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现况分析,探索有利于推进福建省新生儿耳聋防控体系建设的相关策略。方法 选取福建省2018—2020年出生的全部活产新生儿作为听力筛查对象,收集福建省各县区筛查单位,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和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听力筛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新生儿于出生后48~72 h内应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0~42 d内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月龄时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结果 福建省2018—2020年合计有1 347 553名活产新生儿,其中1 305 251名完成新生儿听力初筛,初筛率为96.86%。初筛通过1 191 273名,初筛通过率为91.27%(1 191 273/1 305 251);复筛99 304名,复筛率为87.13%(99 304/113 978);复筛通过78 079例,复筛通过率为78.63%(78 079/99 304);确诊听力障碍1 838例,听力障碍儿发病率为0.14%(1 838/1 305 251);康复治疗1 400名,康复治疗率为76.17%(1 40...  相似文献   

2.
目的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避免儿童语言发育落后,并探讨听力筛查开展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瞬间耳声发射(TEOAE)技术,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出生天数2~5d的正常新生儿1987例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筛查者生后42d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建议到专科就诊明确诊断,尽早医学干预。结果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1987例,初筛通过1969例,初筛通过率99.09%;复筛18例,复筛率100%;发现听力异常转诊2例。结论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异常的重要方法,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康复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剑伟  倪泽  高下  戴艳红 《江苏医药》2012,38(6):712-714
目的分析宿迁市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宿迁市区出生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42d后复查;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行听力损失诊断。结果 2010年宿迁市区共出生新生儿14 000例,初筛9790例,初筛率69.93%。初筛通过9250例,初筛通过率94.48%;复筛516例,复筛率95.56%;复筛通过452例,复筛通过率87.60%。最终13例确诊为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听力损失,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1.33‰。结论宿迁市区新生儿初筛率明显偏低,有必要尽快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听力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瑞敏  翟淑芬  杨旭明 《河北医药》2010,32(22):3159-3160
目的 探讨和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原因,研究应对措施.方法 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对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正常新生儿2040例及新生儿科收治的高危新生儿1189例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时间为生后2-5天,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ABR于生后42天左右回访及预防接种同时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行听力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继续跟踪随访.结果 产科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初筛阳性率4.51%,假阳性率4.37%,复筛阳性率11.96%,假阳性率8.99%;新生儿科收治的高危新生儿初筛阳性率10.56%,假阳性率7.69%,复筛阳性率18.75%,假阳性率14.29%.结论 对新生儿应进行早期听力筛查,TEOAE假阳性率可通过配以ABR同时进行及合理的处置,减少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对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NICU收住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28例进行初筛和复筛,初筛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模式,对初筛未通过者再行复筛,复筛用DPOAE联合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方法,而对于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学评估及确诊;另选取产科出生,正常足月新生儿4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黄疸患儿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初筛未通过130例(24.6%),42d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BR)复筛未通过25例(19.2%);对照组DPOAE初筛未通过40例(10%),42dABR复筛全部通过。高胆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明显多于正常新生儿。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与听力损失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3026例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UNHS)。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3d,用TEOAE进行。对于初筛没有通过的新生儿,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进行复筛,于出生后42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结果初筛3026例,通过2656例,通过率为87.78%;复筛370例,通过348例;复筛仍未通过22例,其中确诊听力损失为11例。在3026例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36%,初筛假阳性率为11.86%。结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初筛假阳性可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分析而合理处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 ,早期发现和治疗新生儿听力损失。方法 对新生儿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1个月后复筛。结果 听力筛查共7862例,初筛双耳均通过者7347例,通过率93.4%,复筛494例,双耳均通过者437例,复筛通过率88.5%。结论 TEOAE适用新生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8.
郭洁  张杨  徐帅 《江西医药》2021,56(8):1159-1161,1169
目的 分析洛阳市高危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特点及听力筛查情况,探讨耳聋基因与听力联合筛查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洛阳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610例新生儿为研究组,对照组是我院611例健康新生儿,进行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15个位点检测,复筛阳性于生后3个月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包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BR)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结果 高危儿研究组的610例新生儿初筛70例(11.5%)未通过,复筛35例(5.7%)未通过,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88%.均高于对照组(P<0.001).高危儿研究组4个基因总体携带率为5.1%(31/610),对照组为3.1%(19/611)两组携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洛阳两组耳聋基因突变的热点排序是一致的,均为GJB2(235delC)、SLC26A4(IVS7-2A>G)、GJB3(538C>T),12SrRNA(1555A>G).结论 本地区耳聋基因变异类型依次为是GJB2(c.235delC)、SLC26A4(IVS7-2A>G)、GJB3(C.538C>T)和12SrRNA(1555A>G).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检出率和聋病基因突变携带率均高于正常新生儿.采用听力和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能提高高危新生儿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对早期干预、定期随访、减少聋病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本院采用的筛查仪器为美国格雷斯-斯塔德勒公司生产的GSI 70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对所有活产新生儿进行畸变耳声发射检查.选取2012年1~8月在本院出生的4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听力筛查方法,观察组对其家长、测试环境、仪器,新生儿及操作人员等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听力筛查复筛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复筛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 (P<0.05).结论 对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及操作过程实施各种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复筛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洛阳市部分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特点及诊断性听力学检查情况,并探讨本地区遗传性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特点以及耳聋基因与听力联合筛查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我院产科出生的216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及18个常见耳聋基因的100个位点耳聋基因筛查,复筛未通过及耳聋基因突变者给予诊断性听力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珠海市各助产机构新生儿听力筛查开展现状及筛查技术准入落实情况,探讨听力筛查管理模式、质量控制体系,为珠海市筛查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珠海市22家助产机构进行实地现况调查,对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各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负责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技术人员发放22份听力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2520例初生新生儿随即分为两组,每组1260例新生儿,第一组(新生儿出生24h后进行耳声发射筛查)和第二组(新生儿出生72h后进行耳声发射筛查),对两组均采用耳声发射(即OAE)进行筛查。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结果第二组(新生儿出生72h后进行耳声发射筛查)的筛查通过率要高于第一组(新生儿出生24h内进行耳声发射筛查)。结论新生儿出生72h后进行筛查,可以有效地降低复筛率,避免了42d后返院复查,同时也减少了家长交通费负担,同时也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围生期婴幼儿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在邢台地区出生的92 429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追访家族史、孕期、分娩期情况及患病史、用药史等。结果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10.31%,复筛阳性率6.52%;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19.27%,复筛阳性率15.73%,正常新生儿与高危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 429例接受听力筛查新生儿中,听力障碍200例,听力障碍发生率为2.16‰。婴幼儿听力障碍与胎儿期缺氧及宫内窘迫、产程延长等因素有关。结论明确致婴幼儿听力障碍因素,提倡优生优育,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对婴幼儿进行听力筛选,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丹麦Otometrics(尔听美)公司生产的AccuScreen手持全功能听力筛查仪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院NICU的800例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与同期在我院出生的800例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00例NICU新生儿42 d听力筛查,未通过128例,未通过率16%,其中早产儿244例,60例未通过,未通过率7.5%;新生儿窒息96例,16例未通过,未通过率2%;新生儿黄疸56例,6例未通过,未通过率0.75%;其他疾病404例,46例未通过,未通过率5.75%。800例正常对照组未通过28例,未通过率3.5%。3个月复筛结果:正常对照组复筛28例,2例未通过,未通过率0.25%。NICU新生儿复筛128例,6例未通过,未通过率0.75%。结论 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早产儿、窒息是影响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了解其可能病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对2008年1月-2010年7月产科出生的正常新生儿10865例和因各种疾病入住本院新生儿科的高危儿1821例进行听力初筛,未通过者出生后42天用TEOAE联合自动听陛脑干诱发电位(AABR)进行听力复筛,比较和分析听力障碍的原因。结果正常组听力初筛通过率98.29%,复筛通过率98.37%,高危组听力初筛通过率85.66%,复筛通过率92.72%。正常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与复筛通过率均明显高于高危组新生儿。结论通过对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进行病因分析,可以发现其原因,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供了时机,使语言能力的发育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听力筛查的最佳筛查时间。方法:对2680例足月的新生儿分别在出生后24、48、72、96zb时进行初步听力筛查。结果:72小时和96小时筛查假阳性率最低。48小时次之,24小时进行筛查的假阳性率最高。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时间为出生后72小时之后。并建立完善的随访体系,进行复筛,确诊是提高新生儿听力损伤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为预防干预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及筛查通过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瞬间诱发性耳声发射( TEOAE)对2011年1月至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连续2次筛查不通过者42 d后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内做听力学诊断性检查项目以确诊,并做好资料登记.结果 初筛率90.62%,初筛通过率88.08%;复筛率97.86%,复查通过率88.36%;听力障碍检出率1.70‰.孕周是耳声发射听力初筛通过率的危险因素[B -1.524,Exp(B)=4.589,P<0.05],出生体重是耳声发射听力初筛通过率的保护因素[B=-0.647,Exp(B)=0.523,P<0.05].高危儿是耳声发射听力复筛通过率的危险因素[B =0.374,Exp(B)=1.453,P<0.05].结论 TEOAE可作为婴儿听力筛查测试和监测的重要方法,通过筛查能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婴儿听力障碍.高危情况对筛查通过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欧武  曾云  毛毅影  吴丽芳 《黑龙江医药》2021,34(5):1012-1015
目的:探讨进行新生儿筛查工作上,做听力筛查、聋病易感基因的联合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600例新生儿,在其出生后2~3天做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初筛,对经过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在出生后42天进行耳声发射(OAE)联合自动判断听性脑干反应(ABR)复筛,采集新生儿出生后的脐带血液,开展对聋病易感基因检测,在检测上具体筛查如下的基因:GJB2基因、GJB3基因、SLC26A4基因、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综合听力筛查、聋病易感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对检测情况的分析汇总,且做随访观察.结果:60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初筛未通过44例,出生后42天复筛14例未通过,持续3个月的随访发现其中存在7例听力出现缺失的病例;聋病易感基因检测出95例携带遗传耳聋基因突变,其中GJB2基因突变59例,GJB3基因突变3例,SLC26A4基因突变29例,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突变4例;听力筛查联合聋病易感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听力筛查未通过并且聋病易感基因检测异常7例,听力筛查未通过而聋病易感基因检测正常37例,聋病易感基因检测异常但是听力筛查通过88例.结论:新生儿听力检查工作中,听力筛查同聋病易感基因联合检查能发现高危听力障碍群体,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汤超  冯益进 《安徽医药》2018,39(7):835-838
目的 了解二胎高龄产妇新生儿听力状况,分析二胎高龄产妇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妇产科分娩的二胎高龄产妇所产新生儿30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出生后第42天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出生3个月后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并收集孕妇、新生儿一般资料,总结影响新生儿听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300例新生儿,初筛阳性28例(9.33%),复筛阳性15例(5.00%),确诊听力损失8例(2.67%);其中单侧听力损失5例(62.50%),双侧听力损失3例(37.50%);经听性脑干反应确诊轻度听力损失4例(50.00%),中度听力损失2例(25.00%),重度听力损失1例(12.50%),极重度听力损失1例(12.50%);解剖结构畸形5例(62.50%),包括外耳道狭窄1例,听骨链畸形3例,中耳鼓室积液1例,外耳道闭锁1例。②多因素分析: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窒息史、高胆红素血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耳聋家族史、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妊娠期糖尿病均为二胎高龄产妇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某医院2016~2017年二胎高龄产妇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67%,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窒息史、高胆红素血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耳聋家族史、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妊娠期糖尿病均为导致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耳声发射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患儿听力障碍的临床评价作用。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患儿,于出生6个月左右,利用耳声发射方式,进行听力筛查,诊断听力障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患儿听力筛查,其中85例(85.0%)通过首次筛查,15例(15.0%)未通过,1~3个月后,未通过者再次进行耳声发射检测,均未通过复筛。结论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患儿,早期利用耳声发射检测,进行听力筛查,尽早发现听力障碍,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