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颏水平截骨联合置入假体治疗严重小颏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严重小颏畸形,重塑颏部外形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口内切口颏部水平截骨前移固定后,再联合利用在颏部置入合适假体的隆颏术,以进一步增加颏突度和颏长度,改善颏部形态.结果共治疗9例,术后患者颏部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重塑的颏部外形符合美学标准,达到患者术前的预期要求.随访6个月至2年,效果稳定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利用颏水平截骨联合置入假体的颏成形术治疗严重小颏畸形,使重塑的颏部形态达到了美学标准,面部轮廓比例协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颏水平截骨同时置入Medpor治疗严重小颏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口内入路于唇龈沟上方做切口,切开骨膜,并于骨膜下方分离,显露颏骨,于颏骨骨面行水平截骨,同时行Medpor置入,以改善严重的小颏畸形.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术后颏部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均达到术前预期要求.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1年,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颏水平截骨前移术同时置入Medpor是解决严重小颏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颏部二级阶梯状截骨术矫正严重小颏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小颏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经口腔内黏膜切口,显露下颌骨颏联合区,于颏孔下方作两道平行弧形截骨线,阶梯状前移,以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0例患者,均采用二级阶梯状截骨法。术后半年随访,颏部平均前移1.1cm,颏高平均增加0.7cm。截骨区骨愈合良好,形态满意。结论该方法可使颏部前移达到满意的幅度,并有一个自然的过渡,可有效改善颏部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小颏畸形的颏部形态特征及其在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手术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12例小颏畸形患者的颏部形态,按测量值与正常值之间的差值,计算截骨段移动范围,手术采用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手术方法。结果 12例患者均按照术前预测值移动截骨段,术后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结果与术前预测值相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小颏畸形的特点,精确计算截骨段的移动范围和方向,是保证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术达到良好美容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小颏畸形的颏部形态特征及其在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手术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12例小颏畸形患者的颏部形态,按测量值与正常值之间的差值,计算截骨段移动范围,手术采用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手术方法。结果12例患者均按照术前预测值移动截骨段,术后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结果与术前预测值相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小颏畸形的特点,精确计算截骨段的移动范围和方向,是保证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术达到良好美容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颏截骨术联合假体置入治疗小颏畸形,使隆颏术后颏部具有更佳的美容效果.方法 选择口内切口入路,采用改良的颏部水平"几"型截骨后前徙内固定术,并联合置入合适假体,达到改善颏部后缩,延长颏突度和颏长度,同时改善颏正中区域外形.结果 采用该方法共治疗11例患者,其中3例行单纯颏截骨前徙术,8例行颏截骨前徙联合假体置入术,术后颏部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改良颏截骨前徙联合假体置入治疗小颏畸形,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外观,重新建立颏部美容曲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小颏畸形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颏畸形的诊断及下颌骨体水平截骨与游离植骨颏成形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 对8例小颏畸形作面部测量及X线检查,分析颜面下1/3畸形特点,对中、重度小颏畸形采用下颌骨体水平截骨前移或游离植骨颏成形术矫正。结果 8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正确分析小颏畸形的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是取得较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李茜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871-1874
小颏畸形(chin microsomia)俗称下巴短小,系颏部融合处骨发育不良所致的面下1/3外观失常,颏部向后退缩畸形[1],严重影响美观。颏部截骨术是矫正小颏畸形的常用方法,现就颏部截骨术矫正小颏畸形及其在数字化方面的相关  相似文献   

9.
治疗小颏畸形的三种术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分析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自体骨移植隆颏术和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和常见并发症。方法 通过三维CT、头颅正侧位X线检查和第2次手术观察,分析三种治疗小颏畸形手术各自的优缺点并明确其适应证。结果 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后存在假体位置异常、颏部骨质吸收、假体周围骨膜反应、颏部矫正不足等缺点;自体骨移植隆颏术后存在较严重的远期移植骨质吸收和颏部形态改善不足问题;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矫正小颏畸形效果良好。结论 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适用于轻度的下面部矢状方向发育不良、不伴有前下面高不足、无面部不对称且颏唇沟较浅的患者。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适用于各种程度及类型的小颏畸形的矫治,尤其适用于颏部偏斜和面部不对称的调整。自体骨移植隆颏术长期效果不佳,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0.
颏体部斜行截骨术矫治宽颏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矫正颏部宽大的新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对发育性颏部宽大或下颌角截骨整形、颏部水平截骨整形后自觉颏部宽大的25例患者,采用下颌骨颏体部下缘斜行截骨术。手术截除自颏结节至角前切迹连线以下的下颌骨下缘,同时进行此连线间外侧骨皮质的打磨修整,术后通过正侧面面部形态观察,以及影像资料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正面观:颏部和下颌体部中份较术前明显缩窄;侧面观:下颌缘光滑,下颌角、下颌体以及颏前点之间弧线自然美观,X线可见下颌下缘平整,颏结节不明显,无第二下颌角形成或原有第二下颌角消失;未发生颏神经断裂、下颌骨骨折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颏体部下缘斜行截骨术可有效地缩窄颏部,同时矫正颏体部交界区域的突起、凹陷畸形,使颏部与下颌骨角体部协调美观、侧面观自下颌角至颏前点之间的曲线连续自然,可单独实施或作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颏部水平截骨整形的补充手术,以达到重塑完美面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时解决颧骨过高和颏部短小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口内入路,行L形颧骨截骨降低术,同时行颏部水平截骨术,将颧部骨质移植于颏部,以钛板钛钉做坚强内固定。结果: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18例患者采用如上方法治疗。术后颏部形态满意。结论:L形颧骨截骨降低术同时行颏部水平截骨自体移植隆颏术是一种理想的美容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1例颏部阶梯状截骨术治疗严重小颏畸形术后感染患者的治疗,分析感染可能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措施,为临床颏部整形工作提供经验教训,提醒临床医师重视临床少见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方法:对1例小颏畸形患者进行颏部阶梯状截骨手术,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感染,通过细菌培养,彻底清创,全身抗炎治疗和局部换药进行治疗,并对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致病菌为苹兰氏阳性杆菌,死腔、发育不良、口腔卫生差是感染发生的可能原因。治疗后感染得到良好控制,外形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死腔、异物和全身发育不良或局部卫生条件差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13.
In most cases of arthritic varus knees, stepwise osteophytes removal and medial soft tissue release could achieve satisfactory soft tissue balance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However, in some severe cases, conventional balancing techniques are not enough, necessitating other procedures like epicondylar osteotomy.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no published article has reported the application of lateral epicondylar osteotomy in a severe varus knee. Here we reported a case of successful correction of a severe varus knee following lateral epicondylar osteotomy, and described its underlying rationale.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下颌角肥大有多种式术可选,对于低角型下颌角肥大,往往一种式术很难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本文选择了一组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来研究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治疗低角型下颌角肥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05年8月~2005年11月间治疗的24例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与分析。在全麻下应用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进行联合矫治。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在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24例患者矫治后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下颌角角度增大,两下颌角间宽度明显减小,达到了下颌角的正常美学标准。8周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可有效地矫治低角型下颌角肥大,使患者下颌角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15.
背景:跖痛症是指发生于跖骨头下方的前足疼痛,可由解剖结构异常、病理性或医源性因素诱发。其病变主要是因为前足集中的局部应力负荷反复作用造成。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大部分跖痛症而言,采用保守治疗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若保守治疗无效,则可采取手术治疗,其目的是恢复前足正常的应力分布。目的:探讨跖骨远端weil截骨术与Jacoby截骨术治疗应力性跖痛症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跖痛症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应力性跖痛症患者65例,其中42例(63足)患者资料完整,得到随访,男8例(13足),女34例(50足);年龄39~78岁,平均56-3岁。单侧11例,双侧31例;病变于第2跖骨头下24例,第3跖骨头下ll例,第2、3跖骨头下同时累及7例。合并跖趾关节脱位12例,跽外翻畸形16例,跖间神经瘤5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9例(32足),B组23例(31足)。A组采用跖骨远端Weil截骨术、B组采用Jacoby截骨术治疗,经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对手术前后局部疼痛症状、患者足底应力变化、足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手术前后疼痛缓解均有显著性差异,以Weil截骨组疼痛缓解更明显,但两组间疼痛缓解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患趾跖骨头下应力峰值明显下降。Weil截骨组,手术前后立位时和足跟抬高时的病变跖骨头下应力分别下降35%和51%;Jacoby截骨组分别下降25%,n45%。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优,A组24足(占75%),B组22足(占71%);良,A组6足(占18.8%),B组5足(占16.1%);可,A组2足(占6.2%),B组4足(占12.9%)。A组优良率为93.8%,B组为87.1%。结论:对于应力性跖痛症患者,跖骨远端Weil截骨术与Jacoby截骨术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确切的效果。但weil截骨术手术操作技巧要求更高,Jacoby截骨术对初学者更易掌握。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个体需求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应用单纯半椎体切除术(HR)和半椎体切除联合楔形截骨术(HRWO)治疗青少年严重僵硬先天性侧后凸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估HRWO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2-12采用HRWO治疗的青少年严重僵硬的先天性侧后凸畸形13例(HRWO组),并与同期采用HR治疗的12例(HR组)进行比较。分析2组术后侧弯矫正率、侧弯矫正损失率、后凸矫正率、冠状面失代偿、矢状面不平衡、SRS-24问卷得分。结果 HRWO组术后侧弯矫正率高于HR组,侧弯矫正损失率低于H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WO组术后后凸矫正率高于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HR组末次随访时矢状面不平衡5~15 mm,平均13 mm;术后矫正率53.6%。HRWO组末次随访时矢状面不平衡0~12 mm,平均10 mm;术后矫正率68.8%。HR组末次随访时SRS-24问卷得分89~104分,平均101分;HRWO组末次随访时SRS-24问卷得分90~108分,平均104分。HRWO组末次随访时一般活动和功能较HR组改善明显。结论单纯后路HRWO术治疗青少年严重僵硬先天性侧后凸畸形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在畸形矫正上明显优于单纯HR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