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医研究的三个重要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就科学理念对实验设计的指导作用而言,当前中医研究有三个重要趋势:1.从线性的简单系统走向开放的复杂巨系统;2.由模式生物走向人体实验;3.由“纯粹”科学走向与人文科学相融合。  相似文献   

2.
方剂研究策略:从方剂药动学探索组方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拆方围绕君臣佐使的PK实验研究尚属空白。从方剂化学物质基础 ,从方剂体内活性成分分析及其药动学等角度 ,阐明君臣佐使组成原理与科学内涵 ,对开辟创制科学新方的新途径 ,对促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与成熟 ,对方剂复杂体系 ,走向国际复杂系统研究领域 ,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和人文视角对中医药学的未来走向进行思辨和分析,指出现代中医研究的难点和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原创的、适合中医特点的研究范式。把中医药中的科学基因和人文因素分辨出来以后,中医药学范式才能确立,才能在与西医、民族医学等其他医学碰撞的过程中走向融合,最终走向不分中西的医学。  相似文献   

4.
当今科技前沿广泛进入研究复杂性与调控复杂系统的时代。医学更是如此,关于人体系统复杂性的研究将吸引更多学者与临床医生的关注。因此,本文应用现代系统科学对复杂性的定义以及其状态估计模型、系统控制模型对传统中医理论进行阐释,揭示了中医认识人体复杂性、调控人体复杂系统的系统学思维及其独特优势,加深了对中医整体论的认知,为将来应对复杂性疾病奠定基础,也为未来医学模式的形成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复杂性科学角度研究中医药学的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复杂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复杂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以及混沌论、超循环论等科学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性,如非线性、混沌、突现、自组织、非还原性等.复杂科学的特点为研究对象是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研究着重于揭示客观事物构成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历程,并力图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其未来发展[1].  相似文献   

6.
围绕中药产业发展与质量提升战略,破解“卡脖子”困局,要重视中医药新工科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体系生态化和产业革命背景下,超大规模的信息交互与多维融合必将引发中药制造模式的深刻变革。中药制造测量学是在中药生产过程控制可靠性工程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是系统论与系统科学思维的发展延伸;是中药学科坚持“四个面向”再认识论的提高,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交叉融合学科。针对中药制造原料来源复杂、过程工艺粗放、物质基础不清晰、装备工艺适用性较差等难题,开拓形成了“瞄准药工融合-研发智能产线-赋能产业转型”的转化研究模式。该文提出了开展中药制造关键质量属性辨识、中药制造工艺质量源于设计与产品研制、中药制造质量传递与过程能力指数研究、中药制造测量技术与装备开发4个关键工程技术难题,以实现中药质控指标系统化、工艺管控实时化、制造过程数字化、质量传递透明化以及全程控制智能化。该文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与新技术将为中药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医药信息学内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已成为科学技术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交叉和融合既是实现科学知识系统整合的重要平台,也是培育科技重大创新新枝--新兴学科的沃土,中医药信息学即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明确了中医药信息学的内涵,并从学科特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思维模式,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医学理论和学科内涵建设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①中西医比较研究.②利用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③积极探索医药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促进中西医结合.④加强中西医结合科普创作,拓宽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广度.  相似文献   

9.
一门医学体系能否成为时代的主流医学,并非取决于这门医学本身,而是由那个时代的主流文明理念和科学观念所决定的。自然科学从简单科学走向复杂性科学的时代潮流,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医学领域,"精准医学"计划的提出就是医学走向复杂性的初步尝试。然而面对人体这样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现代西医是从微观层面着眼,试图沿着"分析?重构"的道路建立它的状态描述体系;而传统中医学则是采用隐喻和类比的方式,从整体层面建立状态描述的。因而,复杂性科学时代的现代医学,将融汇走向"精准"的中西医学,通过不同层面的分进合击,深化人类对生命的认识,提升医学对疾病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医药学与信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本世纪后,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包括躯体、心理、社会、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心身疾病”逐渐增多,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疾病谱的改变导致医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生物医学关注的焦点从疾病转向了健康,健康成为生物医学的主题。 进入本世纪后,复杂科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普遍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只有用复杂科学的方法才能够解决复杂巨系统的问题。因而现代医学在原有还原论的基础上,正在向分析与综合的方向发展,越来越重视从人体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进入本世纪后,信息科学的发…  相似文献   

11.
世界科学的演进过程,产生并发展了数学;同时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又离不开数学基础。中医理论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自然应该有其数学科学基础,其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数学内涵的挖掘与应用。对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证候理论的数学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证候复杂结构呈现出的是"点集拓扑结构",彰显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数学科学基础,这为中医理论的现代语言阐释提供了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论中医药的发展形势与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是在《易经》的哲学基础上,通过人民对疾病斗争的反复实践总结升华为理论而形成的。中西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中医在国内外发展的大好形势是有充分理论根据的;中医药是科学的,中医学理论不仅代表了东方科学的整体观,而且符合新兴的复杂科学即当代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隐喻认知及认知科学相关原理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应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总结研究成果、发现研究问题、启迪研究思路。结果 隐喻认知及认知科相关原理作为方法学为中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中医语言本质的探究、中医理论体系的重构、中医基本概念构建路径的研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结论 中医理论研究与认知科学相关原理的结合有利于中医现代化,但道路是曲折的,过程是复杂的,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念,要不断修正、检验、再修正、再检验。  相似文献   

14.
Metabolomics, an omic science in systems biology, is the comprehensive profiling of metabolic changes occurring in living system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modern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CM is a complex medical science, which reflects rich philosophical dialectical thought, puts the human body into a large system for observation and keeps human in a healthy status. For TCM aroused great interest in the whole world, herbs and Chinese medical formulae (CMF) as treatment methods have also been widely attention. Metabolomics represents a powerful way that provides a dynamic drawing of the phenotype of biological systems via the research of endogenous metabolites, and its method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CM.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metabolomics, highlight the key role of biomarkers for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CM.  相似文献   

15.
生药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药学为一门传统而又充满生机的学科,本文围绕着生药学科的三大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及可持续利用”、“中药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中药品质评价及质量控制”,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当前生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特别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源途径及其调控研究,中药物质基础的快速、高效研究方法,中药复杂体系的体内药物学研究,中药复杂体系多组分、多靶点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现代生药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自主创新的战略优势——复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认识了人的健康与疾病的众多复杂现象和规律,但限于历史条件没有揭示清楚,而西医迄今还没有企及。把这些复杂性机制和规律揭示清楚,是一种战略性的原始创新,是中医药自主创新的战略优势。20世纪以来系统科学开辟了对复杂性的研究,为中医药破解复杂性难题开辟了道路,应当摆脱“以西解中”研究方式,远离还原论,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到西医视野之外开辟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 distinct medical system that deals with the life–health–disease–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using holistic, dynamic,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However, reductionism has often restricted the conventional studies on TCM, and these studies did not investigate the central concepts of TCM theory about the multiple relationships among life, health, disease, and environment.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describes a wide variety of complex systems in the real world, and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CM and modern science owing to the holism of TCM theor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involving TCM network analysis and highlights the computational tools and analysis methods involved in this research. Finally, to inspire a new approach,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potential problems underlying the application of TCM network analysis  相似文献   

18.
营卫是中医阴阳哲学和医学科学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基础",中西医学营养和防卫认识的差异是由于研究方法论的不同导致的,《内经》从营养和防卫和谐和倾移的角度,以阴阳学说为代表的朴素系统方法研究而建立理论体系,西医则以还原、分析的方法,更着重营养和防卫的细节。从营卫学说入手,可以搭建中西医学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对比和类比方法,借助现存调研文献,提出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观点,并探索确定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思路,强调确立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重要性。本文认为:1.中医药文献栽述其药效的宽泛性与实际应用的局限性形成反差,需要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用不断的实践知识对传统中医药理论重新评价和修正;2.中药、西药隶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必然充分体现所隶属的医学体系的特色;3.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中医药应探索隶属于自身特色的优势疾病谱;4.对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中医药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一命题,是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中药,提高中药疗效与声誉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