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三类主要症状及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五期经过。重症病人五期中前二、三期可以重叠。少数暴发型病人发热期明显缩短,并迅速出现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2000-2004年,我院应用血液净化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是导致流行性出血热患者(EHF)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 1996年 11月~ 1998年10月对 2 8例 EHF并发 ARF患者进行了血液透析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2 4~ 76岁 ,平均 4 8岁。中型 4例 ,重型 15例 ,危重型 9例。透析前少尿或无尿 2~ 6天 ,平均 4天 ,有 5例处于少尿期 ,2 3例尿闭。 2 8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精神症状及电解质紊乱 ,其中并发心衰、肺水肿 7例 ,高血容量综合征 5例 ,肺部感染 8例 ,肉眼血尿 10例。血生化指标 :血…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并发症及致死因素,及时有效地帮助患者渡过少尿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997年7月-2003年12月,我科采用血液透析疗法共救治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患者28例,现将其治疗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水蛭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是我国常见、高发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居世界首位。其病原微生物系汉坦病毒,具有侵犯全身小血管的特性,尤以心、肾、胃肠道、粘膜等组织的小血管受累为剧,故血证为本病一大临床特征。常见皮肤、粘膜充血出血,其次是黑便、衄血、咯血、尿血等腔道出血。  相似文献   

5.
肝素血液透析治疗重型流行性出血热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 1997年 7月~ 1999年 7月采用小剂量肝素行血液透析治疗重型流行性出血热 (EHF) 36例 ,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 3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按 EHF诊断标准[1] ,均诊断为重型 EHF,其中男 2 9例 ,女 7例 ;年龄 2 1~ 6 2岁 ,平均 37岁。 36例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均有少尿、尿蛋白阳性 ,无尿超过 4 8小时 3例 ,电解质紊乱 2 6例 ,血钾超过 6 .0 mmol/ L5例。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明显升高 ,尿素氮最高为 38mmol/L ,血肌酐最高为 86 2μmol/ L ,均经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即应用速尿 6 0 …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复杂 ,病情变化快 ,并发症多 ,特别是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导致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笔者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的 18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 18~ 56岁 ,血透前平均血 BUN4 6 mmol/ L,Cr96 0 μmol/ L,血钾均高于 6 .0 mmol/ L,血小板 (2 4~ 6 0 )× 10 9/ L,少尿 3天内透析者 11例 ,4~ 7天者 6例 ,7天以上者 1例。1.2 方法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开始血透治疗 ,1少尿或无尿≥ 2天 ;2 BUN≥ 35.7mmol/ L,SCr≥530 .4 μmol/ L;3血钾≥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11月37例流行性出血热住院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37例治愈出院36例,死亡1例,死亡率2.7%。结论:严密的护理观察、科学的对症护理措施是提高流行性出血热救治成功率的关键环节。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要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有重点地观察护理措施,及时发现病情进展迹象,早期实施护理干预,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各期典型的证候表现,选用对应的经方加减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明显缩短病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使用的经方依次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金匮>肾气丸.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中的某些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所引起的肾损害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我院自 2 0 0 0年以来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2 0例 ,采取血液透析为主的综合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 1 4例 ,女 6例 ;年龄 1 9~ 60岁 ,平均 3 0 .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发热伴头痛、眼眶痛、腰痛 ;球结膜、面额及上胸部充血 ;发热患者早期出现蛋白尿、血小板减少 ,血白细胞升高 ;出血热抗体阳性。按卫生部1 987年卫防字 4号文件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分型标准[…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我省本病有上升趋势。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护理体会。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和护理的关键在于发热期进行恰当的液体疗法及免疫治疗:低血压少尿期需积极扩容。恢复有效血容量:采取综合性利尿措施。防止肺水肿。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本院同时收治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遵照“三早一就地”的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属中医外感热病范畴,其病因大多认为是温热疫毒,但亦有人认为是湿热疫毒。笔者等通过对江西地区出血热的临床观察和治疗,认为出血热的病因比较复杂,不仅有温热疫毒,也有湿热疫毒,还有寒湿疫毒。而其中湿邪为患在该病的发病和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正确认识湿邪对该病的致病特点,灵活运用祛湿诸法,对指导出血热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肥城矿务局第二医院(271613)王晓梅,徐振华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观察自1988年以来,我们在综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临床应用63例,并与1988年以前治疗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血透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血液透析程序方法,注重休克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结果:五例中四例治愈,一例好转。  相似文献   

15.
16.
截断扭转法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杰  明立英 《河北中医》1998,20(2):81-82
应用美春华教授截断扭转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一是重用清热解毒,抑制病原,使病程阻断或缩短;二则早用苦寒攻下,迅速排泄邪热瘟毒,能有效地截断、驱除病邪;三乃皮时凉血化瘀,不使瘟毒热结血分,避免危症出现。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振华 《新中医》1995,27(3):38-39
对63例出血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并与130例常规治疗患者作回顾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5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90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  相似文献   

18.
<正>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1996年春季我市局部地区发生了区域性流行。仅3~5月,我院集中收治了191位患者。由于患者入院时病源集中,患者又处于不同的临床分期,症状各异,因而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影响患者心理平衡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体质、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原性传染病,当并发糖尿病时,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加重了。肾功能衰竭和对其他脏器的损害,重者引起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死亡率极高。我院1997—2003年诊治了6例出血热并发糖尿病患者,经分析原因明确了疾病的诊断,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地区性流行性季节性常见病,如诊断不及时,常可影响治疗,延误病情,故早期正确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本院自1988年8月~1997年2月,共收治EHF118例,误诊2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卫生部(87)4号文颁发EHF诊断标准。误诊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0~30岁4例,31~59岁19例,60~71岁3例。临床分型:轻型6例,中型8例,重型7例,危重型5例。转归:痊愈24例,死亡2例。1.2误诊时间:本组误诊最短的2天6例,最长的8天2例,多数为3~7天18例。2误诊疾病2.1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6例,EHF在发病早期和轻中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伴头痛,咳嗽,咽部充血等与上呼吸道感染不易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