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清胱抑素C(CysC)的关系。方法将103例住院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进行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BMI、WHR、FINS、HOMA-IR、LDL-C、CysC较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升高(P<0.05),而FBG、TC、HDL-C、TG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更易出现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胱抑素C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检查,同时测定血尿酸、血糖、血脂,分析上述指标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不同程度病变的关系.结果 下肢血管病变组的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年龄和病程均显著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P<0.01),上述指标和甘油三酯(TG)在重度病变组又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P<0.01),重度病变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轻中度病变组和无病变组(P<0.05);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动脉硬化发生率更高,病变程度更严重(P<0.01).结论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除了应纠正糖代谢、脂代谢紊乱,减轻体质量,控制血压外,还应重视糖尿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并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几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阐述分析.方法 对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行进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查.结果 经多普勒超生检查显示下肢血管病变96例,占40%.其中重度血管病变者36例,轻中度血管病变者60例.下肢血管无病变者64例.同时检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酯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其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引起的相关因素.严格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这样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4年至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24例(年龄≥40岁,病程≥5年),全部进行双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下肢血管正常组及不同病变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0.1%伴发下肢血管病变,病变的发生与收缩压,HDL-C,脂蛋白水平相关。(2)无血管病变组与不同程度血管病变组的血糖、血脂控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很好地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有利于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彩超诊断50例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下肢动脉血管(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形态检测,检测血管内壁斑块、血管内径,观察彩色血流病充盈情况及血管狭窄情况,同时检查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微量白蛋白(UAlb)等.结果 共有40例患者检出有下肢血管病变,包括内膜增厚、斑块、血管狭窄、血管硬化,检出度为80%,检出率明显高于临床检出率;伴下肢血管病变组的年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微量白蛋白(UAlb)均高于不伴血管病变组.结论 彩色多普勒能及早、准确诊断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应提倡在糖尿病患者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6.
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及狭窄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已确诊的86例糖尿病患者按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分成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较轻组(A组)40例,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较重组(B组)46例,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及相关血生化检查,同时测定血压,并结合体重指数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高于B组,病变程度与病程、体重指数、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关.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与患者高血压、高尿酸、血糖水平、高血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用高分辨率彩色多谱勒超声对120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检测,同时测定CRP、血脂、血糖、糖化蛋白,分析上述指标与糖尿病下肢血管不同程度病变的关系。结果下肢血管病变组的C-反应蛋白、年龄均显著大于无病变组(P〈0.01);病程在下肢血管病变组大于无病变组(P〈0.05);下肢血管病变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大于无病变组(P〈0.05);糖尿病高CRP组较正常CRP组动脉硬化发生率更高,病变程度更重(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CRP水平升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治疗时除降糖、降脂外,应积极控制血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罗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477-1479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下肢血管病变进行分组分析.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年龄、病程、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糖尿病有下肢血管病变组的年龄较无病变组明显升高(P<0.01)、病程明显延长(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脂异常及收缩压(SBP)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的FBG、PBG、舒张压(DBP)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可能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4-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T2DM患者279例(年龄≥48岁,病程≥5年),进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下肢血管正常组和病变组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有下肢血管病变者占71.7%.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总量,其中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餐后2 h血糖(OR分别为1.164、1.066、5.693、1.214).结论: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CysC及LP-PLA2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法将其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2型糖尿病不伴下肢血管病变组(不伴病变组)30例、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组(伴病变组)3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伴病变组的血清CysC、LP-PLA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不伴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不伴病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伴病变组的血清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不伴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不伴病变组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LP-PLA2均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ysC及LP-PLA2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表达显著,呈明显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哲  苗莉  孙晓萌  高霞  王广  徐援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779-1780
目的 观察1周胰岛素泵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2012年该院收治的23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血脂谱[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FPG及2hPG、TC、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L-C、TG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短期内既可稳定控制血糖,也可改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血脂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37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的一级亲属(n=98)为受试者,按照OGTT结果分为3组:糖耐量正常(NGT)组(n=61)、糖调节受损(IGR)组(n=22)和糖尿病(DM)组(n=15),并以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n=39).分别检测及比较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3个受试组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GT组、IGR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DM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而TC、LDL-C及HDL-C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血脂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TG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 选择73例合并RA的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不合并RA的T2DM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检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PBG)、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按照ESR是否升高将T2DM合并RA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合并RA的T2D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为(4.3±1.0) mmol/L,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4.7±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RA的T2DM患者总胆固醇/HDL-C (4.0±1.0)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4.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2.6±0.7) mmol/L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3.0±0.4)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RA的T2DM患者血清CRP中位数为14.54(1.62,17.95) mg/L,明显高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2.13(0.83,4.77) mg/L(P< 0.01),ESR(38±22) mm/1 h也较不合并RA的T2DM患者(16±11)mm/1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三酰甘油、空腹血糖、PBG、GA及HbA1c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合并RA的T2DM患者中,ESR升高组总胆固醇/HDL-C (4.2 ± 1.0) mmol/L明显高于ESR正常组(3.7±0.8) mmol/L(P<0.05),ESR升高组GA水平(28±11)%明显高于ESR正常组(18±5)%(P<0.05),CRP水平中位数为15.52(6.47,28.67) mmol/L亦明显高于ESR正常组3.14(1.17,6.18) mmol/L(P <0.01);2组空腹血糖、PB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RA的T2DM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RA患者风湿活动使机体维持在高水平的炎症状态,导致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可能进一步加重T2DM患者的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对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血糖和炎症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60例,将其按服用降脂药物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依折麦布及辛伐他汀联合降脂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倍剂量的辛伐他汀降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BG)、餐后2 h静脉血浆葡萄糖(PBG)、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PBG、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FBG、PBG、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来我院健康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体检资料各200例,统计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各项指标,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各项检测结果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HbA1c、FBG、TG、TC及LDL-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则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HbA1c与TC,LDL-C,HDL-C的关系不明显。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其血中HbA1c与FBG、TG存在正相关关系,与TC,HDL-C、LDL-C关系不明显。HbA1c、血糖和血脂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超重及肥胖青少年血糖、血脂水平及进行2型糖尿病和高危者筛查。方法2138例7-15岁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筛选出201例自愿接受调查的肥胖者进行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各项指标。结果正常、超重、肥胖三组间TG,HDL-C,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TG,HDL-C,LDL-C的异常检出率在不同体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2h血糖显著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且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另两组(P〈0.001)。本调查共发现2型糖尿病1例,糖耐量异常(IGT)11例。结论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较体质量正常者存在明显的血糖和血脂异常。应加强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血糖和血脂检测,并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CBI)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模型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用高脂高糖饮食伴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DCBI(低、高剂量,30、60mg·kg-1·d-1,腹腔注射)组和对照药罗格列酮组;并设立正常组。各组给予相应试药5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 NS)、糖耐量(OGTT)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CBI治疗后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模型大鼠FBG水平及增强糖耐量(P<0.01),对FI NS水平的改变不明显(P>0.05);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P<0.01或P<0.05);并明显降低TC、TG、LDL-C、NEFA水平及升高HDL-C水平(P<0.01),改善高脂状态。结论:DCBI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模型大鼠血糖,调节血脂代谢紊乱,具有改善I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达标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达标状况与血脂水平,以HbA1c< 7%作为血糖控制达标标准,将患者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比较两组血脂控制水平.结果 173例患者中,平均HbA1c 7.9%,血糖达标率43.4%;血糖达标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控制水平均优于血糖未达标组(t=-2.437、-2.067、2.005、- 2.984,P=0.016、0.040、0.047、0.00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达标的同时应关注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部分中老年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老年高血压病80例(年龄≥60岁),口服替米沙坦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后,患者的BMI、SBP、DBP、FPG、2hPG、TG、TC、LDL-C、FINS、HOMA-IR均显著下降(P<0.05),HDL-C显著提高(P<0.05).结论 替米沙坦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还可以改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异常,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