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凉山地区低病毒血症患者HIV-1 RNA和HIV-1 DNA基因型耐药的特点。方法 采集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县接受ART 6个月以上且连续两次HIV-1 RNA在50至1 000 copies/mL的HIV/AIDS患者的全血标本。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对血浆标本进行HIV-1 RNA基因型耐药检测,对血细胞标本进行HIV-1 DNA基因型耐药检测。比较HIV-1 RNA和HIV-1 DNA基因型耐药的特点。结果 26例研究对象中,男性12例(46.2%),女性14例(53.8%);年龄中位数为31.5岁;HIV-1感染途径以异性性行为为主(61.5%);ART时间中位数为3.9年;治疗方案以2种NRTIs+1种NNRTIs为主(80.8%)。22例HIV-1 DNA样本的pol区基因扩增成功,8例HIV-1 RNA样本的pol区基因扩增成功,HIV-1 DNA的pol区基因扩增成功率高于HIV-1 RNA的pol区基因扩增成功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42,P <0.05)。在HIV-1 RNA和HIV-1 DNA样本中,M1...  相似文献   

2.
滤纸片干血斑HIV-1 DN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用滤纸片作血液样本的载体,建立一种简单、经济、敏感的滤纸片干血斑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DNA检测方法。解决HIV-1感染者全血样本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方法首先用滤纸片FTA卡收集血液制成滤纸片干血斑,处理提取DNA后,针对HIV的env、gag、pol区,设计三对高度保守引物,套式PCR扩增HIV-1 DNA。进一步用HIV-1质粒DNA检测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结果摸索出扩增滤纸片干血斑HIV-1 DNA的最佳扩增条件;滤纸片干血斑样本pol区最低检测限是6拷贝/μl,env区8拷贝/μl,gag区10拷贝/μl。结论可以用滤纸片FTA卡收集HIV-1感染者的血液,制成滤纸片干血斑后检测HIV-1 DNA。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敏感,建议作为HIV-1抗体检测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干血斑(Dried blood spots,DBS)样本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耐药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受检者外周静脉抗凝血,制备干血斑样本,提取病毒RNA,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扩增HIV pol区基因序列,应用Bioedit软件分析整理后,提交theStanfordsoftware进行耐药序列分析及亚型分析。用Bayer 340bDNA核酸定量分析仪测定血浆病毒载量(VL)。结果血浆VL〉1000拷贝/ml的16例DBS和血浆(PLA)样本,扩增阳性率均为100%;血浆VL〈1000拷贝/ml的8例治疗病人的PLA样本,扩增阳性率为25%(2/8);而DBS样本扩增阳性率为0(0/8)。DBS和PLA样本用于亚型分析结果-致,11例样本均为AE亚型。耐药性分析结果,除了极个别其它突变位点有差异外,所有的蛋白酶抑制剂主要及次要耐药相关突变,以及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突变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突变完全相同。7例治疗病人中,对NRTI(6/7)和NNRTI(5/7)耐药率高,而且为多重耐药。结论干血斑作为-种易采集、保存条件低、便于运输的血样本,可以替代静脉采血,用于在-些实验设备条件略差的偏远地区,以及难采血病人的耐药性监测和亚型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滤纸固定艾滋病病毒Ⅰ型核酸(HIV-1 DNA)的稳定性、均一性,评价滤纸片干血斑HIV-1 DN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 套式PCR扩增HIV-1的env、gag、pol三区.不同环境条件下保存的滤纸片干血斑,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检测;滤纸片干血斑的中心及圆斑的上下左右4个边缘,随机打取5个2.5mm圆片用于检测.采自新疆现场的94份阴性样本和90份阳性样本,分别制成滤纸片干血斑样本和全血样本,比较两者的HIV-1DNA检测结果.结果 滤纸片干血斑-20℃或4℃放置1年或室温放置3个月,或在37℃放置两天或冻融2次,实验的敏感性未见下降;37℃放置3天或冻融3次,已经有样本不能检出.滤纸干血斑不同位点随机打取圆片扩增,4个样本中,中点均阳性,但在上点、左点、右点分别出现一份阴性结果.滤纸干血斑法和全血法检测HIV-1前病毒DNA比较,敏感性是96.1%,特异性是98.9%.结论 滤纸干血斑在室温条件下运输是可行的,推荐尽量靠近滤纸干血斑的中间位点打取圆片扩增;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敏感、特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病人血浆与脑脊液中,艾滋病病毒I型(HIV-1)的病毒载量、基因耐药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72例AIDS病人配对的血浆和脑脊液标本,检测HIV-1病毒载量,对接受抗病毒治疗(ART)超过48周、但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的标本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 72例AIDS病人中,37例未接受ART,血浆和脑脊液的病毒载量分别为5.04(3.56~6.65)lg拷贝/mL和4.15(1.70~6.25)lg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14,P=0.001)。35名接受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超过48周的病人,血浆和脑脊液中的病毒载量分别为1.69(1.69~6.49)lg拷贝/mL和1.70(1.70~4.34)lg拷贝/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3,P=0.210)。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病人血浆及配对脑脊液病毒载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治疗病人血浆和脑脊液中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不一致率为51.4%。产生耐药性是ART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血浆和配对脑脊液中的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类型基本一致。结论未接受ART病人血浆中的HIV-1病毒载量高于脑脊液。ART失败的病人(接受治疗但血浆和/或脑脊液病毒载量仍50拷贝/mL)的血浆和脑脊液中,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存在较高的不一致率。ART失败外周血和中枢神经系统耐药突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病毒载量检测是HIV-1感染后需要长期观察的重要指标,在基础研究、早期感染的诊断、药物治疗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监测方面都有特殊的意义。目前普遍使用的HIV病毒载量检测主要是测定血浆中病毒RNA的量,采用的方法包括荧光定量PCR技术、核酸等温扩增技术以及分支DNA杂交技术等。检测的样本包括血清、分泌物及全血制备的干血斑等多种类型,检测的靶点也会涉及到细胞基因组中整合的病毒DNA的应用。反转录酶法检测技术和其他等温扩增技术等许多技术已用于实验检测,一些交叉学科技术正进行着实验性探索。我国已有HIV-1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140余家,3种经典的检测技术均有涉及。各种技术特点不同,但在病毒载量检测工作中均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母婴的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的准种特征,了解病毒垂直传播的规律,并分析三联用药对婴儿体内病毒进化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1例HIV阳性母亲及其所生新生儿各时间点的血液样本,提取全血和血浆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HIV-1编码核心蛋白(env)、包膜蛋白(gag)以及多聚酶(pol)的基因片段,进行定性定量、基因亚型和耐药分析;Hiseq高通量测序用来分析各样本准种分布和变化情况。结果新生儿系列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母婴两者感染的HIV-1亚型为重组亚型(CRF08_BC),均未检测到耐药突变株,且产时母婴血浆样本内病毒载量分别为68 700拷贝/mL和102 000拷贝/mL。所有样本经高通量测序后,母亲样本三区内的基因离散率都大于新生儿,但二者样本间的基因离散率均1.09%。三区系统进化树显示,新生儿体内的优势准种均来自母亲。新生儿产后样本中:前42天基因离散率稳定,三月龄时离散率开始升高,六月龄时离散率回落;样本内的基因离散率均0.85%,与基线样本间的基因离散率均0.81%。pol区系统进化树显示相对明显的进化关系。结论母亲与新生儿感染的HIV-1病毒属当地流行亚型,两者有传播关系,新生儿感染了母亲全血样本内的多数优势准种。新生儿三月龄后病毒准种呈现波动性变化,说明抗病毒治疗能影响体内优势准种的分布,但由于样本时间间隔短,系统进化树分析准种进化的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8.
应用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广东部分地区HIV耐药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艾滋病病毒1型(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在HIV-1感染者中监测HIV-1耐药性病毒株,掌握广东省HIV-1感染者在利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前是否存在耐药突变及其流行情况。方法从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提取病毒RNA,采用套式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断,并对扩增片断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够从HIV-1感染者血浆病毒载量大于1 000拷贝/ml以上、CD4低于400以下的样本中扩增到目的片断。在广东省50例未治疗对象中,低中度耐药相关突变例数为2例,占4%;高度耐药相关突变例数为0;总耐药相关突变例数为2例,占4%。结论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有效地监测HIV-1感染者血浆中的耐药性病毒株的存在,并且方法提供的结果准确、可靠。对广东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中耐药突变的检测表明,HIV-1感染者中存在病毒的耐药性突变,也反应了HIV毒株自然变异情况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采用HIV-1 RNA定量检测,对HIV筛查试验有反应但WB结果为阴性或不确定的样本进行诊断分析,探讨HIV-1 RNA定量检测在实际HIV感染诊断临床验证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地对2020年江西省确证实验室收集的172例WB阴性和138例WB不确定的样本进行HIV-1 RNA定量检测,以HIV-1 RNA定量结果>5 000拷贝/mL为HIV感染诊断标准,将核酸诊断结果与病例追踪复检的WB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WB阴性的样本有4.65%(8/172)检出HIV-1 RNA阳性,WB不确定的样本有64.49%(89/138)检出HIV-1 RNA阳性。其中96例(8例WB阴性、88例WB不确定)样本HIV-1 RNA定量结果>5 000拷贝/mL,另有1例WB不确定样本HIV-1RNA定量结果在20~5 000拷贝/mL之间,该97例样本随访的WB结果均为阳性;HIV-1 RNA定量结果低于检出限者213例(164例阴性、49例不确定),随访WB结果均为阴性。以5 000拷贝/mL为阳性诊断阈值,本研究中HIV-1 RNA定量检测应用于HIV感染诊断的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辽宁地区抗病毒治疗失败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HIV-1亚型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满6个月且HIV-1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治疗失败病例血浆样本239份,通过核酸提取、pol基因区扩增和测序,进行亚型分析及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 239份样本中,HIV-1亚型中CRF01_AE占75.7%,B亚型占10.9%,CRF07_BC占7.5%;有148例发现耐药位点突变,总耐药率为61.9%(148例);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G190、M184和K65,突变率分别为32.6%(78例)、30.1%(72例)和29.7%(71例);对蛋白酶抑制剂(P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及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率分别为5.9%(14例)、49.0%(117例)和59.0%(141例)。结论辽宁地区治疗失败的感染者HIV-1基因亚型以CRF01_AE为主,耐药突变率处于中等水平,但已出现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耐药情况,需加强耐药监测及抗病毒治疗管理,以防止耐药毒株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11-2013年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新近感染者毒株基因特征的研究,了解当地HIV毒株流行及耐药毒株发生传播的情况。方法采集当年新确证的、16~25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共176份。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通过扩增HIV-1 pol区片段,进行测序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3年共获得pol区序列176条,主要以CRF01_AE为主(86.9%,153/176);其次也发现了少量CRF07_BC、CRF08_BC和B亚型。共有5例(2.8%,5/176)出现耐药突变,4例为异性性传播,1例为注射吸毒传播,其中1例针对蛋白酶类抑制剂(PI),3例针对非核苷类抑制剂(NNRTIs),另有2例针对核苷类抑制剂(NRTIs)发生耐药突变。结论当地主要流行毒株为CRF01_AE,广西柳州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传播目前处于低度传播水平,但仍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近感染者的耐药监测和病人的治疗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北京佑安医院ART后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HIV/AIDS患者病毒亚型及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常规接受ART≥6个月且发生LLV的HIV/AIDS患者随访3个月后的外周静脉血,通过对分离的血浆进行超速离心后提取HIV RNA,利用反转录-巢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pol基因区,测序成功后进行基因亚型和耐药突变分析。结果 共筛查了10 693例患者,LLV患者225例,LLV发生率2.1%。纳入研究期间成功留血液样本的患者134例,成功收集73份VL在50~999拷贝/mL的血浆样本。扩增得到51条序列,扩增成功率69.9%。51条序列来自41例患者,CRF01_AE亚型最常见(43.9%,18/41),其次为CRF07_BC亚型(19.5%,8/41),B亚型(19.5%,8/41)和C亚型(7.3%,3/41)。19例患者发现了耐药突变,整体耐药突变率为46.3%(19/41)。其中,以NNRTIs相关耐药突变为主,占36.6%(15/41),最常见的耐药突变位点为V106I/M和V179D...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重庆市医疗机构中艾滋病病毒(HIV)1型(HIV-1)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中的HIV-1基因亚型、群体动力学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重庆多家医疗机构HIV-1感染者/AIDS病人血浆,通过提取核糖核酸(RNA)、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系统发育学和群体遗传学的方法,扩增及分析HIV基因组pol区序列,并检测耐药相关突变。结果共收集657份HIV-1感染者/AIDS病人静脉血样本,扩增及测序得到256份有效的pol基因片段,HIV基因亚型分析显示,重庆医疗机构中流行的HIV-1毒株以CRF07_BC(43.8%,112份)、CRF01_AE(34.8%,89份)为主要基因型;随后依次为CRF08_BC(8.2%,21份)、B(3.5%,9份)、CRF55_01B(2.7%,7份)、CRF68_01B(0.4%,1份)和CRF86_BC(0.4%,1份)。检出耐药基因突变者94例(占36.7%),无耐药基因突变者162例(占63.3%)。不同基因亚型间,pol基因蛋白酶区和反转录酶区的基因突变位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优势群体CRF07_BC、CRF01_AE和CRF08_BC的群体遗传学分析,证实重庆市医疗机构中的HIV-1部分基因型群体正在经历扩张。结论重庆市医疗机构中HIV-1病毒基因突变和重组普遍存在。HIV-1CRF07_BC、CRF01_AE和CRF08_BC基因亚型正在经历缓慢扩张的过程。需持续研究和监控重庆地区HIV-1在感染者中的遗传分化及耐药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病人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对后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安徽、河南等7个地区选取97例病毒载量大于检测限,同时<1 000拷贝/mL的血浆样本,采用实验室自制(in house)方法扩增pol区的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区,片段长度1.3kb,测得序列并经编辑后,提交至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http://hivdb.Stanford.edu),分析耐药位点与耐药程度。结果在耐药毒株出现的初期,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是主要耐药药物,特别是对其中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的耐药是导致病人耐药的主要因素。在病毒载量>150拷贝/mL<1 000拷贝/mL的病人中,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耐药位点增加,耐药谱扩大(耐受药物种类与>1 000拷贝/mL的治疗失败病人相似)。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关注病毒反弹早期还处于低病毒载量的病人,其耐药检测结果可以有效预测后期的治疗失败和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酸定量检测在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云南省德宏州216例样本,包括136例HIV-1阳性母亲所生活产婴儿和80例HIV-1阳性成人,分别用HIV-1核酸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检测,综合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216例样本的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试验一致性极好,53例样本(50例成人样本和3例婴儿样本)核酸阳性,血浆病毒载量5 000拷贝/mL。随访50例成人样本的蛋白印迹试验(WB),均为确证HIV-1抗体阳性。163例阴性样本(30例成人样本和133例婴儿样本)核酸阴性,血浆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结论当血浆病毒载量5 000拷贝/mL,核酸定量检测试验对于HIV-1感染阳性样本是一种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我省男男性行为者(MSM)中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原发性基因耐药性突变发生情况,为该人群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 HIV-1感染者的外周静脉抗凝全血,分离血浆,提取血浆中HIV RNA,用RT-PCR方法扩增HIV pol区蛋白酶基因全序列与部分逆转录酶序列。所得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后,数据运用Contig Express拼接编辑校正后上传至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比对,同时运用Bio-Edit和Mega等软件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获得50份HIV-1分离株完整的PR和RT基因序列,其中60%(30/50)为01_AE重组亚型,18%(9/50)为B亚型,20%(10/50)为07_BC重组亚型,1例08_BC重组亚型。耐药分析显示,1例发生PI(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的主要耐药突变M46I,造成对NFV中度耐药。10例样本出现NNRTIs和NRTIS的耐药相关突变,仅1例解释为对NNRTIs的潜在低水平耐药,由V179E引起。结论福建省MSM HIV-1感染者的原发性耐药突变发生率低,有利于今后该人群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但需加强监控该人群耐药毒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案,调查分析深圳HIV感染者的病毒株耐药突变情况,并分析耐药株传播水平的3年发展趋势。方法通过连续3年系列横断面调查,于2008年至2010年,每年采集<25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IV-1 pol区片断,进行序列测定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2008年检测耐药传播率为0(0/45),2009年检测耐药传播率上升至6.1%(3/49),其中1份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T215S),2份对蛋白酶抑制剂出现耐药(M46L);2010年检测耐药传播率为4.0%(2/50),其中1份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T215S),1份对蛋白酶抑制剂出现耐药(M46I)。所有耐药株均来自经性传播人群,其中,蛋白酶抑制剂耐药株全部来自男男性行为人群。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株全部属于重组亚型CRF07_BC,而蛋白酶抑制剂耐药毒株全部属于CRF01_AE。结论深圳地区HIV-1耐药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中度传播水平,应该为深圳地区发现的HIV感染者提供耐药检测,尤其是针对性传播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国I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婴儿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以及env区V3环氨基酸序列特征。方法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扩增HIV-1前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env区和pol区的基因序列,使用ChromasPro、MEGA 4.0、BioEdit软件进行HIV-1基因分型以及env区V3环氨基酸序列的特征分析。结果对65名HIV-1感染婴儿的100份干血斑样本(DBS)分别进行HIV-1 env区和pol区扩增,最终扩增成功的样本为63份和84份;其中45名感染婴儿的59份DBS两基因区均扩增成功。依据两基因区域均扩增成功的45名感染婴儿样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为:CRF_BC亚型占73.3%(33/45,包括CRF_07-BC 21份,CRF_BC-08 11份),CRF01-AE亚型占20.0%(9/45),B′亚型占4.4%(2/45),G亚型占2.2%(1/45)。对env区扩增成功的63份样本的V3环顶端四肽特征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存在5种类型,分别为GPGQ、GPGR、GPGS、GLGR和GQGR,以GPGQ为主。53份样本可能使用CCR5作为辅助受体,3份样本可能使用CXCR4作为辅助受体,7份样本不能做出预测。结论婴儿感染的HIV-1亚型呈现多样性分布;HIV-1V3环顶端氨基酸序列以GPGQ为主;大部分婴儿样本可能使用CCR5作为辅助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3年广西边境地区已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病人中,艾滋病病毒(HIV)的耐药情况。方法对防城港市、崇左市、南宁市2013年已接受HAART1年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1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的样本进行自建耐药检测,登录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分析基因耐药结果。结果共1659例病人纳入研究分析,124例病毒载量结果大于1000拷贝/mL,其中100例样本核酸扩增阳性,5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突变;发现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最主要耐药突变位点,分别为M184I/V、K103N/S、Y181C/I/V和G190A/E,发现2例有蛋白酶类抑制剂(PIs)耐药突变。54例病人出现了耐药,其中41.0%(41/100)对NRTIs耐药,49.0%(49/100)对NNRTIs耐药,2.0%(2/100)对PIs低度耐药;32.0%(32/100)对NNRTIs和NRTIs双重耐药,1.0%(1/100)可能对三类药物耐药。HIV-1毒株在调查人群总耐药发生比例为3.3%(54/1659)。结论广西边境地区2013年已接受HAART人群中,HIV耐药株发生率较低,但耐药基因突变较为复杂,出现较多对NNRTIs和NRTIs双重耐药,以及可能对NRTIs、NNRTIs和PIs多重耐药,应采取科学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11-2013年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新近感染者毒株基因特征的研究,了解当地HIV毒株流行及耐药毒株发生传播的情况。方法采集当年新确证的、16~25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共176份。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通过扩增HIV-1 pol区片段,进行测序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3年共获得pol区序列176条,主要以CRF01_AE为主(86.9%,153/176);其次也发现了少量CRF07_BC、CRF08_BC和B亚型。共有5例(2.8%,5/176)出现耐药突变,4例为异性性传播,1例为注射吸毒传播,其中1例针对蛋白酶类抑制剂(PI),3例针对非核苷类抑制剂(NNRTIs),另有2例针对核苷类抑制剂(NRTIs)发生耐药突变。结论当地主要流行毒株为CRF01_AE,广西柳州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传播目前处于低度传播水平,但仍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近感染者的耐药监测和病人的治疗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