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肝动脉期原发性肝癌强化形态及血供与经肝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后碘油聚集形态及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32例螺旋CT肝动脉期原发性肝癌强化形态及血供表现与其栓塞治疗后肿瘤内碘油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肝癌栓塞治疗后肿瘤内碘油分布分为5种类型:均匀致密型(11例)、不均匀致密型(7例)、稀疏型(5例)、缺损型(3例)及混合型(3例)。肝动脉期肝癌肿瘤组织明显强化、或多量强化肿瘤血管影,栓塞后肿瘤内碘油多为均匀致密型或不均匀致密型。肝动脉期肝癌肿瘤组织无或轻度强化、或少量、稀散、僵硬强化肿瘤血管,栓塞后肿瘤内碘油分多为稀疏型、缺损型或混合型。肝动脉期肿瘤内多血供明显强化区,碘油聚集量多。无或轻度强化少血供区,碘油聚集量多较少或无碘油聚集。结论螺旋CT肝动期原发性肝癌强化血管形态及血供对预测其碘油栓塞治疗术后聚集形态及聚集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20例经肝动脉碘油抗癌药乳剂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进行了栓后肝区平片碘油沉积形态与栓塞前DSA相应肿瘤染色的对照研究。将栓后碘油沉积形态分为三型:密整型、稀糙型和缺损型。结果说明:肝癌碘油栓后肝区平片能反映栓后肝癌的血供特点,栓后疗效和复发时间。而且简便,经济和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32例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进行经肝动脉碘油药物乳剂栓塞治疗,生存率一年75%、二年51%、三年31%。作者认为经肝动脉碘油药物乳剂栓塞术是肝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文中并对复发肝癌的血管造影及栓塞技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评价和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PLE)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治疗肝血管瘤 12例 ,瘤体最小 3 .3cm× 3 .0cm ,最大 12 .0cm× 13 .0cm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 ,将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插管后 ,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术后定期复查。结果 介入治疗栓塞后碘油沉积良好 ,所有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 ,并发症少 ,可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56例有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行肝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硬化肝血管瘤体,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供血动脉。结果:栓塞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术后第1、3、6、12个月复查:肿瘤平均缩小39.7%、52.9%、75.0%、80.9%。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嵘  王建华  周康荣 《中国临床医学》2002,9(2):194-194,196
自1979年日本学者Nakakuma首次应用碘化油治疗原发性肝癌以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简称TACE)已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有效和首选方法。带有化疗药物的碘油乳剂能较长时间的选择性沉积在肿瘤内,栓塞肿瘤末  相似文献   

7.
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50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兴未艾50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共2025次,其中行选择性肝动脉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448例,单纯灌注化疗60例。结果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8.6%、21.6%;单纯灌注化疗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3%、21.3%、9.6%。肿瘤分类、栓塞剂及用量、门静脉是否有癌栓、倒支循环的形成、碘油沉积情况及栓塞术和方法选择是否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中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常见治疗,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8.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方法对20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PLE栓塞治疗。随机抽取前期用丝裂霉素碘油乳剂(MLE)治疗的2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肿瘤大小、肿瘤血管的改变及生存率等变化。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肿瘤缩小更明显(X^2=7.51,P〈O.05),甲胎蛋白水平下降显著(X^2=8.290,P〈0.05)。研究组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19/20)、70%(14/20)、30%(6/20)和20%(4/20),对照组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19/24)、54%(13/24)、21%(5/24)和13%(3/24),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LE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安全,治疗效果明显,其疗效明显优于MLE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9.
肝癌肝动脉碘油抗癌药乳剂栓塞(LPHAE)后,碘油潴留形态不同,则栓塞后肝癌复发的时间和范围也不同[1],为了更清楚显示栓塞后碘油潴留形态,我们采用两组窗(即软组织窗和骨窗)进行观察,更准确地分析栓塞术后碘油沉积形态及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的10例原发性肝癌均为男性,年龄21~60(平均40.5)岁,均经我院B超、血清甲胎蛋白(AFP)、CT、血管造影确诊,并在本院介入中心进行肝癌肝动脉碘油抗癌药乳剂栓塞术。均于栓前1周内和栓后2、4、6、12个月行上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作栓后两组窗对照观察。1.2 CT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对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选用超液态碘化油5~20ml与适量造影剂混合制成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观察组将平阳霉素8~24mg溶于2%的利多卡因3~5ml中,然后与碘化油5—20ml充分混合制成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本组43例患者共行栓塞治疗52次,其中7例在2个月后行第二次栓塞(包括4例无效患者),1例在2~5个月内行第三次栓塞。术后2—6个月复查B超、CT或行肝动脉造影,除3例无效患者外,其余患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经z。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栓塞对肝血管瘤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副反应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兔VX2肝脏移植瘤模型为对象,探讨不同颗粒直径和稳定性的碘油-化疗药栓塞剂对TACE疗效的影响.方法 36只VX2肝脏移植瘤大白兔随机平均分成6组.肝脏肿瘤移植术后3周行MSCT检查测定肿瘤体积(V1),后即行腹部切开术,将导管插入肝动脉,按以下治疗方案进行介入治疗:(A,B组)A溶液 三氧化二砷 超液化碘油.(C,D组)B溶液 三氧化二砷 超液化碘油.(E,F组)C溶液 三氧化二砷 超液化碘油.其中A,C,E组采用手摇动10次混匀,B, D, F组采用超声乳化方法混匀.TACE 3周后再行MSCT检查测定肿瘤体积(V2).结果分别比较经TACE治疗三周后的肝脏肿瘤体积(V2),即A与B,C与D,E与F,各自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当溶解化疗药的溶剂比重与超液化碘油相同时,碘油-化疗药栓塞剂稳定性最好.超液化碘油-化疗药栓塞剂的直径与稳定性对TACE的疗效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四维(4D)CT成像方法 ,并探究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应用四维CT成像引导肝癌的化学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利用容积螺旋动态穿梭技术,前瞻性完成拟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增强CT扫描。扫描范围覆盖全肝,从动脉前期至静脉期动态研究肿瘤病灶。针对目标病灶的4D CT重组图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在肝动脉解剖、肿瘤供血血管、肿瘤血管显示以及肿瘤染色方面进行比较。栓塞效果经CT随访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纳入了39位患者的46个孤立肝癌病灶。根据Michels分型,25位(64.1%)具备正常的肝动脉解剖,其余存在解剖变异。该信息为肝动脉插管造影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并经过DSA证实。4D CT成像无创性显示了病灶的肿瘤供血动脉(41/46),肿瘤血管(36/46),肿瘤染色(42/46)。因4D CT成像可以引导超选择性置入微导管,使得化学栓塞治疗成功完成。结论 四维CT成像可以有效地评价肝动脉解剖,定位肿瘤供血动脉,为肝癌介入化学栓塞提供影像引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肿瘤缩小程度、治疗有效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术后1周及1个月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I)水平,记录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期.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肿瘤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其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0.00%、90.00%、95.00%、95.00%,AF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AST、ALT、TBIL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1个月时AST、ALT、TBILI均恢复为术前水平.随访时间12~32(19.8±7.0)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17.0±6.8)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9.3±7.0)个月.结论 PVA颗粒作为永久性栓塞材料,在肝癌TACE中栓塞效果明显,但术中需超选择性插管到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肝癌TACE术后碘油不完全聚积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提高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9例(52枚病灶)肝癌,经TACE术后碘油不完全聚积的CT、DSA影像资料。结果 碘油用量不足4例,占7.6%;动-静脉瘘5例,占9.6%;非肝动脉供血43例,占82.3%。结论 非肝动脉向肝癌供血是TACE术后碘油不完全聚积的主要原因,积极通过非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能进一步提高肝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TACE)结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A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6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在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病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肝功能的变化、肿瘤缩小等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恢复快,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改善,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ACE和PAS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缓减脾功能亢进,促使白细胞、血小板升高,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支血供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支血供的特点和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原发性肝癌多次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343例,对存在肝外侧支供血的病例,采用选择性插管或应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进行肿瘤的介入栓塞治疗。结果:71例患者共有83条肝外侧支动脉,发生率为20.7%(71/343)。包括右膈下动脉(41.0%)、胃十二指肠及网膜动脉(18.1%)、右肾上腺或肾包膜动脉(12.1%)、胆囊动脉(8.4%)、肋间动脉(6.0%)、肠系膜上动脉分支(4.8%)、腰动脉(3.6%)、胃左动脉(3.6%)和右内乳动脉(2.4%)。对这些动脉的选择性插管成功率为92.8%(77/83)。所有插管成功的动脉均进行了化疗栓塞或单纯的碘化油栓塞。结论:原发性肝癌多次化疗栓塞后,需要重视肝外侧支血供的存在并给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对于提高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膈下动脉参与肝肿瘤供血的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评价经导管做膈下动脉(IPA)栓塞化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148例IPA参与肝肿瘤供血患者进行了196例次TACE,其中主要栓塞IPA占11.5%。做肝恶性肿瘤TACE时先用碘油-抗癌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然后注入明胶海绵碎粒。观察内容有既往治疗史、IPA参与肿瘤供血的表现、肿瘤部位、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首次接受TACE者22例(14.9%),既往曾做多次TACE者87例(58.8%),曾接受其他治疗(超声波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肝脏外科手术)者占26.3%。肿瘤位于接近肝脏表面者占91.9%,其中位于第7段者占54.7%。栓塞IPA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异常造影表现有IPA管径增粗、肿瘤染色(100%)、非肿瘤性染色(43.2%)、IPA与其他动脉形成交通支(37.8%)和IPA-静脉瘘(10.8%)。治疗后复查CT显示肝肿瘤完全被碘油充填者占94.6%,血AFP下降至正常范围占82.7%。与栓塞IPA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1%。结论 任何位于接近肝脏表面的肿瘤都可能接受IPA供血。对参与肿瘤供血的IPA进行化疗栓塞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