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的学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医家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闽三山郡(今福州)人。杨氏精于医学,著述颇丰,著有《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伤寒类书活人总括》、《医脉真经》等书行于世。《仁斋直指方论》成书于南宋景定5年(公元1264年),全书26卷,以论治内科杂病为主,并兼论妇外科病证。该书论述精当,既广撷诸家名方,又参以家传经验,内容颇切实用,且使人明白易晓,对病识证,因证用药,实为阅者“直指”之捷径,是一部较有影响的临床参考书。该书原刊本已佚,唯存明嘉靖新安刻本、日抄本及《四库全书》本3种版本,传世较少。目前已…  相似文献   

2.
《易简方》系列著作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简方》系列著作明朝后期国内即已失传,现存版本均系日本传回:王硕《易商方》著于庆元丙辰(1196),原本已失传,现存本即无名氏《校正注方真本易简方论》,是日本贸延元年望三英重刊四明杨伯启纯德堂小字巾箱本,经光绪戊戌孙让重刊,才得保存;孙志宁《增修易简方论》著于淳佑辛丑(1241),王玮《续易简方脉论》著于淳佑甲辰(1244),均已失佚,仅在《医方类聚》还可以见到些许条文,但孙氏《伤寒简要》尚保存于《医方类聚》;施发《续易简方论》著于淳佑癸卯(1243),卢祖常《易简方纠谬》著于淳佑辛丑至甲辰间(1241~1244),现改题《续易简方论后集》,附于施发《续易简方》以行,现有日本文政十年张推直重刊的松屏舍藏板本。各种版本均极少流传,处于亡佚的边缘,应予抢救重刊。  相似文献   

3.
《证因方论集要》是清代新安医家汪汝麟的著作,该书秉持“证各有因,因各有方,方各有论”的主旨  相似文献   

4.
以往认为惊风“四证八候”出自《普济方》(1406)。近来有关资料表明,南宋杨士瀛的《仁斋小儿方论》(1260)已载有惊风“四证八候”,惜较简略。而元代《活幼心书》(1294)卷中“拾遗”所载“明小儿四证八候”专篇,论述颇详,但非曾世荣所作。  相似文献   

5.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是痰饮的治疗总则,但后世又有清热化痰等治法,是否矛盾?如果能明确《金匮要略》“痰饮”概念的实质,解答这个疑惑就易如反掌。仔细推敲可发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论述的内容不是“痰证”,而是“饮证”。历代《金匮要略》注家中,有的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未能达成共识。许多著作仍然将二者相混而谈,这种误解陈陈相因,造成了今天的疑惑。因此,对《金匮要略》的“痰饮”概念进行辨析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正据《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序》记载,明永乐乙酉年,徐用宣写成《袖珍小儿方》,至嘉靖11年(1532年)壬辰,先督抚庆台江楼陈琦重校,至万历2年甲戌(1574年)又由太医院吏目庄应祺补充为10卷,孟继春、祝大年校对出版。是书共10卷,约19万字,是编者以《袖珍小儿方》为基础校正补充而  相似文献   

7.
南宋医家郑端友所撰《全婴方论》是在摭证诸家学说的基础上汇集个人临床经验而成的儿科专著,虽非灸法专著,但设有小儿灸法专卷。本文从该书中关于小儿灸法的注意事项、常见病灸穴、灸痫3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全婴方论》在取穴上推崇同身寸法,认为取穴应当高效且精准;注意事项中主要涉及气候、患者状态、时间与部位、灸量等方面的避忌;在灸法适用的29种常见病中,以内科的肝胆病证与心系病证居多,选穴以任脉、督脉及经外奇穴为主;在灸痫上该书认为灸痫关键在于虚实,并归纳出惊痫四证。《全婴方论》中记载的小儿灸法对现今儿科及针灸临床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具备深入挖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治病求本论约陈国权湖北中医学院(武昌430061)刘茂林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金匮要略方论》,标本论治,治本治病求本是《金匮要略》一大特色,笔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亦略有心得,论其要者,约略为以下几个方面。1见症非必径冶症1....  相似文献   

9.
黄疸病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记载:“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就曾有散在论述,而在《金匮要略方论·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则著专篇论述,明确指出治黄大法是“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同时其他治法如活血化瘀、通下祛邪等治法在方药中也均有涉及,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中都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黄疸治疗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文中生卒年与《小儿病源方论》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中生卒年与《小儿病源方论》的成书年代陈文中,字文秀,是晚宋时期著名儿科医家。其代表作是《小儿痘疹方论》和《小儿病源方论》。关于其生卒年代,一直没有明确,《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版)称生活于“十三世纪”,语焉不详。从陈...  相似文献   

11.
宋孝志教授应用防己地黄汤经验李晓林,王玉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关键词:名老中医;防己地黄汤;癫狂;肾阴亏;肝气郁;滋肾水;平肝木防己地黄汤出自(金匾要略方论·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言其"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而方中诸...  相似文献   

12.
更年期综合征,早在中医妇科就有“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确指其病与“绝经”、“经断”相关。此病虽与妇女为多,而且男子也有,现代医学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病因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是因果律作为方法论在中医学中应用的结果,反映了中医学对疾病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笔者从概念的性质、概念构建体系的作用、病因概念解决的医学问题以及"因"字在汉唐医著中的含义、病因概念与病邪和病源概念之间的区别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医学病因概念形成于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  相似文献   

14.
肾气丸是张仲景所创立的补肾名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运用肾气丸一方治疗寒湿脚气、虚劳腰痛、痰饮、消渴、女子转胞五种疾病,堪称"异病同治"经典。根据《金匮要略方论》原文中肾气丸的运用讨论"异病同治"理论。  相似文献   

15.
试论《伤寒明理论》的学术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伤寒明理论》在《伤寒论》证候学、方剂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贡献。其论证部分通过明确概念、分析病理机制、辨别异同、类证比较等,辨析了作寒五十证,首创类证分析法,可谓是一部伤塞症状鉴别诊断学。方论部分主要从确立七方十剂说、解释方名的含义、剖析方义等方面辨析了伤寒二十首方剂,首开方论研究的先河,成为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制方理论的专著。  相似文献   

16.
也谈“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李志勤(姜堰市中医院225500)关键词中医病机,痛证,痒症,疮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七十四》,为病机十九条之一。历代医家,各抒己见,究其原因就在于:一对“痛”、“痒”、“疮”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有...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查阅国内现存《金匮要略方论》历代注本基础上,筛选了清代《金匮要略方论》稀见注本予以介绍。扼要叙述了这些著作的书名、卷数、现存版本及主要内容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明·外科学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病名记载详细,条理清晰,治法丰富。其中肠痈证治继承了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理论,并作了较大发展和提高,直到今天,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笔者在学习《金匮》肠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重点就陈实功肠痈证治的特色和临床意义作一探讨。对《金匮》肠痈证治的发展一、《金匮》肠痈证治《金匮》专论肠痈原文两条:一曰:“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二曰:“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中医药大学梁永宣教授校注的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作为《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之一,于2009年9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诸病源候论》关于"腰痛"的论述极为全面,集中在腰背痛诸候(卷五)十论当中。其内容是继《内经》理论,而又对《内经》理论有所发挥。而诸篇中关于"腰痛"的记载,与现代医学中的骨质疏松症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方面极为相似。因此,在临床上,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以其定义、分类及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腰痛"来进行辨证论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