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减黄对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方法 对7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减黄组入院时总胆红素为(268±70)μmol/L,至术前下降为(174±55)μmol/L,与减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减黄组术前总胆红素[(248±85)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31/78),其中减黄组为46%(11/24),未减黄组37%(20/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减黄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但术前减黄不能降低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病死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减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5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52例,按照术前是否行减黄治疗分为两组:减黄组24例,术前行减黄治疗;未减黄组28例,直接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肝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病率,肿瘤复发率,1、3、5年生存率等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术后采用电话、门诊检查或住院复查等随访方式,随访时间8 ~ 60个月.结果 减黄组住院时间较未减黄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包括胆瘘、出血、发热、胸腔积液、腹腔感染、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肝功能衰竭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组减黄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98.0±51.7)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94.2 ±44.2) U/L、总胆红素为(177.5 ±64.1) μmol/L、直接胆红素为(160.2 ±61.9) μmol/L;减黄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71.2±13.8)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60.0±12.1) U/L、总胆红素为(93.5±20.7) μmol/L、直接胆红素为(76.3±18.1)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前后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组随访患者21例,未减黄组随访患者25例,其他失访.两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减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功能情况.但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术前减黄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故不推荐常规术前减黄.  相似文献   

3.
术前减黄对重症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术前以手术方法减轻梗阻性黄疸 (减黄 )对壶腹周围癌伴重度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 )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对比 2 2例壶腹周围癌伴重度黄疸患者PD术前行减黄手术 (减黄组 ) ,与 3 0例直接行PD手术 (未减黄组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P >0 .0 5 )。两组均行经典式PD手术 ,减黄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3 44(2 40~5 70 )min及 10 5 7(60 0~ 2 10 0 )ml ,较未减黄组的 3 0 6(2 10~ 490 )min及 90 8(2 0 0~ 2 0 0 0 )ml有增多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减黄组术中输血量为 13 0 0 (80 0~ 2 40 0 )ml ,较未减黄组的93 9(0~ 2 40 0 )ml明显增多 (t =2 .0 5 7,P <0 .0 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黄组为 5 9.1% (13 /2 2 ) ,未减黄组为 5 3 .3 % (16/3 0 ) ,手术死亡率减黄组为 4.5 % (1/2 2 ) ,未减黄组为 6.7% (2 /3 0 )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P >0 .0 5 )。但在总住院时间上减黄组为 71(4 3~ 10 1)d ,较未减黄组的 47(2 9~ 81)d明显延长 (t =-3 .3 2 2 ,P <0 .0 5 )。结论 对伴有重度梗阻性黄疸的壶腹周围癌患者 ,若能充分进行术前准备 ,一期行PD手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至2007年5月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收治的16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情况,对术前减黄速度、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167例病人中,顺利减黄者103例,缓慢减黄者58例,减黄失败者6例;顺利减黄者在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减黄缓慢者;在顺利减黄的病人中,减黄2周及3周后手术病人在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缓慢减黄病人中,减黄4周以上手术者根治性手术出血量显著小于减黄3周病人,但二者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减黄失败者只能被迫行内引流术,但术后1个月的平均总胆红素仍为252.8μmol/L,其中2例死亡。结论减黄速度的快慢可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标准,只要连续2周血清总胆红素递减率均≥30%,即可进行手术;反之,则应适当延长减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对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回顾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98例总胆红素>85μmol/L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减黄34例(35%,34/98),减黄前的胆红素水平为(266±119)μmoL/L,减黄后下降为(184±115)μmoL/L(t=2.66,P=0.010)。减黄组术中红细胞输注量为(276±419)ml,未减黄组为(397±344)ml(P=0.016);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9%(38/98);减黄组为35%(12/34),未减黄组为40%(26/64),差异无显著性(P=0.053),感染性并发症和单个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513)。单变量分析显示术前胆红素>340μmol/L(P=0.042)、手术出血量>600 ml(P=0.001)和术中红细胞输注量>600 ml(P=0.003)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性上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出血量>600 ml(OR=2.77,P=0.036)和术中红细胞输注量>600 ml(OR=3.78,P=0.048)。结论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术前胆红素>340μmol/L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但术前减黄并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者的技术和操作熟练程度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四种胆道姑息性引流手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处理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因各种原因而分别行胆管T管外引流术、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对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退黄效果、肝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死亡率、并发症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生活质量以及病人生存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获随访者123人,随访率为80.39%。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00.31±34.2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3.97±120.79)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7.84±8.30d)和平均住院费用(22836.6±14112.24元)方面均显著低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而同胆管T管外引流术组和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在退黄效果、肝功能恢复、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方面经统计学检验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兼具T管外引流手术与胆肠内引流手术的优点,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尤其适用于高龄和术前一般情况较差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作为术前减黄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不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通外科中心20例行ENBD并完成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1例行PTCD并完成肝门部胆管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以下指标的差异:病人减黄时间,减黄前及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血总胆红素、血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水平),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ENBD组与PTCD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胆红素水平(P0.05);PTCD组除了能够降低胆红素水平外,肝功能酶学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ENBD组肝功能酶学减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总胆红素、血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D组与ENBD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2%比60.0%,P0.05),其中PTCD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更高(48.4%比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ENBD和PTCD均能够有效降低术前胆红素水平,PTCD引流更充分,减黄时间更短,肝功能恢复效果更好,ENBD术后胆管炎并发症更低;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引流方式,从而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的影响。方法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58例血清总胆红素(TB)>85μmol/L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减黄和其他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术前减黄31例(53.4%,31/58),平均减黄9d,减黄组术前的TB下降为(214±125)μmol/L,与减黄前的(292±103)μmol/L及未减黄组术前的(382±174)μmol/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前减黄可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P)、直接胆红素(DB)水平。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2%(32/58);减黄组为58.1%(18/31),未减黄组为51.9%(14/27),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个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影响术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为肝切除,影响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为TB>340μmol/L。结论术前减黄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及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术前的肝功能;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手术的风险性较高;术前胆红素过高易引发术后肾功能不全;术前是否减黄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胰头癌术前减黄指征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Tian FZ  Shi L  Tang LJ  Wang T  Li DX  Zou S  Luo H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614-1616
目的 探讨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黄的必要性及其利弊。方法 将血清总胆红素(TB)〉220μmol/L的183例患者随机分入减黄组及不减黄组;减黄组92例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UPTBD)及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对减黄组置管后3周进行手术。不减黄组91例,仅在常规术前准备后于入院5d内进行手术。对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减黄组减黄成功的89例患者在胆道引流后TB由平均279μmol/L下降为120μmol/L,成功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39例(43.8%),行单纯内引流者47例(52.8%),单纯探查3例(3.4%),平均术中失血250ml,术后并发症8例次(9.0%),1例死亡。不减黄组91例中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24例(26.4%),单纯内引流者58例(63.7%),9例单纯探查(9.9%),术中平均失血480ml,术后并发症共19例次(20.9%),4例死亡。不减黄组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的年龄及TB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减黄后TB下降速度每周大于30%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下降速度小于30%的患者。结论 胰头癌伴重度黄疸者术前减黄确有其必要性,尤其对老年患者,不仅可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根治率,而且术前胆道引流后黄疸是否顺利下降,还可作为预测手术风险、手术效果以及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体外转流胆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转流胆汁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 2 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汁外转流术 ,并与同期 2 5例行胆汁内引流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外转流组术后恢复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内引流组短 ;术后生存时间较内引流组长 ;术后并发症较内引流组少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体外转流胆汁术 ,具有胆汁内引流及外引流术的优点 ,同时具备手术操作简单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并发症少 ,术后可经T管注药化疗等优点 ,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减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