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2021,41(1)
目的 探讨单次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的应用及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行TKA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单次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程度、首次自控镇痛时间、术后0~6 h、6~12 h、12~24 h、24~48 h舒芬太尼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首次自控镇痛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 0. 05),术后0~6 h、6~12 h、12~24 h、24~48 h舒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单次股神经阻滞对老年TKA患者具有良好镇痛效果,能够显著缓解TKA患者术后疼痛感,延后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时间,降低对自控镇痛的依赖,并减少镇痛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适用于膝关节炎和退行性病变患者,能够恢复患者的关节运动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TKA为患者带来的远期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TKA也会引起术后早期剧烈疼痛,为此完善术后镇痛至关重要。TKA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包括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以及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如连续股神经阻滞。本文主要综述连续股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研  陈秀云  许莹莹 《护理研究》2012,26(5):453-45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要求在术后早期即进行手术侧肢体的功能锻炼,改善假体的功能.TKA术后60%的病人有剧烈疼痛[1].连续股神经阻滞病人术后静息和活动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病人[2].股神经阻滞止痛技术是将局部麻醉药物通过连接于体外的股神经管注入股神经鞘内的方法,阻断疼痛刺激向感觉神经传导,继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良好,对下肢肌力影响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低,是TKA术后较为理想的康复镇痛方法[3].但是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发现,病人带泵期间存在意外歪倒在床上的安全隐患.现总结了置管病人术后护理的经验,并制定了护理干预措施,希望能够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术中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因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且ASAⅠ~Ⅱ级的患者7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术后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为A组、术中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镇痛为B组。两组手术麻醉方式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术后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患肢肌力;记录术后额外镇痛药物氯诺昔康总用量和镇痛相关并发症等;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随访中,依照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在术后4h、6h、12h、24h、36h、48h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24h、36h、48h进行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时累计氯诺昔康镇痛药用量A组均较B组低(P〈0.05);A组术后尿潴留、皮肤瘙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膝膝关节功能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TKA术后镇痛优于术中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镇痛,不良并发症低于术中关节腔周围鸡尾酒镇痛。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为TKA术后镇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或利多卡因持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康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单侧TKA患者60例,术后镇痛方法采用持续静脉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随机均分为三组:静脉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和罗哌卡因组(C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患者术后静脉给予持续输注曲马多镇痛,B和C组分别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间断注射0.5%盐酸利多卡因镇痛或0.2%罗哌卡因,三组患者镇痛持续3天。记录VAS疼痛评分,开始下床活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B、C组患者在术后6 h、24 h、32 h、48 h、56 h及7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术后C组患者VAS评分小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B、C组患者术后的下地次数和行走距离均大于A组。B、C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使用止痛药例数C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能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KA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肩关节镜手术(arthroscopic shoulder surgery,ASS)因其相较于传统肩部手术有更多的优势,近些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肩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方法与术后镇痛方式有多种选择,包括全身麻醉、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单独或联合周围神经阻滞以及互相组合运用等。各种术中麻醉与术后镇痛方式有各自的优劣势。肩胛上神经阻滞(suprascapular nerve block,SSB)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不影响膈肌功能,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其阻滞效果是否能满足肩关节镜手术及术后镇痛的要求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曹县县立医院2015-01/2017-01期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岁,ASA分级Ⅰ~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于TKA术后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最后观察2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吗啡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进行评估,记录每组的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KA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呕吐、恶心,嗜睡及瘙痒)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3 d,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与总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TKA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明显减少吗啡的用量,并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局部浸润麻醉(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LIA)和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 FN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的镇痛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Pub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至2014年10月为止关于 TKA 术后 LIA 和 FNB 镇痛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根据 GRADE 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和质量标准的RCT 文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8篇 RCT 文献。 meta 分析结果显示:TKA 术后行 LIA 镇痛能降低术后24 h 疼痛评分[WMD =-1.42,95% CI(-1.93,-0.90),P <0.01],减少术后24 h 阿片类药物使用量[WMD =-10.67,95% CI (-19.50,-1.84),P =0.02];但无证据显示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LIA 优于 FNB[WMD =-0.49,95% CI(-1.40,0.42),P =0.29]。结论 LIA 能降低 TKA 术后24 h 疼痛评分,减少术后24 h 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操作简单、经济,可作为 TKA 术后镇痛方式的强推荐。  相似文献   

9.
周娟  王威勇  吕玉标 《系统医学》2023,(20):153-156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镇痛干预过程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超声引导下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处理)与研究组(超声引导下单纯腹横筋膜阻滞),各30例。对比不同镇痛方案对产妇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结果分析剖宫产术毕、术后12、24、48 h的疼痛程度发现,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1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镇痛麻醉处理过程,超声引导下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处理方式应用能够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麻醉镇痛安全,利于促进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南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接受椎管内麻醉,对照组(3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研究组(33例)行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指标,对比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股四头肌肌力及术后恢复质量(QOR-15)评分,统计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与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24 h、48 h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更少(P<0.05);研究组术后1 h、6 h、12 h、24 h的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比对照组高,同时间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镇痛中可促进术后恢复,缓解疼痛程度,对肌力影响较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连续股神经阻滞(连续股神经阻滞)与单纯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及开平市中心医院40例拟行TKA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每组20例,所有患者术后在B超下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镇痛药物为2.5 g/L罗哌卡因150 mL;试验组镇痛药物为2.5 g/L罗哌卡因和0.1 g/L 地塞米松混合液150 mL。记录所有患者不同时间点静息状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主、被动功能训练VAS评分,吗啡用量,主动屈曲关节角度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组6、12、24、48、72 h静息状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48、72 h主、被动功能训练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6 h后各时间段及72 h总吗啡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48、72 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试验组为15%,两组患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单纯罗哌卡因相比,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连续股神经阻滞可加强TKA患者的术后镇痛作用,提高TKA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B组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两组术后均进行康复锻炼。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进行疼痛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患者术后对多模式镇痛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A组TKA后4、6、8、10、12、24、36、48、72h静息状态的VAS评分及术后24、48、72h活动时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KA后患者对疼痛控制教育满意度及对控制或减轻疼痛方法的满意度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方法应用于TKA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应用舒芬太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手术均接受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麻醉药物为0.4%罗哌卡因麻醉液2.5 ml,观察组麻醉药物为含有5μg舒芬太尼的0.4%罗哌卡因麻醉液2.5 ml。比较两组麻醉阻滞效果、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平均时间、运动阻滞持续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运动阻滞起效平均时间、运动阻滞完全平均时间、T12部位疼痛持续平均时间、感觉阻滞持续平均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静息状态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大腿抬高15°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与非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舒芬太尼能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延长感觉阻滞和镇痛时间,缩短运动阻滞时间。  相似文献   

14.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带来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一大难题,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出现及手术技术、假体材料的改进解决了这一难题。然而,TKA术后疼痛给治疗后早期功能锻炼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惧怕疼痛,目前国内OA患者中施行TKA的数目以及术后疗效常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TKA术后的"无痛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单一的镇痛方式效果往往欠佳,本科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对TKA术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手术通常可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下安全进行.但一些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全麻术中不易管理,有些患者甚至不耐受全麻.椎管内麻醉操作难度大且失败风险高.因此,选择超声引导下单纯周围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围术期镇痛.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PecsⅡ)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TTP)、胸椎旁阻滞(TPB)联合肌间沟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参与新型多模式镇痛方案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TK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护理方案采用传统镇痛方法,观察组采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参与的新型多模式镇痛方案,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参与新型多模式镇痛方案可缓解TKA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恶心、呕吐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组,奇数号100例为对照组,偶数号100例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对照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对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舒适度、血清因子水平、镇痛泵按压次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产妇血糖、皮质醇、白介素-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内,观察组产妇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正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可以解除膝关节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但是其术后中重度疼痛可能延迟早期动员和延长住院时间[1],因此良好的疼痛缓解对术后康复非常重要。既往医生常用股神经阻滞(FNB)与坐骨神经阻滞(SNB)组合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镇痛,但是这个组合存在影响肌力的副作用。近年来,由于收肌管阻滞(ACB)既能够提供类似于股神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PENG)阻滞联合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 LFCN)阻滞的效果,探讨其在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PENG+LFCN阻滞组40例和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组40例。2组均于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PENG+LFCN阻滞组采用质量分数0.5%盐酸罗哌卡因20 mL进行髋关节PENG阻滞和质量分数0.5%盐酸罗哌卡因5 mL进行LFCN阻滞,FICB组采用质量分数0.5%盐酸罗哌卡因30 mL进行FICB。2组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2 d时采用QoR-15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24、48 h患肢肌力,术后镇痛泵首次使用时间、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使用次数,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减轻门诊手术患者的疼痛.方法根据手术时麻醉的方法分为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对不同的麻醉药,及不同的组合在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利多卡因在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比普鲁卡因好,在利多卡因溶液中加入0.1%的布比卡因其术后的镇痛效果比其他2组好.结论建议在门诊手术中取消普鲁卡因药敏试验,采用利多卡因或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