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四肢骨缺损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 研究自固化磷酸钙水泥(ACPC)人工骨修复非负重或低负重部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ACPC人工骨修复30例患者36处非负重或低负重部位骨缺损,平均年龄26.5岁。骨缺损大小均为15cm^2,骨缺损病因依次为骨折、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内生软骨瘤和髂骨供骨区等。观察患者术中ACPC固化时间,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值变化,X线片和CT扫描。随访平均时间9.4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四肢骨缺损术中填充植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四肢骨手术后骨缺损,包括四肢松质骨暴力压缩骨折导致骨缺损和干骺端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患者,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填充植骨。术前、术后1周及3、6、12个月分别摄x线片及CT,观察骨缺损的修复生长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8个月),伤VI均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骨缺损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周围骨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骨缺损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模糊,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骨缺损区密度明显升高,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密度明显升高,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3~7个月,平均3.8个月,愈合率为91.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用于治疗四肢骨缺损,能与植骨区骨生长融合,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骨缺损植骨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3.
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移植修复胫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光  杨玉樑  旷甫国  廖大勇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8):791-793,F0004
目的:评价应用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移植修复胫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8月~2007年10月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胫骨缺损16例病例资料,骨缺损长度4.5~12.0 cm,平均7.0 cm.采用自体腓骨5.5~16.0 cm,平均11.0 cm;7例同时行自体髂骨植骨.以外固定架、钢板螺钉或螺钉结合石膏托固定.结果:全部患者获得平均2年11个月(1~8年)的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除1例外,皮瓣均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X线片示术后4~8个月移植腓骨与受体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6.6个月.患肢开始部分负重时间为术后4~8个月.1例移植骨于术后1年因完全负重而骨折.自体腓骨联合髂骨移植者术后10个月~2年患肢完全负重,单用自体腓骨移植者术后1.5~3年患肢完全负重,均无移植骨骨折.结论: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移植修复胫骨缺损具有骨愈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联合自体髂骨植骨可促进移植骨增粗塑形,早日恢复负重功能.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骨外固定治疗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报告1982~1995年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33例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和重建伤肢长度的经验,并对本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33例中伤口感染者17例,感染已静止者16例,15例合并有超过3cm的肢体短缩畸形,骨缺损3~9cm者6例.经彻底清创后,所有病例均采用骨外固定器行骨断端加压固定,9例同期或延期行干骺端截骨延长术.结果:在牢固稳定条件下,创面感染均迅速得到控制.33例骨不连骨缺损经加压外固定后均于3~11月达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5月.肢体短缩者9例均恢复了肢体长度,达到了肢体长度的均衡.结论:多平面骨外固定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重要手段,在固定牢稳可靠的情况下,感染易于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生物人工材料(biological artificial material,BAM)人工骨修复下肢负重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 2010年12月收治的采用BAM人工骨进行手术植入修复骨缺损的32例下肢负重骨骨缺损患者,年龄21 ~ 77岁,平均32.5岁.骨缺损体积为1.0 cm×2.0 cm×2.5 cm~3.0 cm×3.5 cm ×5.0 cm,平均15.4 cm3.骨缺损病因主要为粉碎性骨折、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慢性骨髓炎等.术后即刻及术后1,2,3,5,7,9,12,18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改变情况、骨缺损修复及患肢负重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9 ~18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局部或全身移植物排斥反应.随访X线片示术后3个月BAM人工骨植入区与骨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有新生骨形成;术后6个月BAM人工骨植入区明显有新骨长入,人工骨材料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术后患肢完全负重时间为术后2.5 ~4个月,平均3.2个月. 结论 BAM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作用,其内结构可以保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可用于下肢负重骨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加髂骨植骨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10月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髂骨植骨治疗18例因创伤导致的胫骨骨缺损患者资料,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31~67岁,平均4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术后采用Johner-Wruhs评定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皮肤坏死。全部患者未见骨不愈合、感染、畸形及再骨折发生。骨性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个月。采用Johner-Wruhs评定标准:优15例,良2例,差1例。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髂骨植骨治疗胫骨骨缺损操作简单且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钛网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干骺端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例创伤后干骺端大段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Masquelet技术分为2个阶段治疗。第1阶段清创后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棒及骨水泥分别占位缺损髓腔及骨缺损诱导局部诱导膜形成,第2阶段采用钛网结合自体颗粒骨填充骨缺损。记录所有患者患肢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及功能情况。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2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患者出现髂骨切口浅表感染,加强换药后好转,其余患者无明显围术期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完全负重时间4~8个月,平均完全负重时间5.2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6.49±6.21)分。7例患者中,优5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85.7%(6/7)。结论 钛网结合Masquelet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高能量损伤所致大段骨缺损,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肢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截骨延长术治疗小腿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行截骨延长术治疗小腿骨缺损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患者一般状况及相关检查明确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伴骨髓炎状况,设计手术方法,行"Z"形、斜形、骨皮质低能截骨术等,安装改良Ilizarov支架。术后1周行骨延长,延长速度为0.5~1.0mm/d,分4次完成。结果经3~10个月(平均8个月)固定延长至骨缺损端会合,继续外固定6个月达临床愈合。经12~15个月的随访,无不可逆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可逆并发症,皆为轻中度。结论截骨延长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护理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小腿骨缺损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医用硫酸钙治疗四肢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医用硫酸钙作为骨移植替代物,治疗因外伤和良性肿瘤导致的四肢骨缺损32例,分别在术后第1、6、12 w及6、12个月进行X线复查,观察成骨效果,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平均8个月,硫酸钙植入后3~4个月吸收,11~12个月骨缺损处被新生骨替代。结论医用硫酸钙是一种成骨性能优良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10.
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复杂性骨不连与骨缺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应力促进骨愈合的机制及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复杂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10根新鲜尸体完整胫骨及安装外固定器后测定骨表面应变、应力值。再制成胫骨中段骨折进行等体重加压,测定压力衰减情况。60只兔胫骨干制成骨折模型并施行骨外固定器三维立体固定,分别施加兔自身体重0倍(A组,对照组)、1/2倍(B组)、等体重(C组)、1.5倍(D组)的压力加压固定,测定术后即刻及1,2,4,6周骨折断端应力电位,并取骨折处标本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术后6周摄X线片,并取胫骨行扭转试验,测定骨愈合强度。(2)1978—2005年共收治195例复杂性骨不连、骨缺损患者,通过骨外固定施加1/2至等体重的压应力不植骨治疗,观察骨愈合及伤肢负重情况。结果(1)胫骨表面不同点应变、应力值相差显著;各点上架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压固定后5h内骨断端压力以每小时5%~10%的速度衰减,24h后不到初始值的60%。兔胫骨骨折后应力电位变为负电位,A组及加压组(B、C、D组)分别于术后2周、6周恢复正电位。X线片、组织学及力学试验表明,加压组骨愈合速度及强度均好于对照组,但1.5倍体重加压量会造成骨坏死。(2)临床观察194例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99.5%。骨断端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5个月,骨延长区愈合时间4~11个月,骨愈合指数平均为37.8d/cm。全部患者取外固定器后伤肢可负重行走,无一例再骨折及截肢。结论 应力产生的负电荷可促进骨愈合,最佳生理性加压量应以自身体重为标准,经皮穿针骨外固定不植骨方法在复杂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治疗中可视为一种疗效确切的微创生物学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Orthofix外固定支架骨移植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至2014-12治疗的20例胫骨感染性不愈合患者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19 ~56岁,平均(36.2±18.2)岁;首先进行感染骨段切除、抗生素硫酸钙骨粉植入,然后行Orthofix外固定支架骨移植技术治疗骨缺损,末次随访时采用Paley骨与功能评分方法及患者满意度评定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 ~30个月[平均(20.6±8.3)个月]随访:20例患者骨缺损全部获愈合,其中12例一期愈合;3例骨移植到位后对接端出现骨不连,植骨后愈合.5例去除外固定更换内固定植骨断端新鲜化后愈合.末次随访时Paley骨折愈合评分结果:优1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0%;Paley功能评分结果:优14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85%;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14例,满意3例,一般3例,满意率为85%.本组12例发生钉道感染,1例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出现膝关节僵硬.结论 应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骨移植技术可以有效修复胫骨感染性骨不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lizarov骨搬运技术结合载万古霉素骨水泥垫块在胫骨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与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胫骨创伤后骨感染合并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1 ~56岁[(41.5±12.1)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骨对兔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技术对其的监测作用。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桡骨制成 15mm骨缺损。左侧植入磷酸钙人工骨 (CPC)和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复合体 ,右侧植入CPC。采用核素骨显像和γ计数定量分析于术后 4、8、12周监测骨修复情况。结果 复合骨移植较人工骨有明显的放射性聚集 ,核素骨显像的感兴趣区计数、γ计数定量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组织工程骨较人工骨具有更佳的修复动物骨缺损的能力 ,放射性核素技术对修复过程有比较准确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在骨内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征,评价该材料的成骨性能。方法预制兔DBM,按0.2的DBM质量比制作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A组,n=12)、CPC(B组,n=10)、医用骨水泥(C组,n=7)分别植入兔股骨髁部骨缺损,在植入后第6、12、24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术后第6周,A组中复合材料-骨界面模糊,宿骨发出纤维连续通过界面,编织骨样结构开始向材料内部长入。第12周,A组中血管和成骨细胞在复合材料内部生长,产生新骨。第24周,A组中骨缺损已修复,形成骨性连接,材料大部分被新骨替代。B组术后第6周CPC-骨界限清晰,未见新骨向材料内部长入,第24周骨缺损部位仍为CPC填充,材料内部未见新骨出现。C组材料直至第24周尚未与宿骨形成任何连接。A组材料在成骨细胞活性、血管化程度和新骨生长速度方面均优于B组。结论将DBM质量比为0.2的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内可以促进细胞、血管、新骨的长入,且易降解及被自体骨替代。  相似文献   

15.
Arthrodesis is a surgical procedure that results in fusion of the joint and bony ankylosis. With this operation, we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function of the limb in cases in which options for different treatments no longer exist. Severe joint destruction, joint infections, and nonunions, as well as complex war injuries (with large bone and soft tissue defects), are indications for arthrodesis. The elbow is the most susceptible joint of the upper limb to war injury. Between 1992 and 1995, we performed elbow arthrodesis for nine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 after war injuries. As analysis of our results shows, elbow arthrodesis, although a rarely performed surgical procedure, is the best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omplex war injuries of the elbow. For arthrodesis, we used external fix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 (cancellous bone screw) and additional autologous cancellous bone grafts.  相似文献   

16.
王瑞  靳安民  宋富立 《武警医学》2008,19(5):401-404
 目的 探讨骨形成蛋白(BMP)与磷酸钙骨水泥(CPC) 复合材料在椎体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其作为椎体成形术的生物活性灌注剂可能性.方法 将CPC作为BMP的载体复合成为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在16只羊腰1~ 3椎体侧前方制成约1 cm×1 cm×1 cm的骨缺损,分别植入CPC/MBP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和CPC.术后3、6个月行X线、组织学检查和电镜扫描.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情况.[ HTH〗结果 术后所有的动物成活.CPC/BMP植入3个月时植入材料与受区骨间出现软骨细胞向成骨分化,新骨组织长入材料并与材料紧密结合.6个月时新骨多为板层骨,植入材料范围缩小,材料大量溶解,出现较大的空隙.BMP与CPC复合有效地促进了新骨的形成和新骨的钙化,同时也加速CPC材料的降解.而CPC材料降解速度缓慢,新骨形成量少,仅在材料的表面.结论 CPC是BMP理想的载体,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椎体骨缺损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可作为椎体成形术的生物活性灌注剂.  相似文献   

17.
清创后Ⅰ期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清创后Ⅰ期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远期效果.方法 1999年3月-2003年5月,79例(28例骨不连)慢性骨髓炎患者接受清创后Ⅰ期自体、同种异体或混合骨移植治疗.随访时间60~111个月,平均77个月.结果 79例患者中,6例(8%)患者感染复发,其中自体骨移植2例,异体骨移植3例,混合骨移植1例.三种植骨方法感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骨不连患者,27例(96%)感染治愈并获得骨愈合,其中自体骨移植(23例)和异体骨移植(2例)均获得骨愈合,无感染复发;混合骨移植3例,2例骨愈合,1例感染复发伴骨不连.结论 清创后Ⅰ期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以获得90%以上的感染治愈率及骨愈合率,感染复发多在术后1年内,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修复陈旧性多手指指尖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6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应用序贯邻指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受伤时间2周以上的陈旧性多手指指尖软组织缺损的12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5~56岁,平均47.3岁。致伤原因:电锯伤5例,重物压伤4例,撕脱伤2例,冻伤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多个手指(2个手指以上,拇指除外)的指尖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为0.5cm×1.3cm~1.4cm×2.3cm。术前所有患者X线检查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多个手指指尖软组织或骨质的缺损,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大小,在大鱼际处及邻指指背部设计并切取皮瓣,靠近大鱼际的受伤手指行鱼际皮瓣修复。术后定期对12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皮瓣的外观、功能、感觉及存活情况。结果 12例移植皮瓣均成活,伤口均I期愈合。对12例患者采用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随访的方式,随访3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1.4年。12例患者移植皮瓣完全覆盖缺损,未见坏死、磨损及破溃发生,未出现切口瘢痕挛缩,感觉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患者对于移植的皮瓣感到满意。结论序贯邻指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陈旧性多手指指尖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外形美观,保留了手指的长度,无需显微外科技术、存活率高及功能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块状骨植骨支撑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04至2019-12医院收治的52例跟骨距下关节面塌陷伴明显骨缺损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同种异体块状骨植骨组(观察组)和ORIF+同种异体小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