为19.11%;夹脊穴的频率为17.13%;百会穴的频率为12.3%,三穴累积频率达64.28%。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疏通局部经络,调节阴阳气血,临床选取督脉、足少阳胆经、奇穴以及风池、夹脊、百会三穴治疗最多。  相似文献   

20.
脾阴论是明代医家在继承丹溪养阴思想的基础上对东垣的脾胃学说的一次创新,由于后世胃阴学说的兴起,这部分理论逐渐被忽视。文章通过系统整理这部分理论,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致中和的治疗理念,以期能被合理地应用到某些疾病证候的治疗当中去,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