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VVI与单腔ICD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因急性心肌梗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经右锁骨下静脉途径VVI起搏器置入术。本次因缺血性心肌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而置入单腔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结果:术后随访1年,无晕厥发作。结论:置入VVI起搏器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肌病患者,联合应用ICD,可有效防治心源性晕厥的发生,但对心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对4名器质性心脏病继发顽固、重症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纤颤(VT/Vf)患者采用埋藏式心内除颤器治疗,得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将ICD心内三级导管引入右室心尖部。将ICD埋入左上胸囊袋,借助程控电脑诱发VT/Vf,确认ICD确能有效感知和终上VT/Vf后缝合切口。结果:4例患者平均随访7月,均未再发晕厥,共发生VT19次。均被ICD在11s内成功终止,未发生与ICD相关的并发症,结果表明:ICD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ICD的5例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台ICD共检出心律失常事件238次,其中183次为短阵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自行终止;55次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29次经抗心动过速(ATP)终止,18次经低能量电击终止,8次经高能量电击终止,再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全部经ICD成功转复为窦性心率,有效率100%。误放电治疗8次,误放电原因: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设置的VT频率,ICD发生误识别,经调整识别频率后,未再发生。结论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肯定,但应加强随访,警惕误放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植一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反复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阿斯综合症)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安置植入型ICD患者监测ICD感知起搏、转复、除颤功能及心功能。结果:经8个月疗效观察,ICD感知、起搏、转复除颤功能正常。院内外共转律、除颤5次,其中1次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次为心室颤动,2次为室性心动过速,另1次为心房颤动心室快速反应伴  相似文献   

5.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常引起晕厥发作,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药物治疗不能降低死亡率,我们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反复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阿斯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安置植入型ICD患者监测ICD感知起搏、转复、除颤功能及心功能。结果:经8个月疗效观察,ICD感知、起搏、转复除颤功能正常。院内外共转律、除颤5次,其中1 次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次为心室颤动,2 次为室性心动过速,另1次为心房颤动心室快速反应伴室内传导阻滞。8个月后患者心脏功能及除颤前后心肌酶谱无明显改变。结论:ICD对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转复的疗效是肯定的,能杜绝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所致的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7.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患者 ,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可降低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8.
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虽然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发展已使院内的猝死率大为降低,但院外心脏性猝死常因不能及时复苏而死亡。多个临床试验均已证实ICD具有准确检测和治疗猝死事件的功能。因此,置入ICD已成为防治具有极高死亡率的室速和室颤、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手段。ICD的临床应用,在国内外也是一门较新的技术,因此在护理上也是一门新的课题,某些方面正在实践探索中。现将我院成功进行ICD置入术7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体会和短期随访结果。方法:8例因反复发作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VT/VF)患者,5例植入单腔ICD、2例植入双腔ICD,1例植入三腔ICD,并应用药物治疗,随访半年~6年。结果:8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所有患者再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时全部经ICD成功转复窦性心率,植入三腔ICD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肯定,三腔ICD除治疗恶性心律失常以外,还能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心室电风暴(ventncular electrical storm,VES)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最初在20世纪90年代由Kim等提出。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及欧洲心脏病协会(ESC)首次对VES做出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50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5年11月植入的45例,另有5例更换ICD的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3~90个月).结果7例患者死亡,其余43例发生千次以上严重心律失常均由ICD成功终止.结论ICD手术过程安全,术后要密切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即可达到较好防治严重心律失常降低猝死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心脏性猝死仍是目前一个棘手的医学难题,各种抗心律失常方法均有一定的不足之处.20余年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对心脏性猝死的治疗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对ICD在这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概叙ICD的历史与发展,组成与功能,疗效以及适应证和禁忌证等.  相似文献   

13.
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性猝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每年造成许多患者死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纠正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历史、适应证、手术选择、疗效及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在肯定了ICD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药物不能控制的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患者,应用电起搏超速抑制室速发作的治疗效果。 方法:14 例21 例次中,12 例次心房和7例次心室紧急临床起搏,起搏时间从6 h~15 天,(平均96.3±58.7)h,1 例直接植入心房永久起搏,1 例安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电起搏频率均大于复苏后自主心率20% ~30% ,有7 例患者在电起搏基础上再分别加用β-阻滞剂、乙胺碘呋酮治疗。 结果:除2例严重心衰、反复室速及室颤致死外,均取得较好效果。其中ICD1 例已随访2年,1 例心房起搏已随访10 年,生存良好。 结论: 不同方式的心肌心内膜起搏和超速抑制,尤其是心房电起搏,可以预防和治疗危及生命的室速,部分患者辅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植入过程随访结果。方法:3例ICD,其中2例为单腔ICD,1例为双腔ICD。3根起搏和除颤电极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于右室心尖部,1根右心房主动固定电极置于右心房游离壁。2台单腔ICD埋藏于左侧胸大肌、胸小肌肌间隙内。1台双腔ICD埋藏于左侧胸大肌表面皮下。结果:测定植入导线起搏阈值,感知、R波振幅,P波振幅,阻抗等参数均符合ICD植入要求。DFT测定分别为5J、10J、15J,随访3-6个月,仅1例患3个月左右出现一过性囊袋血肿,经简单处理后好转,无起搏器其他并发症,ICD共检测到室速或室颤事件20次,其中12次自行终止,1次室速行快速起搏治疗成功,7次电击成功,误放电1次,双腔ICD电击1次,结论:ICD是治疗致命性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脏性猝死(SCD)的有效预防措施,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设置一系列参数,ICD可正确识别和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与此同时,ICD针对非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可自行终止的室速等发放的不适当和不必要放电会降低患者的临床获益,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因此,ICD术后需要进行长期随访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程控。本文就如何合理设置ICD参数以减少不适当和不必要放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AICD)能降低恶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猝死发生率,已经得到基本肯定,但其猝死率的降低,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对置入AICD患者进行认真随访,不断完善其治疗。本文报告1例随访16个月经验,并就随访结果,结合文献,略予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ICD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6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6例ICD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6例ICD植入患者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73个月,无死亡病例。术后6例患者均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1例患者因窦性心动过速ICD出现误识别和误放电3次,开启突发性识别后,随访12个月再未发现误放电现象。2例因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现电风暴3次,经强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随访6~12月再未出现电风暴。3例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明确诱因,预防和治疗诱因可减少ICD治疗次数。结论ICD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源性猝死。术后加强随访、合理设置工作参数、配合药物治疗、积极预防诱因是保障ICD有效治疗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