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对于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将近3年内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共75例纳入,在7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开展妇科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及三维阴道超声检查,将诊断金标准定为宫腔镜诊断结果,比较妇科腹部超声、阴道超声、三维阴道超声对于子宫内膜病变进行定性诊断的结果,分析在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中妇科腹部超声、阴道超声、三维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宫腔镜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在7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有28例患者经宫腔镜诊断证实子宫内膜癌,其余47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增生。依照诊断金标准,在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时,三维阴道超声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方面均比妇科腹部超声、阴道超声高,而阴道超声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方面比妇科腹部超声高,均P<0.05。在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结果中,阴道超声、三维阴道超声诊断结果与宫腔镜诊断结果之间均呈高度一致,而妇科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宫腔镜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中度。结论:在对于子宫内膜病变开展定性诊断时,阴道超声及三为阴道超声均可发挥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比较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方法 选取60例已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结果 阴道超声发现子宫内膜息肉26例,占43% ,宫腔镜发现子宫内膜息肉39例,占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较阴道超声准确性高,阴道超声可用于宫腔息肉的普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方法:经阴道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在经阴道B超下行宫腔生理盐水造影,然后行电视宫腔镜检查和治疗,以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120例经阴道B超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超声造影诊断96例,宫腔镜诊断和治疗92例,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5.83%)明显高于经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76.78%)。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有利于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联合宫腔镜可达到较好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阴道超声检查、MRI检查、宫腔镜病理检查,以宫腔镜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阴道超声检查、MRI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并分析其诊断结果与宫腔镜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50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经宫腔镜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1例。以宫腔镜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MRI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分析,MRI诊断结果与宫腔镜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34,阴道超声诊断结果与宫腔镜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05。结论 MRI诊断子宫内膜息的应用价值良好,是评估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16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48例正常,其中40例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无异常;112例诊断为宫腔病变,其中96例经病理证实。宫腔镜检查52例正常,其中1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108例诊断为宫腔病变,其中103例经病理证实。宫腔镜检查宫腔内病变、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一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较好的方法;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7年2月~2009年5月在门诊就诊的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450例.全部病例行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 宫腔镜检查450例,360例有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结果对照总符合率为92.9%,与阴道B超检查总符合率76.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4.964,P<0.001).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对子宫内膜息肉准确性高,阴道超声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普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取罗甸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于2021年1月—2023年6月诊治的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以及宫腔镜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纯阴道超声检查与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对患者不同疾病类型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的构成比最高(36例,45.00%)。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类型的检出率高于单纯阴道超声检查(P<0.05)。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阴道超声检查(P<0.05);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增殖症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阴道超声检查(P<0.05)。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高于单纯阴道超声检查(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效能较高,优于单纯阴道超声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预测和评估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病理检测结果为准,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对患者先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阴道超声),后进行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比较患者两次检查的临床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结果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阳性检出率(86. 67%)、阴性检出率(58. 33%)、诊断符合率(91. 67%)明显优于对经阴道超声检查的阳性检出率(84. 44%)、阴性检出率(42. 86%)、诊断符合率(87. 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检出率(39例,43. 33%)显著高于宫腔镜检查的诊断检出率(28例,31. 11%),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2);宫腔镜检查在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检出率(7例,7. 78%)、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检出率(16例,17. 78%)、子宫内膜萎缩的诊断检出率(39例,43. 33%)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检出率(5例,5. 55%)、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检出率(13例,14. 44%)、子宫内膜萎缩的诊断检出率(33例,36. 67%),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宫腔镜检查在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方面[灵敏度(95. 05%)、特异度(86. 34%)、阳性预测率(93. 34%)、约登指数(0. 85)]更优于阴道超声组的诊断效果方面[灵敏度(87. 72%)、特异度(65. 58%)、阳性预测率(89. 62%)、约登指数(0. 67)],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取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检查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采取宫腔镜对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检出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及精准度的临床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爱平 《临床医学》2008,28(11):25-26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部分子宫内膜病变不孕患者的资料(156例)。对自然周期超声监测内膜回声异常的52例行宫腔镜检查,超声检查内膜正常者进入促排卵周期后25例出现内膜异常情况不孕者,常规行宫腔镜检查。结果自然周期超声发现的异常内膜52例,经宫腔镜确诊为异常45例占86.54%,促排卵周期超声发现的异常内膜25例,经宫腔镜确诊3例异常(12%)。结论自然周期超声和宫腔镜检查是发现内膜病变的重要方法;促排卵周期超声发现的内膜增厚、不均匀与内膜对激素的过度反应有关,宫腔镜对这种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及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价值。方法对32例腹部B超和阴道超声发现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宫腔造影,然后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取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以宫腔镜和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32例腹部B超和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厚疑子宫内膜息肉者,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28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诊治最后病理确诊26例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明显优于常规阴道超声,其诊断的准确性略低于宫腔镜。结论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无创、安全、简便且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与宫腔镜联合应用可达到较好的诊治目的。  相似文献   

11.
邢倍齐  梁蕾 《大医生》2023,(10):108-111
目的 分析宫腔镜和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共计纳入50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将病理学活检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测技术的误诊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患者对两种检测方式的心理接受度。结果 宫腔镜检测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等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测,且误诊率低于阴道超声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检测方式心理接受度高于宫腔镜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对患者子宫内膜息肉进行诊断期间,分别予以宫腔镜、阴道超声等检测技术,均存在一定应用价值,并各具优势,其中阴道超声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患者接受度,宫腔镜检测准确率高,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监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意义及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准备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red,IVF- ET )治疗的不孕患者 ,在自然月经周期的卵泡期 ,采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进行连续监测 ,对内膜回声异常的 4 1例患者 (实验组 )进行宫腔镜检查及内膜活检。对照组是超声未发现内膜异常 ,常规进行宫腔镜检查的不孕患者。结果 实验组中 ,宫腔镜检查确诊出现异常内膜为 73.17% (30 / 4 1) ,对照组为 8.70 % (2 / 2 3) ,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 0 1) ;实验组中 ,子宫内膜息肉占 31.71% (13/ 4 1) ,病理性增生 39.0 2 % (16 / 4 1) ,炎症 2 .4 4 % (1/ 4 1) ,对照组异常内膜均为内膜粘连 8.70 % ,而既往是否作过内膜活检及是否月经规律与宫腔镜内膜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使用经阴道超声 ,在卵泡期监测子宫内膜状况 ,是不孕症诊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廉价、无创的重要检查方法 ;超声监测可以作为不孕患者宫腔镜检查的初筛 ,而宫腔镜检查可为内膜病变提供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炎症刺激、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增生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1],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手段,由于其操作简便、分辨率高,可获得丰富、准确的图像,现已成为最常用的妇产科超声检查途径。宫腔镜检查则提高了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水平,本组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旨在探讨TVS联合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我院收治的异常阴道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FI)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TV-CDFI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的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并与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息肉摘除及宫腔镜检查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75%(50//59),误诊率为15.23%。结论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检查方法,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作宫腔镜术前筛查及术后随访,是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更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宫腔镜对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2例宫腔镜已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临床疑诊子宫内膜息肉186例患,宫腔镜检查后证实子宫内膜息肉12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02例,经阴道检查诊断的符合率为80.9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韬  赵峰  陈悦  朱海润  田博  王云  薛雅静 《上海医学影像》2012,21(2):113-115,12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官腔造影对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检查疑有子宫内膜病变患者56例经阴道超声,进行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观察病变的大小、数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内部回声及血流等情况,与宫腔镜结果比较。结果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的成功率96.4%,其与宫腔镜诊断方法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但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与宫腔镜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阴道超声官腔造影超声检查对内膜病变诊断的准确率高且具有简便、价廉、无创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阴道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在本院就诊的125例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多发息肉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简便,检出率高,可作为该病普查的首选.宫腔镜检查准确率高,能明确分辨病变的数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宫腔镜及三维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宫腔镜及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子宫不正常出血的病人,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内注液后扫查,再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确诊依据对照不同检查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23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5例诊断为黏膜下肌瘤,6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0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症.宫腔镜检查敏感度100%,特异度98.1%.三维超声造影检查敏感度为100%,特异度94.4%.结论宫腔镜为诊断子宫内膜占位病变的首选方法,结合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对确定治疗方案有很大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阴道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8例,准确率87.8%;误诊8例,误诊率12.2%.结论: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子宫内膜的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并与子宫内膜诊刮病理及宫腔镜检查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89.8%(62/69),其中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9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1例;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改变7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