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常见。妨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PSD进行了临床观察,并探讨PSD发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梁盛华 《内科》2010,5(1):13-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女性80例,占62.5%。文化程度小学以下占50%,大学以上占21.9%。病变部位左侧半球占75%,其中左前半球占56.2%。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女性多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及较高者脑卒中后易患抑郁症;左侧半球病变较右侧半球病变者脑卒中后易患抑郁症,且左前半球病变者患病率高于左后半球病变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治疗方法。方法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治疗组采取帕罗西汀加心理综合治疗措施,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进行HAMD评分及NIH—NINDS卒中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帕罗西汀加心理综合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Pl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有人报道其发生率为脑卒中患者的46.0%,与病灶位置、社会支持质量、家庭关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病前人格特征有关[1].临床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从药物、针刺、心理康复等多个角度进行干预,现对中西医结合治疗PSD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中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损害部位,康复之间的关系,了解早期治疗干预及预防措施.方法 144例诊断为脑卒中的急性期住院患者于发病1w、1个月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测定.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89例,发生率61.8%(89/144),其ADL 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症病患者(P<0.01),卒中后抑郁与损害部位密切相关.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能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影响康复进度.抑郁发生率与损害部位密切相关,应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卒中后的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疾病长期不愈,肢体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及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融洽,表现情绪低落,悲观,性格变异,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减退,易疲劳,失眠或嗜睡,甚至有厌世、自杀的想法影响治疗和预后。我们对1996~1998年住院的脑卒中后患者56例进行Zung量表自评,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脑卒中后患者56例,男性44例,女性12例;年龄60~78,(平均72.5)岁;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38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4例,脑叶梗塞6例,脑出血8例。病程3~15年。1.2 评定方法1.2.1 条件:参加评定者均为意识清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明确诊断脑卒中后抑郁的病人,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病人进行评定。对抑郁症病人给予氟西汀治疗,并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原因既有社会心理学因素,又有神经生物学因素。治疗前后HAMD、ADL、NFDS的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可严重影响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和疾病的康复速度,应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营养脑神经、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抗抑郁等药物治疗及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音乐疗法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抑郁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修订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NIHSS评分均下降,MBI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纳多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金纳多与百优解联合治疗;另一组单纯予百优解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变。结果治疗12周后,加用金纳多治疗组与非金纳多组HAMD评分分别为20.53±2.53和22.37±3.11,加用金纳多治疗组HAMD评分减分率显著高于非金纳多组(P<0.01);两组抗抑郁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47.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加用金纳多治疗组与非金纳多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6.23±6.74和17.57±5.20,两组减分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3.3%,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纳多对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效,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前提条件必须是脑卒中,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PSD症状一般在脑卒中后6个月至2年内最严重,它直接影响病人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不仅给病人带来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因此,对PSD的研究已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重视。本文就PSD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特点1.1发病率有关其发病率的报道各不相同,多在20%~80%。Paolucci等[2]通过大样本多中…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我国卫生部门统计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85/10万~219/10万,估计每年有200万人新发脑卒中,每年死于脑卒中150万人,存活脑卒中病人700万人.脑卒中2/3 的人致死或致残,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继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而2008年4月29日中国卫生部发布的<第三次居民死亡主要原因>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这五大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85%,脑血管病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不仅存在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而且常伴发情感障碍,其中以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较常见,其发病率约为23%~76.1%. P SD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明显影响患者康复,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本实验通过心理康复训练评价其对PSD状态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的抑郁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脑卒中后抑郁症表现的发生率、发病机理、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作一概述,以引起神经内科医师及精神科医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的抑郁症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远高于同龄一般老人、一般慢性病或骨折康复期患者。影响发病的因素有年龄、病灶的解剖特点及疾病引起的其它身心变化等。抑郁症可影响病人的康复,而活动障碍又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形成恶性循环。作者强调抑郁症是脑卒中的一种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神经解剖和生理基础,有其独特的发病机理、病程和转归,应给予积极的抗抑郁治疗,纠正功能失调,并对其作积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19.8分±2.3分,神经缺损评分18.1分±8.3分,均较治疗前低,而观察组HAMD评分为12.4分±1.7分,神经缺损评分为11.7分±7.2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较好,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depression,PSD)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下降、思维行动迟滞和语言动作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瘫痪肢体功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并可使死亡率升高[1.2]。近年来关于PSD的各种研究不断增多,现就其进展综述如下。1PSD的发病率多数研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00/100万,每年死于此病的患者约为130万,存活者约75%致残.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必然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易怒等,其中以抑郁最为多见,称为卒中后抑郁症(PSD)[1].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2].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8% ~79%,国内报道为31.34% ~ 61.74%,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症状的加重,同时还增加了患者及家庭精神负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各种医疗费用增加[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冠心病后抑郁患者临床表现的异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4例,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于入院2 w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抑郁状况。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9.9%,冠心病后抑郁发生率为33.8%。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以睡眠障碍、迟缓及绝望感症状严重系数较高,分别为0.750、0.609及0.524;冠心病后抑郁患者以睡眠障碍、体重及迟缓症状严重系数较高,分别为0.861、0.563和0.521。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焦虑/体化、迟缓及绝望感因子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冠心病后抑郁患者,睡眠障碍、体重及日夜变化因子分显著低于冠心病后抑郁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冠心病后抑郁在临床表现上具有异质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对患者情绪上的变化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米氮平为新型的四环类抗抑郁药,临床报道其对抑郁症及老年性抑郁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少。但其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报道较少。2003年9月~2005年3月,我们对25例PSD患者采用米氮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波 《内科》2006,1(1)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对40例患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氟西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0例。治疗前后行HAMD,BI及SSS量表进行评定,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S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能加快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