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人群β—Fg-455G/A基因多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 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k)、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 1994--01/2005-12相关文献,纳入内容涉及β-Fg-455G/A基因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和(或)等位基因频率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去除重复报告、数据描述不清无法利用的文献。按上述要求初步筛查文献为12篇,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后纳入Meta分析文献为10篇。累积病例组1270例。对照组1302例。以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分布OR值为效应指标,应用RevMan4.2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 结果:数据合并结果显示。病例组GA+A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A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体效应检验:P=0.01,OR=1.44,95% CI=(1.09-1.91);P〈0.001,OR=1.47,95%CI=(1.19~1.82)。 结论:中国人群β-Fg-455G/A基因多态的GA+AA型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即455G→A突变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β-纤维蛋白原-455G/A(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对血浆Fg水平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56例健康人的β-Fg-455G/A基因多态现象,用比浊法测定血浆Fg水平.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浆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论男、女患者与对照相比,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均比同组GG基因型者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内只有A等位基因携带者随年龄增长血浆Fg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男性按吸烟及基因型情况分组,在GA基因型中,吸烟组血浆Fg水平高于不吸烟与戒烟组(P<0.05);GG基因型组吸烟与否对Fg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结论提示,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升高,并随年龄、吸烟而更加显著,提示β-Fg-455 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更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升高,故此基因多态性可用于易感人群的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G/A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Wan Fang Data、CBM和VIP数据库,查找关于TNF-α-308G/A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月25日。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个研究,共计2 860例患者和5 033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基因型GG比较,基因型GA、AA、GA+AA会增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风险[GA vs.GG:OR=1.45,95%CI(1.02,2.07),P=0.04;AA vs.GG:OR=2.01,95%CI(1.32,3.05),P=0.001;GA+AA vs.GG:OR=1.51,95%CI(1.07,2.13),P=0.02];与基因型GA+GG比较,基因型AA会增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风险[AA vs.GA+GG:OR=1.92,95%CI(1.26,2.91),P=0.002];等位基因A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风险无关。与基因型GG比较,基因型AA会增加克罗恩病的发病风险[AA vs.GG:OR=1.49,95%CI(1.07,2.08),P=0.02];与基因型GA+GG比较,基因型AA会增加克罗恩病的发病风险[AA vs.GA+GG:OR=1.50,95%CI(1.08,2.09),P=0.02]。基因型GA、GA+AA及等位基因A与克罗恩病发病风险无关。按人种来源的亚组分析显示,欧洲人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结论现有证据表明,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易感性相关,基因型GA、AA、GA+AA均会增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风险;基因型AA会增加克罗恩病的发病风险。鉴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粤西地区汉族人群NINJ2基因5'上游rs11833579G/A、rs4980959C/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脑梗死及亚型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联合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直接测序方法,对278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12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rs11833579G/A和rs4980959C/A多态位点基因型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病例组rs11833579G/A与rs4980959C/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动脉闭塞型卒中rs4980959C/A位点A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18.3%vs 9.2%,P=0.041),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35.4%vs 46.1%,P=0.01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4980959C/A位点含AA基因型发生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可能性高于G等位基因携带者(OR=4.012,95%CI:1.209~14.939,P=0.027)。结论 NINJ2基因5'上游非编码区SNPrs11833579G/A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无关;SNPrs4980959C/A的A等位基因是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AA基因型是小动脉闭塞型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痛风性关节炎( gouty arthritis,G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ɑ)、超敏 -C反应蛋白(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与 IL-1β基因启动子区 rs2853550 A/G位点多态性相关性。方法 收集 GA确诊患者 216例作为 GA组,同时选取 153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 IL-1β,TNF-ɑ及 hs-CRP水平,同时检测 IL-1β基因 rs2853550 A/G多态性。结果 GA组 IL-1β,TNF-ɑ及 hs-CRP水平分别为 5.16±1.02pg/ml,21.84±6.49pg/ml和 17.03±5.61mg/L,明显高于对照组( 3.94±0.87pg/ml,3.50±1.16pg/ml及 2.14±0.7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217 3,20.510 4,23.274 5,均 P<0.05)。GA组 IL-1β基因 rs2853550 A/G位点 GG基因型和 G等位基因频率( 75.93%和 83.56%)明显高于对照组( 51.63%和 6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41 9,5.037 2,均 P<0.05)。GG基因型和 G等位基因患 GA的相对风险明显增加( OR=7.092,95%CI:5.681~10.526和 OR=5.914,95% CI:3.514~ 8.029),而 AA基因型和 A等位基因患 GA的相对风险明显降低( OR=0.731,95%CI:0.576~ 0.918和 OR=0.584,95% CI:0.437~0.753)。GA组 GG基因型 IL-1β水平(5.42±1.12pg/ml)明显高于 GA基因型( 4.51±0.67pg/ml),而 GA基因型明显高于 AA基因型( 4.04±0.29pg/ml),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019 5,P=0.023 6)。经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GA组 IL-1β与 TNF-ɑ,hs-CRP水平呈正相关( r=0.790 1,0.684 7,均 P<0.05)。结论 GA患者 IL-1β,TNF-ɑ及 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 IL-1β基因启动子区 rs2853550 A/G位点呈多态性,其中 GG基因型可能与 GA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和筛选相关文献,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合并,计算比值比(OR值)及95%的可信区间(95%CI),并评价其发表偏倚,运用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实际纳入文献6篇,共包括1 219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38例克罗恩病(C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2 403例,进行Meta分析和关联性研究;GSTP1基因多态性与UC显性基因模型、隐性基因模型及等位基因的P值、合并OR值及95%CI分别如下:(GG+GA)vs.AA:P=0.05,OR=1.76,95%CI 1.00~3.08;GG vs.(GA+AA):P=0.03,OR=1.52,95%CI 1.05~2.21;G vs.A:P=0.03,OR=1.59,95%CI 1.04~2.45。我们根据种族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显性基因模型、隐性基因模型及等位基因的P值、合并OR值及95%CI分别如下:(GG+GA)vs.AA:P<0.000 01,OR=2.20,95%CI 1.79~2.71;GG vs.(GA+AA):P<0.000 01,OR=1.82,95%CI 1.51~2.20;G vs.A:P<0.000 01,OR=1.89,95%CI 1.66~2.17。我们共检索到2篇欧洲人群GSTP1基因多态性与CD关系的研究,其显性基因模型、隐性基因模型及等位基因的P值、合并OR值及95%CI分别如下:(GG+GA)vs.AA:P=0.92,OR=1.03,95%CI 0.59~1.81;GG vs.(GA+AA):P=0.53,OR=1.40,95%CI 0.49~4.00;G vs.A:P=0.75,OR=1.09,95%CI 0.66~1.79。结论 GSTP1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UC的危险因素,其与中国汉族人群UC关系尚缺乏相关研究,GSTP1基因多态性与欧洲人群UC和CD的发病风险可能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TLR4基因rs 1927914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遗传易感性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收集2001年1月至2017年2月发表的有关TLR4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文献。通过Newcastle-Ottawa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12.0软件对已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确定TLR4rs 1927914位点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相关,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判断Meta分析的稳定性,进行异质性检验以判断各研究间的异质性,亚组分析获取异质性来源。结果共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 334例和对照组7 745例,文献质量等级为中、高质量。TLR4rs 1927914的T等位基因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关联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显性模型:OR=1.384,95%CI 1.062~1.804,P=0.016,共显性模型:OR=1.232,95%CI 1.002~1.515,P=0.048,隐性模型:OR=1.246,95%CI 0.912~1.703,P=0.168。将不同人群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欧美人口中T等位基因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具有显著关联性(显性模型:OR=1.201,95%CI 1.080~1.322,P=0.021;共显性模型:OR=1.248,95%CI 1.002~1.494,P=0.043),但在亚洲人口中TLR4基因的rs1927914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性未见显著差异(显性模型:OR=0.667,95%CI 0.547~0.787,P=0.608;隐性模型:OR=1.152,95%CI 1.029~1.275,P=0.061;共显性模型:OR=0.725,95%CI 0.546~0.97,P=0.153)。结论 TLR4基因rs 1927914位点上的T等位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相关性,主要体现在欧美人群中,亚洲人群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Parkin基因S/N167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parkin基因S/N167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关系.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英文)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纳入内容涉及parkin基因S/N167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和(或)等位基因频率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同时手检并纳入了我们研究组未发表的文献.各文献满足研究方法相似,有综合的统计指标.研究年限为1998~2003年.语种不限.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涉及S/N167多态基因频率的对照研究.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并统计,总体效应检验未发现统计学上的差异(Z=1.57,P=0.12),但根据东西方人群进行分组分析后发现,S/N167多态在基因型水平[OR=1.41,95%CI=(1.08,1.83),P=0.01]和等位基因水平[OR=1.25,95%CI=(1.08,1.44),P=0.01]均可能增加东方人群患PD的发病风险.加入我们研究组的未发表资料后,上述结论未改变,趋势更明显.而西方人群在基因型水平[OR=0.55,95%CI=(0.30,1.02),P=0.06]和等位基因水平[OR=0.55,95%CI=(0.28,1.08),P=0.08]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我们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S/N167多态性可能增加了东方人群患PD的危险性,对西方人群的影响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s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启动子-318位点C/T多态性与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PubMed、EMbase以及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中国人群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启动子-318位点C/T多态性与G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1980年1月至2011年12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0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中国人群CTLA-4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0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基因型G/G的中国人群发生GD的风险高于具有基因型A/A[OR=3.38,95%CI(2.07,5.51)]和基因型A/G[OR=1.72,95%CI(1.31,2.25)]的中国人群。同时,等位基因G引起GD的发病风险高于等位基因A[OR=1.87,95%CI(1.44,2.41)]。②中国人群CTLA-4启动子-318位点C/T多态性的系统评价共纳入5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GD发病风险方面,具有基因型T/T的中国人群与具有基因型C/C[OR=0.75,95%CI(0.26,2.12)]和基因型C/T[OR=0.92,95%CI(0.31,2.73)]的中国人群相当。同时,等位基因T引起GD的发病风险与等位基因C相当[OR=0.83,95%CI(0.61,1.12)]。结论现有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群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等位基因G与GD发病有关,但尚未发现启动子-318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GD发病相关。由于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第12外显子G1510A遗传多态性及ALDH活性与鼻咽癌(NPC)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70例NPC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受试者ALDH2基因G1510A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采用比色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ALDH总活性水平。结果病例组AA、GA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29%、30.00%和45.71%,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9.29%和60.71%;对照组AA、GA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79%、25.58%和61.63%,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5.58%和74.42%。病例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OR)=1.88,95%可信区间(95%CI)=1.16~3.05,P<0.05],与GG基因型比较,AA和GA基因型NPC患病风险增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ALDH总活性无明显差异。结论 ALDH2基因G1510A变异可能与NPC患病风险存在相关性,有待加大样本量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