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吸痰时机对气管插管新生儿排痰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气管插管新生儿护理中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吸痰一般是在为患儿翻身、拍背后立即吸痰 ,吸痰时患儿易出现发绀、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 )下降等缺氧症状 ;同时为防止痰阻 ,吸痰时常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或进行气道冲洗。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吸痰滴注湿化液可以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并增加许多感染的机会[1] ,而且气管冲洗过多也有丢失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弊端[2 ] 。为寻找更适合新生儿气管内排痰的方法 ,笔者从 2 0 0 3年 9月开始在加强气道湿化的基础上 ,对气管插管的新生儿行胸部物理治疗 ,包括翻身…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吸痰的时机。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便利抽样选择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首次接受气管切开术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在术后第1天8:00开始进入实验研究,至第7天结束,观察并分析患者痰液黏稠度、痰液量、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听诊痰鸣音、吸痰间隔时间、呼吸道湿化液量、咳嗽反射的变化情况,以及肺部影像学、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结果 36例患者130例次气管切开吸痰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痰液量为因变量,自变量中是否出现自主咳嗽、氧饱和度变化值、呼吸道湿化液量、呼吸频率变化率、与肺部理疗间隔时间、听诊痰鸣音性质的偏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指征推荐标准为:患者出现自主咳嗽;肺部听诊痰鸣音;肺部物理治疗后5.5 min之内;呼吸道湿化液量累计11.0 ml;脉搏氧饱和度值下降2.5%;呼吸频率增加17.65%;心率变化率达到患者基础心率的7.75%。  相似文献   

3.
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吸痰,观察对吸痰量、痰液性状、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取随吸痰管插入深度调节负压、适时和按需吸痰、加强湿化呼吸道的方法.结果:两组吸痰量、痰液性状、吸痰后20 min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与常规吸痰法相比,随吸痰管插入深度调节负压、适时和按需吸痰、加强湿化呼吸道能更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明显改善通气,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4.
因各种严重病因实施气管切开的病人,呼吸道的护理至关重要。需及时或定时进行气道湿化、翻身叩背、分泌物的吸引,其中分泌物的吸引是关键。但清醒病人很难接受气管内吸痰,病人因气管黏膜的敏感性可在吸痰时出现一系列较强烈的不适反应,如面红、用力摇头、甚至用手推开操作者的手以示抵抗;同时心电图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如果不深入气道吸痰,易导致气道内分泌物不能彻底有效清除,即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为解决这一矛盾,对清醒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采取吸痰前气管内滴注利多卡因的方法,以减轻吸痰对气管黏膜的刺激,达到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及控制呼吸道感染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韦利玲 《当代护士》2018,(7):111-1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呼吸道痰液梗阻的紧急救助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吸痰法16例和改良吸痰法(一次性使用吸引连接管直接吸痰法)17例在呼吸道痰液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使用改良吸痰法吸痰有效例数17例(100%)、吸痰操作平均时间(132.82±9.34)s、吸痰后患者痰鸣音减少例数17例(100%)、吸痰后5 min患者血氧饱和度值为(95.18±2.07);使用常规吸痰法吸痰有效例数3例(18.8%)、吸痰操作平均时间(152.13±4.67)s、吸痰后患者痰鸣音减少例数3例(18.8%)、吸痰后5分钟患者血氧饱和度值为(83.81±7.92),两组观察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吸痰法吸痰在临床呼吸道痰液梗阻急救中效果优于常规吸痰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小儿经鼻或口气管内吸痰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拔除气管插管后,清理呼吸道无效小儿的吸痰方法。方法6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经鼻或口插入吸痰管至气管内进行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鼻咽部吸痰方法吸痰。比较2组患者吸痰间隔时间、有效率及血氧饱和度。结果实验组吸痰间隔时间较对照组长(P<0.001);实验组吸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吸痰前,2组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痰后,实验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气管内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气管内吸痰法是小儿心外科手术后有效的吸痰方法,它能彻底清除潴留的痰液,改善通气功能,预防肺不张,降低肺部感染,是提高术后患儿生活质量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湿化膨肺吸痰法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湿化膨肺吸痰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法。比较两组患儿吸痰前3 min、吸痰后1 min、吸痰后5 min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肺部并发症,呼吸机应用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吸痰后1 min、吸痰后5 min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痰液黏稠度、肺部并发症、呼吸机应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化膨肺吸痰法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儿吸痰时的低氧状况,避免因吸痰引起的心律增快及耗氧量增加,并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陈清秀  蔡榕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36-1738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吸痰后SpO2、H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性痰液、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吸痰过程SpO2下降的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操作安全性强,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相似文献   

9.
湿化吸痰是人工呼吸道护理的主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临床常用5ml注射器抽取湿化液3~5ml沿患者气管插管管壁注入,但湿化液常常未达气管深部就被患者咳出,对呼吸道深部起不到应有的湿化作用。2008-2010年,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军人病区先采用无菌吸痰管在无负压状态下对患者行气管插管,然后接注射器注入湿化液3~5ml,再接负压吸引器进行吸痰,痰液被充分吸出,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吸痰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医疗护理操作之一,是利用负压原理,将患者呼吸道内粘稠痰液或误吸异物吸出,达到清理呼吸道,改善通气功能,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吸痰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病人会出现痛苦表情、面色青紫,严重时还会出现呛咳、憋气、呼吸暂停、心率失常、血压改变、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改变。  相似文献   

11.
王琳  王君琴 《全科护理》2011,(17):1530-1531
[目的]比较浅层吸痰法与开放式常规吸痰法对气管插管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将36例气管插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浅层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常规吸痰法,比较两组患儿吸痰前后SpO2的变化。[结果]浅层吸痰法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开放式常规吸痰法。[结论]采用浅层吸痰能有效提高气管插管患儿的SpO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浅层吸痰法与开放式常规吸痰法对气管插管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将36例气管插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浅层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常规吸痰法,比较两组患儿吸痰前后SpO2的变化.[结果]浅层吸痰法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开放式常规吸痰法.[结论]采用浅层吸痰能有效提高气管插管患儿的SpO2.  相似文献   

13.
对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的吸痰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平  刘红升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610-1611
清理呼吸道无效是指个体处于无法通过自主有效的咳嗽清理呼吸道中分泌物或阻塞物,以使呼吸道通畅的状态。临床上发生呼吸衰竭、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不能有效咳嗽、咳痰均属于清理呼吸道无效。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吸痰是解除痰液阻塞,改善通气功能,以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上常用常规湿化及经鼻吸痰法,对一些患者吸痰缺乏有效性。如何做好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的吸痰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气道的湿化、排痰、吸痰时机的选择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集束化吸痰护理管理对气管切开患者吸痰耐受性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9月—2021年4月收治的92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0年12月,n=46)和观察组(2021年1月—2021年4月,n=46)。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吸痰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干预后1 d、5 d、7 d两组患者的吸痰耐受性、吸痰次数以及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吸痰后的血氧饱和度更高,24 h内的吸痰次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第5 d、第7 d的吸痰耐受性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困难、气管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吸痰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吸痰耐受性,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并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4,他引:102  
目的探讨对已经进行湿化气道的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与否对吸痰效果以及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30 h以上患者101例,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吸痰时不滴注生理盐水,B组吸痰时按传统方法常规滴注生理盐水2ml,通过观察吸痰时患者咳嗽反应、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痰液黏稠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两组吸痰时患者心率、收缩压以及痰液黏稠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滴入生理盐水后吸痰前心率、血压均升高,而血氧饱和度下降,与B组比较,A组吸痰时呛咳、VA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进行湿化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舒张压升高、患者刺激性咳嗽、VAP的发生率升高等不利影响,因此,机械通气吸痰不应将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常规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导丝引导2人协助经鼻腔气管内吸痰的效果。方法对184例患者采取导丝引导吸痰管2人协助经鼻腔插入气管内吸痰。结果运用此法吸痰在每次吸痰量、吸痰间隔时间、血氧饱和度上升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使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以上。结论此方法对无力排痰,常规吸痰无效的患者可有效吸出气管内黏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黏稠度痰液的适宜吸引负压。方法Ⅰ度吸痰选择负压13.3kPa、16.0kPa、20.0kPa'、24.0kPa,Ⅱ度吸痰负压选择20.0kPa、24.0kPa、26.7kPa、29.3kPa,Ⅲ度吸痰选择负压26.7kPa、29.3kPa、33.3kPa、37.2kPa,测量每次吸痰前1min、吸痰后1min、吸痰后5min患者血氧饱和度,并记录每次吸痰时间和粘膜损伤情况。结果Ⅰ度痰液在13.3~16.0kPa,Ⅱ度痰液在24.0~26.7kPa,Ⅲ度痰液在33.3kPa负压下吸痰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最小,痰液吸净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留置套管病人采取常规护理与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干预方法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人按照病例入选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改进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在干预第3天、第10天、第14天各行1次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和观察。监测病人血氧饱和度及人工气道痰痂形成的例数(即痰液堵塞气管需更换套管次数)。[结果]改进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人工气道痰痂形成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可减少人工气道痰痂的形成,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9.
低负压电动吸痰采集小儿气管内痰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小儿下呼吸道疾病病因检查提供一种无损伤或损伤小的采集小儿气道内痰液的检查方法。方法 对108例肺炎患儿采用低负压电动吸痰法,采集气管内及咽部痰液各一份,作多酶体显微镜检查。结果 气管内痰液可查到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或圆柱形柱状细胞,但咽部痰液查不到上述细胞。结论 低负压电动吸痰采集小儿气管内痰液方法,可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供可靠的病原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留置套管病人采取常规护理与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干预方法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人按照病例入选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改进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在干预第3天、第10天、第14天各行1次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和观察。监测病人血氧饱和度及人工气道痰痂形成的例数(即痰液堵塞气管需更换套管次数)。[结果]改进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人工气道痰痂形成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可减少人工气道痰痂的形成,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