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一典型病例 探讨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胡咏梅 《华西医学》1995,10(1):33-34
5例神经性厌食症的护理胡咏梅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可因拒食或摄入营养不足而衰竭致死。鉴于病因不明,治疗尚无特效药,因此对该病的护理更加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2-20岁,平均年龄16.6岁...  相似文献   

3.
30例神经性厌食症的内分泌功能变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旻  赵铁耘 《华西医学》2009,24(3):715-718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的内分泌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对我院住院的30例资料完整的A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30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18.32±3.99)岁,平均体重(32.36±5.65)kg,体重指数(13.00±1.90)kg/m^2。垂体-性腺轴激素的变化:半数以上患者LH、FSH、E2和P水平降低(患者比例分别为70%、60%、53%和57%);63%的患者PRL升高;97%患者T正常。11例患者接受LHRH兴奋试验,其中6例阴性占55%,5例正常占45%。垂体一甲状腺轴激素的变化:半数以上患者TT3、FT3、FT4降低(患者比例分别为97%、87%、60%);54%患者rT3升高;77%患者TSH正常。半数以上患者(16例)有低T3综合症。垂体-肾上腺轴激素的变化:所有患者皮质醇生理波动均消失,其中半数及以上患者24hUFC和24:00点血皮质醇升高(患者比例分别为50%、82%);16例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9例可完全抑制。但是73%的患者ACTH和82%的患者清晨8:00点血皮质醇均正常。结论:AN多为青年女性患病,内分泌功能表现为多数患者LH、FSH、E2和P水平降低,PRL水平升高而T基本正常。多数患者TT3、FT3和FT4降低,rT3升高而TSH正常,表现为低T3综合症。所有患者皮质醇生理波动均消失,半数及以上患者24hUFC和24:00点血皮质醇升高,但多数患者ACTH正常。临床上遇到此类患者应注意排除器质性激素水平异常的各类疾病,并进行鉴别,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4.
洪爱芬 《现代护理》1999,5(7):55-56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8岁,为减肥开始以节食,食后催吐,导泻等多种方法减肥。导致厌食、消瘦、面部浮肿、停经。曾多次门诊治疗.无效。于1996年4月21日收往院。既往无重大内外科病史,家族史阴性。病前性格:外向,喜笑说,善辞令,爱好文学,上进心强,追求完美。入院时,患者表现焦虑、抑郁、恐惧、易激惹,对医务人员怀有戒心。体检:身高1.58米,体重35kg.血色素95g%。入院诊断:“神经性厌食症”。治疗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小剂量阿米替林口服(25~75mg/d),胰岛素低血糖治疗(4u~8u/d,皮下注射26天),及维生素BI…  相似文献   

5.
总结1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在药物治疗同时辅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起到增进治疗效果、减少消极因素影响及有利于恢复患者自信心的目的。治疗3个月后患者体重增加,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神经性厌食症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儿科共收治神经性厌食患19例,给予针对性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1年5月收治1例严重慢性神经性厌食症(AN)患者,经采用多模式一综合性心理治疗取得一定疗效。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患者女性.23岁,未婚,学生。幼年发育尚好,7岁上学,成绩中等水平以上。12岁月经初潮。无特殊爱好,性格内向。15岁时因身体较同龄人强壮而受到男生讥笑。此后患者开始自动减肥,控制饮食,甚至不食,继之逐渐发展为超量进食,食后以手指刺激咽部引吐。次年因减肥所致全身水肿,高度营养不良,分别3次住院治疗,诊断均为AN。治疗经过不详。出院后病情继续恶化。1991年5月首次住入我院,入院时已有AN史5年,闭经4…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骨代谢相关临床资料,对完成骨密度检查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例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中青春期女性4例,成年女性2例。平均腰椎骨密度为(1.030±0.092)g/cm^2,平均股骨近端总骨密度为(0.930±0.091)g/cm^2。血清钙(2.29±0.14)mmol/L,血清磷(2.21±0.86)mmol/L。年龄偏大、厌食时间久、血磷浓度低、雌激素水平偏低与低骨密度明显相关。结论闭经时间小于1年半的神经性厌食症女性通常在初诊时尚无太大的骨折风险,从青春期起厌食的患者成年后骨密度偏低,暴食呕吐型神经性厌食、长期负氮平衡和雌激素缺乏将增加长期生存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总结18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根据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人格特点及相关社会文化因素,综合应用各种心理干预技巧,给予家庭、认知行为、情感等干预措施。18例患者心理干预后体重指数均〉17%,出院后3~6月随访,复发1例。  相似文献   

11.
高金香  胡华廷 《临床医学》2006,26(5):94-94,F000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性厌食症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例神经性厌食症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联合舍曲林治疗组(心理护理组)及单用舍曲林治疗组(对照组)各5例,分别于人院和出院时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人院时两组病人体重指数比较,经检验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出院时心理护理组体重指数增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神经性厌食病人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表现为自责性禁食 ,以使其体重不断下降 ,有内分泌方面的异常 ,对进食和体重有一种固执性的偏见[1] 。近年来 ,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大多发生在女性 ,此病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据美国统计死亡率为每年 0 5 6 % [2 ] 。分析发病  相似文献   

13.
[病例] 女,18岁.因进食量减少3年入院.3年前与同学会餐后感胃部不适,呕吐胃内容物.此后进食量开始减少,时常2~3天不吃饭,只喝水,稍进食即呕出.体重渐由原60 kg减到40 kg以下,于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先后诊断为反流性胃炎、幽门息肉、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十二指肠淤滞症,曾先后行"幽门息肉切除"和"十二指肠松解加胃空肠吻合术"治疗,但术后呕吐及进食量少依然如故,并出现间歇性暴食行为,每周1或2次,同时吃大量零食,食后感胃部不适,并感到后悔,自我诱发呕出食物.  相似文献   

14.
童南伟  梁荩忠 《华西医学》1991,6(3):262-264
本文报道了7例神经性厌食症(AN)的内分泌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T_3降低,性激素降低及血浆皮质醇增高,生长激素增高,泌乳素正常。另外还对AN的内分泌功能改变的机理及与发病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神经性厌食症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AN)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AN诊断标准的2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N以女性较多,惧怕肥胖是AN病人病态心理的核心;AN病人的躯体损害明显,社会功能损害严重。结论 AN不仅有躯体损害,而且伴有精神症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余建英  陈娟  温雅  罗珊霞  黄亚林 《华西医学》2012,(11):1699-1701
目的总结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8月16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在规范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并通过比较其入院、出院及出院后3个月患者的人体质量指数(BMI)差异及疾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得分验证其效果。结果 16例患者入院、出院及3个月后的BMI分别为(16.50±0.42)、(18.84±1.75)、(19.32±1.67)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出院时BMI变化高于2009年12例同期出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时的疾病相关知识得为(91.26±6.38)分,明显高于入院时的(76.35±5.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基础上开展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维明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疾病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方面刘教授从根源上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从整体上遣方用药,辨证论治加减化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田凤梅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242-1242
2003~2005年我们对住院的神经性厌食症24例患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刘维明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医医院消化科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与科研工作20余年。刘师对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刘教授潜心钻研多年,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从根源上认识神经性厌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发病前多有厌食症状或神经性厌食症,体象障碍和怕胖心理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结论神经性贪食症是持久性神经性厌食症的延续,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应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